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影效应论文-郑金雨,卢奭瑄,申周

塔影效应论文-郑金雨,卢奭瑄,申周

导读:本文包含了塔影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塔影效应,风切变,风速

塔影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郑金雨,卢奭瑄,申周[1](2019)在《风切变和塔影效应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3个叶片上风向水平轴风力机的风切变和塔影效应的深入分析,得出了整个风力涡轮机扫掠面风速的动态模型。然后简化模型,并解释模型中每个参数的选择和模型的范围。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建立的风速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模型考虑了塔架半径、悬距、叶片半径、风切变系数、轮毂高度、轮毂风速等因素。结果表明塔影效应和风切变对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很大的影响。该模型简单有效,适用于电力系统中风力机的仿真。为风力机控制、风力机扭矩和风力机负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0期)

苏捷,周岱,雷航,吴国强,韩兆龙[2](2019)在《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塔影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影效应对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流场有显着影响,研究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塔影效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采用雷诺时均(RANS)方法,在剪切流大气环境下,计算分析5 MW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功率、转矩、切向力、法向力和表面压力,揭示了塔筒对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塔影效应。计算结果显示:塔影效应会明显降低垂直轴风力机的平均功率系数,在270~280°相位角附近显着降低叶片前缘的负压强度和负压范围;随着塔筒直径的减小,叶片前缘的负压强度和负压区范围增大,转矩系数的波动幅度减小,单叶片转矩系数增大,叶片空气动力性能改善,发电效率提高。相关结论对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9年09期)

武晓冬,田慕琴,朱燕芳,赵巧娥,刘芳[3](2018)在《风剪切和塔影效应作用下直驱式风电并网系统虚拟惯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剪切和塔影效应使直驱式风电机组成为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虚拟惯量控制可使风电机组同时具备向系统提供惯量支持和抑制扰动的能力。通过分析虚拟惯量控制中比例-微分环节对系统阻尼、风机轴系扭振和扰动源的影响,提出了虚拟惯量控制的改进方案。在VIC补偿量中引入风机输出功率给定量和二阶带通滤波器,实现了比例、微分系数的等效等比增大。算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在不减少系统阻尼和不降低轴系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虚拟惯量控制对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抑制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18期)

温斌荣,魏莎,魏克湘,杨文献,彭志科[4](2018)在《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对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REL 5 MW风机为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Blade Element Momentum,BEM)研究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对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影响。用叁阶Taylor展开描述指数型风切变模型;针对现代大型风力机的锥状塔架结构,对塔影效应模型进行适当修正。计算不同来流风速下的输出功率,并从功率波动和周期内平均输出功率两方面研究风切变和塔影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风切变和塔应效应都是周期性功率波动和周期内平均功率下降(功率损失)的来源。其中塔影效应是功率波动的主要原因,而风切变是功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功率损失由风场损失和风轮损失构成,其中风场损失是一个与风轮结构参数及风速轮廓系数相关的常数,而风轮损失与风力机控制策略密切相关,在变桨距控制阶段,风轮损失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丽,潘扬,胡丹梅[5](2018)在《5MW风力机塔影效应双向流固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塔影效应对兆瓦级风力机的影响,以NREL 5 MW大型风力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风力机双向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塔筒会导致风力机叶片气动载荷的波动程度增加,叶轮受到的周向转矩与轴向推力的波动幅度是无塔筒时的3倍以上,这导致在风力机运行过程中叶轮和叶片产生的形变和应力波动加剧,且数值在总体上也有所增大,说明有塔筒时叶轮的运行状态更不稳定,塔影效应对风力机的稳定性有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胡丹梅,潘扬,张建平[6](2018)在《大型水平轴风力机塔影效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塔影效应对大型水平轴风力机的影响,选取NREL 5MW风力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单台风力机的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塔影效应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叶片方位角为140°~210°的时域内;当叶片扫掠过塔筒时,其不同周向位置的转矩和轴向推力出现大幅波动,转矩的相对波动幅度随来流风速的减小而减小,叶片所受轴向推力的相对波动幅度随来流风速的减小而增大;由于叶片尖部周向线速度较大,在研究塔影效应时需考虑叶轮旋转效应的影响;对于风力机尾迹流场,旋转半径越大处,塔筒造成的尾迹越明显,其长度约为叶轮直径的2倍。(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杨小川,孟德虹,王运涛,孙岩,李伟[7](2018)在《高尖速比下风力机塔影效应及叶片载荷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刚性运动网格和动态拼接网格的两种非定常计算网格策略,对NREL Phase Ⅵ风力机非定常塔影效应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流动控制方程选取雷诺平均N-S方程,时间求解应用"双时间步"离散求解,湍流模型为单方程SA模型。通过对有/无塔架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发现有/无塔架两种状态得到的叶片各站位压力系数分布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表明采用的非定常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有塔架下叶片相位角Φ=90°状态的前缘吸力峰较相位角Φ=270°偏低;有塔架相位角Φ=270°附近流场结构简单,而相位角Φ=90°附近流动受塔架干扰明显。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塔架下单个叶片推力与扭矩随相位角的变化曲线,发现扭矩与推力均存在随相位角变化的两种波动现象,表现为大"凹坑"与小幅抖动的特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载荷"凹坑"由风力机塔架引起,而载荷小幅抖动由叶根过渡区的流动分离引起。叶片载荷随相位角变化特性机理的阐明对于风力机叶片动态载荷设计具有一定工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董绍璇,陈焕新[8](2017)在《塔影效应分析对数据处理及仪器安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8座测风塔的实测风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四种不同的风速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对于存在塔影效应的风速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进一步对四种不同的风速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了四种数据处理方法对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中的影响以及主风向与风速仪夹角于塔影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方法对风速结果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方法叁处理结果偏大、方法二处理结果偏小、方法一和方法四最接近真实风速状况;各通道及方法叁组成新风速序列计算出的I15湍流特征值偏差很小;塔影效应的程度与主风向和风向仪安装角夹角之间的关系在此次分析中没有显示出相关性。(本文来源于《风能产业(2017年12月)》期刊2017-12-01)

