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分数论文-罗鸣亮

真分数论文-罗鸣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真分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分数

真分数论文文献综述

罗鸣亮[1](2019)在《舍“形”究“本” 理向思维纵深处——“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思与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前思考】学生在新知学习之前,因为自学、兴趣班等各种因素,已经能从形式上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从学习内容的表面来看,学生已经会了,但这样的"会",仅仅停留在观察、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肤浅地将分数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在兼具未知与已知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的"已知",更要透过"已知",关注(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数学版)》期刊2019年Z1期)

罗静,陈进[2](2019)在《《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3页内容。学生此前对分数的认识和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几乎都是基于分子比分母小的情况,虽然也见过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甚至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但并不理解它们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作为一节数学概念课,本课教学将从学生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分数,通过观察操作、数形结合、沟通联系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意义的本质。(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9年24期)

张树杉[3](2019)在《“以学为中心”,诠释一节好课的标准——以罗鸣亮老师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罗鸣亮老师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明晰真正的好课应"以学为中心",即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2期)

赵杰,刘春举[4](2019)在《“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节内容分两课时,下面给出第一课时(例题1、例题2以及做一做的第1题,练习1-3题)的具体导学过程。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什么叫分数?2.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本文来源于《山东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相辉[5](2019)在《真分数和假分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末,数学梦想小论坛活动开始了。刘明同学这一周学习了带分数的认识,所以他的观点是:"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时佳莹反对说:"分数只能分成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种。"本周坛主相子凡说:"到底哪个对呢?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谁说得有道理。"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埋头思考,有的画图表示,有的争论不休。不一会儿,未来组代表庄子涵站起来说:"我同意时佳莹同(本文来源于《小学生学习指导》期刊2019年10期)

罗鸣亮[6](2019)在《源于学生“真问题”的深度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思考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前思考】在一次日常教研中,聆听了"真分数、假分数"一课,课堂上学生自主操作,涂色表示分数,再对所表示的分数进行分类、比较,进而揭示真、假分数概念。教学过程流畅,学生的表达也很清晰。可是,当课中归纳出真、假分数的时候,我听到旁边的学生小声嘀咕"我早就知道真、假分数了",同桌也点头表示赞同。课(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师》期刊2019年02期)

曹培英[7](2019)在《“假分数”的认知及其教学研究——兼评罗鸣亮老师“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难在何处:假分数的认知分析长期以来,假分数的认知是分数概念教学中公认的一个难点。究竟难在何处?课前调研访谈表明,从没接触过假分数的学生第一次看到5/4,当教师要求作出解释时,会感到非常诧异: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怎么会取出5份呢?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这不是一个分数。(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师》期刊2019年02期)

李玉侠[8](2019)在《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考真正发生——以“真分数和假分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导学生思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开启有效思考模式,让学生更为积极的思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善于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阶梯,通过激发、引领、启迪、拓展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通过各自不同的优化而提升,让每一位学生的思考能够真正发生,让思考的味道充满数学课堂。(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曾源[9](2018)在《最简真分数的个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完最简真分数后,我发现练习册上有好多这种题型:1.分母是7的最简真分数有()个。2.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个。3.分母是91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分母是7的最简真分数特别好写,我想都没想就从1写到(本文来源于《小学生导刊(高年级)》期刊2018年12期)

崔艳波[10](2018)在《引学生自己找路——罗鸣亮《真分数假分数》一课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罗老师在课堂上巧用"水床效应"、善用"挑逗策略"、找准"追问开关",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课堂的"正途"。尤其是罗老师对课堂追问存有目标意识、资源意识、调控意识,巧妙的抓住时机,这种教学方式值得学习借鉴。(本文来源于《教育实践与研究(A)》期刊2018年12期)

真分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3页内容。学生此前对分数的认识和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几乎都是基于分子比分母小的情况,虽然也见过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甚至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但并不理解它们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作为一节数学概念课,本课教学将从学生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分数,通过观察操作、数形结合、沟通联系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数意义的本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分数论文参考文献

[1].罗鸣亮.舍“形”究“本”理向思维纵深处——“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思与行[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9

[2].罗静,陈进.《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J].广西教育.2019

[3].张树杉.“以学为中心”,诠释一节好课的标准——以罗鸣亮老师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

[4].赵杰,刘春举.“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J].山东教育.2019

[5].相辉.真分数和假分数[J].小学生学习指导.2019

[6].罗鸣亮.源于学生“真问题”的深度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思考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师.2019

[7].曹培英.“假分数”的认知及其教学研究——兼评罗鸣亮老师“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J].小学数学教师.2019

[8].李玉侠.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考真正发生——以“真分数和假分数”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9].曾源.最简真分数的个数[J].小学生导刊(高年级).2018

[10].崔艳波.引学生自己找路——罗鸣亮《真分数假分数》一课赏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

标签:;  

真分数论文-罗鸣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