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乳内动脉论文-高翔宇,赵慧强,陈晖,李东宝,姚道阔

左乳内动脉论文-高翔宇,赵慧强,陈晖,李东宝,姚道阔

导读:本文包含了左乳内动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造影,左乳内动脉

左乳内动脉论文文献综述

高翔宇,赵慧强,陈晖,李东宝,姚道阔[1](2019)在《经右侧桡动脉入径行选择性左乳内动脉造影5例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1背景由于与静脉移植桥相比,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具有显着优越的远期通畅率,被广泛用作旁路移植物[1]。因此,在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当患者被判断为适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时,应进行LIMA的术前评估,以确保在用作旁路移植物之前通畅。另一方面,对于使用LIMA作为桥血管的CABG术后患者,如再次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时,也需要行LIMA造影检查。LIMA桥血管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经典入路为股动脉入径,近年来采用左侧桡动脉入径造影有所增加[2]。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经桡动脉入径进行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陈冲[2](2019)在《左乳内动脉联合桡动脉或大隐静脉搭桥早期预后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随着全动脉搭桥概念的兴起,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联合桡动脉(radial artery,RA)搭桥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进一步对比LIMA联合RA与LIMA联合SVG搭桥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早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冠脉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72例,应用RA搭桥(LIMA+RA 9例、LIMA+RA+SVG16例)与SVG搭桥(LIMA+SVG)分别为25例与47例,手术方式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搭桥,61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随访资料包括冠脉CT、冠脉造影及术后有无心梗、脑梗等心血管事件,31例患者完成影响学复查,其中LIMA31支,RA22支,SVG 45支。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3±5.5岁,RA组较SVG组年龄更低:RA vs SVG,49±4.5 vs 55±6.3;p<0.0001,男性在RA组中所占比例更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 vs SVG 92%vs76%;p=0.106。心功能评级(NYHA)两组有明显差异:RA vs SVG为3.1±0.59 vs 3.4±0.35;p=0.008,在血管桥的数量方面RA组共设及LIMA 25支,RA 34支,SVG 20支,平均搭桥数量3.12±0.33;SVG组LIMA 47支,SVG 113支(序贯桥19支),平均数量3.40±0.49,p=0.012。RA组监护时间3±2.8天,SVG组监护时间3±1.9天,所有患者术后监护室监护平均时间3±2.2天,平均住院时间24±17天,住院期间无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RA组与SVG组术后第1年、第2年总生存率、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影像学检查提示2年随访LIMA全部通畅,RA整体通畅率与SVG组无明显差异(RA 95.4%,SVG 93.3%;p=0.730),RA组中采用LIMA+RA+SVG搭桥的患者复查14例,结果显示RA均通畅,而SVG桥有2例(14.2%)出现轻度狭窄。结论应用RA联合LIMA与SVG联合LIMA搭桥患者术后早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桡动脉桥血管的早期通畅率与大隐静脉桥无统计学差异,但大隐静脉桥狭窄的趋势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嘉辉,宋现涛,左惠娟,张文怡,杨雪瑶[3](2019)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桥血管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LIMA-LAD桥血管的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02年1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因CABG术后胸闷、胸痛症状复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632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发病相关临床信息、既往病史、实验室化验指标以及CABG时长、术前LIMA管径、峰流速等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LIMA-LAD桥血管狭窄程度,将LIMA-LAD桥血管狭窄≥50%的患者归入狭窄组(139例),LIMA-LAD桥血管狭窄<50%的患者归入非狭窄组(493例)。结果 632例患者中男性518例(82.0%),平均年龄(59.78±8.70)岁;再发心绞痛582例(92.1%),急性心肌梗死50例(7.9%)。所有患者CABG距离冠状动脉造影时间为(52.14±42.77)个月。狭窄组患者外周血管疾病比例(2.9%比8.3%,P=0.025)、CABG距离造影时间[29.0(14.0,73.0)个月比42.0(18.5,79.0)个月,P=0.041]、CABG术前LIMA峰流速[64.60(54.75,80.00)cm/s比70.00(58.35,84.10)cm/s,P=0.025]均低于非狭窄组,而CABG术前LAD狭窄<75%的比例(22.3%比6.7%,P<0.001)显着大于非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BG术前LAD狭窄<75%(OR 3.796,95%CI 2.046~7.045,P<0.001)与术后LIMA-LAD桥血管狭窄存在相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以及CABG手术时长等与桥血管狭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ABG术前LAD靶血管狭窄程度可能影响术后LIMA-LAD桥血管狭窄的发生,术前评估冠状动脉应考虑靶血管狭窄程度对LIMA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冯杰莉,李昭屏,张喆,李丹,刘丽娜[4](2018)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乳内动脉桥血管血流储备功能异常与运动平板试验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血流储备功能(CFR)异常与运动平板试验(TET)阳性间的关系。方法:入选LIMA为左前降支桥血管的CABG后的患者73例,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LIMA桥血管CFR,并进行TET检查。73例患者完成超声心动图的CFR检查,56例(76.7%)完成TET检查。以56例完成LIMA血管桥CFR测定和TET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CFR进行分组,分为CFR≤2组(n=12)和CFR>2组(n=44)。结果:CFR≤2组的劳力性胸痛发生率明显高于CFR>2组(50.0%vs 13.6%,P<0.01),CFR≤2组的TET阳性率明显高于CFR>2组(50.0%vs20.5%,P<0.05)。