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论文-马步升

奥义书论文-马步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奥义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世间,奥义书,长篇小说,梁晓声,长篇巨制,中国古典小说,姐姐,而又,千里,生命观

奥义书论文文献综述

马步升[1](2019)在《人世间 一部时代的奥义书》一文中研究指出读完《人世间》,一个久违的汉语词汇呼啸而出:丰赡。不仅因为115万字的规模,也在于其气势如虹而又纵横纷纭的包容度。好的长篇小说就是作者向公众展示带有相当自足完备的知识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作者所持的世界观、历史观、生命观,以及个人的品格、教养等都会无处隐遁(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10-14)

董小英[2](2019)在《《奥义书》之秘传奥秘(下)——古印度的修辞性推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奥义书》是古印度"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的哲学书籍。因处于文史哲未分的叙事时期,其哲学思想是通过故事表述的。《吠陀》主要是在祭祀场面所唱的诗和歌,还有巫术等等,《梵书》主要是讲祭祀。由《梵书》的"祭祀之路"转向《奥义书》的"知识之路"。本文尝试从修辞格式看其推理方式和认知方式,路径从音素、音节开始,经词、句,直到篇章。(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董小英[3](2019)在《《奥义书》之秘传奥秘(上)——古印度的修辞性推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奥义书》是古印度的"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的哲学书籍。因创作时间处于文史哲未分的叙事时期,其哲学思想是通过故事表述的。《吠陀》主要是指在祭祀场面所唱的诗和歌,还有巫术方面的,《梵书》主要是讲祭祀。由《梵书》的"祭祀之路"转向《奥义书》的"知识之路"。文章讨论的仍然是笔者研究《摩西五经》和《周易》的主题:从修辞格式看其推理方式和认知方式,路径从音素、音节开始,经词、句,直到篇章。(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兴彩[4](2019)在《分析吠陀文化及印度早期的哲学思想——以奥义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此地成为了最早的哲学发展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希腊哲学是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在世界上诸多哲学流派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在印度的早期文献吠陀文系中的《梨俱吠陀》中出现了初步的哲学体系,但整体文献偏向宗教类型,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哲学体系,直到《奥义书》时期印度才形成了完善的初步的哲学体系。文章以奥义书为例,简要分析吠陀文化与印度早期的哲学思想。(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4期)

高瑞锋[5](2018)在《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以印度哲学(主要涉及大乘佛学暨奥义书)为基本比较视野,重启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的一种崭新研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以往从大乘佛学角度开展的对叔本华的研究尚显不足,而从系统的奥义书思想反观叔本华的研究则实属鲜见,因此本文以此二者为比较视野探究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是具有研究价值的。第二部分从叔本华伦理学入手,引出其关于意志哲学之“无”的问题,即以否定意志的态度,以禁欲为动机的行为后果就是自愿受苦,其伦理意义就是“涅盘”,在认识的层面即叔本华所说的“无”。第叁部分,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与佛教般若之“空”作比较,论证大乘佛学之空建立在缘起基础上,因而不是彻底的虚无论,而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则表现出虚无主义特征。回顾奥义书在不同时期的存在论思想,并将叔本华意志存在论与之比较,从奥义书存在论看叔本华意志存在论,叔本华的自在之物概念是逐渐变化的,即由先验意识的意志变为认识上的“无”,但叔本华似乎没有放弃存在“有”的实体,最后以佛教的“涅盘”为其哲学的终点,并且认为“涅盘”后有某种“有”,因而陷入了神秘主义。第五部分总结全文核心观点。叔本华前期将意志作为自在之物,确有可能是受到奥义书觉性思想的影响,而其后期通向“无”,则或许是来自佛教冥性思想的影响。叔本华以否定的方式探索本真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仍然是不彻底的。通过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的新探索,笔者认为,东西方接近本真存在的不同思路的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暨可相互借鉴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12-01)

苏建平[6](2018)在《一个人的奥义书》一文中研究指出A关于神秘,首先来自于每个人的自身。正如撰写经书的人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无需任何逻辑,和任何道理。那照耀万物的光,那照亮你眼睛的光,它来到你的时间中,哺育又收割。在同样的情况下,你被抛到了世上。制造你的人,满脸欣喜。围观你的人,也满脸欣喜。他们哺育又收割你,等待有一天你来哺育又收割他们。(本文来源于《散文诗世界》期刊2018年09期)

周文莲[7](2017)在《集十年之功成就鸿篇巨制——评吴学国的《奥义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奥义书思想研究》从人类精神史的宏大视野和中西方哲学比较的角度出发,对《奥义书》思想的发展进行了非常细致、深入、客观和全面的阐释。它是一部具有严密体系、思想深邃、视域宏阔且内容丰富的真正的原创学术巨着,填补了学界多方面空白。它的出版不仅是印度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而且将给中西方宗教、哲学和文化研究带来重要启发。(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7年13期)

王雷泉[8](2017)在《梵我一如:奥义书精神的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眼下的国内学界,对于印度思想文化的研究与我们当前的实际需要不太相称。一方面,中印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正在不断增加,这些均要求我们对这个迅速成长的邻国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虽然通过佛教的媒介,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互相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印度文化研究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6-15)

多杰扎西[9](2017)在《论吠陀文化及印度早期的哲学思想——以《奥义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堪称叁大哲学传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吠陀文献之《梨俱吠陀》中虽然产生了哲学思想的萌芽,但其内容则倾向于宗教,而未形成系统的哲学体系。在《梨俱吠陀》等吠陀文献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到奥义书时期系统形成了印度早期的哲学思想体系,且《奥义书》也成为了印度最早的哲学经典。故本文以古印度吠陀文化为引导,以奥义书为本位,阐述了吠陀文化中印度早期哲学思想的产生。(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万么项杰[10](2017)在《论印度《奥义书》的宗教和哲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奥义书》是吠陀时期印度最着名的一部经典,本文对《奥义书》中所表现的创世说、轮回、因果以及因明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印证了佛教的部分教义源自《奥义书》的实事。(本文来源于《青藏高原论坛》期刊2017年01期)

奥义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奥义书》是古印度"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的哲学书籍。因处于文史哲未分的叙事时期,其哲学思想是通过故事表述的。《吠陀》主要是在祭祀场面所唱的诗和歌,还有巫术等等,《梵书》主要是讲祭祀。由《梵书》的"祭祀之路"转向《奥义书》的"知识之路"。本文尝试从修辞格式看其推理方式和认知方式,路径从音素、音节开始,经词、句,直到篇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奥义书论文参考文献

[1].马步升.人世间一部时代的奥义书[N].文艺报.2019

[2].董小英.《奥义书》之秘传奥秘(下)——古印度的修辞性推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董小英.《奥义书》之秘传奥秘(上)——古印度的修辞性推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王兴彩.分析吠陀文化及印度早期的哲学思想——以奥义书为例[J].时代报告.2019

[5].高瑞锋.叔本华意志哲学之“无”[D].兰州大学.2018

[6].苏建平.一个人的奥义书[J].散文诗世界.2018

[7].周文莲.集十年之功成就鸿篇巨制——评吴学国的《奥义书思想研究》[J].出版广角.2017

[8].王雷泉.梵我一如:奥义书精神的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9].多杰扎西.论吠陀文化及印度早期的哲学思想——以《奥义书》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7

[10].万么项杰.论印度《奥义书》的宗教和哲学思想[J].青藏高原论坛.2017

标签:;  ;  ;  ;  ;  ;  ;  ;  ;  ;  

奥义书论文-马步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