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里尔斯帕克论文-何凯悦

缪里尔斯帕克论文-何凯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缪里尔斯帕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缪里尔·,斯帕克,“新小说”,空间,权力

缪里尔斯帕克论文文献综述

何凯悦[1](2019)在《缪里尔·斯帕克“新小说”的空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缪里尔·斯帕克是一位对英语文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英国现代作家。在《驾驶席》(1970)和《勿打扰》(1971),斯帕克两部“新小说”中,她以空间为媒介,展现了空间、权力和后现代危机的关系。虽然这两部小说得到了众多评论家的关注,现有关于小说中空间的研究仍存在拓展空间:一方面,大多数评论关注的是两部小说中的时间,对空间关注甚少。另一方面,从空间角度出发的评论,大多是分散在学术专着中的、针对个别空间场景的文本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依据和系统性。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异托邦的角度解读小说背后的主题意义,丰富对斯帕克作品的空间研究。除了引言和结语部分,本论文一共分为叁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聚焦《驾驶席》中北方和南方的社会空间,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以及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分析主人公莉兹在这两个异托邦空间的身份建构,探讨斯帕克所揭露的后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准则和父权制对女性和边缘群体的压迫。第二章重点探讨《勿打扰》中城堡和图书馆这两个异托邦空间。以福柯的异托邦理论为理论支持,本章首先分析了小说中仆人如何通过操纵城堡这一异托邦空间从而占据主人的城堡、权力和地位,并通过种种手段从他们的死亡的惨剧中牟利的现象;其次,第二章还探讨了图书馆这一封闭空间中所发生的性别、暴力和死亡交织的冲突,以及这些事件背后警察、仆人、媒体互相勾结牟利的现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以此思考空间与权力、危机之间的关系。第叁章首先分析斯帕克如何在法国“新小说”的影响下,对两部小说空间形式进行创新,其次阐释了她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下对社会危机和媒体化背后的操纵力的揭露。通过分析这两部“新小说”的空间和空间形式,本研究指出,斯帕克巧妙地运用空间场景和时空并置,刻画了警察、报社和仆人们用权力维护社会准则、操纵媒体,继而压迫女性和边缘群体,并维护自身统治和利益的现象。本论文认为,小说中的空间折射出人们在后现代社会所面对的困境以及身份和社会危机。因此,空间不仅构成了这两部小说的背景和形式,更升华了两部作品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下的主题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晓青[2](2014)在《试论缪里尔·斯帕克创作中的后现代诉求》一文中研究指出缪里尔·斯帕克是英国当代颇具影响的小说家,向来以"天主教作家"着称。其作品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应限囿于宗教主题的解读范畴。事实上,斯帕克的宗教皈依认知具有后现代哲学思想意味。她的作品是开放的,包含着多种可能性的故事诉说,呈现出中心消解、主题多元、形象迭用、开放叙事的基本特色,折射出她创作中的后现代诉求。(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黎莎[3](2014)在《从存在到绝望—穆里尔·斯帕克《驾驶席》中女主角丽萨的存在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穆丽尔·斯帕克(1918-2006)是当代英国小说界最广为流传的作家,她不仅是信奉天主教的讽刺作家,同时也是超现实主义作家,更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她具有出众的创造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斯帕克的文学作品涉及多种体裁,包含广泛的主题。斯帕克一生致力于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这从她的文学作品中充分的体现出来。《驾驶席》作为斯帕克最为着名的作品之一,一经问世就得到了读者广泛的关注。《驾驶席》一直以来被当作一部关注战后女性生存状况的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丽萨不能够很好的融入这个冷漠的、非人性化的社会。她对世界绝望而且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迄今为止,相对于国外对于穆丽尔·斯帕克的研究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国内对于斯帕克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仅仅对斯帕克的写作生涯做简短的介绍,另一些研究则从斯帕克本人的天主教宗教背景入手,亦或是分析她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而对斯帕克作品中存在主义元素的研究却很少涉及。本文拟运用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中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异化和绝望主题对小说主人公丽萨悲剧的来源进行解读。丽萨对待生活消极的态度,社交的无能,以及二战后人们心里的创伤都是造成主人公丽萨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的原因。丽萨被塑造成了一个性格古怪的女性角色,她的行为对于当代社会的约定习俗具有反叛性。作为人情冷漠的现代社会中不起眼的女性,丽萨发觉自己很难被社会所接受。尽管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技术的发展,妇女作为独立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丽萨仍发现自己努力被社会主流接受的努力是徒劳的。她对现代社会早已绝望,却找不到恰当的方式实现自我。综上分析,本文的作者得出的结论:一方面,客观上,人们应当对于其他人的生存环境报以关切,不要对他人的情绪漠不关心,以此逐渐打破现代社会中的人情冷漠以及人性的消失。另一方面,人们主观上应当对生活报以乐观的态度,并试着与外界建立各种联系。