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场和原子相互作用论文-宫艳丽

光场和原子相互作用论文-宫艳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场和原子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项式光场,保真度,信息熵,熵压缩

光场和原子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宫艳丽[1](2019)在《二项式光场与不同类型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讨论二项式光场与叁种不同状态原子的保真度及熵演化,依据调节场因数和原子初态的不同,对保真度及熵演化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不同量子参量在量子通信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实验制备所提供的有力支撑。(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1期)

罗瑞桓[2](2019)在《构造态光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经典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时,系统可表现出诸多非经典特性。本文以全量子理论为基础,通过借助于数值计算方式探讨了Number-phase态光场和Pólya态光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一些非经典效应与特性。在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Number-phase态光场和Pólya态光场,并对光场聚束与反聚束效应、光场压缩、粒子布居数反转以及量子纠缠特性进行了简单描述。第二章探讨了Pólya态光场在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原子初态及某些光场参数对粒子布居数反转、光子反聚束效应以及光场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处于不同初态时,光场概率参数、最大光子数及光场分布参数对系统光场粒子布居数反转的回复-崩塌现象有着显着的影响;初态为激发态或相干迭加态时,在光场概率参数、原子相对失谐量、最大光子数和光场分布参数的影响下,系统光场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完全的聚束效应或者完全的反聚束效应,但初态不同影响规律也各不相同;如果初态处于激发态,且原子相对失谐量、光场概率参数和最大光子数同时较小,则系统光场的X_1分量可以间歇性的出现短时间的压缩。第叁章讨论了Number-Phase态光场和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其初始状态及某些参数对光场压缩及光子反聚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子相对失谐量r的增大,可使两效应呈现时间域逐渐趋同,且呈现出一定的类周期性;随着光场参数ξ的增大,可使表现出光场不间断的类周期性震荡反聚束效应;选取一定的r与ξ的值,系统光场的X_1分量可在在时间演化初期一定时间范围内呈现出压缩效应。第四章探讨了Λ型三能级原子在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时,光场分布参数、原子相对失谐量、最大光子数、光场概率参数和原子初态对系统量子纠缠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Λ型三能级原子在和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时,若初态为两下能级等权迭加态,各参量取适当值时可得到最大纠缠度较小的、稳定的、周期性震荡的量子纠缠态;若初态为激发态或叁能级等权迭加态,各参量取适当值时可得到最大纠缠度S_A=ln3≈1.1的、稳定的、周期性震荡的纠缠态。第五章对前文中的第二、叁、四章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明确方向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6)

