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集相带论文-孙春燕,胡明毅,胡忠贵,邓庆杰

储集相带论文-孙春燕,胡明毅,胡忠贵,邓庆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储集相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云岩坪,台缘滩,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

储集相带论文文献综述

孙春燕,胡明毅,胡忠贵,邓庆杰[1](2018)在《四川盆地中叁迭统雷口坡组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查明四川盆地中叁迭统雷口坡组沉积特征与有利储集相带分布规律,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寻找新的接替区,以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沉积学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岩心标志、测录井标志以及不整合等层序界面标志的基础上,对中叁迭统雷口坡组进行了沉积相识别和层序地层划分,进而圈定了各层序时期平面沉积相边界,并编制了四川盆地中叁迭统雷口坡组各体系域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预测了有利储集相带分布区。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叁迭统雷口坡组为一套较浅水的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台地边缘和开阔台地等4种相类型。雷口坡期受到早印支运动的影响,盆地内部呈现东高西低、大隆大凹的沉积格局。地壳抬升作用使得部分地层遭受长期暴露剥蚀作用并在顶部形成风化壳,致雷口坡组顶部部分地层缺失。以沉积相划分、层序界面识别标志为依据,四川盆地中叁迭统雷口坡组划分出4个叁级层序和8个体系域。盆地中部古隆起及其周缘白云岩坪和西北部绵竹-剑阁隆起的台缘滩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和有效的储盖组合特征,为盆地有利储集相带分布区,因而成为四川盆地中叁迭统雷口坡组最为有力的勘探目标。(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8年03期)

梁健[2](2018)在《高磨区块龙王庙组有利储集相带特征及缝洞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1年风险勘探高石1井在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发现特大型气藏,该气藏即成为四川盆地油气藏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当前,川中地区高磨区块龙王庙组气藏面临低渗区、外围区优质储层分布不清和缝洞分布复杂等技术难题,长期高产稳产受到制约。为了深化气藏认识、实现气藏高效开发,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岩芯资料、常规测井资料、成像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地质资料的分类研究,分别对工区内的层序格架、沉积微相、有利储集相带、缝洞特征、缝洞对有利储层分布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特征:整个龙王庙组沉积时期,海水经历了两次大的周期性升降运动,龙王庙组主要由两期旋回组成,整体划分为两个亚层序,下旋回为SQ1层序,上旋回为SQ2层序,单个层序中均主要发育反旋回,正旋回相对不发育。单个旋回中,由上到下主要发育云坪、颗粒滩、滩间洼地、舄湖等沉积亚相,其中颗粒滩亚相由滩核微相(滩主体)和滩翼微相组成。单个旋回中,具有水体向上变浅的特征,由下到上岩石颗粒逐渐变粗,颗粒云岩主要分布于中上部,为主要的储集岩。(2)有利储集相带分布和特征:根据各类亚相和微相中颗粒岩含量的不同建立平面沉积亚相和微相划分模式:当颗地比>0.6时,平面上刻画为滩核微相;当颗地比为0.4~0.6时,平面上刻画为滩翼微相;当颗地比为0.2<0.4时,平面上刻画为滩间洼地亚相;当颗地比<0.2时,平面上刻画为舄湖亚相。平面上刻画出的滩核微相(滩主体)即为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MX102-MX101-MX12-MX10井一线、MX8-MX18井一线、MX205-MX11-MX16井区,纵向上主要位于上旋回的中上部。有利储集相带中颗粒云岩含量高,泥质含量低,孔渗性好,纵向单体储层厚度大,对应于地震相平面图中的第Ⅲ类地震相(双波峰双波谷)。(3)缝洞特征:工区内龙王庙组裂缝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大型构造裂缝主要分为两组:①西北方向的裂缝,②东北方向的裂缝。中小型构造裂缝分布于大断裂周围,与大断裂呈低角度关系相交,主要成因是大断裂形成时产生剪切应力,从而形成中小型构造裂缝,构造裂缝主要为高角度裂缝。研究区内龙王庙组溶蚀孔洞类型主要分为4类:①花斑溶洞,即具有“花斑”状构造的溶洞;②普通溶洞:溶洞通常分布不均匀或呈孤立状;③花斑针孔:具有“花斑状”构造的针孔;④普通针孔:针孔分布不均匀或呈孤立状。(4)缝洞对储层影响:溶蚀孔洞是碳酸盐岩储层中重要的储集空间,溶蚀孔洞越发育的区域,越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发育。裂缝分布对储层的影响比较复杂,大型断裂一般对储层起破坏作用,大型断裂通常对圈闭起破坏作用,一方面使气体逸出,另一方面也使得地下水侵入圈闭;小型裂缝一般对储层起积极改造作用,增加了储层的渗透能力和储集能力。研究区龙王庙组大型断裂主要为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两组,主要分布于磨溪地区北部和南部,小型裂缝多分布于储层的展布方向(近东西方向)的中间区域;而溶蚀孔洞较发育的区域主要位于颗粒滩主体区域。本次研究首先从地质背景和岩芯分析方面,分析了有利储集相带划分的依据,再根据测井和地震方法的结合,在平面上划分出利储集相带的分布;然后对缝洞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有利储集相带的影响。本次论文的研究为高磨地区龙王庙组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较为精准的地质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8-05-01)

