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炎论文-旦增诺布

细菌性角膜炎论文-旦增诺布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菌性角膜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细菌性角膜炎,治疗疗效

细菌性角膜炎论文文献综述

旦增诺布[1](2019)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60例,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与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以及细菌阴性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前者细菌阴性比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细菌阴性比,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9期)

张平,吕俞沩[2](2019)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与结膜炎患者(重症细菌性角膜炎32例、结膜炎32例),于2016年3月10日至2018年4月19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视力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数据,P <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数据,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提高视力,值得应用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30期)

胡卫萍,徐永根,倪利洋,应黄芳,张子龙[3](2019)在《细菌性角膜炎951例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并分析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特征、药物敏感性特点及其变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拟诊感染性角膜炎的培养标本951份,总结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细菌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送检角膜培养标本951份,细菌培养阳性标本105份,占11.0%,其中来自男性患者70份,女性患者35份,男女比例为2:1,年龄13~82 (54.3±17.2)岁。培养阳性的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59株,占56.2%,革兰阴性杆菌32株,占30.5%。肺炎链球菌(29.5%)最常见,铜绿假单胞菌(19.0%)次之。细菌对10种抗菌药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率高,头孢曲松敏感率低于其他药物。多重耐药菌占总细菌的13.3%,其中葡萄球菌属(43.5%)中多重耐药菌显着高于假单胞菌属(5.0%)(χ~2=8.320,P=0.004)及链球菌属(2.8%)(χ~2=15.327,P=0.000)。结论近年来,引起角膜感染的细菌种类在发生变化,肺炎链球菌为最常见细菌。角膜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率最高,多重耐药菌主要发现于葡萄球菌属中。(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张慎成[4](2019)在《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对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复式遮盖)手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并评估联合疗法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眼外科收治的20例(20只眼)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均给予复式遮盖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有2只(10.0%)眼结膜瓣回退,再次给予球结膜覆盖术治疗;眼羊膜自行溶解1只(5.0%),未出现穿孔、排斥反应情况,4~5周角膜上皮愈合,视力提高>0.1的有11只(55.0%)眼。结论复式遮盖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疗效确切,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更有效的预防炎症反应,以减少穿孔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0期)

白玉玲,安坤杰,赵亚茹,盖庆杰[5](2019)在《清热解毒、散风除翳法治疗肝经风热型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散风除翳法治疗肝经风热型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诊断为细菌性角膜炎(肝经风热型)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口服加西药点眼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91%,高于对照组的81. 82%(P <0. 05);治疗前,2组疼痛、畏光、流泪、目赤、分泌物、角膜荧光染色、前房积脓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疼痛、畏光、流泪、目赤、分泌物、角膜荧光染色、前房积脓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畏光、流泪、目赤、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李英群[6](2019)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细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细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72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转阴时间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2%VS 77.8%),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7.86±3.47)d VS(14.56±4.25)d],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0.70±0.25 VS 0.58±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疗效优于氧氟沙星滴眼液,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9年08期)

白玉玲,盖庆杰,李兴双,赵亚茹[7](2019)在《中西医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性角膜炎是由于角膜上皮缺损而感染细菌的化脓性角膜炎,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细菌性角膜炎起病急且发展快,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1])。该病中医记载为"凝脂翳",病因多为黑睛外伤表,风热邪毒乘伤袭入,黑睛被染,外邪入里,蕴遏化热,肝胆热毒上灼黑睛,壅滞蓄腐,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易毁坏黑(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岳丽丽,崔凌亚[8](2019)在《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探讨对细菌性角膜炎应用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和对照组,归入每组各45例患者,给予观察和对照组患者专科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88.89%和77.78%比较,护理总有效率88.89和73.33%比较后,观察组的优势更加明显,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比较结果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应用的专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借助该护理干预有效提高,适合在临床推广中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9年14期)

李莹[9](2019)在《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情况,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68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细菌培养标本,分析其致病菌属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本次研究680份样本,细菌培养阳性228株,阳性率33.53%,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86.40%,明显高于其他菌属;0~18岁(n=17)、19~60岁(n=148)、61~80岁(n=63)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率最高的均是表皮葡萄球菌,分别是23.53%、30.41%、19.05%;另外,60岁以上患者肺炎链球菌的感染率最高,0~18岁和19~60岁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最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性最高,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结论: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是引起细菌性角膜炎最主要的致病菌,不同年龄段人群病菌属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给药。(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3期)

马亮[10](2019)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眼科医治的8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类,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时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照组患者则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半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治疗药物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在临床效果分析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于治疗细菌性角膜炎临床效果好,经过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少,视力恢复情况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4期)

细菌性角膜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与结膜炎患者(重症细菌性角膜炎32例、结膜炎32例),于2016年3月10日至2018年4月19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视力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数据,P <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数据,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提高视力,值得应用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菌性角膜炎论文参考文献

[1].旦增诺布.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张平,吕俞沩.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

[3].胡卫萍,徐永根,倪利洋,应黄芳,张子龙.细菌性角膜炎951例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9

[4].张慎成.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对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5].白玉玲,安坤杰,赵亚茹,盖庆杰.清热解毒、散风除翳法治疗肝经风热型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6].李英群.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细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北方药学.2019

[7].白玉玲,盖庆杰,李兴双,赵亚茹.中西医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8].岳丽丽,崔凌亚.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9

[9].李莹.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9

[10].马亮.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标签:;  ;  ;  

细菌性角膜炎论文-旦增诺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