以TET作为评价心肌缺血客观标准,TET阳性组CFR≤2发生率高于阴性组(40.0%vs 14.6%,P=0.0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桥血管CFR≤2是TET阳性的影响因素(P=0.044)。结论:CABG后桥血管CFR≤2的患者TET阳性比例较高,桥血管CFR≤2是TET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CABG后桥血管CFR≤2的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赵舟,高俊雪,秦俊超,刘晶,刘刚[5](2018)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桥血管的血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乳内动脉(LIMA)-左前降支(LAD)的吻合的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LIMA桥的血流变化。方法:选取2015-2016年间于我院心外科接受CABG的患者94例,男性75例(79.8%),平均年龄(63.4±9.6)岁;受试者均术前行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接受了LIMA-LAD的吻合。术中使用瞬时血流测量仪(TTFM)测量LIMA桥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PI),术后1周出院前再次行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查LIMA桥。结果:LIMA桥的血流量及搏动指数,术后1周[(39.81±23.87)ml/min、(35.86±27.72)ml/min;1.54±0.64、3.05±1.54]均较术前[(27.08±16.48)ml/min、(35.87±39.46)ml/min;4.24±1.50、4.01±1.80]和术中[(28.23±21.00)ml/min;2.78±1.50]均显着增加(P均<0.001)。术前双侧乳内动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术后LIMA的直径较右乳内动脉显着增大[(2.26±0.21)mm vs(2.20±0.25)mm,P=0.043)。结论:术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术后早期评估桥血管血流通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相较于术前和术中,术后1周LIMA桥血流较前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梁林,孔晴宇,张健群,迟立群,肖巍[6](2017)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左乳内动脉胸膜破损后不同应对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乳内动脉采备过程中造成的胸膜破损会显着增加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早期胸腔积液的可能。我们对比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胸腔积液、疼痛程度以及肺功能差异的作用,以期探讨最佳的应对方法。方法 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连续选取我院行非体外循环旁路移植术取左乳内动脉并出现左侧胸膜破损的300例患者,其中男176例、女124例,年龄(63.1±8.7)岁。术中完成搭桥后,将出现胸膜破损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经剑突组(n=100),分别放置心包引流管及经剑突下左胸腔32号弯引流管各一根;经侧胸壁组(n=100),放置心包引流管一根、经左腋中线第6肋间32号直胸腔引流管一根;关闭胸膜组(n=100),缝闭胸膜破损,放置心包引流管及32号纵膈引流管各一根。拔除气管插管后第1 d及术后第5 d分别测量患者安静状态下及用力咳嗽时的疼痛程度,拔除引流管后检查胸腔积液量,术后第5 d测量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后,对3种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术后总引流量:经侧胸壁组>关闭胸膜组>经剑突组,经侧胸壁组与关闭胸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分别与经剑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引流管后出现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者:经剑突组>经侧胸壁组>关闭胸膜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气管插管后第1 d患者疼痛程度:经侧胸壁组>经剑突组>关闭胸膜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 d疼痛程度、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二氧化碳分压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 d肺活量(VC)关闭胸膜组与经侧胸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大于经剑突组(P<0.05)。术后第5 d氧分压(PO_2)关闭胸膜组最高且与经剑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缝闭破损的胸膜、而后仅放置心包加纵隔引流管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胸腔积液发生的概率,对患者肺功能的恢复也有优势,可以作为术者首选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李豪威[7](2017)在《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冠脉旁路移植桥血流量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中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靶血管闭塞与未闭塞对桥血管血流量的影响。研究CABG术中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LAD桥血管流量高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间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的住院患者212例,其中左前降支闭塞患者50例、左前降支未闭塞患者162例,左前降支分为靶血管闭塞与未闭塞两组,术中使用瞬时血流测量(Transit time flowmeter,TTFM)直接测量并记录左前降支桥血管的桥血流参数平均血流(Mean graft flow,MGF)、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舒张期血流比例(Diastolic filling,DF)。比较左前降支闭塞与未闭塞病人桥血流量。同时记录患者有无心肌梗死、冠脉狭窄程度、靶血管直径、性别、年龄、体重、有无高血压等因素。未闭塞组162例患者按MGF>22 mL/min为高流量桥、MGF<22mL/min为低流量的标准把桥血流量分为高低2组,分析以上所有因素对左前降支未闭塞LIMA——LAD桥血管高流量低的影响。结果50例左前降支闭塞患者和162例未闭塞患者的平均血流量分别为(33.21±30.81)和(24.70±20.45)mL/min,PI分别为(2.62±1.31)和(2.93±3.31),左前降支闭塞患者与未闭塞患者的平均血流量和PI无显着性差异(p=0.067,p=0.441);左前降支闭塞患者的DF(73.34±10.21)与左前降支未闭塞患者(75.39±8.09)(p=0.143)无显着性差异。对左前降支未闭塞组LIMA—LAD桥血流量高低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心肌梗死LIMA桥平均血流量高(p=0.005)。DF高桥平均血流量高(p=0.001)。冠脉狭窄程度重桥平均血流量高(p=0.037)。结论1.左前降支闭塞闭塞不影响LIMA—LAD桥血流量。2.无心肌梗死、DF低、狭窄程度低是LIMA-LAD桥血流量低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3-01)

