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苷酶类论文-高木珍,王俊菊,李宏伟

半乳糖苷酶类论文-高木珍,王俊菊,李宏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乳糖苷酶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α-半乳糖苷酶,生产性能,体外消化率

半乳糖苷酶类论文文献综述

高木珍,王俊菊,李宏伟[1](2019)在《α-半乳糖苷酶对猪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主要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对猪生产性能、死亡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均匀、27日龄的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8头,公母各半。日粮α-半乳糖苷酶添加量为50 U/kg、100 U/kg和200 U/kg,试验期为150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能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P <0.05),在育肥和全期阶段,α-半乳糖苷酶可显着降低料重比(P <0.05);显着提高粗蛋白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 <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可显着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降低仔猪腹泻率,添加量为100 U/kg时效果最好。试验旨在研究不同α-半乳糖苷酶添加量对猪生产性能和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α-半乳糖苷酶制剂在猪日粮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宫路路,柳陈坚,张宁,李洁[2](2019)在《大肠埃希菌β-半乳糖苷酶重组菌株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含有目的基因E. coli BL21/pET28a-bgaB-18(以下简称18号重组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重组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Kan琼脂平板培养基筛选和菌落PCR验证,得到整合短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大肠埃希菌菌株。通过改变碳源、氮源的种类及其浓度,结合改变IPTG诱导剂浓度、重组菌株培养时间,摇床培养振荡速度等多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培养重组大肠埃希菌。收集培养的重组菌液经离心后超声破碎,取上清液,测定重组菌株破碎细胞上清液酶活性,并根据酶活大小确定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得到1株稳定表达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菌株E. coli BL21/pET28a-bgaB-18。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碎细胞上清液酶活性,确定该重组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蔗糖,浓度7.0%;氮源为酵母粉,浓度2.0%;培养时间为7 h,诱导剂IPTG浓度为1.5 mg/ml,摇床转速为220 r/min。经优化的条件培养的重组菌酶活达156.2 U/ml,较诱导前酶活性为16.5 U/ml,提高约8.5倍。结论重组菌E. coli BL21/pET28a-bgaB-18在适宜碳源、氮源种类、浓度,IPTG浓度及培养时间条件下能稳定表达β-半乳糖苷酶,在食品和乳品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刁文涛,向凌云,宁萌,王雪妍,马焕[3](2019)在《α-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系统,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成功异源表达了一株链球菌(Streptococcus)S1的α-半乳糖苷酶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经镍柱纯化后,测定其酶学性质。重组α-半乳糖苷酶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50℃,在碱性环境中(pH 7.5~10.0)及在40℃以下温度条件下该酶较为稳定;酶催化动力学结果显示,该酶在最适条件下水解硝基苯-α-D-半乳糖苷(pNPG)的最大水解速率(V_(max))为508.38μmol/(min·mg),米氏常数(K_m)值为1.2 mmol/L;通过薄层层析(TLC)法检测到该重组α-半乳糖苷酶可以高效地水解天然底物蜜二糖、棉籽糖和水苏糖中的α-半乳糖苷键。(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8期)

李云,朱少华,管政兵,蔡宇杰,廖祥儒[4](2019)在《产耐热β-半乳糖苷酶蜜源芽孢杆菌的鉴定及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分离自蜂蜜的芽孢杆菌中筛选到一株高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并命名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SYBC hb15。纯化该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以邻硝基酚-β-D-半乳糖苷(ONPG)为底物,B. licheniformis SYBC hb15所产β-半乳糖苷酶的最适水解反应温度是60℃;70℃放置60 min后酶活力仍保留65%,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与嗜热菌Talaromyces thermophilus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相比,葡萄糖对其水解活性的抑制较弱。因此,B. licheniformis SYBC hb15所产的β-半乳糖苷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葡萄糖耐受性,有很好的工业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郭雅萌,侯琳琳,沈旦枫,邹琳,王蕾[5](2019)在《作用于种属差异性表位的细菌α-半乳糖苷酶(EmGalase)的鉴定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进行糖苷酶功能基因组分析发现,该菌存在一个GH27家族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该基因并表达蛋白后,利用人工合成的pNP底物研究其酶学性质,发现该酶具有α连接的半乳糖(α-galactose,α-Gal)底物特异性,酶反应pH为3.0~8.0,反应温度为4~45℃。用不同寡糖底物进一步确定,该酶能够酶切直链末端α-1,3、1,4、1,6Gal。在猪红细胞上进行的酶切实验显示,该酶能够高效清除存在于猪红细胞表面的末端Galα1-3Gal表位。末端α-半乳糖基化修饰在免疫与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作用于种属差异性表位的细菌α-半乳糖苷酶的发现将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工具,为缓解异种输血中的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提供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微生物与感染》期刊2019年03期)