对于斯帕克而言,人类,尤其是女性必须勇于面对现实,竭尽全力承受外界社会的各种压力。这正是存在主义有关存在、自由选择以及异化的真谛所在。本文作者将试图通过揭示小说看似简单而又不经意的描写中,探讨斯帕克在塑造丽萨这一女主人公时所转达的存在主义观点。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对小说《驾驶席》的存在主义解读,而且对现代人的生存理解具有一定的建设性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戴鸿斌[4](2012)在《国外缪里尔·斯帕克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国外(特别是英美国家)缪里尔·斯帕克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梳理,并重点关注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角度,能对国内的斯帕克研究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迄今为止,国外关于斯帕克研究的着作有四十多部,研究论文300多篇,涉及宗教、超自然、善与恶、秩序与混乱、和小说艺术等命题和概念。但由于其理论深度有待提高,存在研究对象和内容重心失衡现象,学界缺乏对其创作理念和小说理论的系统研究,斯帕克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展。(本文来源于《当代外语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戴鸿斌[5](2009)在《缪里尔·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缪里尔·斯帕克(1918-2006)是英国文坛着名的“常青树”,也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既是编辑、剧作家、评论家,又是诗人、小说家。1957年,年届不惑的她才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安慰者》(The Comforters)。此后,她文思泉涌、笔耕不辍,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琼·布罗迪小姐的盛年》(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和《驾驶席》(The Driver’s Seat)。《公众形象》(The Public Image)和《带着意图徘徊》(Loitering with Intent)分别在1969年和1981年获得布克奖提名。虽然最终与该奖项失之交臂,她仍然令人瞩目,获得其他包括大卫·科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在内的大奖和各种荣誉称号,并且得到众多评论家的青睐,被戴维·洛奇和弗兰克·克默德等人誉为其同时代作家中最有天赋和最具创新精神。本文作者从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斯帕克小说中具有特色的互文性、新小说、和元小说技巧的应用,试图得出结论:就小说技巧的角度而言,斯帕克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在于:由于对斯帕克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国内对该作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甚少。虽然国外对斯帕克的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对其阵营的从属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当一部分评论家认为她属于后现代主义阵营,但他们仅限于泛泛而言,未能进行令人信服的全面论证。虽然有人论及斯帕克的小说技巧等问题,但也未能从该角度出发,细致地探讨其后现代主义创作倾向。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斯帕克的小说艺术进行探讨,将提供斯帕克研究的新视野,从而加深对其小说的理解。本文作者以具体的小说理论—关于互文性、新小说、及元小说技巧的理论—为指导,从斯帕克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入手,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代表其主要创作阶段的叁部小说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系统研究。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以其独到之处展现了无限魅力,在世界小说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斯帕克的创作颇丰,在小说中使用多种多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但它们具有许多共性。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最大的特色在于,借助各种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斯帕克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她在刻意革新小说艺术的同时,兼顾读者的品味与喜好,在创作时常常选取激发读者兴趣的题材,使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杜绝玩弄文字游戏,因此,她的小说与其他后现代作家迥然不同,并未显得深奥晦涩或枯燥无味。也正因如此,她的小说常常成为畅销书。其次,她的小说大都体现出作者对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强调作品的自涉特性,突出作品的虚构本质。最后,她对后现代小说技巧的试验坚持不懈,从第一部小说《安慰者》开始,直至最后一部作品《精修学校》(The Finishing School, 2004),始终致力于小说艺术的试验与创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本论文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论叁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叁章,每章选定一部小说,对其中的一种后现代主义技巧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范围仅限于叁部小说和叁种技巧,目的在于体现每种技巧的典型性和详细深入地解读相应文本。