超声浸渍法论文-宗春燕,苏学军,梁雅娟

超声浸渍法论文-宗春燕,苏学军,梁雅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声浸渍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蝴蝶,提取,总黄酮,超声波

超声浸渍法论文文献综述

宗春燕,苏学军,梁雅娟[1](2019)在《超声浸渍法提取木蝴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浸渍法提取木蝴蝶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探讨了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5%、固液比1∶20(g·mL~(-1))、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30min,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4.16%。与传统水浴提取法相比,该法中总黄酮的提取率约为水浴法的1.7倍,且节约了乙醇溶液的使用量。此工艺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可应用于木蝴蝶中总黄酮的提取。(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9年02期)

俞晨秀,孙益民,吴晟[2](2013)在《超声浸渍法萃取苦丁茶防晒成分工艺的可视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超声浸渍法萃取苦丁茶防晒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萃取剂乙醇溶液中乙醇体积分数和样品目数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安排超声萃取实验。以防晒光区紫外吸收面积值作为防晒成分萃取浓度的实验评定指标,用自主提出的多因素多水平实验结果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多维空间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苦丁茶萃取母液质量浓度为25.0 g·L-1时,超声浸渍陈化1 d后,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40 min,超声温度25~35℃,φ(乙醇)=45%~70%,原料目数120~160目。(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3年05期)

孙剑峰[3](2010)在《超声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温煤气脱硫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普通浸渍法、超声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叁种方式制备高温煤气脱硫剂,通过ICP、SEM、XRD、氮吸附等手段对脱硫剂进行表征,并在一立式固定床上进行活性评价。得出结论如下:(1)采用超声浸渍法和普通浸渍法制备铁、锰、铜、锌、铈、钙六种物系脱硫剂,ICP-AES结果表明超声浸渍不仅缩短了浸渍时间,还促进了活性成分的负载。BET分析结果和粒径分布曲线表明,超声浸渍丰富了脱硫剂的孔隙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和孔容,并具有细化颗粒的效果。SEM结果显示,超声浸渍制备得到的脱硫剂颗粒较小而且分布均匀,烧结程度较轻。XRD分析表明超声浸渍对脱硫剂的晶粒分布状态有影响。在固定床上对所有脱硫剂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浸渍法制备得到的脱硫剂的穿透硫容有显着提高。6种物系的脱硫穿透硫容比较结果为:Mn>Fe>Cu>Ce>Ca>Zn,但超声波处理后Fe的穿透硫容提高最为明显。(2)采用超声浸渍法分别制备Mn/SiO2、Mn/TiO2、Mn/γ-Al2O3叁种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载体对于脱硫剂活性的影响。叁种载体的比较研究表明,Mn/γ-Al2O3比表面积大,脱硫活性大,能满足IGCC中硫化氢的净化要求,是一种较好的高温煤气脱硫剂。而Mn/SiO2不能较长时间维持硫化氢在低浓度,Mn/TiO2高温稳定性差。(3)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声浸渍法分别制备相同负载的锰系脱硫剂,并对其进行表征和活性评价,得出结论: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脱硫剂孔隙更为丰富,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XRD测试结果显示其活性成分在载体上的分布更为均匀,能够更好的进行脱硫反应。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脱硫剂活性比相同负载下的超声浸渍法制得的脱硫剂来得高。温度越大,脱硫剂活性增大,但是涨幅并不大。总体上讲,溶胶法具有较为优良的性能,各种参数比超声浸渍来得好;但是,由于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费用高,目前难以在工业化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1-01)

郭建光,李忠,奚红霞,夏启斌[4](2006)在《超声浸渍法对CuO/CeO_2/γ-Al_2O_3催化剂催化燃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CuO/CeO_2/γ-Al_2O_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both an ultrasound-assisted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by a conventional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two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toluene and benzene,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se CuO/CeO_2/γ-Al_2O_3 catalysts.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s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and total conversion temperature of the VOCs on the CuO/CeO_2/γ-Al_2O_3 catalysts prepared by ultrasound-assisted impregnation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n the CuO/CeO_2/γ-Al_2O_3 catalysts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impregna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CuO/CeO_2/γ-Al_2O_3 catalysts prepared by ultrasound-assisted impregnat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uO/CeO_2/γ-Al_2O_3 catalysts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impregnation. XR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ultrasound improved the dispersion of Cu i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uO/CeO_2/γ-Al_2O_3 catalysts.XP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se of ultrasound promoted the distribu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uO/CeO_2/γ-Al_2O_3 catalysts and increased the Cu+ content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s so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for VOCs combustion can be enhanced.(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超声浸渍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超声浸渍法萃取苦丁茶防晒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萃取剂乙醇溶液中乙醇体积分数和样品目数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安排超声萃取实验。以防晒光区紫外吸收面积值作为防晒成分萃取浓度的实验评定指标,用自主提出的多因素多水平实验结果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多维空间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苦丁茶萃取母液质量浓度为25.0 g·L-1时,超声浸渍陈化1 d后,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40 min,超声温度25~35℃,φ(乙醇)=45%~70%,原料目数120~160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声浸渍法论文参考文献

[1].宗春燕,苏学军,梁雅娟.超声浸渍法提取木蝴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9

[2].俞晨秀,孙益民,吴晟.超声浸渍法萃取苦丁茶防晒成分工艺的可视化分析[J].日用化学工业.2013

[3].孙剑峰.超声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温煤气脱硫剂[D].浙江大学.2010

[4].郭建光,李忠,奚红霞,夏启斌.超声浸渍法对CuO/CeO_2/γ-Al_2O_3催化剂催化燃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6

标签:;  ;  ;  ;  

超声浸渍法论文-宗春燕,苏学军,梁雅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