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庭湖湿地论文-李杰

南洞庭湖湿地论文-李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洞庭湖湿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杨,天鹅,湿地,洞庭,斑背潜鸭,西洞庭湖,串串,水窝子,候鸟,环保志愿者

南洞庭湖湿地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0)在《湿地伐黑杨,洞庭浴天鹅》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1日,《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洞庭湖全面退捕禁渔。省绿色卫士环保志愿者刘作云、聂罗敏商定,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好宣传,巡护西洞庭湖湿地。当天上午8时许,跟随志愿者从汉寿县洋淘湖镇游巡塘村码头上船。船在行进中,清澈的湖水(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20-01-03)

彭高卓,黄谦,朱丹丹[2](2019)在《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包含湿地、湖泊等多种的生态系统,起初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在涵养水源、灌溉和防洪方面为国家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外界干扰和肆意的人为破坏,洞庭湖湿地改变了过去的良好面貌,出现了严重退化和污染的情况。本文对洞庭湖湿地退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洞庭湖的湿地类型总结了生态修复技术,对做好洞庭湖湿地修复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洞庭湖及其他同类型流域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10期)

曹学优[3](2019)在《洞庭湖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作为全球重要的湿地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洞庭湖的湿地资源面积出现减少的趋势,突发性灾害时有发生。本文阐述了洞庭湖湿地区域的各类自然资源,分析了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提出了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为洞庭湖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9年20期)

李世波,林辉,葛淼[4](2019)在《东洞庭湖湿地植被高光谱数据降维与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植被的精细识别与分类是林业遥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本研究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以苔草、芦蒿、辣蓼、杨柳和芦苇为研究对象开展高光谱数据观测。采用数据平滑、导数变换、对数变换和归一化变换等方式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再运用PCA算法分别对其进行降维运算,随后采用马氏距离、朴素贝叶斯、Knn、径向基内核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分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不同预处理方式经过PCA降维后能保持自身特有的特征;2)降维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与分类精度不存在必然联系,主成分个数能对分类精度产生影响;3)不同的分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灵敏度不同,随机森林和径向基内核支持向量机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果[5](2019)在《论洞庭湖湿地的法治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湿地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改善气候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但是,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洞庭湖湿地在生态方面也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洞庭湖湿地保护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完整、管理机构交叉重迭、市场机制滞后以及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等障碍。完善洞庭湖湿地法治保障需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推动湿地立法进程、推进一体化执法管理、提高民众守法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26期)

任艺洁,邓正苗,谢永宏,朱莲莲,陈晓蓉[6](2019)在《洞庭湖湿地洪水期甲烷扩散和气泡排放通量估算及水环境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甲烷(CH_4)主要通过气泡和扩散传输排放到大气,这两种途径在CH_4总排放中的相对贡献及环境影响因子目前关注较少.本文以洞庭湖湿地3种生境类型(光滩、苔草、芦苇)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箱法和扩散模型法估算洪水期CH_4总排放通量、扩散排放通量和气泡排放通量,并分析其水体环境因子影响.结果表明:苔草地CH_4总排放量最高,为6.49±3.12 mg (C)/(m2·h).在3个生境中,CH_4扩散排放占总排放通量的1.34%~3.91%,气泡排放占96.09%~98.66%.扩散排放通量受水体p H、电导率和水温的影响,而CH_4的总排放和气泡排放主要受水温的影响.当水温低于11.7℃时,水体CH_4以扩散排放为主,但当水温高于11.7℃时,水体CH_4主要通过气泡排放.但这一温度阈值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湿地还需要更多实验验证.本研究对于揭示中低纬度内陆湖泊水体CH_4排放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丁莎[7](2019)在《论洞庭湖湿地保护的立法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淡水湿地,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但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的相互作用,洞庭湖湿地面临着湖面和湖容缩小、湿地生态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危机,完善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已成为我国立法任务的重中之重。《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是洞庭湖湿地保护的立法基础,但存在着缺乏整体性考虑、洞庭湖湿地保护立法体系不健全、监管与执法体制不合理等缺陷,不足以针对洞庭湖湿地进行整体有效的保护。因此,急需对洞庭湖进行专门立法,制定一部《洞庭湖保护条例》,并设置"湿地保护"专章,通过建立洞庭湖湿地综合监督管理与执法体制等途径来切实保护洞庭湖湿地,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6期)

匡亚妮[8](2019)在《洞庭湖湿地综合性立法思路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湿地作为湖南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但在当前却面临着面积不断萎缩、水质不断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等严峻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健全法制,要树立整体意识,进行综合性立法,把洞庭湖作为一盘棋来看待,处理好水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洞庭湖与行政区划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统管与分管的关系。在立法的内容上,必须转变传统立法观念,明确立法的原则;细化相关保护措施,因地制宜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打破传统监管体制,建立统一的综合管理机构;提高法律责任,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10期)