程萍,黄扬,万德成[9](2017)在《塔影效应对风机气动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影效应是影响风机气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就风机塔架对浮式风机非稳态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应用naoe-FOAM-os-SJTU求解器对含塔架风机的气动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型网格采用重迭网格技术进行处理,计算模型选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大型风机NREL-5MW风机。通过数值计算可以分别得到风机和塔架所受气动推力的历时曲线,同时得到精细的流场分布信息。通过改变塔架到叶片之间的距离,分析塔影效应随塔架与叶片距离增大而减弱的作用规律。通过分析不同截面位置流场压力分布,充分理解塔影效应的作用机理。(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期刊2017-08-08)

孟龙,何炎平,赵永生,郭子伟,吴俊[10](2016)在《上风向水平轴风力机塔影效应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力机塔架和叶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风力机气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的5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使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剪切应力输运(Shear-Stress Transport,SST)k-ω湍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叁叶片上风向水平轴风力机开展了塔影效应的分析研究.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模拟结果,在模拟计算之前开展了网格无关性验证以及模型验证.模拟过程中使用了两种模型:带有塔架的风力机模型以及没有塔架的风轮模型,通过对两种模型的模拟研究得到了塔影效应对风力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开展了基于动量叶素理论的方法对塔影效应的研究,并且比较了这两种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上风向水平轴风力机的塔影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塔影效应的存在使风力机气动荷载出现突变,对风力机叶片和塔架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塔影效应的存在对风力机气动荷载的平均值影响较小,使风轮的平均推力值下降0.46%、平均功率值下降0.87%.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塔影效应对风力机气动特性的影响提供了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6年12期)

塔影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塔影效应对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流场有显着影响,研究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塔影效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采用雷诺时均(RANS)方法,在剪切流大气环境下,计算分析5 MW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功率、转矩、切向力、法向力和表面压力,揭示了塔筒对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塔影效应。计算结果显示:塔影效应会明显降低垂直轴风力机的平均功率系数,在270~280°相位角附近显着降低叶片前缘的负压强度和负压范围;随着塔筒直径的减小,叶片前缘的负压强度和负压区范围增大,转矩系数的波动幅度减小,单叶片转矩系数增大,叶片空气动力性能改善,发电效率提高。相关结论对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塔影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郑金雨,卢奭瑄,申周.风切变和塔影效应的影响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2].苏捷,周岱,雷航,吴国强,韩兆龙.大型垂直轴风力机的塔影效应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9

[3].武晓冬,田慕琴,朱燕芳,赵巧娥,刘芳.风剪切和塔影效应作用下直驱式风电并网系统虚拟惯量控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4].温斌荣,魏莎,魏克湘,杨文献,彭志科.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对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8

[5].李丽,潘扬,胡丹梅.5MW风力机塔影效应双向流固耦合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18

[6].胡丹梅,潘扬,张建平.大型水平轴风力机塔影效应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8

[7].杨小川,孟德虹,王运涛,孙岩,李伟.高尖速比下风力机塔影效应及叶片载荷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8].董绍璇,陈焕新.塔影效应分析对数据处理及仪器安装的影响[C].风能产业(2017年12月).2017

[9].程萍,黄扬,万德成.塔影效应对风机气动性能影响分析[C].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2017

[10].孟龙,何炎平,赵永生,郭子伟,吴俊.上风向水平轴风力机塔影效应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6

标签:;  ;  ;  

塔影效应论文-郑金雨,卢奭瑄,申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