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电源论文-陈菁,张万

可变电源论文-陈菁,张万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变电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开关电源,BUCK,STC单片机,IR2104

可变电源论文文献综述

陈菁,张万[1](2018)在《单片机控制下可变输出电压的电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使用的开关电源几乎都采用旋钮开关调节电压,调节精度不高,而且经常跳变,使用麻烦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的可变输出电压的电源,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并提高智能化程度。它产生两路47 k Hz的PWM脉冲信号,分别经过MOS驱动IC IR2104控制两个BUCK电路。单片机内部自带的10位ADC能通过电压电流检测电流实时反馈两路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并由此调整输出的PWM的占空比,形成电压闭环控制系统。设计按键能设置输出电压的大小、液晶屏显示实时输出电压与电流。测定显示在额定电流1 A输出的情况下,满载的供电效率为82%,输出电压误差小于0.15 V。(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杨健[2](2017)在《低电源电压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功耗是无线移动终端发展的基本趋势,可变增益放大器作为无线射频接收链路(如GPS)中的一个关键模块,研究低功耗可变增益放大器是当前的热点之一,而工作电压的降低是减小功耗的最有效方法。论文开展低电压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论文设计了一种用于GPS接收链路中的低电源电压可变增益放大器。为了满足增益动态范围的要求,采用了粗调增益级和精调增益级级联结构,其中粗调增益级由直流耦合的四级自偏置差分结构的固定增益放大器构成,精调增益级则采用了适用于低电源电压下的开环源极退化结构,在简化电路结构的同时还降低了功耗。经仿真验证后进行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在0.7V电源电压下能够稳定地实现高增益放大和调节功能。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功耗为0.84mW,最大增益不低于76dB,整体接收链路的灵敏度达到-95dBm。但是在缓冲级的输出端口存在约为220mV共模电平偏移,且在零输入时有低频饱和方波输出。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对电路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完成基于低电压主从结构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电路与版图设计,并进行仿真验证。粗调级的尾电流源的共模抑制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增加了放大器电路的电压裕度和输出摆幅。精调级在实现增益的高精度调节的同时,既改善了传统闭环结构在低电源电压下稳定性问题,又使得传统源极退化结构由尾电流源引起的增益“上翘”现象得到缓解。结果表明优化改进的结构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粗调级放大器的共模抑制能力提高了 48.6dB;电路对低频小信号抑制能力高达-60dB;输出共模电平随工艺角(TT/FF/SS)变化幅度约为±1mV。整体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范围为44.73dB-81.6dB,增益步长为5dB,增益误差低于0.5dB,-0.5dB带宽达到4.79MHz,整体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为28.6dB,在0.7V的电源电压下电路的功耗为1.2mW,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5-17)

朱少华[3](2016)在《使用光电耦合器的可变高压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上具有可调直流输出范围的电源,基本上都在0伏到30伏或60伏之间,然而在60伏以上的电源却不是很多,本设计实例提供这方面的解决方案。有许多固定电压开关方式电源(SMPS)可以采用,并且通过多个系列的连接,能够给我们提供更高的固定电压。为了从(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16-08-28)

祝龙记,王丹[4](2016)在《光伏逆变电源可变虚拟惯量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岛模式下频率的稳定对光伏逆变电源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在孤岛模式下输出电能频率的稳定,该文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思想设计VSG的功频控制器,考虑当频率发生变化时VSG功频控制器调整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变虚拟惯量的控制策略,通过实时选择不同的虚拟惯量值来实现快速平抑频率波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更快速地实现功率跟踪和频率稳定。(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海东[5](2015)在《采用光电耦合器的可变高压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0V~30V或60V可调直流输出的电源,但高于60V的电源则很少。本设计实例可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现在有很多固定电压开关模式电源(SMPS),将几个这样的电源串联起来还可实现更高的固定电压。为了从SMPS或基于传统变压器的电源获得可(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15-08-30)

