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效应论文-王琪,Paulina,Simon,刘锦钰,迟玉新,代先祝

溶藻效应论文-王琪,Paulina,Simon,刘锦钰,迟玉新,代先祝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藻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溶藻菌,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杀藻物质

溶藻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Paulina,Simon,刘锦钰,迟玉新,代先祝[1](2018)在《滇池中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藻类水华或赤潮在世界范围内频发,带来各种危害,亟需找到有效途径控制水华或赤潮。溶藻细菌具有杀死藻类控制藻类生物量的能力,可以作为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有效工具。【目的】分离并鉴定滇池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及其溶藻细菌,对溶藻菌作用于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进行研究,初步了解其溶藻特性与溶藻机制。【方法】采用LB平板稀释涂布,再经多次划线分离纯化细菌,测定16SrRNA基因序列以鉴定细菌种类;采用毛细管分离的方法分离铜绿微囊藻,并测定其cpcBA基因序列以鉴定蓝藻种类;采用热乙醇法提取叶绿素a,从而计算溶藻效率;基于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探究藻细胞在溶藻菌处理下的抗氧化系统响应。【结果】共分离获得11株微囊藻和17株针对铜绿微囊藻的高效溶藻菌。选取其中一株生长速度最快的铜绿微囊藻DCM4和一株溶藻效果最好的溶藻菌Sp37 (Bacillus siamensis)进行后续研究。Sp37对DCM4的4 d溶藻率达到92.4%±1.5%,且对微囊藻属的水华微囊藻(M. flos-aquae)和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均有溶藻效果,而对绿藻没有溶藻效果。Sp37的原菌液和无菌滤液对DCM4的4d溶藻率分别为86.8%±4.3%和81.1%±2.2%,两者没有显着差异(P>0.05)。Sp37菌体对DCM4的溶藻率为25.4%±7.3%。Sp37无菌滤液经不同温度和pH处理之后的溶藻率与未经处理的无菌滤液的溶藻率无明显差异。Sp37无菌滤液处理藻细胞会使藻细胞的CAT、GSH和MDA含量发生变化。【结论】菌株Sp37对铜绿微囊藻DCM4具有高效的溶藻作用,而且对微囊藻属具有一定的溶藻特异性。Sp37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间接溶藻,且溶藻物质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Sp37无菌滤液处理藻细胞会触发藻细胞抗氧化系统,并且会损伤藻细胞膜。Sp37无菌滤液很可能是通过对藻细胞造成氧化胁迫,最终导致藻细胞死亡的。(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朱叶飞[2](2016)在《两株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导致了蓝藻水华的不断爆发,这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这些蓝藻水华中的优势种群一般都是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主,因此本文以铜绿微囊藻为指示藻,通过从自然界中分离和筛选出了两株溶藻菌,并且初步探究了分离得到的溶藻菌的溶藻机理,通过16S rDNA分析手段对分离得到的两株溶藻菌进行了种属的鉴定。首先从芦苇实验池塘中,分离得到了两株具有明显溶藻效果的溶藻菌,一株为溶藻细菌,命名为SS;另外一株为溶藻真菌,命名为CH-P。将得到的两株溶藻菌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并通过相似性对比,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由此可以知道溶藻细菌SS为节杆菌属,溶藻真菌CH-P为青霉属。SS和CH-P在Genbank中Accession Number为NR 026234和AF548087。其次初步探究了分离得到的溶藻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机理,结果表明,6天之后两株溶藻菌的溶藻率都在80%以上,溶藻细菌SS是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来溶藻,溶藻真菌CH-P依靠分泌某种物质来间接溶藻。探究了溶藻菌的生存环境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分别从水体的pH、COD、TP、TN、NH_4~+、NO_3~-,结果表明,水体的pH总体在7左右,COD、TP、TN、NH_4~+的下降趋势很明显,NO_3~-的变化不是太明显随着芦苇的生长周期。环境因子分别有pH、光照、温度,结果表明溶藻细菌SS在pH=4的时候溶藻效果最显着,溶藻真菌CH-P在pH=6时溶藻效果最显着;两株溶藻菌都在25℃时表现出了最显着的溶藻效果;无光照条件下,两株溶藻菌株的溶藻效果要比有光照的情况下显着。最后探究了溶藻菌在模拟水华实验中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两株溶藻菌株依然拥有较高的溶藻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郗建云,文国梁,曹煜成[3](2015)在《细菌A1对锥状斯氏藻的溶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调控虾池有害优势甲藻,营造良好的藻相水体环境。以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作为虾池甲藻优势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溶藻菌A1对锥状斯氏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溶藻细菌A1以107cfu/ml加入到藻液中时,菌株A1可以使锥状斯氏藻细胞失去运动活性,细胞变形,细胞壁破裂而溶解。溶藻菌A1接种到锥状斯氏藻藻液中,第十天加菌组藻细胞死亡率为81.15%,对照组藻细胞数量显着性的高于实验组藻细胞数量(P<0.05)。表明,A1菌在浓度为107cfu/ml时能够有效去除锥状斯氏藻。通过16s DNA鉴定,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同源性检索,菌株A1属于Marinobacteralkaliphilus。(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1-05)