陈玉球[3](2018)在《岔河集油田沙河街组储层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岔河集油田沙河街组是岔河集油田重要的潜力开发层位,但由于对其沉积相研究比较欠缺,制约着研究区油藏评价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开展沉积相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针对研究区存在的上述问题,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利用研究区地质资料、钻井资料以及测井和叁维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岔河集油田沙河街组的层序地层研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并在该层序地层格架下,分别开展了岔河集油田沙河街组的沉积相研究以及沉积体系分析,并结合储层物性分析对研究区沙河街组的有利储集相带进行了预测。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岔河集油田古近系沉积中存在6个性质不同的叁级层序界面,自下而上依次为SB1、SB3、SB4、SB5、SB6、SB7,在此基础上从单井分析和连井剖面两方面建立了沙河街组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2)岔河集油田在沙四段到沙叁上段沉积期主要以中部和南部发育的扇叁角洲沉积体系为主、以北部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为辅;在沙二段沉积期主要以工区南部发育的咸化湖沉积、中部发育的扇叁角洲及滩坝沉积以及北部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为主;沙一下沉积期主要以工区北部发育的近岸水下扇为主。(3)沙河街组叁段有利储集相带主要集中在工区北部的近岸水下扇扇中和砂坝沉积中;沙二段有利储集相带主要集中在工区中部的扇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中;沙一段有利储集相带主要集中在工区北部的近岸水下扇扇中砂体沉积中。(4)有效圈闭控制油气发育规模,有利储层控制油层发育厚度,局部存在以岩性为主控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含油范围受优势相带展布控制。并基于该认识在岔河集油田Es1x段、Es2段和Es3x段各识别出1个有利目标,这些目标和高家堡油田以及岔河集-高家堡结合部的其它目标区共同构成了研究区的下步开发部署方向。(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李生涛[4](2018)在《高磨区块灯四段岩溶微地貌精细刻画及有利储集相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四川盆地高磨区块震旦系灯四段,是盆地内天然气最主要的产气层,其有着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年来,随着勘探研究工作的发展和深入,四川盆地的深层天然气的勘探工作一次又一次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2013年的时候在高石梯-磨溪区块的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以及上震旦统灯影组发现了特大型气田,这极大增强了人们对川中深层气藏勘探潜力的信心,当下该区的深层白云岩储层己成为了国内岩溶储层的重点研究对象。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四段岩溶古地貌对储集层的发育及分布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岩溶古地貌与岩溶型储层的发育及分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恢复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四段岩溶古地貌形态特征并进行研究分析对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沉积相控制了储层的展布,是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的关键要素,划分出有利沉积相带是预测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特征必不可少的前提。为对灯四段岩溶古地貌进行精细刻画,阐明岩溶古地貌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及研究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特征,根据所收集和掌握到的高石梯-磨溪区块工区内的地震、钻井和地质资料,结合大量的文献调研,本次论文利用印模法来恢复灯四段岩溶古地貌,并对其进行精细刻画,特别是岩溶残丘的量化与分析,经研究分析拟采用寒武系底一沧浪铺组顶的“印模厚度”同时依据地层厚度的组合关系来准确的恢复震旦系灯四段的岩溶古地貌,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与岩溶洼地3个地貌单元,根据恢复的灯四段的岩溶古地貌可以发现研究区整体处于岩溶斜坡上,岩溶洼地处于研究区西部,而岩溶高地主要集中发育在研究区的东南区域。其中经过分析发现岩溶斜坡为有利储层发育区,此外岩溶风化后的残丘体多为油气有利聚集区带,即岩溶残丘的分布也是影响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的因素之一。沉积相对灯四上段储层展布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然而现阶段沉积相的精细展布边界尚不明确,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测井曲线(GR为主)的对比划分,通过单井沉积相的识别、连井沉积相的研究,再结合地震相分析明确沉积相展布的边界,总体可划分为丘滩亚相、滩间洼地亚相以及云坪亚相叁个沉积亚相,并且丘滩亚相为有利沉积相带。本次论文通过对研究区灯影组沉积相、岩溶古地貌的综合分析,根据有利沉积相带、岩溶斜坡以及岩溶残丘来预测灯四段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特征,并将丘滩亚相、岩溶斜坡以及岩溶残丘的迭合区域划分为一类有利储集相带,将丘滩亚相、岩溶斜坡的迭合区域划分为二类有利储集相带。(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8-05-01)

