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政局论文-于道文

奉天政局论文-于道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奉天政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晚清,辽阳,士绅,教育近代化

奉天政局论文文献综述

于道文[1](2017)在《晚清辽阳士绅与奉天政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奉天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在有清一代的历史中长期处于相对独特的状态。王朝晚期,奉天又成为列强环伺之地,遭遇内外挑战与危机,其社会形态更发生了急剧变化。士绅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特权群体,晚清士绅群体的发展脉络正是晚清社会近代化的缩影。辽阳地区士绅是奉天士绅中最具代表性的子群体之一,在诸多方面显示出较为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在晚清社会变革中抓住机遇,从与其他各省的士绅群体相比,在群体数量和影响力均较寡弱的状态开始,逐渐提升本群体的社会、政治地位,并经由参与军事活动、推进地方政治改革、借助列强之力等手段,在晚清时代急速发展,最终在辛亥革命时,辽阳士绅群体已成为奉天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一股势力。在文教领域,辽阳士绅还是地方教育近代化的主要推进力,士绅们所建设的新型学校培育了众多新知识分子,其中不乏杰出的学术、政治人物。考诸史料,可知晚清奉天近代教育事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居于先进地位,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上奉天地区文教落后于大多内地省份的不佳面貌。辽阳士绅作为晚清奉天地方精英,这些人物具有着浓重的时代特点,介于新与旧之间,无论是微观的人物,还是宏观的士绅群体,其发展轨迹都因中外文明碰撞交错产生巨变,也因为自身所固有的士人知识结构和文化倾向趋于保守。辽阳士绅中保守派势力强大,文化的保守性进一步转换为政治的保守性,当这些在乱世中崛起的士绅们具备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之后,便左右了辛亥变局中的奉天政治走向。可见,奉天辛亥革命的失败也与辽阳士绅群体中保守派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辛亥革命宣告了清王朝的终结,但对于辽阳士绅群体来说,这仅仅是权力之路的起点。此后,辽阳士绅群体又和奉系军阀合作,其影响深入奉天、东北、乃至全国。若追根溯源,笔者认为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或许正在于晚清辽阳士绅群体发展的特定历史脉络当中。(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李皓[2](2009)在《盛京将军赵尔巽与日俄战争后的奉天政局》一文中研究指出赵尔巽(1844—1927),隶汉军正蓝旗籍,是清末颇有见地和作为的一位封疆大吏,在各地任职均尽心竭力地推行近代化改革,对任职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日俄战争行将结束之际,赵尔巽以汉军出任盛京将军,留守陪都。当时的奉天地方几经战争蹂躏,疮痍满目、百废待举,急需像他这样一位开明、干练大臣去收拾战争残局,维护国家权力以及民族利益。在内外交困的窘境下,赵尔巽改革行政,重建地方政治秩序,以此为基础推行新政,除整顿财政、改良教育之外,于发展实业、开发地方、振兴警政等各个方面均有重要改革举措,并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于推动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尤多,寓维护国家利权、赈抚灾黎于稳定奉天政局、发展地方各政之中,对于清末奉天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尔巽的改革整顿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改革地方行政。首先裁撤盛京五部以及奉天府尹,设立财政总局、农工商总局以及巡警总局等新的行政机构,将所裁撤机构原管各项事务分归各局办理,并相应负责推行各项新政。根据地方发展需要设立新的治所,先后设立奉天府、法库门厅、辽中县等地方治所十几处,对于地方行政机关的完备与加强地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奉天由军府统治向行省体制的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改革人事制度,优化用人机制,提高对中下级官吏的选任标准,加强行政监督以提高地方各行政官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政府各部门的行政效率。并严厉整顿吏治,净化行政环境。