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论文-张奇,徐薇,张红,孙美兰,张志凡

右心室论文-张奇,徐薇,张红,孙美兰,张志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右心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研究进展

右心室论文文献综述

张奇,徐薇,张红,孙美兰,张志凡[1](2019)在《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掌握其研究动态。结果:对于采用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国内外均有相关研究。结论:根据相关研究,超声心动图技术因其提供了客观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定量评估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PAH患者右心室功能,并且还可以指导临床疾病进展及评估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王星,何益,詹启路,周娇,戴树人[2](2019)在《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心室起搏(RV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HBP与RVP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包括1 1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BP组在QRS时限[MD=–43.88,95%CI(–52.53,–35.22),P<0.000 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4.53,95%CI(2.67,6.38),P<0.000 01]、心功能(NYHA分级)[MD=–0.85,95%CI(–1.14,–0.56),P<0.000 01]等方面均优于RVP组,但HBP的手术时间[MD=15.21,95%CI(11.44,18.98),P<0.000 01]、曝光时间[MD=2.98,95%CI(2.09,3.86),P<0.000 01]比RVP组更长。结论当前证据显示,HBP在QRS时限、LVEF、NYHA等指标方面优于RVP,但手术时间更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阿拉腾其木格,俞波[3](2019)在《双腔起搏器更换叁腔起搏对长期右心室心尖起搏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更换叁腔起搏对长期右心室心尖起搏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97例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统计分析叁腔起搏器植入前及植入术后1、3和6个月,术后1年、2年的心功能参数、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QRS间期及血清脑钠肽(BNP)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更换叁腔起搏器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及QRS波宽度显着优于植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LVEF、左心房面积(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QRS波宽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更换叁腔起搏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的LVEF较植入前明显提高,而LVEDD、LADD、LVEDV、LVESV、LVSD均较植入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NYHA心功能分级、QRS波宽度、6 min步行实验距离及血清BNP较术前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腔起搏器更换为叁腔起搏器有助于改善右心室心尖起搏后发生心衰的老年患者的心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华保健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吴有华[4](2019)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的预后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右心室流出道室早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消融即刻成功率与各项手术操作时间;比较患者消融前后早搏频率;通过门诊、电话或通信方式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患者室早复发情况、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的手术成功率及有无急性或远期并发症发生;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86例患者中,消融后82例流出道室早不再自发,消融即刻成功率为95.3%(82/86);患者平均消融操作时间(48.2±18.5)min, X线曝光时间(6.9±4.2)min,总放电时间(473.8±252.6)s。患者消融后早搏频率为(456.4±896.7)次/24 h,低于消融前的(23825.8±13075.8)次/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6±3.8)个月,复发7例,复发率为8.5%(7/82);再次手术,成功5例,成功率为71.4%(5/7),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急性或远期并发症。患者消融后, SF-36评分为(79.5±5.1)分,高于消融前的(62.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早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0期)

徐静,纳丽莎,康亚圣,马鑫,潘璐[5](2019)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肺动脉硬化度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肺动脉硬化度(PAS)与右心室舒张、收缩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符合OSAS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作为OSAS组,选取同期31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RT-3DE技术评估OSAS右心室收缩功能。通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判断OSA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分析PAS及AHI与右心室舒张、收缩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OSAH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率、体重指数、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组患者AHI、鼾声指数和最低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患者PAS与AHI呈显着正相关(r=0.722,P=0.000),与tE、tE/tA、tE'、tA'所代表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数呈显着负相关(r=-0.331,P=0.010;r=-0.341,P=0.008;r=-0.352,P=0.006;r=-0.521,P=0.000),与tA呈正相关(r=0.341,P=0.008),与右心室每搏量、右心室射血分数、叁尖瓣环平面收缩偏移、tSa所代表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数呈负相关(r=-0.176,P=0.180;r=-0.602,P=0.000;r=-0.347,P=0.007;r=-0.497,P=0.000),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0.408,P=0.001;r=0.374,P=0.003;r=0.560,P=0.000;r=0.867、P=0.000)。结论 OSAS患者右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作为新发现的一项多普勒超声参数,PAS与AHI呈正相关,并与OSAHS患者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姬宏娟,来娇,姬宏莉[6](2019)在《实时叁维右心室定量在冠心病合并左心衰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叁维右心室定量在冠心病合并左心衰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的患者136例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存在肺动脉收缩压水平升高分为肺动脉高压组76例,非肺动脉高压组60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超声常规参数以及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纵向应变参数。结果观察组体质量指数、心率及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右心室基底部横径、心肌做功指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叁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左室射血分数及右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2D-右室游离壁纵向(FWLS)、3D-FWLS、2D-室间隔纵向应变(SLS)及3D-SL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动脉高压组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2D-FWLS及3D-FWLS均明显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2D-SLS和3D-SL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叁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和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与右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均P<0.05);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2D-FWLS、3D-FWLS、2D-SLS及3D-SLS与右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均P<0.05)。3D-FWLS对冠心病合并左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AUC值为0.871,3D-FWLS截断值为-13.09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69%和71.25%。结论实时叁维右心室定量能够准确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还可用于诊断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嵩,谢于峰,颜大亮,袁茂昆[7](2019)在《右心室罕见黏液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人,女,54岁。发现心脏肿瘤10余年,晕厥3天于2018年12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心律整齐,叁尖瓣听诊区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右房右室内径正常,右室流出道壁上见4. 1 cm×3. 1 cm等回声,边界清,回声欠均匀,其内见点状强回声(图1),随心动周期左右稍摆动,叁尖瓣轻度反流。心脏双源CT检(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许慧君[8](2019)在《右心室功能的超声评估现状与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右心室功能在心肺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由于其特殊形状和解剖位置,不可以应用与左心室相同的参数指标来测量收缩及舒张功能。对其准确评估是个难题,常常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多种检查做出对右心室功能的评估。随着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研究的逐渐深入,针对右心室功能的评估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与方法,例如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扫描、甚至还有生物标志物等。尤其是超声心动图,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多种指标综合应用,准确率高,有助于准确评估右心室功能,对个体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期刊2019年10期)