金棋龙[6](2015)在《可变负载的电磁热激励电源控制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无损检测日渐重要,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无损检测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红外热成像检测时要求激励电源加热时间较短,需更换不同材料负载,负载电感、电阻参数可能变化较大,导致负载固有谐振频率会发生变化。常规使用频率跟踪来实现激励电源的最大化功率输出,但是在高频或频率变化较大时,尤其电源启动时,有可能跟踪速度较慢甚至跟踪不上,存在跟踪范围窄,适应性差的缺点。本论文以电源控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在可变负载情况下的频率跟踪效果,解决了电源启动慢,跟踪差的问题。同时简单的论述了电源控制器的应用,分析了基于感应加热和磁滞损耗两种加热形式的红外热成像缺陷检测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基于传统的模拟锁相环原理设计了改进型的数字锁相环结构,简要叙述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对锁相功能实行了仿真验证,为后续电路设计建立了理论依据。(2)根据系统需求进行了电源控制器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主要分为电源电路设计、主控电路设计、相位检测电路设计。由于A/D转化结果误差较大,设计了A/D校正算法提高精度到2%之内。针对电源启动快速、输出稳定的需求,设计了结合二分法与PI的频率跟踪算法,并且编写了整机程序。(3)搭建了整机实验平台,验证了设计的电源控制器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负载特性和频率跟踪性能,使电源启动时间控制在10ms左右,输出频率稳定度在200Hz以内。(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期刊2015-06-01)

叶耀[7](2013)在《让探究发展得更自然些——从可变稳压输出电源的配置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欧姆定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提出为了使"探究发展得更自然些",要善于对教材的安排进行重新认识,建议将干电池与滑动变阻器看成一个"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电压可变的电源"整体,或者由实验室提供"可变稳压输出电源",从而提出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教材的编写、实验室的配置、试题的命题来保驾护航。(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3年10期)

庄敏[8](2013)在《输出电压可变的通用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附图所示电路可在外部DAC (未示出)控制下为EEPROM提供编程电压。还可以用一个电位器来代替该DAC,以建立从12 V电源上工作,并能提供OV~32V可变输出电压的通用电源。凌特科技公司(Linear Technology)的LT1072HV型可变升(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13-03-03)

熊志利[9](2012)在《可变交流电源测试实验环境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环境为电子产品提供可变的交流电源测试,并且能模拟现场各种恶劣电源,能很完整的测试所生产仪表的电源,保证仪表在各种电源情况下正常运行。(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2年09期)

韩团军[10](2010)在《可变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利用晶体管组成的滞留稳压电源。由于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可以输出大的电流和高的电压,又采用负反馈电路,能够克服由于负载变动而产生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能够经常保持一定值的输出电压。(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36期)

可变电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功耗是无线移动终端发展的基本趋势,可变增益放大器作为无线射频接收链路(如GPS)中的一个关键模块,研究低功耗可变增益放大器是当前的热点之一,而工作电压的降低是减小功耗的最有效方法。论文开展低电压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论文设计了一种用于GPS接收链路中的低电源电压可变增益放大器。为了满足增益动态范围的要求,采用了粗调增益级和精调增益级级联结构,其中粗调增益级由直流耦合的四级自偏置差分结构的固定增益放大器构成,精调增益级则采用了适用于低电源电压下的开环源极退化结构,在简化电路结构的同时还降低了功耗。经仿真验证后进行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可变增益放大器电路在0.7V电源电压下能够稳定地实现高增益放大和调节功能。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功耗为0.84mW,最大增益不低于76dB,整体接收链路的灵敏度达到-95dBm。但是在缓冲级的输出端口存在约为220mV共模电平偏移,且在零输入时有低频饱和方波输出。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对电路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完成基于低电压主从结构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电路与版图设计,并进行仿真验证。粗调级的尾电流源的共模抑制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增加了放大器电路的电压裕度和输出摆幅。精调级在实现增益的高精度调节的同时,既改善了传统闭环结构在低电源电压下稳定性问题,又使得传统源极退化结构由尾电流源引起的增益“上翘”现象得到缓解。结果表明优化改进的结构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粗调级放大器的共模抑制能力提高了 48.6dB;电路对低频小信号抑制能力高达-60dB;输出共模电平随工艺角(TT/FF/SS)变化幅度约为±1mV。整体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范围为44.73dB-81.6dB,增益步长为5dB,增益误差低于0.5dB,-0.5dB带宽达到4.79MHz,整体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为28.6dB,在0.7V的电源电压下电路的功耗为1.2mW,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变电源论文参考文献

[1].陈菁,张万.单片机控制下可变输出电压的电源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8

[2].杨健.低电源电压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D].东南大学.2017

[3].朱少华.使用光电耦合器的可变高压电源[N].电子报.2016

[4].祝龙记,王丹.光伏逆变电源可变虚拟惯量控制策略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6

[5].张海东.采用光电耦合器的可变高压电源[N].电子报.2015

[6].金棋龙.可变负载的电磁热激励电源控制器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

[7].叶耀.让探究发展得更自然些——从可变稳压输出电源的配置谈起[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

[8].庄敏.输出电压可变的通用电源[N].电子报.2013

[9].熊志利.可变交流电源测试实验环境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2

[10].韩团军.可变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0

标签:;  ;  ;  ;  

可变电源论文-陈菁,张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