导言部分首先肯定了斯帕克的成就及其地位,指出她多次荣获大奖,并且享有各种荣誉,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接着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目的、选题意义,认为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讨论斯帕克小说创作既为研究提供新思路,又开拓了小说阅读与接受的新视野,加深了对小说的理解和把握;随后提出论文研究所借鉴和采用的理论方法—与互文性、新小说和元小说相关的具体小说技巧理论;最后简要介绍论文的框架结构,总结各章主要的思想内容,阐述作者的观点及结论。第一章讨论了斯帕克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安慰者》中的互文性技巧。作者首先介绍了关于互文性技巧的小说理论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随后详细分析了该技巧在《安慰者》中的运用。该章的基本观点源于互文性理论:作家在创作文本之前必然阅读了大量其他文本;每个文本的产生都出自对其他众多文本的改写和组合。笔者认为,在创作之前,斯帕克详尽阅读过《圣经旧约》中的《约伯记》以及格林的《爱情的结局》,深受启发和影响,从中汲取一些素材及思想,经过思考和加工,使之融入她创作的《安慰者》。因此,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经历、小说技巧、内容和情节等在《安慰者》中留下清晰的印迹,从而凸显了它们之间的互文关系。此外,斯帕克还在《安慰者》中戏拟了侦探小说的传统,反映出她改进该文学体裁的意愿和她对小说创作的思考。小说的互文性体现出斯帕克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第二章聚焦斯帕克本人的至爱小说—《驾驶座》,讨论该文本中的新小说技巧。笔者先介绍了有关新小说技巧的理论以及新小说代表作家的主要观点,接着论证了新小说技巧在《驾驶座》中的主要体现:强调作者的超然、客观态度以排斥个人情感的参与;在小说中有意瓦解故事结构、中断情节的发展。作者的超然态度体现在各个方面:几乎把小说主角莉丝当作无名氏,对其进行过于客观的非人性化描述;描写公共场所或私人住处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过分细致、精确地描述人物单调的举止言行等细节;叙事时,用单一乏味的句型,尽量减少句式的变化,以最大程度限制情感的表露。作者超然客观的写作态度有助于读者的阅读,使之摆脱来自外界的感情影响,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做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小说也因此变成了“可写的”而非“可读的”,从而体现了《驾驶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在《驾驶座》中,斯帕克为了瓦解故事结构,中断情节发展,主要采用两种手段:首先,与传统小说大都使用一般过去时叙事不一样,她主要采用一般现在时态;其次,她使用了富有创意的时间技巧—预叙”(也有人称之为“闪前”)。一般现在时态的应用有利于作者随时在文中插入一般将来时叙事,“预叙”技巧因此可以得到随心所欲的发挥。斯帕克在小说中大量使用“预叙”技巧,并结合第叁人称角度叙事,反映出现代人时间观念的转变,体现了作者有意介入叙事,避免故事呈线性发展。读者未能一如既往、舒适自在地享受阅读,接受完整、连续的故事情节,而是被迫时常中断阅读,以琢磨作者的用意,并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小说的虚构性。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籍此得到体现。第叁章讨论了《带着意图徘徊》的元小说技巧。该小说探讨了写作理论,体现出斯帕克对以往创作的思考,也指导和规范了她日后的创作,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章伊始,笔者解释了元小说的起源、定义及分类,接着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具体阐述《带着意图徘徊》的元小说特征。结构上,“小说中的小说”和“同素内置”体现了最典型的元小说特征;此外,本应隶属不同文类的叙事成分,在小说中互相交织组合,也体现了元小说结构上的不协调性特征。内容上,斯帕克描述了现实和虚构之间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小说的虚构性特征。此外,斯帕克还以小说主人公芙蓉为传声筒,发表其对文学创作的评论,提出其关于作家、作品和读者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她高度肯定作家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作家在创作中,理应享有特权,可以“编造神话”;他们像上帝一样,在小说中把一切处理得井然有序,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同寻常、不可或缺的作用。她指出,作家应该表达真实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并凭其创作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谈到作品时,斯帕克强调小说与诗歌的密切关系,认为小说应具备简洁的风格和凝炼的语言,可以视为连续不断的诗歌。她提出用简约的文字传递复杂的信息。由于长期坚持这一原则,斯帕克的小说大都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却是内涵丰富、蕴意深刻。斯帕克对读者的期望值极高,认为应该着力培养高水平的读者群,提高他们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她觉得,只有如此,小说中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她指出自己的小说颇具难度,只适合那些精明的、富有洞察力的读者。据此,她在文中大胆创新,并经常借助神话、典故,无形中提升了小说的深度。斯帕克在小说《带着意图徘徊》中时常发表对文学创作的评论,体现了其典型的元小说特征。结论部分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各章主要观点以及相关论据,并得出结论:就创作艺术而言,由于在小说中大量使用互文性、新小说及元小说技巧,斯帕克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随后,笔者指出:虽然斯帕克是个多产作家,创作的小说甚多,其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技巧远远不止这些,但这叁种技巧最为突出,出现的频率也极高,因此笔者仅限于讨论这叁种技巧,这样有助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更好地突出它们的典型性。此外,如果论及更多的小说和技巧,虽然可能会较为全面、客观,但限于论文篇幅,那样将流于空泛肤浅,结果反倒得不偿失,有鉴于此,笔者在论文中仅仅讨论叁部小说和叁种技巧。(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9-05-01)