其改革本为赵尔巽稳定奉天政局,推行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其他方面改革与整顿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其二、整顿地方财政。财政整顿的主要任务在于剔除财政收支中的中饱私囊行径,筹措新政经费,力争以地方之财,办地方之事。通过整顿税务,改革原有税捐稽征体制,以期涓滴归公,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此外还通过请求各省协款、捐纳展限等手段开辟新的财政收入渠道来筹措行政经费。并设立官办金融机构,整顿货币,抵制外币侵略,稳定金融秩序以及财政收支,为经济发展和各项行政提供保障。其叁、振兴奉天经济。赵尔巽主要通过设立农工商总局负责奉天的经济改革,以政府力量推进经济发展。具体政策包括:设立实业学堂以及商品陈列所等专门机构推广普及实业知识;设立牧养公司、渔业公司以及轮船公司等实业团体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注重垦务事宜,对官庄、旗地以及蒙荒等各项地亩进行招民垦殖,推动地方的开发;还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改善市政建设、稳定地方秩序等手段改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服务。四、发展新式教育。新式教育的迅速崛起,是赵尔巽留守陪都期间另一项成效显着的改革。赵尔巽首先与袁世凯、张之洞等大吏联名废除科举取士,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扫清道路。针对东北风气闭塞的状况,特别注意社会风气的开通,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选拔,积极鼓励出洋留学,同时注重教育普及,推动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几年间,新式教育的蓬勃发展,对其他改革整顿的推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五、稳定社会治安。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均离不开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赵尔巽在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尤其注重社会治安的稳定。其稳定治安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强化警政,提高对社会治安事件的防控能力。在省城设立巡警总局,专门负责警务事宜,使之责权明确。通过设立警务学堂、在省城设立备补队等手段,既提高了从警人员的专业素质,又可以充实警察队伍,增强预防与打击各种犯罪的力量。尤其重视对乡镇巡警的建设,强化马巡,加大打击胡匪力度,各村屯联结堡防,提高村民自卫能力;另一方面是打击胡匪,消除危害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调拨驻北洋淮军与本地防营、警队相结合,对力量不同、性质各异的各股土匪分别剿抚,为稳定奉天政局与开展各项改革整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在留守陪都叁年间,除了进行新政改革,发展地方各项事业之外,赵尔巽还致力于维护地方国家权力与民族利益,并为之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为通过专门的外交工作来实现其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直接的对外交涉,拒绝强邻的无理要求,一方面是参与中央政府的战争善后工作,就相关事务进行交涉;其二是将维护民族权益的大义寓于地方的发展进步之中,通过对地方各项事业的改革与整顿来增强综合实力,达到间接维护民族权益之目的。此外,在改革整顿过程中,多有体恤商民艰窘,与民休息之举。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尔巽的改革整顿其实是发展地方、维护民族权益与赈抚灾黎多位一体的深远举措,对于地方政局的稳定意义重大。综合考察担任盛京将军叁年间的施政举措,赵尔巽主要扮演了两重角色:一为清季奉天近代化改革的积极推进者和奠基人;一为地方国家权力与民族利益的坚决维护者。相应地,赵尔巽的施政目标一为稳定地方局势,推动奉天发展:一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此间赵尔巽所推行的各项改革与整顿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上述目标展开的。尤为可贵的是,作为最后一任陪都留守,赵尔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充当了清季奉天地方近代化的积极推进者和奠基人,成为着名的革新派人物。在采取行之有效措施迅速稳定奉天政局的同时,推动了清季奉天的近代化改革进程。(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10-01)

