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肿瘤论文-成映霞,周语平,段永强,王强,杨亚楠

胃窦肿瘤论文-成映霞,周语平,段永强,王强,杨亚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胃窦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萎缩性胃炎,IL-1β,TNF-α

胃窦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成映霞,周语平,段永强,王强,杨亚楠[1](2017)在《香砂六君子汤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窦组织病理改变及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 p65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窦组织病理改变、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54只,雌雄各半,分为空白组(n=8)和模型组,采用综合法成功复制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香砂六君子汤(24、12、6 g/kg)剂量组和维酶素组(0.3g/kg),每组8只;其中空白组、模型组大鼠每日按10 ml/kg体积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每日分别给予24、12、6 g/kg香砂六君子汤药剂灌胃;阳性组每日给予0.3 g/kg维酶素灌胃,连续治疗120 d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平均每日摄食量和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以及胃窦组织病理变化的基础上,采用ELISA法分别对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IL-1β、TNF-α含量进行检测,采用q PCR测定胃组织IL-1β、TNF-α和NF-κB p65基因,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较差,平均每日摄食量和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明显降低,HE染色镜下胃黏膜明显变薄,甚至可见胃黏膜全层萎缩,腺体排列稀疏而紊乱,可见显着肠化病理改变;胃组织促炎因子IL-1β、TNF-αmRNA和含量显着升高,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六君子汤24g/kg剂量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平均每日摄食量和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显着增加,胃窦黏膜组织萎缩变薄及肠化等病理变化显着改善,胃组织IL-1β、TNF-αmRNA和含量显着降低,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各治疗组中以香砂六君子汤24g/kg剂量组作用显着。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可通过下调NF-κB p65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促炎因子IL-1β、TNF-α异常分泌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7年06期)

孙慧,崔婷允,方岳雨,吉莲花,李然[2](2014)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12~2014-03就诊于我院并且资料完整的212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癌症部位分为胃窦癌组和贲门癌组,并以200例健康体检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以及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阳性率的影响。结果单独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对贲门癌和胃窦癌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时,CA72-4联合CA19-9检测对其阳性率影响不大(P>0.05),但CEA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胃窦癌组叁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高达72.90%,而贲门癌组叁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也可达5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72-4以及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显着提高胃癌尤其是胃窦癌的诊断阳性率,其结果优于单独检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常丽丽,张静,梁勇,王莉,周晓娜[3](2013)在《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治疗对晚期胃窦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治疗对晚期胃窦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经内镜粒子植入器将5-FU化疗粒子植入晚期胃窦部肿瘤患者瘤体内,观察术后1、2、3个月时肿瘤体积的变化,并对术前和术后1、2、3个月时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3个月,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3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化疗粒子植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3年29期)

徐静[4](2012)在《胃窦部异位胰腺误诊胃肿瘤1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胃窦部异位胰腺误诊胃肿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69岁,因"上腹部疼痛伴呃逆叁天"入院。查体:神清,无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未触及肿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正常;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肠镜检查正常;全腹CT示:胃窦部胃壁呈(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2年10期)

马飞,花亚伟,张占东,路明,张永磊[5](2012)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价值。方法:整理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的236例胃癌患者CEA、CA72-4、CA19-9的检测结果,并以200例健康体检病人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贲门癌组血清CE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A72-4,CA19-9。含CEA的两项联合检测可使检测的阳性率明显提高,且两种联合检测有明显差异,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66.7%。胃窦癌组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时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联合检测CEA和CA72-4或CA19-9可使检测的阳性率有所提高,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57.4%。结论:血清CEA、CA72-4、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阳性率与肿瘤的部位有关,联检可提高胃癌尤其是贲门癌的诊断阳性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姚晋,陈卉娇,黄娟[6](2010)在《胃窦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特点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探讨胃窦癌的CT灌注特点,并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间的关系。方法 30例胃窦癌患者(胃窦癌组)的CT灌注参数与24例正常胃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胃窦癌各灌注参数与MVD及VEGF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胃窦癌组与对照组患者CT灌注参数的比较中,胃窦癌组血容量(B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灌注值(PF)、强化峰值(PE)和达峰时间(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V与胃窦癌患者MVD计数呈正相关(r=0.522,P=0.02),而PF(r=0.072,P=0.78)、PE(r=0.253,P=0.31)和TTP(r=0.235,P=0.35)与胃窦癌MVD计数无相关性。PF(r=-0.208,P=0.45)、PE(r=-0.251,P=0.37)、TTP(r=-0.284,P=0.31)和BV(r=-0.472,P=0.09)与VEGF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 BV能反映胃窦癌内血管生成的状况,CT灌注成像可以作为胃窦癌微血管状态的评价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10年07期)