谢静,潘伟斌,曾嘉韫[4](2014)在《溶藻细菌L7代谢物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等体积不同密度的溶藻细菌L7菌液中提取胞内、胞外代谢物,分别加入等体积等密度的水华鱼腥藻中连续培养7d,研究L7代谢物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2.78×105~2.78×10 7cfu/mL的L7胞内代谢物能显着促进藻生长和异形胞分化,到培养结束藻密度为对照组的1.7~1.98倍;异形胞数最大可为对照组的2.31倍。2.78×10 8、2.78×10 9cfu/mL的L7胞内代谢物能抑制藻生长,藻密度最低为对照组的58%;能极显着抑制异形胞分化,可不形成异形胞。2.78×10 5~2.78×109 cfu/mL的L7胞外代谢物能极显着抑制藻生长和异形胞分化,藻密度最低为对照组的0.63%,不形成异形胞;藻丝的藻细胞间隔变模糊,藻细胞变大变形,并有大量的单个球形藻体散落。L7主要通过分泌胞外代谢物溶藻,菌胞内代谢物对藻生长有"低促高抑"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史荣君,黄洪辉,齐占会,胡维安,田梓杨[5](2013)在《海洋细菌N3对几种赤潮藻的溶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暴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海洋溶藻细菌(编号N3),以叁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和常见赤潮生物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为实验藻种,利用液体感染法研究了该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效应及溶藻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3对中肋骨条藻和叁角褐指藻均无溶藻活性,而菌悬液的体积分数为2%和10%时分别对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原甲藻有较好的溶藻效果,但溶藻现象不同.菌株N3可使锥状斯氏藻的细胞变形,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匀并最终死亡;使海洋原甲藻的藻细胞膨胀变形,细胞膜内物质聚集于一端,最终藻细胞破裂死亡.菌株N3对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方式相同,均以直接溶藻为主.菌株N3的菌悬液以2%、1%和0.1%的体积分数接种到锥状斯氏藻藻液中时,细菌的密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处理组中藻细胞在120 h内全部死亡,而1%和0.1%处理组藻细胞的增长率略低于对照组.菌株N3的菌悬液以10%、5%和1%的体积分数接种到海洋原甲藻藻液中时,细菌的密度呈下降趋势,10%和5%处理组中藻细胞至120 h时死亡率分别为78%和70%,而1%处理组的藻细胞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电镜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3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张可佳,高乃云,邵煜,李聪,张土乔[6](2013)在《嗅味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庚醛,甲硫醚和二甲基叁硫醚等5种藻类代谢的嗅味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嗅味物质对藻细胞的破坏作用大小顺序依次是: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庚醛,二甲基叁硫醚,甲硫醚。其中甲硫醚的溶藻效应较低,基本不引起藻液变色,经过92 h后胞外微囊藻毒素的浓度仍与自然状态下的浓度相近。质量浓度为1 g/L的β-环柠檬醛能在1 h内将藻液由绿色变成蓝色,使细胞光合活性降为0。胞内的微囊藻毒素LR随着细胞的破裂释放到溶液中,溶解态的微囊藻毒素-LR质量浓度最高达到2 628.3μg/L。β-环柠檬醛能对微囊藻细胞引起抑制作用的临界质量浓度为0.1 g/L。(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孙秀敏[7](2013)在《水华鱼腥藻降解菌及其溶藻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常见藻种——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及其降解菌为研究对象,运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藻类生态毒理学以及动物毒理学等技术,开展了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研究及机理分析,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溶藻细菌的筛选及鉴定分离获得叁株高效溶藻菌株:Bacillus SSAL-1、Bacillus SSAL-6和Acinetobacter SSAL-8;叁株溶藻细菌均已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Bacillus SSAL-1保藏编号:CGMCC No.6194,Bacillus SSAL-6保藏编号:CGMCCNo.6195,Acinetobacter SSAL-8保藏编号:CGMCC No.6196;利用BankIt在线提交序列,Bacillus SSAL-1Genbank公开号为JX627584;Bacillus SSAL-6Genbank公开号为JX660686;Acinetobacter SSAL-8Genbank公开号为JX660687。2.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生长效应(细胞数、干重、生长速率)、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胆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建立溶藻细菌与水华鱼腥藻生长的浓度——效应关系,研究发现:1)叁株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藻体生长效应、光合色素影响显着,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浓度相关性,即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随着菌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叁株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综合比较: BacillusSSAL-1≈Bacillus SSAL-6>Acinetobacter SSAL-8。3.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机理初步研究Bacillus SSAL-1可以通过产生胞外活性代谢产物进行溶藻,该活性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Bacillus SSAL-6可以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间接溶藻,且活性物质不具有热稳定性。AcinetobacterSSAL-8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起到溶藻作用,并且其胞外分泌物具有热稳定性。4.溶藻细菌对水华鱼腥藻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叁株溶藻细菌均能显着影响水华鱼腥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且对叁种酶的影响表现出一致性,即:叁种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叁株溶藻细菌均能显着提高水华鱼腥藻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5.溶藻细菌对小鼠的毒性研究采用毒理学上最大给药量试验剂量,即5g/kg(体重)和最优溶藻效果的剂量,即8.75g/kg(体重),借助经口方式作用于小鼠时,小鼠均不出现死亡,其体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本研究结果为高效溶藻细菌实际应用于水华鱼腥藻及藻毒素污染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保护人类健康、保障水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1-11)