梁健,王丹玲[5](2018)在《川中地区磨溪气田龙王庙组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川中地区磨溪气田龙王庙组气藏的勘探研究逐步受到重视。对沉积环境及沉积相进行研究分析,精确划分其有利储集相带是指导开发的重点。通过测井资料、叁维地震资料的分析,综合区域沉积背景,对龙王庙组沉积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磨溪区块龙王庙组主要为局限台地沉积,包括舄湖、台内滩、云坪等沉积亚相,纵向上主要分为2个沉积旋回,单个旋回由下到上为舄湖、台内滩、云坪,指示水体变浅。台内滩中的滩核微相颗粒云岩纯度高、单体厚度大,孔洞发育程度高,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孟祥超,蒋庆平,李亚哲,孔垂显,吴爱成[6](2017)在《同生逆断层控制的砂砾岩沉积模式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以玛湖凹陷南斜坡白25井区上乌尔禾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岩芯相—测井相—地震相—分析化验数据对比,结合砂砾岩沉积野外考察实践综合归纳分析,认为上乌尔禾组同生逆断层控制的冲积扇—扇叁角洲砂砾岩沉积体系整体呈进积式沉积,具"冲积扇扇根(槽流带)—冲积扇扇中/扇叁角洲平原(辫流带)—扇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带)—前扇叁角洲/滨浅湖(夹杂水下扇)"相序特征,发育槽流、泥石流/砂质碎屑流、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扇面水道五种典型砂砾岩沉积微相类型。同生逆断层带不断抬升剥蚀的累积效应,使近物源区冲积扇扇根沉积整体减薄,同时使同生逆断层控制沉积相带分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泥质含量是控制挤压背景下砂砾岩储层质量的关键因素,贫泥砂砾岩储层成岩压实减孔效应弱,剩余粒间孔发育,且粗粒级颗粒内部多发育压碎缝沟通粒间孔隙,储层质量最佳。依据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将有利储集相带分为原生粒间孔—压碎缝发育带、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发育带两大类。前者主要分布于构造高部位近断裂带—中上斜坡带;后者主要分布于中下部斜坡带。(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冰晶[7](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1+2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2亚段为例,通过32口井岩心、薄片的观察分析发现,研究区马五1+2亚段为一套局限-蒸发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主要发育颗粒滩、灰泥丘、台坪、(半)局限泻湖以及滩间海亚相,并可进一步划分出若干微相。典型的纵向沉积序列为滩间海—颗粒滩—台坪、(半)局限泻湖—颗粒滩—台坪的完整——不完整向上变浅沉积相序,且多旋回迭置发育。沉积相横向对比发现颗粒滩整体较为发育,与台坪互层或夹台坪,且连续性好,泻湖沉积横向延伸也较好,与颗粒滩互层,而灰泥丘、滩间海则在局部零星分布。平面上颗粒滩大面积分布,并具有近南北展布趋势,其他区域则以滩间海、(半)局限泻湖、膏云坪发育为主。通过对储层控制因素研究发现,微地貌高地和高能颗粒滩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岩溶古地貌是储层发育的较有利区域,并对其在研究区分布作了预测,发现有利储集区带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这为研究区马五1+2亚段的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7-05-01)

