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卜海花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四中学238200

【摘要】艺术是一叶小舟,她载着我们离开平凡的生活,飘向精神的彼岸。能够欣赏艺术是一种幸福。音乐欣赏是一种体验音乐美的审美活动,它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手段,积极展开思维与联想来领略音乐的真谛。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容易让学生亲身去体验音乐和感受音乐中的美。从而提高和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想象力;激发兴趣;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18-01

一、音乐欣赏教学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中学生正处在爱幻想的年龄,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上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课堂上要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当然在教学欣赏课的时侯我的讲解也很详细,也很丰富生动。尽量让学生听懂,听明白。像放电影一样把我介绍的画面在他们的脑子里过一遍,并且可以当堂把自己的想象用语言描绘或以图画的形式画出来,有时当堂评析。学生对这个很感兴趣。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启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

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至理名言。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享受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兴趣就谈不上音乐,更谈不上音乐欣赏。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要让学生喜欢音乐老师,对音乐老师感兴趣

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音乐老师。这对音乐老师很重要。音乐老师要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专业水平,把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学生,要让学生对你产生好感和好奇心。比如我是学声乐的,那我就在课堂上展示我的声乐优点,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赞叹我。要让学生敬佩我的专业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你的音乐课感兴趣。

2、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

“枯燥乏味的乐理,难懂的乐曲,让人倒尽胃口。”这是南京市一位高中生对音乐课概括。好奇心是学生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自己对音乐的美感,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如:我在介绍京剧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脸谱,并要他们自己来介绍介绍,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乱猜,有的学生说的对,有的学生说错了。说对了我会表扬他,说错了我会告诉他正确的答案,而且还鼓励他。所以学生对这个很感兴趣。我给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和表达音乐的机会,让他们聆听音乐时想说就说,让他们尽情的去发挥。

3、进行多媒体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一堂精彩的音乐课离不开生动的画面,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因为音乐中有音画,所以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如京剧学生本来就不是很喜欢,如果就是枯燥的去听,那么学生一定是听不懂,以至很厌烦。所以用多媒体教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做到事半功倍,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让学生体验“乐(yue)”即“乐(le)”

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做到“学海无涯‘乐’作舟”。学生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能够让他们有愉悦感。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意思。如果音乐课让他们感到比数理化还要枯燥,那么学生必然会讨厌音乐课,更谈不上对音乐课感兴趣。所以对于快乐愉悦的音乐课,枯燥、机械的苦学方式是不可取,因为这样会泯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音乐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尊重学生的音乐体验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学习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方式。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是唯师是从,唯书是从,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因此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要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能限制他们的思维,否则就遏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我在教授管弦乐《雷鸣电闪波尔卡》时,听过全曲,我给他们自己体验的机会。学生们有的说打雷了下雨了,人们纷纷往家跑。还有的学生说是有一对恋人在雨中跳舞,并且是越跳越有劲。还有学生说一个心情苦闷的人在雨中呼喊,发泄自己的情感等等。学生的发言各种各样。作为教师我很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他们就对音乐欣赏课感兴趣。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因此我在教学中还辅助了一些课外经典的名曲,这些曲子有动听耐唱的特点因为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烦,百唱不厌。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的效果。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自然就喜欢上音乐欣赏课了。

所以在音乐欣赏课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视学生的感受,给他们亲身体验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最终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快乐。这也是我们音乐教师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金亚文.编著,2003.

[2]《音乐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标签:;  ;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怎样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