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橘止咳滴丸论文-李娟,李晓东,封士兰,胡芳弟

参橘止咳滴丸论文-李娟,李晓东,封士兰,胡芳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参橘止咳滴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参橘止咳滴丸,止咳作用,祛痰作用

参橘止咳滴丸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李晓东,封士兰,胡芳弟[1](2015)在《参橘止咳滴丸止咳祛痰作用的药效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参橘止咳滴丸的止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豚鼠枸橼酸引咳和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咳、小鼠气管段酚红排出法和大鼠气管毛细玻管排痰法等实验方法评价参橘止咳滴丸的止咳祛痰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参橘止咳滴丸各剂量组在延长实验动物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其咳嗽次数,缩短豚鼠电刺激呼吸恢复时间,增加酚红排出量和排痰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急支糖浆)组比较,参橘止咳滴丸中、大剂量组在延长实验动物的潜伏期,减少其咳嗽次数,缩短豚鼠电刺激呼吸恢复时间,增加酚红排出量和排痰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橘止咳滴丸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且其中、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急支糖浆组。(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5年10期)

李娟,封士兰,郭朝晖[2](2015)在《参橘止咳滴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和最大耐受量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参橘止咳滴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测定其最大耐受量。方法:测定参橘止咳滴丸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同时,小鼠灌胃给予参橘止咳滴丸120 g/(kg·d)(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2 290.08倍),观察14天,记录有无死亡发生,确定小鼠对参橘止咳滴丸的最大耐受量。结果: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参橘止咳滴丸供试品试验菌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一次性给予高剂量参橘止咳滴丸,经过14天的连续观察,小鼠无死亡且一般状态良好。结论:参橘止咳滴丸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5年02期)

刘小花,沈孝丽,石义凯,梁瑾,封士兰[3](2012)在《参橘止咳滴丸的指纹图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中药参橘止咳滴丸HPLC指纹图谱,全面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Hyper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0.6~1.0 mL min-1。结果找到16个共有峰;鉴别了肉桂酸、橙皮苷、哈巴俄苷。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全面控制制剂质量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2年01期)

刘小花,沈孝丽,梁谨,党子龙,封士兰[4](2011)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参橘止咳滴丸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参橘止咳滴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得率、肉桂酸和橙皮苷的含量为指标,RP-HPLC测定2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用L9(34)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滤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1.3(30℃),70%乙醇沉淀。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科学。(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1年14期)

徐静汶,刘小花,赵良功,胡芳弟,金凤华[5](200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参橘止咳滴丸中肉桂酸、橙皮苷和哈巴俄苷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参橘止咳滴丸中肉桂酸、橙皮苷和哈巴俄苷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显示,肉桂酸、橙皮苷和哈巴俄苷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 14~0.203 50,0.009 68~0.242 00和0.006 84~0.102 60mg.mL-1,平均回收率为98%~1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19%.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参橘止咳滴丸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参橘止咳滴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参橘止咳滴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测定其最大耐受量。方法:测定参橘止咳滴丸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同时,小鼠灌胃给予参橘止咳滴丸120 g/(kg·d)(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2 290.08倍),观察14天,记录有无死亡发生,确定小鼠对参橘止咳滴丸的最大耐受量。结果: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参橘止咳滴丸供试品试验菌的回收率试验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一次性给予高剂量参橘止咳滴丸,经过14天的连续观察,小鼠无死亡且一般状态良好。结论:参橘止咳滴丸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参橘止咳滴丸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娟,李晓东,封士兰,胡芳弟.参橘止咳滴丸止咳祛痰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5

[2].李娟,封士兰,郭朝晖.参橘止咳滴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和最大耐受量实验[J].西部中医药.2015

[3].刘小花,沈孝丽,石义凯,梁瑾,封士兰.参橘止咳滴丸的指纹图谱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

[4].刘小花,沈孝丽,梁谨,党子龙,封士兰.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参橘止咳滴丸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5].徐静汶,刘小花,赵良功,胡芳弟,金凤华.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参橘止咳滴丸中肉桂酸、橙皮苷和哈巴俄苷含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标签:;  ;  ;  

参橘止咳滴丸论文-李娟,李晓东,封士兰,胡芳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