侯星[6](2019)在《一株产α-半乳糖苷酶的成团泛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α-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是一种通过分解糖分子中非还原性末端的α-1,6-半乳糖苷键从而消除豆类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素利用率的酶,它可以直接水解蜜二糖因此又叫蜜二糖酶。本论文从不同的样品中筛选分离可产α-半乳糖苷酶的微生物,以寻找更多具有不同酶学性质的的α-半乳糖苷酶。从腐乳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产α-半乳糖苷酶的细菌菌株,并对所得菌株的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主要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1)根据X-α-Gal可在α-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下产生蓝色物质的特性,用它做指示剂从豆腐乳中筛选出一株产α-半乳糖苷酶能力较高的菌株,命名为GK。对菌株GK进行16S rDNA、生理生化实验等一系列的鉴定,最终确定其为一株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2)对菌株GK的生长条件和产酶条件进行研究,发现菌株GK的最适生长pH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25℃,而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0、装液量250mL/500mL、培养温度20℃、培养时间15h,此时的酶活为14.07U/mL。根据各单因素的实验结果又对温度、pH、装液量做了正交实验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以期寻找该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及最佳产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菌株GK生长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温度>pH>装液量;菌株GK产酶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温度>装液量>pH。(3)对菌株GK所产的α-半乳糖苷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发现: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最佳反应温度为43℃,在45℃以下和pH5.0~8.0的酸碱度条件下酶活都很稳定,5h内基本不变。Zn~(2+)、Cu~(2+)、Ca~(2+)、Ag~+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基本完全抑制了酶的活力;K~+和Na~+对α-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而EDTA则可明显促进酶活,作用24h后,酶活达到对照酶活的350%。(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高鑫[7](2019)在《米曲霉来源β-半乳糖苷酶的分子改造及其制备低聚半乳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聚半乳糖(GOS)是一类益生效果良好的低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行业。工业上一般采用β-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获得。目前,日本拥有比较成熟的工业生产技术,年产量也居于世界首位,而国内由于欠缺性能较好的β-半乳糖苷酶、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目前对GOS的生产还处于落后水平。本研究将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RIB40)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连接到表达载体pPIC9K上,并将重组质粒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KM71),获得了能够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菌。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获得了叁株转苷能力提升的突变体,并对突变体及野生型酶生产GOS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对转苷能力最高的双突变体N140C/W806进行了3 L罐发酵,最后分析了突变体产生效果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米曲霉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连接表达载体,转入Pichia pastoris KM71,获得能够高效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菌,摇瓶酶活达到198.7 U·mL~(-1),对野生型基因进行定点突变,获得了多株转苷能力提升的突变株。对突变体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其中,N140C及N140C/W806F突变体对乳糖的K_m值比野生型酶有所提高,说明两个突变体对乳糖亲和力下降,水解活性降低,符合实验预期。(2)对突变体及野生型酶生产GOS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两个单突变体生产GOS的能力均比野生型有所提高,其中W806F突变体在最优条件下生产GOS的产率达到49.3%,N140C单突变体最优条件下生产GOS的产率达到50.7%,比野生型酶分别提高了35.2%及31.5%。双突变体N140C/W806F的最佳反应条件:乳糖浓度600 g·L~(-1)、加酶量2.5U·m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pH 4.5,反应时间7 h。其最终产率为59.8%,比野生型提高了59.2%。对双突变体N140C/W806F进行了3 L罐发酵优化,确定最佳诱导温度为28℃,此时双突变体酶活达到65.3 U·mL~(-1),比摇瓶提高4.44倍。(3)对突变体产生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N140C突变点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导致半乳糖基氢键的破坏,从而影响水解反应和转苷反应,使得转苷反应相对占据优势,进而最终提高产率。W806F突变产生的效果与此位置疏水性增加有关,疏水性增强降低了水作为受体参与反应的机会,相应的糖基作为受体的反应得到增强,从而提高转苷能力。设计正向突变N140A以及反向突变W806H,其中N140A突变后,生产GOS的产率达到44.9%,比野生型高19.7%,W806H生产GOS产率为22.7%,比野生型降低,成功验证了我们对突变产生效果原因的推测。(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牟颖丽[8](2019)在《嗜热链球菌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基活性研究及表面展示系统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是一类重要的食品安全级菌株,常用于酸奶或奶酪等乳制品的生产。嗜热链球菌利用胞内的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前者通过糖酵解途径转化成乳酸,而后者不能被消耗并全部泵到细胞外,导致乳制品中残留了大量的半乳糖和部分未被利用的乳糖,不利于人类健康。除此之外,β-半乳糖苷酶还能够发挥转糖基活性生成低聚半乳糖(GOS),减少发酵乳中半乳糖的残留。因此,调节其分解活性与转糖基活性有助于生产低糖健康的乳制品,然而对其转糖基活性的相关位点少有报道,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近年来,由于细胞固定化酶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乳酸菌表面展示系统得到迅速发展,而关于嗜热链球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报道较少。本文主要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S.thermophilus&SDMCC050237的β-半乳糖苷酶进行理性改造,从而提高其转糖基活性,同时鉴定并研究了嗜热链球菌的烯醇化酶的表面锚定功能及用于表面展示的潜力。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1.嗜热链球菌中高活性p-半乳糖苷酶的筛选β-半乳糖苷酶对嗜热链球菌的食品工业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X-Gal平板检测了嗜热链球菌产β-半乳糖苷酶的能力并以oNPG为底物检测了酶活,发现不同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之间存在活性差异。将活性较高的细胞破碎液与乳糖溶液混合反应后利用TLC法初步分析了反应液中糖的成分,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在自然条件下转糖基活性较弱且无明显差距,导致其发酵液中残留了较多的半乳糖。2.β 半乳糖苷酶BgaQ的酶学性质研究及其转糖基活性条件的优化以 S.thermophilus SDMCC050237为材料,克隆其β-半乳糖苷酶基因bgaQ,使用表达质粒pET28a(+)在E.coli DE3中过表达BgaQ蛋白。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目标蛋白(113 kDa)。以oNPG和乳糖为底物时BgaQ的酶活分别为4725.3±155.4 U/mg和88.3±1.4U/mg。酶学性质表明,BgaQ的最适温度为50℃,温度耐受范围为37℃~60℃,高温下稳定性下降;最适pH为8.5,pH值稳定性较高。另外,Na-、K-、Mg2-、Ba2+和Co2+促进酶活,而Fe2+、Ni2-和Co2+抑制酶活,该酶对Zn2-和Cu2-不耐受。转糖基活性的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该酶生成GOS的最优乳糖浓度为25%,最优温度为50℃,最优pH为6.5。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15%的乳糖浓度,pH=6.5,50℃条件下反应5 h,GOS的转化率为45.0±3.4%。3.定点突变提高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基活性嗜热链球菌的β-半乳糖苷酶具有分解活性和转糖基活性,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为了提高嗜热链球菌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基活性,本文对筛选出的β-半乳糖苷酶BgaQ进行同源建模,通过序列迭合找到了两个谷氨酸活性位点,以β-3'-galactosyl-lactose为底物进行Autodocking分析,获得转糖基活性相关位点并通过序列比对分析成功构建了Y801H/P802G突变体蛋白mBgaQ。以oNPG和乳糖为底物测得mBgaQ的酶活力分别为5957.7±209.1 U/mg和81.9±3.6 U/mg,以乳糖为底物时mBgaQ的酶活力基本与野生型相同。酶学性质表明,mBgaQ的最适温度为50℃,在37℃~45℃能发挥活性,对高温的耐受性显着下降;最适pH为8.5,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下稳定性较好,在碱性环境下稳定性下降。Na+、K+和Mg2+促进酶活,Zn2+、Ni2++、Mn2+和Co2+抑制酶活,且该酶对Cu2+不耐受。转糖基优化结果显示,mBgaQ生成GOS的最佳乳糖浓度为25%,最佳pH为6.5,最佳反应温度为42℃。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115%乳糖浓度、pH=6.5、50℃下反应5h,最终生成GOS的转化率为58.3±1.4%,与野生型相比提高了 13%。另外,本文检测了低乳糖浓度时mBgaQ与BgaQ生成GOS量以及残留半乳糖量的时间曲线,发现mBgaQ生成GOS的转化率最高为26.7±0.5%,比BgaQ提高了6%,其残留的半乳糖量也低于BgaQ。4.基于烯醉化酶建立嗜热链球菌的表面展示系统烯醇化酶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不仅能在胞质内发挥活性,还能分泌到细胞表面,是一种间歇蛋白(moonlighting protein)。本文从Sthermophilus CGMCC7.1 79的基因组中找出烯醇化酶编码基因eno M,将EnoM蛋白序列与致病性链球菌的烯醇化酶蛋白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具有高度同源性,这表明其烯醇化酶具有表面展示的潜能。随后我们用pET28a(+)质粒分别将GFP蛋白和GFP-EnoM融合蛋白在E.coli DE3中过表达并纯化,结合反应结果显示,与GFP-EnoM融合蛋白孵育的菌体细胞荧光强度显着提高,说明EnoM将GFP蛋白锚定在细胞表面。为了探索EnoM的锚定原理,用不同化学试剂处理菌体细胞,发现经过SDS处理的细胞基本检测不到荧光,表明EnoM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结合。对EnoM在乳酸菌中的适用性进行探究,发现其在其它乳酸菌中也具有表面锚定功能。为了进一步证实EnoM的表面展示功能,将分子量较大的β-半乳糖苷酶mBgaQ展示到嗜热链球菌的表面并保持了酶的活性,固定化酶在反复利用8次后仍然维持64%的酶活。为了验证EnoM能否在嗜热链球菌中实现靶向表达,构建了S.thermophilus CGMCC7.179/pLEISS-D2-gfp-enoM重组菌株,提取其胞内蛋白和表面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GFP-EnoM蛋白成功表达但是没有锚定到细胞表面,可能与分泌量不足或者嗜热链球菌致病性的缺失有关。(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4)

