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宁颗粒论文-周海涛,林久茂,赵锦燕,周建衡,洪振丰

前列宁颗粒论文-周海涛,林久茂,赵锦燕,周建衡,洪振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列宁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宁颗粒,IL-1β

前列宁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周海涛,林久茂,赵锦燕,周建衡,洪振丰[1](2010)在《前列宁颗粒对模型大鼠IL-1β及其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前列宁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IL-1β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前列宁颗粒治疗组、前列通对照组,每组10只,注射大肠杆菌混悬液建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大鼠模型,30 d后取材光镜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1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前列宁颗粒能减轻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反应,降低血清中IL-1β的含量,下调前列腺组织中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前列宁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降低IL-1β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相关。(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徐伟,赵锦燕,洪振丰,郑海音[2](2009)在《前列宁颗粒中黄芪的质量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前列宁颗粒中黄芪甲苷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Shimadzu C18(4.6×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流速1.0 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ELSD检测器条件:蒸发温度:45℃,N2压力:2.12 Bar。结果:黄芪甲苷在3.97~19.85μg.L-1(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重复性的RSD为1.07%。结论: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适合于前列宁颗粒中黄芪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徐伟,周建衡,洪振丰,郑海音,黄晓薇[3](2009)在《正交试验法优选前列宁颗粒剂的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和优化前列宁颗粒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水醇两组提取物中浸膏得率、有效成分分别为大黄酸和黄芪甲苷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提取参数。[结果]确定黄芪等药组水提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大黄等药醇提组工艺为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分别为2.0、1.5h。[结论]前列宁颗粒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徐伟,郑海音,洪振丰,黄晓薇[4](2009)在《前列宁颗粒中大黄的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前列宁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以Shimadzu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0.1%磷酸溶液(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在0.01803~0.9016μg(r为0.99992)、大黄酚在0.01198~0.5992μg(r为0.99993)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大黄素98.04%,RSD为0.75%;大黄酚97.74%,RSD为0.62%。结论大黄素和大黄酚的HPLC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适合于前列宁颗粒中大黄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周海涛[5](2009)在《前列宁颗粒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前列宁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评价其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新药的开发应用奠定实验和理论基础。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对各组进行手术,正常组大鼠前列腺背侧叶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大肠杆菌混悬液来建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动物常规饲养,7天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给予前列宁颗粒的水溶液灌胃,对照组给予前列通片的水溶液灌胃,共给药30天。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记录其体重变化,30天后取材,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中NO、TNF-α和IL-1β的含量和SOD的活力,检测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前列宁颗粒能减轻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可降低血清中NO、TNF-α和IL-1β的含量,提高血清中SOD的活力,降低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前列宁颗粒对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提高SOD的活力、降低炎症介质NO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等有关。(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期刊2009-05-01)

周建衡,洪振丰,林久茂,赵锦燕,周海涛[6](2008)在《前列宁颗粒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宁颗粒对实验大鼠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保列治治疗对照组、前列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丙酸睾丸酮皮下注射引起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连续给药30d后,观察6组动物体重、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前列腺组织形态、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较正常组明显减轻(P<0.05),而前列腺重量和前列腺指数明显升高(P<0.01);前列宁颗粒中、高剂量组的前列腺重量和前列腺指数明显下降(P<0.01);前列宁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大鼠血清T水平,降低E2水平,使T/E2比例升高。结论前列宁颗粒能降低实验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调节大鼠血清中T/E2比例,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并呈量效关系。(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前列宁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前列宁颗粒中黄芪甲苷的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条件:Shimadzu C18(4.6×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流速1.0 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ELSD检测器条件:蒸发温度:45℃,N2压力:2.12 Bar。结果:黄芪甲苷在3.97~19.85μg.L-1(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重复性的RSD为1.07%。结论: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适合于前列宁颗粒中黄芪的质量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列宁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周海涛,林久茂,赵锦燕,周建衡,洪振丰.前列宁颗粒对模型大鼠IL-1β及其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

[2].徐伟,赵锦燕,洪振丰,郑海音.前列宁颗粒中黄芪的质量标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3].徐伟,周建衡,洪振丰,郑海音,黄晓薇.正交试验法优选前列宁颗粒剂的提取工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4].徐伟,郑海音,洪振丰,黄晓薇.前列宁颗粒中大黄的质量控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

[5].周海涛.前列宁颗粒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9

[6].周建衡,洪振丰,林久茂,赵锦燕,周海涛.前列宁颗粒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前列宁颗粒论文-周海涛,林久茂,赵锦燕,周建衡,洪振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