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腾栓论文-潘秋亮,赵树臣,侯振中

泡腾栓论文-潘秋亮,赵树臣,侯振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泡腾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泡腾栓

泡腾栓论文文献综述

潘秋亮,赵树臣,侯振中[1](2016)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泡腾栓的筛选及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筛选合适的中药组方,制备成中药泡腾栓,试验采用正交方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选取蒲公英、当归、川芎等11味中药提取物颗粒,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合适的中药组方并确定组方的抑菌效果;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泡腾栓基质最佳配比,制备成中药泡腾栓剂,并确定中药泡腾栓剂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筛选的中药组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泡腾栓优选配比为PEG-6000 1.40 g,碳酸氢钠0.26 g,柠檬酸0.24 g,吐温-80 0.03 g,主药含量0.404 g,中药泡腾栓质量检查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并且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原药相近。制备的中药泡腾栓符合临床用药标准,可初步用于临床中试来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武静莲,姜林芬,吴红梅,胡林海,胡芳弟[2](2015)在《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5批自制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 L C18柱(250 mm×4.6 mm,5μm),分别以甲醇-水(82∶18)和甲醇-0.5%醋酸(32∶68)为流动相,测定该制剂中左旋紫草素和阿魏酸的含量。以甲醇-0.02%叁乙胺水溶液(53∶47)为流动相,测定该制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以Kromasil ODS保护柱(4.6 mm×10mm,5μm),以甲醇-0.1%叁乙胺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测定该制剂中β,β-二甲基丙烯酰的含量。结果实验室自制的5批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阿魏酸、左旋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1 mg/枚、0.14 mg/枚、0.28 mg/枚、19.80mg/枚、1.69 mg/枚。结论使用的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阿魏酸、左旋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5年24期)

武静莲,姜林芬,吴红梅,胡林海,胡芳弟[3](2015)在《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薄层鉴别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薄层色谱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制剂中当归、紫草、苦豆子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别。结果当归、紫草、苦豆子的薄层色谱鉴别均可清晰观察到特征性斑点。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能系统鉴别该制剂中3味中药(当归、紫草、苦豆子),且阴性无干扰。该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以作为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定性质量控制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5年17期)

马冬冬,穆庆辉,樊冰,王迪,刘红梅[4](2015)在《泡腾栓发泡量的影响因素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影响空白泡腾栓发泡量的因素进行考察,为含药泡腾栓的制备提供借鉴与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发泡实验,以最大发泡量为筛选指标,对影响泡腾栓发泡量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以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及甘油混合物作为空白泡腾栓基质发泡效果好。结论:S-40及甘油混合物是良好的泡腾栓基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5年07期)

潘秋亮[5](2015)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复方泡腾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子宫内膜炎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奶牛养殖业有着严重的危害,研究出治疗该病的良方迫在眉睫。应用中药组方不仅能够保证疗效,还能减小药物残留,改善菌株耐药性的问题。本研究根据中兽医理论选择多种中草药,采用正交试验,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4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根据中草药体外抑菌结果,筛选由双花、黄芩、等8味中草药,组合而成得到抑菌作用比较明显的复方。泡腾栓具有刺激性小、使用方便,在与体液接触后可产生大量泡沫,能够深入子宫黏膜的深处,将药物释放到细菌的感染之处,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本试验用正交法对泡腾栓基质进行筛选,以筛选的中药组方为主药,制备中药泡腾栓。对制备的泡腾栓的外观、重量差异、融变时限、熔点范围、变形温度、p H等理化性状进行了检查和测定;用中药泡腾栓对4种致病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泡腾栓的最佳配比为:PEG-6000 1.4g,碳酸氢钠0.26g,柠檬酸0.24g,吐温-80 0.03g,主药0.404g;中药泡腾栓的理化性状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中药泡腾栓对4种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原药相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中药泡腾栓中的几种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和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考察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绿原酸和黄芩苷分别在3.2-25.6μg/mL和20.8-62.4μg/mL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者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均为良好;绿原酸和黄芩苷在每粒中药泡腾栓中的含量分别为0.00291g和0.01348g;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6%和99.23%。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质量控制是稳定、可控的。(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杜洪志,农亨,董立莎,张亚洲,任广聪[6](2015)在《菝葜妇炎泡腾栓对大鼠血液生化学及脏器重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连续重复给予菝葜妇炎泡腾栓对大鼠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菝葜妇炎泡腾栓450 mg干浸膏/kg、225 mg干浸膏/kg、112.5 mg干浸膏/kg,对大鼠连续阴道给药2个月(9周)及停药2周,观察对血液生化学及脏器重量系数的影响。结果:菝葜妇炎泡腾栓2个月给药,对动物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系数均无毒性影响。结论:菝葜妇炎泡腾栓长期阴道用药安全。(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5年02期)

农亨,陈庄元,董立莎,杜洪志,张亚洲[7](2015)在《菝葜妇炎泡腾栓对大鼠血液学及摄食量等长毒实验的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连续重复给予菝葜妇炎泡腾栓较大剂量及较长疗程后对大鼠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菝葜妇炎泡腾栓高、中、低叁种剂量:1674、837、418 mg生药/kg(450、225、112.5 mg干浸膏/kg,浓度分别为900、450、225 mg干浸膏/ml,给药容量均为0.05 ml/100 g体重,分别为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75倍、37.5倍和17.85倍),对大鼠连续阴道给药2个月(9周)及停药2周;观察对大鼠血液学、体重与摄食量及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菝葜妇炎泡腾栓较大剂量及较长疗程(2个月)对大鼠阴道内注入给药,对大鼠外观行为状态、体重及摄食量、血液学及重要器官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均无毒性,且停药后也无继发性毒性,另对兴奋骨髓造血机能可能有益作用。结论:菝葜妇炎泡腾栓长期阴道用药安全无毒、有效。(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5年01期)

