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效应论文-周乐,姚多喜,鲁海峰,徐泽栋,曹力

采动效应论文-周乐,姚多喜,鲁海峰,徐泽栋,曹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采动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顶板岩体结构,采动条件,底板破坏,数值模型

采动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周乐,姚多喜,鲁海峰,徐泽栋,曹力[1](2019)在《采动条件下顶板岩体结构对底板采动效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FLAC~(3D)分别建立了硬-软-硬、软-硬-软、均质硬岩和均质软岩4种顶板结构的数值计算模型,获得不同顶板结构对底板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均质硬岩顶板类型的底板破坏深度最小,底板应力变化较平缓;软-硬-软和硬-软-硬顶板组合的底板破坏程度略大于前者;而均质软岩顶板组合的底板内易形成高应力区,位移变化最小。(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李伟利[2](2019)在《煤层群开采围岩力学特征及采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谢桥煤矿工程技术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叁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煤层群开采采场围岩力学特征及上部煤层所受采动效应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采场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分布特征及下部煤层开采后上部煤层的采动效应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采动影响应力壳是不断演化的发展的,采场上部煤岩体的应力是受控于应力壳的发展与演化,因此下部煤层开采上部煤层的应力分布特征与应力壳息息相关,应力壳笼罩下的煤层属于低应力区,壳基影响的区域是应力集中区域。(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3期)

程培毅[3](2019)在《多煤层开采覆岩采动效应及顶板水害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煤矿开采已有百年之余,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对煤炭需求量逐年增加,开采条件简单的煤层都将枯竭,而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多煤层开采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多煤层开采受层间岩性组合、层间间距与开采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引起了诸多开采问题,如顶板离层水害、顶板二次破断与强矿压等,威胁煤矿安全生产。本文以五轮山煤矿8煤、6~(-3)煤与3煤迭加开采为背景,结合8煤与6~(-3)煤已采工作面涌突水情况,研究其顶板覆岩破坏机理,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方法相结合,重点研究6~(-3)煤1601工作面的离层位置、破断距与导水裂隙带高度,并且对一采区涌突水危险性分区。(1)通过五轮山煤矿钻孔资料,研究各煤层与层间岩性组合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一采区8煤与3煤空间赋存比较稳定,整体变化趋势是由东向西煤层厚度减弱,6~(-3)煤厚度变化较大;各煤层顶板岩性组合均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煤与灰岩互层,但各岩性占比不一,8煤顶板主要以细砂岩与粉砂岩为主,6~(-3)煤顶板主要以粉砂岩、泥岩与细砂岩为主,3煤顶板主要以粉砂岩与泥岩为主。(2)分析1601工作面涌突水,判定1601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为龙潭组上段(P_3l~3)中的砂岩裂隙水,间接充水水源为长兴大隆组(P_3c+d)。通过理论计算,基于关键层理论对1601工作面关键层位置进行初步判别,结合工作面突水分析,初步确定1601工作面主关键层在3煤底板细砂岩底部,其附近可能会形成离层空间;基于板理论与对工作面进行破断距计算,结合1601工作面突水时工作面所处位置,预计1601工作面周期破断距为68m,1603工作面周期破断距为73m;综合经验公式与基于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初步预计1601工作面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最大为39.8m。(3)通过离散元3DEC对工作面开采覆岩破断进行模拟,在下部8煤工作面开采结束后,在距8煤煤层顶板42m处龙潭组上段5~(-3)煤顶板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与灰岩、泥质粉砂岩附近产生离层,在1601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先期工作面开采时形成的离层空间逐渐被压实,工作面推进结束,离层发育在龙潭组灰岩、泥质粉砂岩与细砂岩,与理论计算一致。(4)根据1601工作面实际涌水量,结合“大井法”、比拟法与考虑离层水均匀下泄条件下涌水量预计,1603工作面不考虑离层水的正常涌水量预计为46-57.5m~3/h;考虑离层水均匀下泄时,预计正常涌水量64-75.5m~3/h;最大涌水量约为265m~3/h。(5)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一采区涌突水危险性分区,选取的七个评价指标献度关系为:6~(-3)煤厚度>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6~(-3)煤顶板至K2灰岩层高度>含水层厚度>泥岩厚度比>8煤厚度>保护层厚度,其中正相关因素为:6~(-3)煤厚度、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8煤厚度与含水层厚度,负相关因素为:6~(-3)煤顶板至K2灰岩层高度、保护层厚度与泥岩厚度比;分区结果为采区北边界附近处于危险区,南边界与西边界夹角处与东边界中部小范围是相对安全区,其余部分都处于相对危险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林健云,左宇军,王浩,于美鲁,税越[4](2019)在《不同岩性组合条件下顶板采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作面回采后采动顶板稳定性的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8种不同岩性组合条件下顶板采动效应模型,研究不同组合条件下采动顶板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全为硬岩时顶板垂直集中应力最大,全为软岩时最小;顶板的剪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上覆岩层的硬岩中,剪应力最大组合顶板类型为软-硬-软-硬组合;在不同岩性组合顶板条件下,顶板为软岩时其变形量远大于顶板为硬岩及软硬岩结合时的变形量;相同顶板条件下随着距离的加大,顶板垂直位移量呈现降低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工作面布置方式和顶板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颜恭彬[5](2018)在《含断层煤层顶板采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选取断层产状要素中的倾角、断距及断层带宽度3个要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9组不同的岩体力学模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再现了含断层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岩层变形、破坏及应力分布的整个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断层带宽度对冒落带影响最大,倾角对导水裂缝带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王文博,孙传平,胡大冲[6](2018)在《采动效应下条带煤柱动态受力变形特征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岱庄煤矿具体的工程开采条件,利用数值模拟对动态开采中条带煤柱的受力变形进行分析。条带煤柱在动态开采中,距离煤柱边缘4 m的部位出现应力峰值且随工作面推进经历出现→消失→再出现的过程,煤柱的受力增长速度经历慢→快→慢的过程。条带煤柱的屈服破坏宽度为6 m。将条带煤柱的变形过程分为4个阶段:缓慢压缩阶段、急速扩张阶段、减速过渡阶段、平衡稳定阶段。急速扩张阶段完成总变形量的40%~60%,是条带煤柱主要变形阶段,且煤柱内的峰值应力会对横向变形产生很大影响,横向变形的变形速率出现拐点。(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08期)