张鹏天,王麦绒[7](2007)在《针刺与耳穴贴压在胃窦部肿瘤性病变X线检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胃窦部是胃肠道疾病最好发的部位,而窦部肿瘤性狭窄病变又是其常见病和多发病。良好的检查方法,不但能对疾病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而且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指导临床进行治疗。针刺和耳穴贴压的方法能满足胃肠道病变的低张双对比检查,特别是对胃窦部肿瘤性狭窄病变的检查与鉴别,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诊断效果,它避免了临床常规应用山莨菪碱进行检查的不利因素,同时扩大了检查范围。是一种检查胃窦部肿瘤狭窄性病变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07年10期)

[8](2007)在《胃窦部肿瘤致幽门梗阻并穿孔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儿胃部肿瘤较少见,其中良性肿瘤,以胃平滑肌瘤、血管瘤及畸胎瘤为主, 恶性肿瘤,以胃癌、平滑肌肉瘤为主。小儿胃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通常疗效和预后优于成人胃肿瘤。我科于2005年收治一例患儿,以幽门梗阻为主要表现,术中证实为胃窦部肿瘤致幽门梗阻并穿孔。(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7-06-01)

刘占举,王修齐[9](2006)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分泌水平及mRNA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方法: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9例(根据慢性活动性胃炎炎症活动度分级: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8例),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8例,正常胃黏膜11例,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16例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均接受1周抗HP治疗。取胃窦部活检组织培养,用RT-PCR检测TNF-αmRNA表达水平;利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蛋白的水平。结果: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黏膜组织TNF-α蛋白分泌水平及组织内mRNA水平均高于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和正常组(P<0.05)。Ⅲ级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TNF-α蛋白分泌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经抗HP治疗后,胃窦黏膜组织中TNF-α分泌量降低(P<0.05)。结论:HP感染可明显诱导胃窦黏膜组织TNF-α表达;TNF-α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6年05期)

卢保华[10](2003)在《经腹壁超声检查诊断胃窦部恶性肿瘤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 病历介绍 患者,男,35岁,曾有慢性胆囊炎、胃溃疡,近日症状加重,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后背憋胀,偶有进食后呕吐。行B超常规检查,B超所见:肝、胆、胰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但见空腹的胃内有较多的潴留液,饮水后在幽门窦的右后壁可见一长约4.7cm的突起部分,包块厚约2.0cm,黏膜面有溃疡,表面凸凹不平,呈“火山口”状,包块侵及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层,胃壁第5层强回声中断,已侵出浆膜层。B超提示:①肝、胆、胰超声未(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03年09期)

胃窦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12~2014-03就诊于我院并且资料完整的212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癌症部位分为胃窦癌组和贲门癌组,并以200例健康体检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以及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阳性率的影响。结果单独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对贲门癌和胃窦癌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时,CA72-4联合CA19-9检测对其阳性率影响不大(P>0.05),但CEA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胃窦癌组叁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高达72.90%,而贲门癌组叁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也可达5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72-4以及CA19-9水平在贲门癌及胃窦癌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显着提高胃癌尤其是胃窦癌的诊断阳性率,其结果优于单独检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窦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成映霞,周语平,段永强,王强,杨亚楠.香砂六君子汤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窦组织病理改变及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p65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

[2].孙慧,崔婷允,方岳雨,吉莲花,李然.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

[3].常丽丽,张静,梁勇,王莉,周晓娜.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治疗对晚期胃窦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

[4].徐静.胃窦部异位胰腺误诊胃肿瘤1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

[5].马飞,花亚伟,张占东,路明,张永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贲门癌及胃窦癌诊断中的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2

[6].姚晋,陈卉娇,黄娟.胃窦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特点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

[7].张鹏天,王麦绒.针刺与耳穴贴压在胃窦部肿瘤性病变X线检查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07

[8]..胃窦部肿瘤致幽门梗阻并穿孔一例[C].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7

[9].刘占举,王修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分泌水平及mRNA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10].卢保华.经腹壁超声检查诊断胃窦部恶性肿瘤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2003

标签:;  ;  ;  ;  

胃窦肿瘤论文-成映霞,周语平,段永强,王强,杨亚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