杨金才[6](2001)在《当代英国文坛两姐妹: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异彩纷呈的英国文坛上,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真可谓有口皆碑,她们出色的成就赢得了整个欧美文学界的一致好评。缪里尔·斯帕克是英国战后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她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不少还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一时间,斯帕(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化》期刊2001年01期)

朱永康[7](1999)在《英国文坛怪老太缪里尔·斯帕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常把有些职业跟某一特定的模式联系起来。比方说,画家的典型形象往往是蓄着一头长发,穿戴希奇古怪的服饰,做事我行我素放浪形骸;作家的典型形象则是看上去有点疯疯癫癫,自己把自己反锁在阁楼里,没日没夜地狂写个不停。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与此雷同的形象。(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化》期刊1999年05期)

袁凤珠[8](1999)在《缪里尔·斯帕克──当代英国文坛女杰》一文中研究指出缪里尔·斯帕克──当代英国文坛女杰袁凤珠缪里尔·斯帕克(MurieISpark)l918年2月1日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是本世纪50年代跻身英国和世界文坛的着名女作家。在爱丁堡完成学业后,她19岁那年只身到了非洲的罗得西亚(今天的津巴布韦),1937...(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1999年01期)

王约西[9](1999)在《人与上帝的抗争──论缪里尔·斯帕克的宗教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与上帝的抗争──论缪里尔·斯帕克的宗教小说王约西亨利·詹姆斯逝世时,格雷厄姆·格林写道,詹姆斯逝世使“英国小说失去了宗教意识,随着宗教意识的失去,人类活动的重要性也就失去了。小说世界失去了一个范畴”。①格林也许是多虑了。如果我们走进斯帕克的小说,我...(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1999年01期)

金辉[10](1990)在《英国女作家缪里尔·斯帕克及其新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缪里尔·斯帕克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及评论家。她所特有的深奥微妙的喜剧创作手法可与从简·奥斯汀到艾维·康音顿-伯内特的英国社会风俗小说创作风格相媲美,而其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又和勃朗特姐妹所采用的忧郁浪漫主义颇为相似。斯帕克于1918年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曾就读于詹姆斯吉莱斯皮女子大学预科。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英国情(?)局工作过,但绝大部分时间享受着幽静安谧的文人生活。她于1947至1919年间担任《诗歌评论》杂志的编辑。(本文来源于《文化译丛》期刊1990年02期)

缪里尔斯帕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缪里尔·斯帕克是英国当代颇具影响的小说家,向来以"天主教作家"着称。其作品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应限囿于宗教主题的解读范畴。事实上,斯帕克的宗教皈依认知具有后现代哲学思想意味。她的作品是开放的,包含着多种可能性的故事诉说,呈现出中心消解、主题多元、形象迭用、开放叙事的基本特色,折射出她创作中的后现代诉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缪里尔斯帕克论文参考文献

[1].何凯悦.缪里尔·斯帕克“新小说”的空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2].李晓青.试论缪里尔·斯帕克创作中的后现代诉求[J].惠州学院学报.2014

[3].王黎莎.从存在到绝望—穆里尔·斯帕克《驾驶席》中女主角丽萨的存在主义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4

[4].戴鸿斌.国外缪里尔·斯帕克研究述评[J].当代外语研究.2012

[5].戴鸿斌.缪里尔·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6].杨金才.当代英国文坛两姐妹: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J].世界文化.2001

[7].朱永康.英国文坛怪老太缪里尔·斯帕克[J].世界文化.1999

[8].袁凤珠.缪里尔·斯帕克──当代英国文坛女杰[J].外国文学.1999

[9].王约西.人与上帝的抗争──论缪里尔·斯帕克的宗教小说[J].外国文学.1999

[10].金辉.英国女作家缪里尔·斯帕克及其新作[J].文化译丛.1990

标签:;  ;  ;  ;  ;  

缪里尔斯帕克论文-何凯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