罗瑞桓,萨楚尔夫[3](2019)在《Λ型三能级原子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全量子理论,探讨了Pólya态光场在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原子初态及某些光场参数对粒子布居数反转、光子反聚束效应以及光场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处于不同初态时,光场概率参数、最大光子数及光场分布参数对系统光场粒子布居数反转的回复-崩塌现象有着显着的影响;初态为激发态或相干迭加态时,在光场概率参数、原子相对失谐量、最大光子数和光场分布参数的影响下,系统光场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完全的聚束效应或者完全的反聚束效应,但初态不同影响规律也各不相同;如果初态处于激发态,且原子相对失谐量、光场概率参数和最大光子数同时较小,则系统光场的X1分量可以间歇性的出现短时间的压缩。(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宏[4](2019)在《原子与紧聚焦混合阶庞加莱球光场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冷原子气体在量子保真、精密测量和量子信息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光场是超冷气体操控的重要手段。在这些研究中,光的空间结构和偏振是重要的资源。近来发展的混合阶庞加莱光不仅具有涡旋光的特性而且有丰富的偏振结构。将对冷原子的操控提供手段,为此本论文研究了紧聚焦的混合阶庞加莱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本文首先研究紧聚焦的混合阶庞加莱光的自旋密度,发现它不仅有横向分量,还有纵向分量,和最近的研究的总纵向自旋为零的紧聚焦满庞加莱光束不同,其纵向总自旋不等于零。紧聚焦的混合阶庞加莱光的自旋密度可以通过改变光束的轨道角动量调控出丰富的空间斑图,特别是纵向自旋密度可以是环形,可以是正多边形等。这些特征可以用于手性微粒的光力学分离和操控,也可以用于产生等效磁场操控超冷旋量原子气体动力学。其次,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处于基态和激发态的原子与与任意偏振,远离共振的光场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了紧聚焦庞加莱球光与原子的斯塔克相互作用势,并且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出原子在紧聚焦庞加莱光场中的运动情况,讨论了原子的初始条件对运动轨迹的影响,这些结果将在冷原子、分子和微观粒子的囚禁和导引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罗瑞桓,萨楚尔夫[5](2019)在《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Number-phase态光场的量子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全量子理论,讨论了Number-phase态光场和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其初始状态及某些参数对光场压缩及光子反聚束效应的影响.若原子相对失谐量r取值较小,则光场中光子聚束与反聚束效应更迭出现,随着r逐渐增大,两效应呈现时间域逐渐趋同,且呈现出一定的类周期性;光场参数ξ较小时,光场中两效应同样交替出现,若选择较大光场参数ξ,光场表现出不间断的类周期性震荡反聚束效应;选取一定的r与ξ的值,在演化初期一定时间范围内,系统光场的X_1分量呈现出压缩效应.由此可知,Λ型三能级原子与Number-phase态光场互相作用时,光场可表现出不间断的反聚束效应,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处于压缩态.(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陶宇,刘堂昆[6](2018)在《任意两量子位的原子与Fock态光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纠缠与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任意两量子位原子与Fock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两原子间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关联,并对共生纠缠度和几何量子失协随时间的演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光场的光子数越大,共生纠缠度和几何量子失协演化曲线周期变长,振荡频率增大。在不同的原子初态下,两原子间量子纠缠和量子关联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赵嫱嫱[7](2018)在《原子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及非经典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效应是量子光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经过几十年理论和实验上不断研究和探索,许多重要的量子现象被揭示出来。利用量子光学理论,人们构造出了一些非经典态的光场。通过对原子与这些构造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非经典效应的研究,使人们对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系统的特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Pólya态光场是一个典型构造态光场,可表示包括二项式光场与负二项式光场在内的量子态。通过调整参数,能够展示从二项式光场到中间态光场再到负二项式光场的整个变化过程,既揭示了二项式光场与负二项式光场的一些性质,又能描述中间量子态具有的独特性质。本文应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原子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及其他非经典效应。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Pólya态光场的定义、量子纠缠及其度量的方法、粒子布局数反转和信息熵压缩的概念与基本理论。第二章利用共生纠缠度的方法研究了两个耦合原子与Pólya光场相互作用时纠缠度随时间演化的关系。主要分析了量子化辐射场相关参数、跃迁光子数和辐射场中的最大光子数等物理参量对系统中原子间的纠缠特性的影响。第叁章应用全量子理论,对伴随多光子跃迁时,耦合双原子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的第一个原子的线性熵和原子的粒子布局数反转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量子化辐射场的参数、跃迁光子数等物理参量对系统中原子粒子布局数反转和第一个原子的线性熵的影响。第四章探究了伴随多光子跃迁时,Jaynes-Cummings模型中一个二能级原子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利用计算原子压缩因子的方法研究了所考虑系统中原子的信息熵压缩随时间的演化情况。第五章对上述研究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得到相应结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0)

陶宇[8](2018)在《任意两量子位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纠缠与量子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中有很多基于量子纠缠的研究。从最开始的冯诺依曼熵,到近来的共生纠缠度、部分转置矩阵的负本征值等概念的相继提出,人们对量子纠缠有了进一步理解,并在量子通信领域得到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对于量子纠缠的影响开始被人们所重视,研究发现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系统存在纠缠突然死亡现象,而且这个现象阻碍了量子信息的发展。直到量子失协概念的提出,量子关联作为新的量子资源被人们所了解。相比于量子失协,几何量子失协方案能给出任意的两比特的量子态的解析表达式,从而避免了量子失协中的复杂计算。本文研究了任意两量子位原子分别与粒子数态光场、相干态光场以及二项式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纠缠与量子关联。通过共生纠缠度和几何量子失协分别作为量子纠缠与量子关联的度量方法,观察了不同的原子初态与光场相互作用系统的共生纠缠度和几何量子失协随时间的演化。同时讨论了粒子数光场光子数、相干态光场中的、以及二项式态光场伯努利概率和最大光子数对共生纠缠度和几何量子失协随时间的演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婧楠[9](2018)在《NCS态等构造态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特性与量子保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量子光学中,人们研究了原子与一些构造态量子光场相互作用体系中的非经典效应,得到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而由热场与数态场构造成的NCS(the number-chaotic state)态与由相干态和热场迭加而成的Glauber-Lanchs态也是两种典型的构造态光场,本文将研究NCS(the number-chaotic state)态与 Glauber-Lanchs 态光场与单个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特性。通过运用全量子理论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考察运动二能级原子在多光子跃迁情况下,分别与NCS态和Glauber-Lanchs态相互作用体系的量子态保真度及其他量子特性。文章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简单介绍了 Glauber-Lanchs态和NCS态光场,同时对量子态保真度、光场的聚束与反聚束效应及粒子布局数反转的概念加以描述。第二章讨论了多光子跃迁下NCS态与运动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保真度,探究了原子的初始状态、场膜结构参数、热平均光子数、数态光子数及跃迁光子数对系统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场模结构参数影响系统量子态的振荡周期;热平均光子数影响系统保真度大小;原子初始状态、数态光子数及跃迁光子数选取不同,系统量子态的保真度表现出不同的规律。第叁章探讨了多光子跃迁下NCS态光场与运动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聚束与反聚束效应,讨论了原子的初始状态、数态光子数、热平均光子数、跃迁光子数、场模结构参数对光场反聚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的初始状态、热平均光子数影响光场反聚束效应的振幅大小;场膜结构参数影响光场反聚束效应的振荡规律与振荡周期;数态光子数及跃迁光子数选取不同,光场反聚束效应的演化曲线表现出不同的规律。第四章研究了多光子跃迁下Glauber-Lanchs态光场与运动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粒子布局数反转。讨论了原子的初始状态、热平均光子数、场模结构参数、相干平均光子数、跃迁光子数对系统粒子布局数反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场模结构参数影响系统粒子布局数反转的振荡周期及振幅大小;原子初始状态、热平均光子数影响粒子布局数反转的振荡幅度;相干平均光子数及跃迁光子数选取不同,系统量子态的原子布局数反转表现出不同的规律。第五章是对文中第二章、第叁章及第四章的总结,并对本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拓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8)

