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论文-王峰

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论文-王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概率模型检测,无线路由协议,按需距离矢量协议

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王峰[1](2017)在《基于概率模型检验的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VANET)是建立在移动车辆上的分布式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自组织通信网络,有助于实现智能化的导航服务,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高可靠路由协议是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要求在无基础设施支持下实现可信和稳定的多跳信息传输,以保证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安全。概率模型检验能够遍历系统全局状态空间,缓解系统验证中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有希望为VANET的高可靠路由协议分析与设计提供重要的手段。本学位论文首先深入研究城市车载节点移动特点,提出基于曼哈顿移动模型的改进模型,为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VANET)路由协议的研究打下基础;接着利用概率模型检验技术研究VANET的AODV路由协议,并对该协议进行了优化;最后研究VANET的GPSR路由协议,建立该协议的概率时间自动机模型并对比分析。本文的工作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1)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曼哈顿移动模型的VANET城市车载移动模型,利用概率模型检测技术将其建成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模型(CTMCs),并使用概率模型检测工具PRISM分析其节点移动状态特征。(2)将概率模型检测方法应用于VANET的AODV协议中,建立AODV协议的概率时间自动机模型,设计车载自组织无线网络路由协议的可靠性、概率可达性、期望可达性等模型检测中的评价公式,使用模型检测工具PRISM对协议进行验证,提出AODV协议路由维护过程的优化方案。(3)建立VANET的GPSR路由协议概率时间自动机模型,设计GPSR协议的可靠性、概率可达性、期望可达性等模型检测中评价公式,使用模型检测工具PRISM对协议进行验证与分析。(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10-26)

李攀[2](2013)在《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信道分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车载自组织网络已经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相比,它有以下新特点:节点移动速度快、网络拓扑频繁变化、节点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信道干扰多等特点,这为无线信道资源的分配带来了困难,使车载自组织网络中车辆通信质量不稳定。所以需要设计适合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信道分配机制,这对保证车辆间的通信、实现车载网络中的各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际意义。由于真实的交通环境中,车辆节点移动速度快,当多个车辆节点同时需要接入网络或方向不同的两个移动的子网络合并时,会造成大量的节点冲突。为了使节点快速无冲突地接入网络,减少接入时延,我们提出了基于方向和地理位置信息的信道分配机制。首先我根据TDMA机制将信道划分为若干时隙;其次我们根据节点移动方向的不同将时隙和移动节点划分为左、右两个集合,我们规定对应方向的节点只能竞争相应方向的时隙;最后在每个方向上节点根据自己的位置信息占用离周围邻居节点最近的时隙。这种分配时隙的机制能够大大减少节点之间的冲突和时延。由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分布极为不均匀,传统固定帧长MAC协议无法适应网络节点数量的变化。在节点密度大的地方,某些节点可能因为无足够的时隙而无法接入网络,成为“盲点”。在节点密度小的地方,信道时隙空闲造成信道利用率低。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载自组网的自适应TDMA时隙分配机制。帧长可以随着节点密度的变化加倍或减半,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节点密度的自适应时隙分配策略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节点接入信道的成功率,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局部节点密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3-05-01)

钟浩燃[3](2013)在《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VANET)也成为了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VANET是一种针对车载环境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它可以为车辆提供车间通信,因特网接入服务,交通状态查询以及交通事故预警等等。通过VANET,可以大量降低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与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相比,VANET具有拓扑频繁变化,通信环境复杂,节点移动具有规律性等特点,VANET也从单纯完全自组织网络演化成为车辆与车辆的多跳通信和车辆与固定路边设备通信的混合结构。结合以上复杂的情况,传统的适应于MANET的路由协议在VANET中性能表现十分不理想。近年来,国际上诸多学者针对VANET的复杂环境,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路由协议。本文在分析一系列已有的路由协议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路边通信单元(Road-Side Unit, RSU)勺混合路由协议。其工作内容如下:针对城区复杂的地理环境,通过在十字路口部署RSU基站,收集车辆的位置信息,所有的RSU基站共享一个位置服务器。该位置服务器记录每一个车辆所在的街道和其预测的地理位置。通过位置服务器向车辆提供路由策略。这种方法能够降低路由的开销,提供准确的路由路径。在位置服务器提供路由路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地理路由转发的方法实现数据传输。该算法依靠路边RSU基站辅助转发数据,提高数据分组的传递率。为了降低路由开销并能够适应Nakagami言道的特征,一种分布式竞争转发的算法被提出,该方法不需要节点周期发送HELLO信息包,依靠节点基于时间的竞争转发。最后该算法在NS2平台上做了实现和性能的评估。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VANET下有良好的分组传递率和传递时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3-20)

林继民[4](2011)在《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的MAC层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VANET),是一种应用于交通领域的、动态变化的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 Network)。它作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车辆间、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通信来构成无线通信网络,使驾驶者能够在超视距的范围内获得其他车辆的状况信息和实时路况信息,又可提供车内娱乐、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使得交通运输过程更加舒适、安全、高效。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于VANET中的MAC协议,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第一,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BEB, 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统计次数来调整竞争窗口的退避算法,即强制增加优先级别高的节点的竞争窗口(CW, Contending Window),降低其竞争信道的能力;强制减小竞争能力差的节点的竞争窗口,以提高其对信道的访问权。通过NS-2的模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退避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隐藏终端的影响,提高节点访问信道的公平性。第二,利用汽车节点运动方向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移动方向的时隙分配策略。本策略以时分复用技术的信道访问机制为基础,利用车辆节点的对向移动特性来竞争时隙以访问信道。实验结果表明了本策略可以大大降低时隙冲突概率,从而提高信道资源利用率,增强MAC协议的实时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6-30)