王振科,郑毅[3](1986)在《论袁世凯与奉天政局(1907—1916)》一文中研究指出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首义的乐声掀开了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帷幕,全国各省区纷纷起而响应。只有几个省区态度暧昧,成为敌我两方所瞩目的关键。东北地区的奉天政局一时尤为引人注意。特别是随着袁世凯的出山、南北议和的实现,到袁贼窃国篡位、以至洪宪帝制的覆灭。奉天政局曾深受其影响,双方保持过相当紧密的关系,在近十年内,它走了一条与全国其他各省区迥然不同的道路。(本文来源于《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期刊1986年03期)

奉天政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赵尔巽(1844—1927),隶汉军正蓝旗籍,是清末颇有见地和作为的一位封疆大吏,在各地任职均尽心竭力地推行近代化改革,对任职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日俄战争行将结束之际,赵尔巽以汉军出任盛京将军,留守陪都。当时的奉天地方几经战争蹂躏,疮痍满目、百废待举,急需像他这样一位开明、干练大臣去收拾战争残局,维护国家权力以及民族利益。在内外交困的窘境下,赵尔巽改革行政,重建地方政治秩序,以此为基础推行新政,除整顿财政、改良教育之外,于发展实业、开发地方、振兴警政等各个方面均有重要改革举措,并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于推动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尤多,寓维护国家利权、赈抚灾黎于稳定奉天政局、发展地方各政之中,对于清末奉天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尔巽的改革整顿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改革地方行政。首先裁撤盛京五部以及奉天府尹,设立财政总局、农工商总局以及巡警总局等新的行政机构,将所裁撤机构原管各项事务分归各局办理,并相应负责推行各项新政。根据地方发展需要设立新的治所,先后设立奉天府、法库门厅、辽中县等地方治所十几处,对于地方行政机关的完备与加强地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奉天由军府统治向行省体制的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改革人事制度,优化用人机制,提高对中下级官吏的选任标准,加强行政监督以提高地方各行政官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政府各部门的行政效率。并严厉整顿吏治,净化行政环境。其改革本为赵尔巽稳定奉天政局,推行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其他方面改革与整顿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其二、整顿地方财政。财政整顿的主要任务在于剔除财政收支中的中饱私囊行径,筹措新政经费,力争以地方之财,办地方之事。通过整顿税务,改革原有税捐稽征体制,以期涓滴归公,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此外还通过请求各省协款、捐纳展限等手段开辟新的财政收入渠道来筹措行政经费。并设立官办金融机构,整顿货币,抵制外币侵略,稳定金融秩序以及财政收支,为经济发展和各项行政提供保障。其叁、振兴奉天经济。赵尔巽主要通过设立农工商总局负责奉天的经济改革,以政府力量推进经济发展。具体政策包括:设立实业学堂以及商品陈列所等专门机构推广普及实业知识;设立牧养公司、渔业公司以及轮船公司等实业团体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注重垦务事宜,对官庄、旗地以及蒙荒等各项地亩进行招民垦殖,推动地方的开发;还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改善市政建设、稳定地方秩序等手段改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服务。四、发展新式教育。新式教育的迅速崛起,是赵尔巽留守陪都期间另一项成效显着的改革。赵尔巽首先与袁世凯、张之洞等大吏联名废除科举取士,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扫清道路。针对东北风气闭塞的状况,特别注意社会风气的开通,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选拔,积极鼓励出洋留学,同时注重教育普及,推动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几年间,新式教育的蓬勃发展,对其他改革整顿的推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五、稳定社会治安。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均离不开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赵尔巽在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尤其注重社会治安的稳定。其稳定治安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强化警政,提高对社会治安事件的防控能力。在省城设立巡警总局,专门负责警务事宜,使之责权明确。通过设立警务学堂、在省城设立备补队等手段,既提高了从警人员的专业素质,又可以充实警察队伍,增强预防与打击各种犯罪的力量。尤其重视对乡镇巡警的建设,强化马巡,加大打击胡匪力度,各村屯联结堡防,提高村民自卫能力;另一方面是打击胡匪,消除危害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调拨驻北洋淮军与本地防营、警队相结合,对力量不同、性质各异的各股土匪分别剿抚,为稳定奉天政局与开展各项改革整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在留守陪都叁年间,除了进行新政改革,发展地方各项事业之外,赵尔巽还致力于维护地方国家权力与民族利益,并为之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为通过专门的外交工作来实现其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直接的对外交涉,拒绝强邻的无理要求,一方面是参与中央政府的战争善后工作,就相关事务进行交涉;其二是将维护民族权益的大义寓于地方的发展进步之中,通过对地方各项事业的改革与整顿来增强综合实力,达到间接维护民族权益之目的。此外,在改革整顿过程中,多有体恤商民艰窘,与民休息之举。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尔巽的改革整顿其实是发展地方、维护民族权益与赈抚灾黎多位一体的深远举措,对于地方政局的稳定意义重大。综合考察担任盛京将军叁年间的施政举措,赵尔巽主要扮演了两重角色:一为清季奉天近代化改革的积极推进者和奠基人;一为地方国家权力与民族利益的坚决维护者。相应地,赵尔巽的施政目标一为稳定地方局势,推动奉天发展:一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此间赵尔巽所推行的各项改革与整顿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上述目标展开的。尤为可贵的是,作为最后一任陪都留守,赵尔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充当了清季奉天地方近代化的积极推进者和奠基人,成为着名的革新派人物。在采取行之有效措施迅速稳定奉天政局的同时,推动了清季奉天的近代化改革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奉天政局论文参考文献

[1].于道文.晚清辽阳士绅与奉天政局[D].辽宁师范大学.2017

[2].李皓.盛京将军赵尔巽与日俄战争后的奉天政局[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王振科,郑毅.论袁世凯与奉天政局(1907—1916)[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6

标签:;  ;  ;  ;  

奉天政局论文-于道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