胡明明,董静,李艳晖,沈银武,刘永定[8](2012)在《短小芽孢杆菌溶藻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有害藻类水华的暴发日趋频繁,其造成的环境和经济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寻求有效的水华和赤潮防治途径势在必行。溶藻细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浮游植物生物量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少研究认为水华和赤潮的突然消亡可能与溶藻细菌的感染有关。有些溶藻细菌能够分泌细胞外物质,对宿(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史荣君,黄洪辉,齐占会,胡维安,田梓杨[9](2012)在《一株溶藻细菌对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爆发海域的表层海水中分离得到1株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具有溶藻活性的海洋细菌,菌株编号为N10。利用液相感染法研究了该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10能使藻细胞失去运动活性,并膨胀变形,细胞膜内物质聚集于一端,藻细胞最终破裂死亡。菌悬液接种到藻液中的量越大,初始细菌密度越高,其溶藻效果越强。菌悬液以1∶10的体积比接种到藻液中时,藻细胞在24 h的死亡率为83%,至72 h全部溶解死亡;体积比为1∶20的藻细胞在24 h的死亡率为71%,之后藻细胞密度略有波动,120 h时死亡率达77%;而体积比为1∶100的藻细胞密度在前24 h有所下降,死亡率达39%,之后藻细胞密度又开始明显上升;对照组的藻细胞密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菌悬液过滤液和高温加热处理后的菌悬液过滤液对海洋原甲藻均无溶藻活性,表明菌株N10的溶藻方式为直接溶藻。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数据进行同源性检索,并结合细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菌株N10隶属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中的Muricauda sp.。(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16期)