李金东,武艳红,董铭峰,王建堂,柴守栋[8](2016)在《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全动脉化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室全动脉化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外科40例行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室全动脉化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13例,年龄46~70(55.0±10.2)岁。采用冠状动脉血流测量仪分别测量左乳内动脉原位状态及术后左乳内动脉主干血流量情况,分别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中血肌钙蛋白I(c Tn I)的浓度,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左乳内动脉主干血量明显高于术前左乳内动脉原位状态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患者血清中血肌钙蛋白I的浓度略高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早期发生快速心房颤动2例,术后低心排血量1例,经治疗后全部好转,无围术期心肌梗塞、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桡动脉切口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1年,无心源性并发症,无心绞痛复发。25例患者术后1年时随访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桥血管通畅率,动脉桥通畅率96.0%,右冠状动脉静脉桥血管通畅率为90.4%。结论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室全动脉化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韩增强,陈彧,凌云鹏,陈生龙,刘刚[9](2016)在《左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左乳内动脉桥血流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超声瞬间血流仪在术中评估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和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的血流情况。方法:2013-01至2015-07期间300例患者接受OPCAB,LIMA全部与左前降支(LAD)吻合。70例患者采用MIDCAB,为MIDCAB组,同期有230例患者采用传统正中开胸OPCAB,为传统OPCAB组。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对旁路血管进行血流测量。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及LIMA桥血管的平均流量、搏动指数、舒张期充盈百分比和血流波形。结果:传统OPCAB组和MIDCAB组的手术输血量分别为(3.00±5.42)U和(1.06±2.17)U;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峰值分别是(2.84±9.93)ng/ml和(0.69±1.74)ng/ml;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是(27.90±66.90)h和(14.20±20.80)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分别是(64.10±89.60)h和(35.20±39.20)h,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LIMA至LAD的桥血管平均流量[(29.45±18.19)ml/min vs(29.04±15.85)ml/min]、搏动指数(2.68±1.19 vs 2.44±0.84)、舒张期充盈百分比[(71.47±11.12)%vs(70.25±11.3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进行LIMA至LAD搭桥,采用MIDCAB可取得与传统OPCABG同样的效果,术后早期吻合口质量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李兰兰,刘有军,毛伯,张慧霞[10](2016)在《不同冠脉后负荷下竞争流对左乳内动脉桥血流动力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在不同后负荷条件下,冠脉搭桥手术后竞争流对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模拟LIMA到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搭桥手术叁维模型(three-dimensional,3D),建立与冠脉模型相对应的集中参数模型(lumped parameter model,LPM,0D),为其提供1倍和1.2倍两种不同后负荷的边界条件,同时在LAD主干处设置了25%、40%、50%、60%、75%5种不同直径狭窄程度,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耦合计算冠脉3D模型和0D模型,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不同后负荷时竞争流对LIMA的影响。结果 1倍后负荷时,LAD总流量约为80 m L/min,随狭窄率增加,RC/G从2.025减小到0.280,LIMA平均血流量从26.598 m L/min增加到62.310 m L/min,震荡剪切指数(oscillatory shear index,OSI)从0.1557减小到0.0020,狭窄率小于50%时,时间平均壁面切应力(time-average wall shear stress,TAWSS)低于1 Pa;1.2倍后负荷模型中,LAD总流量为71 m L/min,随狭窄率增加,RC/G从2.222减小到0.289,LIMA平均血流量从22.188 m L/min增加到54.810 m L/min,OSI从0.1790降低到0.0024,狭窄率小于60%时TAWSS低于1 Pa。后负荷改变时,相同狭窄程度下桥血管在收缩期血流量变化很小,但舒张期流量随后负荷增大而减小。结论当冠脉后负荷较大时,竞争流强度偏大。当血管管径和狭窄程度都相同时,后负荷大的患者LIMA桥血管会因偏低的WSS和较高的OSI更容易引起"线性征",降低桥血管远期通透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左乳内动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随着全动脉搭桥概念的兴起,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联合桡动脉(radial artery,RA)搭桥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进一步对比LIMA联合RA与LIMA联合SVG搭桥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早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冠脉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72例,应用RA搭桥(LIMA+RA 9例、LIMA+RA+SVG16例)与SVG搭桥(LIMA+SVG)分别为25例与47例,手术方式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搭桥,61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随访资料包括冠脉CT、冠脉造影及术后有无心梗、脑梗等心血管事件,31例患者完成影响学复查,其中LIMA31支,RA22支,SVG 45支。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3±5.5岁,RA组较SVG组年龄更低:RA vs SVG,49±4.5 vs 55±6.3;p<0.0001,男性在RA组中所占比例更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 vs SVG 92%vs76%;p=0.106。心功能评级(NYHA)两组有明显差异:RA vs SVG为3.1±0.59 vs 3.4±0.35;p=0.008,在血管桥的数量方面RA组共设及LIMA 25支,RA 34支,SVG 20支,平均搭桥数量3.12±0.33;SVG组LIMA 47支,SVG 113支(序贯桥19支),平均数量3.40±0.49,p=0.012。RA组监护时间3±2.8天,SVG组监护时间3±1.9天,所有患者术后监护室监护平均时间3±2.2天,平均住院时间24±17天,住院期间无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RA组与SVG组术后第1年、第2年总生存率、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影像学检查提示2年随访LIMA全部通畅,RA整体通畅率与SVG组无明显差异(RA 95.4%,SVG 93.3%;p=0.730),RA组中采用LIMA+RA+SVG搭桥的患者复查14例,结果显示RA均通畅,而SVG桥有2例(14.2%)出现轻度狭窄。结论应用RA联合LIMA与SVG联合LIMA搭桥患者术后早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桡动脉桥血管的早期通畅率与大隐静脉桥无统计学差异,但大隐静脉桥狭窄的趋势更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左乳内动脉论文参考文献