何昭宇,乔伟,任春辉,谢君,赵连涛[7](2018)在《煤系-红层覆岩结构采动效应及导水断裂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安徽信湖煤矿8-2采区为工程背景,对煤系-红层覆岩天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采动效应下覆岩离层发育位置和导水断裂带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覆岩存在巨厚红层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形成煤系-红层双层结构,具备了覆岩离层的地质条件;利用关键层理论对离层位置进行初步判别,主要受控于第5、6、14、18、19层,且下第叁系红层厚度较大为主关键层;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试验,得知在工作面达到充分采动后,导水断裂带的最大高度为71 m,垮落带最大高度为14 m,裂高采厚比为17.75;信湖煤矿82煤层开采引发的覆岩结构采动变化显示,导水断裂带最大高度未达到关键含水层,但是要关注红层冲击倾向性问题,防止冲击作用下高位关键层破断,造成采场冲击及水害事故。(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07期)

黄凯[8](2018)在《龙东煤矿F_孙断层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及其采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龙东煤矿东二采区F孙断层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矿井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钻探技术,对F孙断层位置及其导、含水性进行了探查,基于探查工程所取断层带及两侧岩体岩芯,开展了岩石单轴压缩试验、劈裂试验及浸水试验,获得了断层带及两侧岩体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对F 孙断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评价。根据地质条件建立了研究区地质模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近断层带岩体及煤层顶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基于断层采动效应和公式计算,对F孙断层防水煤柱宽度进行了合理确定,为东二采区工作面布置及水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通过对已有勘探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本次井下探查,进一步确定了F孙断层的位置及其基本特征。2.基于抽水试验及井下探查,得出F孙断层为含水性弱、导水性差的断层;断层带岩石破碎,完整性较差,整体强度较低,断层带岩石遇水后,易产生塑性变形。3.建立了含F孙断层的相似材料模型,开展了煤层开采过程模拟试验,分析了在煤柱不断缩小情况下断层的采动效应特征,得出了煤层开采采动超前影响范围为30~50m。4.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开展了不同煤柱宽度下煤层开采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煤柱宽度下的断层采动效应特征,得出了煤层开采采动超前影响范围为30~40m。5.考虑F孙断层落差变化特点,以勘探线剖面为计算对象,采用规范公式对F孙断层不同位置的防水煤柱宽度进行了计算,并结合断层采动效应特征,综合确定了相应位置的断层防水煤柱宽度。(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2)