王金霞,罗固源,许晓毅,叶姜瑜[10](2012)在《响应曲面法研究溶藻细菌溶藻效应的环境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影响溶藻细菌S7对水华鱼腥藻溶藻效应的叁个环境因子(培养温度、光照度、pH值)的交互作用,建立了溶藻细菌S7对水华鱼腥藻去除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为33.06℃、光照度为3 312 lx、pH值为6.26时,溶藻细菌S7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最佳,对水华鱼腥藻的去除率为91.40%。经验证,模型拟合度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2年09期)

溶藻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导致了蓝藻水华的不断爆发,这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这些蓝藻水华中的优势种群一般都是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主,因此本文以铜绿微囊藻为指示藻,通过从自然界中分离和筛选出了两株溶藻菌,并且初步探究了分离得到的溶藻菌的溶藻机理,通过16S rDNA分析手段对分离得到的两株溶藻菌进行了种属的鉴定。首先从芦苇实验池塘中,分离得到了两株具有明显溶藻效果的溶藻菌,一株为溶藻细菌,命名为SS;另外一株为溶藻真菌,命名为CH-P。将得到的两株溶藻菌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并通过相似性对比,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由此可以知道溶藻细菌SS为节杆菌属,溶藻真菌CH-P为青霉属。SS和CH-P在Genbank中Accession Number为NR 026234和AF548087。其次初步探究了分离得到的溶藻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机理,结果表明,6天之后两株溶藻菌的溶藻率都在80%以上,溶藻细菌SS是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来溶藻,溶藻真菌CH-P依靠分泌某种物质来间接溶藻。探究了溶藻菌的生存环境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分别从水体的pH、COD、TP、TN、NH_4~+、NO_3~-,结果表明,水体的pH总体在7左右,COD、TP、TN、NH_4~+的下降趋势很明显,NO_3~-的变化不是太明显随着芦苇的生长周期。环境因子分别有pH、光照、温度,结果表明溶藻细菌SS在pH=4的时候溶藻效果最显着,溶藻真菌CH-P在pH=6时溶藻效果最显着;两株溶藻菌都在25℃时表现出了最显着的溶藻效果;无光照条件下,两株溶藻菌株的溶藻效果要比有光照的情况下显着。最后探究了溶藻菌在模拟水华实验中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两株溶藻菌株依然拥有较高的溶藻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藻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琪,Paulina,Simon,刘锦钰,迟玉新,代先祝.滇池中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J].微生物学通报.2018

[2].朱叶飞.两株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3].郗建云,文国梁,曹煜成.细菌A1对锥状斯氏藻的溶藻效应[C].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4].谢静,潘伟斌,曾嘉韫.溶藻细菌L7代谢物对水华鱼腥藻的溶藻效应[J].环境保护科学.2014

[5].史荣君,黄洪辉,齐占会,胡维安,田梓杨.海洋细菌N3对几种赤潮藻的溶藻效应[J].环境科学.2013

[6].张可佳,高乃云,邵煜,李聪,张土乔.嗅味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孙秀敏.水华鱼腥藻降解菌及其溶藻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8].胡明明,董静,李艳晖,沈银武,刘永定.短小芽孢杆菌溶藻效应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2

[9].史荣君,黄洪辉,齐占会,胡维安,田梓杨.一株溶藻细菌对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效应[J].生态学报.2012

[10].王金霞,罗固源,许晓毅,叶姜瑜.响应曲面法研究溶藻细菌溶藻效应的环境因子[J].中国给水排水.2012

标签:;  ;  ;  ;  

溶藻效应论文-王琪,Paulina,Simon,刘锦钰,迟玉新,代先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