[1].高翔宇,赵慧强,陈晖,李东宝,姚道阔.经右侧桡动脉入径行选择性左乳内动脉造影5例体会[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2].陈冲.左乳内动脉联合桡动脉或大隐静脉搭桥早期预后对比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

[3].李嘉辉,宋现涛,左惠娟,张文怡,杨雪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桥血管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

[4].冯杰莉,李昭屏,张喆,李丹,刘丽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乳内动脉桥血管血流储备功能异常与运动平板试验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8

[5].赵舟,高俊雪,秦俊超,刘晶,刘刚.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桥血管的血流变化[J].中国循环杂志.2018

[6].梁林,孔晴宇,张健群,迟立群,肖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左乳内动脉胸膜破损后不同应对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

[7].李豪威.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冠脉旁路移植桥血流量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7

[8].李金东,武艳红,董铭峰,王建堂,柴守栋.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桡动脉“T型”吻合行左心全动脉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

[9].韩增强,陈彧,凌云鹏,陈生龙,刘刚.左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左乳内动脉桥血流对比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6

[10].李兰兰,刘有军,毛伯,张慧霞.不同冠脉后负荷下竞争流对左乳内动脉桥血流动力学影响[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6

标签:;  ;  ;  

左乳内动脉论文-高翔宇,赵慧强,陈晖,李东宝,姚道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