蒋晓芳,周波,杨江科[9](2019)在《耐热α-半乳糖苷酶的高效表达及酶学性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实现耐热α-半乳糖苷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并初步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克隆来源于埃默森篮状菌(Talaromyces emersonii)的α-半乳糖苷酶基因TEgal,构建p AO815-TEgal重组表达载体,采用DNS法测定其水解活性及酶学性质;通过薄层层析研究其水解底物谱;并构建TEgal基因多拷贝表达框,实现了该基因的高效表达。[结果]TEgal对棉籽糖水解活性最高9. 5 U/m L,最适温度75℃,最适pH值3. 5; Na~+、K~+对TEgal有促进作用,Mg~(2+)、Co~(2+)、Mn~(2+)、Ca~(2+)、Fe~(2+)、Zn~(2+)均能抑制酶活,多拷贝重组表达菌株活性最高为22. 4 U/m L。[结论]成功构建耐热α-半乳糖苷酶高效表达菌株,通过提升基因剂量将酶活和蛋白含量提高了135%和356%。(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陈国参,王佰涛,徐文涛,王一雯,李寒冰[10](2019)在《α-半乳糖苷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半乳糖苷酶是催化α-半乳糖苷键水解的一种外切糖苷酶,可以催化水解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本文主要对其来源与分类、酶学特性、结构与催化特点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该酶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07期)