张枫[5](2011)在《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中MAC层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VANET),作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的基础之一,通过车与车、车与路边节点的相互通信来构成无线通信网络,用于传递辅助驾驶、避免事故的实时信息,同时提供车载娱乐、实时导航、Internet接入等数据服务,使交通运输网络更加安全、高效、环保、舒适,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VANET中实时信息和数据服务对网络的不同要求出发,在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车载环境下MAC层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现有的几种多信道MAC协议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针对安全应用中对车辆安全信息广播可靠性的要求,和用户应用中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提出基于簇结构的多信道MAC协议改进方案。改进方案利用簇头节点实现一定的中心控制功能,为簇中的节点分配广播信道资源。本改进方案支持可靠的安全信息广播,并提高了信道质量信息的交换效率,可以分配更长的时隙用于数据传输,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第二,针对利用VANET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市交通环境的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方案。该方案利用车辆间的合作采集路况信息,使用路边单元(Roadside Unit, RSU)收集、生成和发布交通信息,并且通过双路传输验证机制保证交通信息在VANET中的可靠传输。道路上的汽车可以根据收到的交通信息,选择合适地行车路线和提前避开拥堵路段,从而提高交通效率。仿真表明,该方案在提供实时交通信息的同时,引入的网络负载较小。(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1-01-10)

伊格玛[6](2009)在《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是下一代车载无线网络中的新技术,可用于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利用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无论车辆在城市中的街道或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都可灵活快速地建立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对VANET中数据的高效传输至关重要,但由于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的高动态性特征,其路由问题极具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接近实际城市环境的移动模型(H-model),并基于该模型,对VANET中的路由协议性能进行了评估。在保证一定流量密度的前提下,作者在NS-2上对AODV(Ad 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和DSDV(Destination Sequenced Distance Vector)这两种Ad Hoc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并根据仿真对这两种协议的性能进行了评估。这些仿真使用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技术作为车载通信手段(DSRC也称WAVE-Wireless Access for vehicular Environments)。由于VANET主要在城市和高速公路这两种典型环境中工作,因此也针对高速公路场景对这两种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般情况下按需路由协议比基于表驱动的Ad hoc路由协议性能要更高效。(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7-08)

缪丽民[7](2009)在《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VANET),作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之一,通过车与车、车与路边节点的相互通信来构成无线通信网络,用于传递辅助驾驶或事故避免等实时信息,同时提供车载娱乐、实时导航、Internet接入等数据服务,使交通运输网络更加安全、高效、环保、舒适。本文从VANET交通安全应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当前正在制定的IEEE 802.11p标准中的MAC层协议,针对协议中的CSMA信道访问机制无法保证实时性的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提出一种基于方向的时隙调度策略。本策略以动态分配的TDMA信道访问机制作为基础,并充分利用了交通流量的对向移动特性,明显降低了时隙冲突概率。Matlab模型分析及NS2模拟结果均显示,本策略在单条双向公路环境下可以减少约80%的时隙冲突,有效地利用了信道资源,同时也提高了MAC协议的实时性。第二,提出一种自适应TDMA帧长度的分布式实时MAC协议(A-ADHOC协议)。在本协议下,节点可根据所处网络的节点密度来选择合适的帧长度,从而解决了固定帧长度协议的可扩展性问题。NS2模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固定帧长度协议相比,本协议明显增强了高动态车载网络的可扩展性,同时使节点平均帧长度降低了50%,减少了网络平均传输时间。(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9-05-01)

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车载自组织网络已经成为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相比,它有以下新特点:节点移动速度快、网络拓扑频繁变化、节点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信道干扰多等特点,这为无线信道资源的分配带来了困难,使车载自组织网络中车辆通信质量不稳定。所以需要设计适合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信道分配机制,这对保证车辆间的通信、实现车载网络中的各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际意义。由于真实的交通环境中,车辆节点移动速度快,当多个车辆节点同时需要接入网络或方向不同的两个移动的子网络合并时,会造成大量的节点冲突。为了使节点快速无冲突地接入网络,减少接入时延,我们提出了基于方向和地理位置信息的信道分配机制。首先我根据TDMA机制将信道划分为若干时隙;其次我们根据节点移动方向的不同将时隙和移动节点划分为左、右两个集合,我们规定对应方向的节点只能竞争相应方向的时隙;最后在每个方向上节点根据自己的位置信息占用离周围邻居节点最近的时隙。这种分配时隙的机制能够大大减少节点之间的冲突和时延。由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分布极为不均匀,传统固定帧长MAC协议无法适应网络节点数量的变化。在节点密度大的地方,某些节点可能因为无足够的时隙而无法接入网络,成为“盲点”。在节点密度小的地方,信道时隙空闲造成信道利用率低。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载自组网的自适应TDMA时隙分配机制。帧长可以随着节点密度的变化加倍或减半,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节点密度的自适应时隙分配策略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节点接入信道的成功率,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局部节点密度的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王峰.基于概率模型检验的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

[2].李攀.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信道分配机制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3

[3].钟浩燃.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

[4].林继民.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的MAC层协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5].张枫.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中MAC层协议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6].伊格玛.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09

[7].缪丽民.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研究[D].清华大学.2009

标签:;  ;  ;  ;  

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络论文-王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