陶宇,刘堂昆,单传家[10](2018)在《两量子位原子与二项式光场相互作用的几何量子失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任意两量子位原子与二项式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两原子间的量子关联,讨论了特定的叁种原子初态下的不同参数的二项式光场对几何量子失协随时间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项式光场的光子数M和概率σ对几何量子失协演化曲线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原子初态下,几何量子失协演化曲线的振幅、相位和周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光场和原子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经典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时,系统可表现出诸多非经典特性。本文以全量子理论为基础,通过借助于数值计算方式探讨了Number-phase态光场和Pólya态光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一些非经典效应与特性。在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Number-phase态光场和Pólya态光场,并对光场聚束与反聚束效应、光场压缩、粒子布居数反转以及量子纠缠特性进行了简单描述。第二章探讨了Pólya态光场在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原子初态及某些光场参数对粒子布居数反转、光子反聚束效应以及光场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处于不同初态时,光场概率参数、最大光子数及光场分布参数对系统光场粒子布居数反转的回复-崩塌现象有着显着的影响;初态为激发态或相干迭加态时,在光场概率参数、原子相对失谐量、最大光子数和光场分布参数的影响下,系统光场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完全的聚束效应或者完全的反聚束效应,但初态不同影响规律也各不相同;如果初态处于激发态,且原子相对失谐量、光场概率参数和最大光子数同时较小,则系统光场的X_1分量可以间歇性的出现短时间的压缩。第叁章讨论了Number-Phase态光场和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时,其初始状态及某些参数对光场压缩及光子反聚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子相对失谐量r的增大,可使两效应呈现时间域逐渐趋同,且呈现出一定的类周期性;随着光场参数ξ的增大,可使表现出光场不间断的类周期性震荡反聚束效应;选取一定的r与ξ的值,系统光场的X_1分量可在在时间演化初期一定时间范围内呈现出压缩效应。第四章探讨了Λ型三能级原子在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时,光场分布参数、原子相对失谐量、最大光子数、光场概率参数和原子初态对系统量子纠缠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Λ型三能级原子在和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时,若初态为两下能级等权迭加态,各参量取适当值时可得到最大纠缠度较小的、稳定的、周期性震荡的量子纠缠态;若初态为激发态或叁能级等权迭加态,各参量取适当值时可得到最大纠缠度S_A=ln3≈1.1的、稳定的、周期性震荡的纠缠态。第五章对前文中的第二、叁、四章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明确方向及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场和原子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宫艳丽.二项式光场与不同类型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特性比较[J].南方农机.2019

[2].罗瑞桓.构造态光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特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罗瑞桓,萨楚尔夫.Λ型三能级原子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特性[J].量子光学学报.2019

[4].孙宏.原子与紧聚焦混合阶庞加莱球光场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5].罗瑞桓,萨楚尔夫.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Number-phase态光场的量子特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陶宇,刘堂昆.任意两量子位的原子与Fock态光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纠缠与关联[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赵嫱嫱.原子与Pólya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纠缠及非经典效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8].陶宇.任意两量子位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纠缠与量子关联[D].湖北师范大学.2018

[9].李婧楠.NCS态等构造态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特性与量子保真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10].陶宇,刘堂昆,单传家.两量子位原子与二项式光场相互作用的几何量子失协[J].量子光学学报.2018

标签:;  ;  ;  ;  

光场和原子相互作用论文-宫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