左洺滔[8](2017)在《城口—鄂西地区长兴组沉积体系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众多学者对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研究的不断加深,同样处于优势相带、位于城口—鄂西海槽西侧的盘龙洞剖面,因其出露较为完整,成为城口—鄂西周缘地区内较为典型的研究剖面之一;带动相关学者开展对城口—鄂西海槽周缘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研究。但是相对于研究程度较为成熟的“环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来说,位于川东的城口—鄂西海槽周缘地区长兴组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较为薄弱,故展开此次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城口-鄂西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本次研究依据层序界面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以及岩性剖面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识别出关键的层序界面,并将长兴组划分为两个叁级层序,即Sq1和Sq2,均由TST和HST构成,其中Sq1对应于长兴组一段-二段沉积,Sq2大致对应于长兴组叁段沉积;并进一步将长兴期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即sq1~sq5;建立层序地层格架。(2)根据岩心观察以及镜下薄片的鉴定,以及野外露头的勘察,结合沉积学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得出研究区存在两种沉积模式:长兴组早期发育的“碳酸盐缓坡模式”和长兴组中-晚期发育的“碳酸盐台地模式”。(3)以四级层序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四级层序格架内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总结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其中sq1-TST时期为碳酸盐缓坡沉积;自sq1-HST开始,研究区自西向东依次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地前缘斜坡—盆地,相带发育完整,但各单井纵向上沉积相序变化有所差别。其中在新钻探井奉1井和奉探1井在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相带极其发育,并且在这两口井中,该相带主要分布于长兴期sq2和sq3时期;在sq4-sq5时期,由西向东,该剖面依次发育有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相带。楼1井一直处于盆地沉积环境。(4)总的来说,由储层物性特征可知,研究地区长兴组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并且研究区长兴组生物礁滩相储层的发育主要受不同岩性、不同的沉积相带、海平面的变化、成岩作用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共同迭加控制。通过对长兴组四级层序各体系域时期沉积相带图进行迭加,预测出有利储集相带在研究区的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7-04-01)

陈长伟,韩国猛,马建英,胡瑨男,王锦程[9](2017)在《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有利储集相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录井、岩心、粒度分析等资料,综合研究了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主要沉积相类型、富集高产相带及其展布规律。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以发育扇叁角洲前缘为主,局部见远岸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可识别出水下分支河道(包括主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2种二级微相)、河口坝、席状砂、前缘远端滑塌浊积体等沉积微相。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沉积微相储集物性差异明显,对含油气性及油气产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主水下分支河道砂岩单层厚度大、粒度粗、分选好、泥质含量低,储集物性好,含油气性好,油气产量高,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次之,席状砂、浊积体相对较差。该研究为油气勘探部署及井位优选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7年01期)

徐微,梁建设,陈桂华,祝彦贺,杨小峰[10](2016)在《神府-临兴区块致密砂岩气藏上古生界物源分析及优质储集相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分为中部、东部和南部叁大勘探开发区。临兴-神府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横跨伊陕斜坡和晋西挠褶带。上古生界在鄂尔多斯盆地以北发育有叁大隆起构造带:西北部的狼山-乌拉山-大青山脉,北部的阴山山脉和东北部的苏尼特右旗-林西构造带,成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主要物源区。这叁大隆起构造带自西向东逐渐隆起,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内具有不同分带性的岩性特征。物源区为结晶基底,以太古界和下元古界地层为主,母岩成分为变质岩、火山岩和侵入岩。阴山古陆是太古宙酸性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以石英成分为主,紫苏麻粒岩以长石成分为主;大青山物源区是浅变质岩屑,东部以长石碎屑为主,中西部以石英碎屑为主;苏右旗-林西构造带是中-酸性火山喷发岩,长石和石英碎屑均有。本文采用岩石类型、稀土元素、重矿物分析等测试分析手段与古地貌平面特征等点线面结合的技术路线,对神府-临兴区块致密砂岩气藏上古生界山西-盒8时期的物源分析。通过邻区类比分析,米脂气田、榆林-神木地区、神府区块山西组山2段是一套连续性很好的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临兴区块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神府、临兴由下至上,长石组分含量增加。说明山2段米脂、榆林、神木和神府以阴山和大青山中西部物源为主,临兴以大青山东部和苏右旗-林西构造带物源为主,但二者有交汇,不同时期主次不同。本文采用岩心、地质露头、录井、测井与产能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总结出该区优质储集相带为箱型特征的潮道、分流河道微相;岩石类型组分,石英、岩屑、长石3种组分岩性砂岩均发育气层。物性的好坏,是决定成藏与否的关键因素。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山2段高能浅水叁角洲沉积体系的走向受局部古地貌控制,主河道粗相带砂体的分布与该时期盆地古地貌低值区的分布一致。古地貌影响相对粗粒高渗储层的发育,古地貌低值区,主河道位置是优质储层平面预测的关键所在。鉴于近源箱型成藏特征,裂缝是有效的疏导体系。研究区内高产井段附近均有裂缝或粒内裂隙发育,因此,裂缝是致密气藏的富集区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3)

