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人力资本论文-郭亚平

女性人力资本论文-郭亚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人力资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人力资本,性别差异,学业优势

女性人力资本论文文献综述

郭亚平[1](2019)在《女性为何处于教育领域与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地位?——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性别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7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采用序次Logistic模型和二分Logistic模型,分析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在教育领域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学业成就上,而在学生干部经历和党员身份等非学业成就的人力资本积累上并不存在明显优势;女性的学业优势无法完全摆脱复杂的劳动力市场限制,因而女性处于教育领域和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地位。研究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会逐渐消除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壁垒,但仍需政府、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以避免女性人力资源的浪费。(本文来源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俊芳,鲍玥,颜文廷[2](2019)在《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制度环境与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基于江苏省597份调查问卷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也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基于江苏省14个村庄597位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就近转移已成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个人特征、家庭禀赋和制度环境等多重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产生影响;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分担程度的提高、家庭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家人的支持和自身的返乡意愿,均能显着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应积极开展农村女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夫妻合作型家务劳动,优化农村女性创业环境,创造农村女性就业机会,以持续推动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本文来源于《西部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祁毓,邓鹏程,陈建伟[3](2019)在《珍妮特·柯里对人力资本跨学科研究的贡献——着名女性经济学家学术贡献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珍妮特·柯里是北美着名的女性经济学家,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理论及其跨学科主题,涉及劳动力市场、健康人力资本及相应的公共政策等,并且特别关注儿童、妇女等特殊群体。柯里的研究看似分布于不同的领域范围内,却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主线,使得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一致性和拓展性,对推进健康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跨学科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围绕劳动力市场和医疗市场,柯里还引入了法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积极采用大样本、大数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了经济学内部传统理论范式与新兴研究范式的融合,并试图构架起经济学与医学等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拓宽和创新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式。(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19年04期)

代锋[4](2019)在《人力资本视域下农村大龄留守女性职业培训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大龄留守女性是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从事农村繁重的劳动和维系家庭的和谐平稳、推动新农村基本建设和经济发展、承受生活窘迫和堪忧的健康状况是这类群体的基本生活现状;而职业技能结构单一、精神压抑、情绪焦虑、缺乏安全感、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是农村大龄留守女性的主要特征。通过深入分析和全面梳理当前有关各方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职业培训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提出要构建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和彰显公益性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推出"量体裁衣"的职业培训设计,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农村大龄留守女性参与职业培训的主体意识和行动自觉等方面的有效策略。(本文来源于《当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方超,黄斌[5](2019)在《教育扩张、人力资本积累与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经典明瑟收入方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测量了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我们认为,充分释放女性教育回报的异质型收益特征,有针对性地通过低收入女性的教育扩展与人力资本积累能够较好消弥组内收入差距,实现精准扶贫。(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兵·巴音吉根[6](2019)在《新疆女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资带动其发展,现有研究已经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相对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更高。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更多依靠人力资本结构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的提升带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意旨从性别差异视角分析女性人力资本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8年9月(总第二十叁期)》期刊2019-03-01)

洪柳[7](2018)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流动人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加速人口流动。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现状、特点、心理诉求、教育需求、就业培训、子女上学等问题,探究提升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新路径和保障机制,以促进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更好地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本文来源于《继续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关爱萍,刘可欣[8](2018)在《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基于甘肃省贫困村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甘肃省14个贫困村的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各要素对农户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女性各人力资本要素能显着促进家庭收入增长;随着农村女性教育水平的上升,家庭回报率也越来越高;在健康、教育和劳动力迁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上,男性高于女性,而在工作经验贡献率上,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慢性病、大病和残疾缩小了高、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女性教育和工作经验都不对收入差距有显着作用;女性的劳动力迁移具有拉近高、低收入农户之间差距的效应。(本文来源于《人口与发展》期刊2018年04期)

向晶,刘华[9](2018)在《人力资本提升与女性就业部门选择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考察人力资本提升与女性就业部门选择倾向之间的关系,着重检验高学历女性人力资本提升对就业部门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越提升,人们倾向于在国家公共部门的就业概率越高,且高学历女性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青睐明显高于同条件下的男性。对比分析不同就业部门的高学历群体人力资本回报发现,经济部门的人力资本回报更高,且对于高学历女性而言,人力资本提升对于增加其在经济部门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针对高学历女性放弃人力资本回报高的经济部门,反而选择国有公共部门这一问题,本研究根据反事实的方式指出,相比其经济部门,国有公共部门内性别平等程度更高,高学历女性对于国有公共部门的青睐是其放弃经济部门高人力资本回报的一种制度补偿。(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18年03期)

刘娟[10](2018)在《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农村女性就业中的交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女性就业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低,人力资本在其就业中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同时社会资本发展受限。本研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数据,以农村女性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剖析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对职业契合和就业质量的影响,职业契合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同时还有这些因素通过职业契合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在深入研究文献资料的同时,利用SPSS22和AMOS22统计软件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关系的检验。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职业契合有显着正面影响,对就业质量有显着正面影响;社会资本对职业契合的影响有两面性,对就业质量有正面影响;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职业契合的影响有两面性,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有两面性;职业契合对就业质量有非常显着的正面影响;人力资本通过职业契合影响就业质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8-03-28)

女性人力资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也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基于江苏省14个村庄597位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就近转移已成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个人特征、家庭禀赋和制度环境等多重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产生影响;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分担程度的提高、家庭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家人的支持和自身的返乡意愿,均能显着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应积极开展农村女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夫妻合作型家务劳动,优化农村女性创业环境,创造农村女性就业机会,以持续推动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人力资本论文参考文献

[1].郭亚平.女性为何处于教育领域与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地位?——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性别差异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

[2].孙俊芳,鲍玥,颜文廷.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制度环境与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基于江苏省597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西部论坛.2019

[3].祁毓,邓鹏程,陈建伟.珍妮特·柯里对人力资本跨学科研究的贡献——着名女性经济学家学术贡献评介[J].经济学动态.2019

[4].代锋.人力资本视域下农村大龄留守女性职业培训问题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9

[5].方超,黄斌.教育扩张、人力资本积累与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

[6].兵·巴音吉根.新疆女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C].荆楚学术2018年9月(总第二十叁期).2019

[7].洪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8

[8].关爱萍,刘可欣.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基于甘肃省贫困村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8

[9].向晶,刘华.人力资本提升与女性就业部门选择倾向[J].人口与经济.2018

[10].刘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农村女性就业中的交互作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标签:;  ;  ;  ;  

女性人力资本论文-郭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