半乳糖苷酶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筛选含有目的基因E. coli BL21/pET28a-bgaB-18(以下简称18号重组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重组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Kan琼脂平板培养基筛选和菌落PCR验证,得到整合短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大肠埃希菌菌株。通过改变碳源、氮源的种类及其浓度,结合改变IPTG诱导剂浓度、重组菌株培养时间,摇床培养振荡速度等多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培养重组大肠埃希菌。收集培养的重组菌液经离心后超声破碎,取上清液,测定重组菌株破碎细胞上清液酶活性,并根据酶活大小确定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得到1株稳定表达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菌株E. coli BL21/pET28a-bgaB-18。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碎细胞上清液酶活性,确定该重组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蔗糖,浓度7.0%;氮源为酵母粉,浓度2.0%;培养时间为7 h,诱导剂IPTG浓度为1.5 mg/ml,摇床转速为220 r/min。经优化的条件培养的重组菌酶活达156.2 U/ml,较诱导前酶活性为16.5 U/ml,提高约8.5倍。结论重组菌E. coli BL21/pET28a-bgaB-18在适宜碳源、氮源种类、浓度,IPTG浓度及培养时间条件下能稳定表达β-半乳糖苷酶,在食品和乳品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乳糖苷酶类论文参考文献

[1].高木珍,王俊菊,李宏伟.α-半乳糖苷酶对猪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9

[2].宫路路,柳陈坚,张宁,李洁.大肠埃希菌β-半乳糖苷酶重组菌株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

[3].刁文涛,向凌云,宁萌,王雪妍,马焕.α-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J].中国酿造.2019

[4].李云,朱少华,管政兵,蔡宇杰,廖祥儒.产耐热β-半乳糖苷酶蜜源芽孢杆菌的鉴定及酶学性质[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9

[5].郭雅萌,侯琳琳,沈旦枫,邹琳,王蕾.作用于种属差异性表位的细菌α-半乳糖苷酶(EmGalase)的鉴定和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19

[6].侯星.一株产α-半乳糖苷酶的成团泛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9

[7].高鑫.米曲霉来源β-半乳糖苷酶的分子改造及其制备低聚半乳糖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9

[8].牟颖丽.嗜热链球菌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基活性研究及表面展示系统的建立[D].山东大学.2019

[9].蒋晓芳,周波,杨江科.耐热α-半乳糖苷酶的高效表达及酶学性质初探[J].生物技术.2019

[10].陈国参,王佰涛,徐文涛,王一雯,李寒冰.α-半乳糖苷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19

标签:;  ;  ;  

半乳糖苷酶类论文-高木珍,王俊菊,李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