储集相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11年风险勘探高石1井在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发现特大型气藏,该气藏即成为四川盆地油气藏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当前,川中地区高磨区块龙王庙组气藏面临低渗区、外围区优质储层分布不清和缝洞分布复杂等技术难题,长期高产稳产受到制约。为了深化气藏认识、实现气藏高效开发,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岩芯资料、常规测井资料、成像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地质资料的分类研究,分别对工区内的层序格架、沉积微相、有利储集相带、缝洞特征、缝洞对有利储层分布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层序格架及沉积微相特征:整个龙王庙组沉积时期,海水经历了两次大的周期性升降运动,龙王庙组主要由两期旋回组成,整体划分为两个亚层序,下旋回为SQ1层序,上旋回为SQ2层序,单个层序中均主要发育反旋回,正旋回相对不发育。单个旋回中,由上到下主要发育云坪、颗粒滩、滩间洼地、舄湖等沉积亚相,其中颗粒滩亚相由滩核微相(滩主体)和滩翼微相组成。单个旋回中,具有水体向上变浅的特征,由下到上岩石颗粒逐渐变粗,颗粒云岩主要分布于中上部,为主要的储集岩。(2)有利储集相带分布和特征:根据各类亚相和微相中颗粒岩含量的不同建立平面沉积亚相和微相划分模式:当颗地比>0.6时,平面上刻画为滩核微相;当颗地比为0.4~0.6时,平面上刻画为滩翼微相;当颗地比为0.2<0.4时,平面上刻画为滩间洼地亚相;当颗地比<0.2时,平面上刻画为舄湖亚相。平面上刻画出的滩核微相(滩主体)即为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MX102-MX101-MX12-MX10井一线、MX8-MX18井一线、MX205-MX11-MX16井区,纵向上主要位于上旋回的中上部。有利储集相带中颗粒云岩含量高,泥质含量低,孔渗性好,纵向单体储层厚度大,对应于地震相平面图中的第Ⅲ类地震相(双波峰双波谷)。(3)缝洞特征:工区内龙王庙组裂缝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大型构造裂缝主要分为两组:①西北方向的裂缝,②东北方向的裂缝。中小型构造裂缝分布于大断裂周围,与大断裂呈低角度关系相交,主要成因是大断裂形成时产生剪切应力,从而形成中小型构造裂缝,构造裂缝主要为高角度裂缝。研究区内龙王庙组溶蚀孔洞类型主要分为4类:①花斑溶洞,即具有“花斑”状构造的溶洞;②普通溶洞:溶洞通常分布不均匀或呈孤立状;③花斑针孔:具有“花斑状”构造的针孔;④普通针孔:针孔分布不均匀或呈孤立状。(4)缝洞对储层影响:溶蚀孔洞是碳酸盐岩储层中重要的储集空间,溶蚀孔洞越发育的区域,越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发育。裂缝分布对储层的影响比较复杂,大型断裂一般对储层起破坏作用,大型断裂通常对圈闭起破坏作用,一方面使气体逸出,另一方面也使得地下水侵入圈闭;小型裂缝一般对储层起积极改造作用,增加了储层的渗透能力和储集能力。研究区龙王庙组大型断裂主要为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两组,主要分布于磨溪地区北部和南部,小型裂缝多分布于储层的展布方向(近东西方向)的中间区域;而溶蚀孔洞较发育的区域主要位于颗粒滩主体区域。本次研究首先从地质背景和岩芯分析方面,分析了有利储集相带划分的依据,再根据测井和地震方法的结合,在平面上划分出利储集相带的分布;然后对缝洞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有利储集相带的影响。本次论文的研究为高磨地区龙王庙组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较为精准的地质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集相带论文参考文献

[1].孙春燕,胡明毅,胡忠贵,邓庆杰.四川盆地中叁迭统雷口坡组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8

[2].梁健.高磨区块龙王庙组有利储集相带特征及缝洞识别研究[D].长江大学.2018

[3].陈玉球.岔河集油田沙河街组储层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D].燕山大学.2018

[4].李生涛.高磨区块灯四段岩溶微地貌精细刻画及有利储集相带[D].长江大学.2018

[5].梁健,王丹玲.川中地区磨溪气田龙王庙组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特征[J].地质学刊.2018

[6].孟祥超,蒋庆平,李亚哲,孔垂显,吴爱成.同生逆断层控制的砂砾岩沉积模式及有利储集相带分布——以玛湖凹陷南斜坡白25井区上乌尔禾组为例[J].沉积学报.2017

[7].张冰晶.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1+2沉积特征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D].西南石油大学.2017

[8].左洺滔.城口—鄂西地区长兴组沉积体系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D].长江大学.2017

[9].陈长伟,韩国猛,马建英,胡瑨男,王锦程.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滨Ⅰ油组有利储集相带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7

[10].徐微,梁建设,陈桂华,祝彦贺,杨小峰.神府-临兴区块致密砂岩气藏上古生界物源分析及优质储集相带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标签:;  ;  ;  ;  

储集相带论文-孙春燕,胡明毅,胡忠贵,邓庆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