蔡云鹤[9](2019)在《洞庭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繁殖库特征及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湿地植被主要以草型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呈带状,对湖区湿地生境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植物繁殖库是潜在的植物群落,包括种子库和芽库,是湿地植被演变的内在驱动因子。当前对湿地植被演替的研究侧重于水文、土壤等非生物环境的作用,而忽略了植物群落繁殖库在演替过程的作用。本文以洞庭湖湿地典型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繁殖库(种子库和芽库)的密度、组成和季节动态;通过设置水位控制实验研究优势植物群落在不同水位条件下形成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密度等特征。该研究对充实和完善湿地植物繁殖库理论,并对湿地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具有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苔草和荻群落种子库密度的季节变化显着,且变化规律都比较一致,总的变化趋势均为:5月(洪水前)>3月(花期)>11月(洪水后)>1月(冬季)。对不同层面(0-5cm,5-10cm,10-20cm)的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发现,苔草和荻群落种子库主要集中在0-5cm,在5月均达到最大,分别占总密度的87.6%和94.5%,说明种子库主要来源于地表0-5cm土层。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相似性系数表明,苔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0-0.04之间)和荻群落相似性系数(0.06-0.19之间)都较低。种子库萌发实验发现,两种群落萌发物中一年生植物都占了60%以上,地表植被调查发现以多年生植物占优势(占56%),这也就是两种群落相似性系数都较低的原因。(2)苔草和荻群落芽库密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两种群落在洪水前的5月份最低,1月份最高,且苔草群落(41-980芽/m~2)显着的高于荻群落(52-261芽/m~2)。对两种群落的各类型芽进行分析发现,苔草群落占优势的芽体主要是短根茎芽(0-838芽/m~2),而荻群落主要是根茎腋芽(97-170芽/m~2)。调查发现,苔草群落芽库仅有苔草组成而荻群落有苔草、荻和芦苇叁种组成,芽库与地表植被的相似性系数表明,苔草群落(0.21-0.93之间)显着的高于荻群落(0-0.46之间),由于苔草群落地表植物主要是苔草(占90%),且苔草自身可倒伏不利于地表其他物种的萌发,这也是苔草群落芽库与地表植物相似性系数较高的原因。(3)苔草和荻群落繁殖库密度与季节有显着的相关性(P<0.001),且变化趋势一致,在5月达到最大值(苔草群落:15331.20±4671.082粒/m~2、荻群落:17363.20±2486.679粒/m~2),冬季1月达到最小值(苔草群落:1403.73±211.266粒/m~2、荻群落:745.87±96.400粒/m~2)。冬季1月两种群落芽库密度占繁殖库密度的69.8%(苔草群落)、35%(荻群落),5月两种群落种子库密度都占繁殖库密度的99.8%,说明芽库与种子库都是繁殖库不可缺少的部分。繁殖库与地表植被的相似性系数表明,苔草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25-0.93之间,荻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17-0.55之间,5月芽库相似性系数占繁殖库相似性系数的100%(苔草群落)和70.9%(荻群落),可看出芽库对繁殖库的贡献比重较大,芽库在繁殖库当中是不可忽视的。(4)苔草、荻和杨树群落进行水位实验发现,水位与植物密度、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随水位的增加都呈降低趋势,说明水位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淹水是制约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重要因素。-20cm是植株密度、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佳水位。水位处理前期与后期相比较,前期植物密度、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重要值IV明显高于后期,说明长时期的水位胁迫对植物群落发展是不利的。(5)根据湿地植物繁殖库密度、季节变化特征,在今后湿地恢复工作中前期应以种子库为立足点,促进地表植被快速建群,后期应以芽库为立足点,达到稳定植物群落的目的。水位实验表明,长期的水分胁迫对植物群落的生长是不利的,今后为提高湿地生态恢复,应加强水分与环境因子的双重影响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邝奕轩[10](2019)在《推进洞庭湖湿地生态治理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湿地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质量是绿色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优先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抓住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加快优化洞庭湖湿地综合性生态治理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国情国力》期刊2019年01期)

南洞庭湖湿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洞庭湖包含湿地、湖泊等多种的生态系统,起初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在涵养水源、灌溉和防洪方面为国家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外界干扰和肆意的人为破坏,洞庭湖湿地改变了过去的良好面貌,出现了严重退化和污染的情况。本文对洞庭湖湿地退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洞庭湖的湿地类型总结了生态修复技术,对做好洞庭湖湿地修复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洞庭湖及其他同类型流域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洞庭湖湿地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杰.湿地伐黑杨,洞庭浴天鹅[N].湖南日报.2020

[2].彭高卓,黄谦,朱丹丹.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19

[3].曹学优.洞庭湖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现状[J].花卉.2019

[4].李世波,林辉,葛淼.东洞庭湖湿地植被高光谱数据降维与分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5].陈果.论洞庭湖湿地的法治保障[J].中外企业家.2019

[6].任艺洁,邓正苗,谢永宏,朱莲莲,陈晓蓉.洞庭湖湿地洪水期甲烷扩散和气泡排放通量估算及水环境影响分析[J].湖泊科学.2019

[7].丁莎.论洞庭湖湿地保护的立法思考[J].环境与发展.2019

[8].匡亚妮.洞庭湖湿地综合性立法思路探寻[J].现代经济信息.2019

[9].蔡云鹤.洞庭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繁殖库特征及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9

[10].邝奕轩.推进洞庭湖湿地生态治理体系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19

标签:;  ;  ;  ;  ;  ;  ;  ;  ;  ;  

南洞庭湖湿地论文-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