陈梅[8](2014)在《复方氟替阴道泡腾栓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复方氟替阴道泡腾栓,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盐酸氟罗沙星、替硝唑为主药制成复方氟替阴道泡腾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两种主药含量,并初步考察其稳定性和家兔阴道刺激性。结果:所制栓剂为淡黄色圆锥形,鉴别、检查项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每粒泡腾栓含氟罗沙星200 mg、替硝唑500 mg;氟罗沙星和替硝唑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0~80.0μg/ml(r=0.998 6)和20.0~160.0μ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0%(RSD=0.57%,n=3)、99.94%(RSD=0.23%,n=3);该制剂于5、25、35℃下放置3个月稳定性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局部用药对家兔阴道无明显刺激性。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可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4年25期)

丁宁,董立莎,张亚洲,骆莉莉,杜洪志[9](2013)在《抗妇炎糜泡腾栓对苯酚胶浆致大鼠阴道炎及宫颈炎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抗妇炎糜泡腾栓对苯酚胶浆致大鼠阴道炎及宫颈炎模型的作用。方法:雌性大鼠用苯酚胶浆致大鼠阴道炎及子宫颈炎后,通过计算机图像检测药物高中低剂量对大鼠阴道璧黏膜炎症病理形态,观察药物对苯酚胶浆致大鼠阴道炎及宫颈炎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抗妇炎糜泡腾栓223.25、111.63、55.82mg生药/kg对大鼠阴道璧黏膜炎症病有治疗作用,且以低剂量与高剂量较佳。对子宫颈黏膜炎症病理形态也有治疗作用;经对比试验抗妇炎糜泡腾栓的抗炎作用显着强于阳性对照药物消糜阴道泡腾片,而阳性对照药物消糜阴道泡腾片的此两项指标数值虽然亦低于模型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妇炎糜泡腾栓低剂量组55.82mg生药/kg对苯酚胶浆致大鼠阴道炎及子宫颈炎具有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3年05期)

陈庄元,董立莎,张亚洲,骆莉莉,任广聪[10](2013)在《抗妇炎糜泡腾栓对混合细菌感染性大鼠阴道炎及子宫颈炎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抗妇炎糜泡腾栓对实验性大鼠阴道炎及子宫颈炎模型的药效。方法: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通过计算机图像检测指标值观察药物高中低剂量对混合细菌感染性大鼠阴道炎及子宫颈炎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大鼠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检查,抗妇炎糜泡腾栓223.2、111.6、55.8mg生药/kg(450、225、112.5mg栓重/kg,分别为临床成年人每日拟用平均剂量的10倍、5倍、2.5倍)对混合细菌性大鼠阴道炎及宫颈炎模型治疗2周后,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细菌菌落数量显着减少。故3种剂量对混合细菌感染性大鼠阴道炎(及子宫颈炎)模型的阴道璧黏膜炎症病理形态11项检测指标均有显着的治疗作用。表明妇炎糜泡腾栓较小剂量(112.5mg栓重/kg)时就会发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抗妇炎糜泡腾栓对混合细菌感染性大鼠阴道炎及子宫颈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为抗妇炎泡腾栓作为新药及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了研究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3年04期)

泡腾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5批自制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 L C18柱(250 mm×4.6 mm,5μm),分别以甲醇-水(82∶18)和甲醇-0.5%醋酸(32∶68)为流动相,测定该制剂中左旋紫草素和阿魏酸的含量。以甲醇-0.02%叁乙胺水溶液(53∶47)为流动相,测定该制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以Kromasil ODS保护柱(4.6 mm×10mm,5μm),以甲醇-0.1%叁乙胺水溶液(80∶20)为流动相,测定该制剂中β,β-二甲基丙烯酰的含量。结果实验室自制的5批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阿魏酸、左旋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1 mg/枚、0.14 mg/枚、0.28 mg/枚、19.80mg/枚、1.69 mg/枚。结论使用的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中阿魏酸、左旋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的质量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泡腾栓论文参考文献

[1].潘秋亮,赵树臣,侯振中.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泡腾栓的筛选及研制[J].中国兽医杂志.2016

[2].武静莲,姜林芬,吴红梅,胡林海,胡芳弟.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J].卫生职业教育.2015

[3].武静莲,姜林芬,吴红梅,胡林海,胡芳弟.紫归子妇炎康泡腾栓薄层鉴别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

[4].马冬冬,穆庆辉,樊冰,王迪,刘红梅.泡腾栓发泡量的影响因素考察[J].中国药师.2015

[5].潘秋亮.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复方泡腾栓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6].杜洪志,农亨,董立莎,张亚洲,任广聪.菝葜妇炎泡腾栓对大鼠血液生化学及脏器重量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

[7].农亨,陈庄元,董立莎,杜洪志,张亚洲.菝葜妇炎泡腾栓对大鼠血液学及摄食量等长毒实验的安全性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

[8].陈梅.复方氟替阴道泡腾栓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2014

[9].丁宁,董立莎,张亚洲,骆莉莉,杜洪志.抗妇炎糜泡腾栓对苯酚胶浆致大鼠阴道炎及宫颈炎模型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

[10].陈庄元,董立莎,张亚洲,骆莉莉,任广聪.抗妇炎糜泡腾栓对混合细菌感染性大鼠阴道炎及子宫颈炎模型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

标签:;  ;  ;  ;  

泡腾栓论文-潘秋亮,赵树臣,侯振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