朱洪基,余建群,彭礼清[9](2019)在《心电门控双源CTPA评价急性肺栓塞及其右心室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电门控双源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在评价急性肺栓塞(APE)及其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54例患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下CTPA检查后,经图像后处理并进行重建,观察肺动脉栓塞的分布、程度并计算肺栓塞指数,分析心功能。根据栓塞位置分为两组,中央型与周围型。比较有无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参数组间差异;对比不同栓塞程度及栓塞部位组间心功能参数差异性。结果肺栓塞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及收缩末期容积均较无栓塞组高,右室射血分数(RVEF)值较无栓塞组减低(P<0.05),右室每搏量较无栓塞组减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栓塞程度加重,RVEF逐渐减低,且叁组间RVEF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较周围型、无栓塞组RVEF明显减低,RVEF在叁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可准确地评价肺栓塞分布、程度及栓塞指数,评价的心功能对临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郑秀菊[10](2019)在《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632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射频消融是否即可成功将其分为失败组(n=68)和成功组(n=564)。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况,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射频消融成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晕厥、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间隔部和心外膜、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起搏标测相似度、试放电次数、放电时间、V-QRS领先时间、消融靶点起搏标测相似度、完成时期、支撑方法与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失败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室性心律失常起源心外膜、消融靶点起搏标测相似度高、中后期完成、支撑方法为Swartz鞘支撑为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失败会加重其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男性、室性心律失常起源心外膜、消融靶点起搏标测相似度高、中后期完成、支撑方法为Swartz鞘支撑为其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监控,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右心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系统评价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心室起搏(RV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HBP与RVP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包括1 1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BP组在QRS时限[MD=–43.88,95%CI(–52.53,–35.22),P<0.000 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4.53,95%CI(2.67,6.38),P<0.000 01]、心功能(NYHA分级)[MD=–0.85,95%CI(–1.14,–0.56),P<0.000 01]等方面均优于RVP组,但HBP的手术时间[MD=15.21,95%CI(11.44,18.98),P<0.000 01]、曝光时间[MD=2.98,95%CI(2.09,3.86),P<0.000 01]比RVP组更长。结论当前证据显示,HBP在QRS时限、LVEF、NYHA等指标方面优于RVP,但手术时间更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右心室论文参考文献

[1].张奇,徐薇,张红,孙美兰,张志凡.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王星,何益,詹启路,周娇,戴树人.希氏束起搏与右心室起搏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

[3].阿拉腾其木格,俞波.双腔起搏器更换叁腔起搏对长期右心室心尖起搏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

[4].吴有华.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5].徐静,纳丽莎,康亚圣,马鑫,潘璐.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肺动脉硬化度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6].姬宏娟,来娇,姬宏莉.实时叁维右心室定量在冠心病合并左心衰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

[7].王嵩,谢于峰,颜大亮,袁茂昆.右心室罕见黏液瘤一例[J].临床外科杂志.2019

[8].许慧君.右心室功能的超声评估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

[9].朱洪基,余建群,彭礼清.心电门控双源CTPA评价急性肺栓塞及其右心室功能[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10].郑秀菊.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标签:;  ;  ;  ;  

右心室论文-张奇,徐薇,张红,孙美兰,张志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