高翔,龙贺[9](2017)在《近距离上保护层采动效应的数值模拟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近距离上保护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基于某矿3527工作面的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上层煤开采过程中围岩应力、被保护层保护区域顶底板应力、保护层与被保护层顶底板位移变化等参数,确定3527近距离上保护层工作面回采时,底板位移最大变形量为66 mm,被保护层被保护区域内顶板的位移变化量为15~57 mm,底板的位移变化量为12~47 mm,该方案可以为确定合理煤层群开采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山西焦煤科技》期刊2017年07期)

胡洋[10](2017)在《承压水上断层活化突水采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井水害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随着开采深度、开采强度的增大,回采工作面受底板奥灰岩溶水的威胁日益严重,使得底板突水预测及防治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开展承压水上采动断层活化突水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保证矿井安全带压开采。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物探的手段,对承压水上工作面内采动断层活化突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获得以下主要成果:(1)依据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建立承压水上采动断层活化突水力学模型,推导采动断层活化力学判据、活化临界倾角;并基于岩体极限平衡理论,推导承压水上采动断层活化突水临界水压计算公式,分析断层倾角、断层力学性质(断层内摩擦角、内聚力)、采空区悬顶距离、工作面至断层距离、底板岩层厚度(完整岩层带)等因素对断层活化突水临界水压的影响规律。(2)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承压水上含断层煤层开采的叁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倾角断层、不同落差断层、不同含水层水压断层在采动应力和含水层水压共同作用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引起的断层围岩垂直应力、剪应力、塑性区以及孔隙压力渗流矢量的变化,获得断层倾角、断层落差、含水层水压等因素对承压水上采动断层活化突水的影响规律。(3)结合恒源煤矿现场水文地质资料,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物探等手段对回采工作面内采动断层活化突水的危险性进行分析,通过断层围岩提前注浆改造的办法,实现了承压水上含断层煤层的安全带压开采。(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7-05-28)

采动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谢桥煤矿工程技术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叁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煤层群开采采场围岩力学特征及上部煤层所受采动效应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采场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分布特征及下部煤层开采后上部煤层的采动效应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采动影响应力壳是不断演化的发展的,采场上部煤岩体的应力是受控于应力壳的发展与演化,因此下部煤层开采上部煤层的应力分布特征与应力壳息息相关,应力壳笼罩下的煤层属于低应力区,壳基影响的区域是应力集中区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采动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周乐,姚多喜,鲁海峰,徐泽栋,曹力.采动条件下顶板岩体结构对底板采动效应的影响研究[J].煤炭技术.2019

[2].李伟利.煤层群开采围岩力学特征及采动效应[J].科学技术创新.2019

[3].程培毅.多煤层开采覆岩采动效应及顶板水害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4].林健云,左宇军,王浩,于美鲁,税越.不同岩性组合条件下顶板采动效应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颜恭彬.含断层煤层顶板采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技术.2018

[6].王文博,孙传平,胡大冲.采动效应下条带煤柱动态受力变形特征模拟研究[J].煤矿安全.2018

[7].何昭宇,乔伟,任春辉,谢君,赵连涛.煤系-红层覆岩结构采动效应及导水断裂带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8

[8].黄凯.龙东煤矿F_孙断层水文与工程地质特征及其采动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

[9].高翔,龙贺.近距离上保护层采动效应的数值模拟及分析[J].山西焦煤科技.2017

[10].胡洋.承压水上断层活化突水采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

标签:;  ;  ;  ;  

采动效应论文-周乐,姚多喜,鲁海峰,徐泽栋,曹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