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痫丸论文-陈付合

定痫丸论文-陈付合

导读:本文包含了定痫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拟通脑定痫丸,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丙戊酸钠

定痫丸论文文献综述

陈付合[1](2019)在《自拟通脑定痫丸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自拟通脑定痫丸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病例9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通脑定痫丸,每日早,午,晚各服一丸,一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西药苯妥英钠、鲁米那、丙戊酸钠等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叁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52例中,痊愈32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38例中,痊愈8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78.95%。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通脑定痫丸治疗脑血管病无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临床使用安全,值得探讨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5期)

李静[2](2019)在《化痰通络汤合定痫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中风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卒中后癫痫(Poststorke Epilepsy,PSE)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因卒中本身所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它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癫痫发作不仅会影响脑卒中病程的进展和预后,更会增加患者致残率,对患者后期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治疗卒中后癫痫意义重大。中医药治疗卒中和癫痫都被证实有显着疗效,那么对于治疗卒中后癫痫,中医药能否发挥其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神经炎症与缺血性脑损伤密切相关,并已被证明是癫痫脑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机制,故可以用细胞因子来评价脑损伤情况,本研究运用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互结证,研究中医药的疗效,并探讨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进一步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奠定理论基础。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合定痫丸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癫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奥卡西平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合定痫丸加减治疗,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对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记录治疗第1、3个月的癫痫发作次数,在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24小时视频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1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1个月时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1、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1个月时两组当月癫痫发作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第3个月治疗组当月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24小时视频脑电图提示,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痫性放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合定痫丸联合奥卡西平片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互结证),能够增强对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减少发作次数,改善痫性放电,同时改善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相比单用奥卡西平片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相关,且临床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26)

吴琼,汪顺贵,郭雪峰,李华琼,陈爱玲[3](2019)在《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定痫丸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小鼠海马组织miRNA-187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定痫丸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小鼠海马组织miRNA-18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小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运用q-PCR技术验证其差异性表达。予定痫丸悬混液灌胃,运用q-PCR技术检测定痫丸悬混液对癫痫小鼠海马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癫痫小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下调18个,上调10个。筛选出miRNA-187,运用q-PCR技术验证了其表达下调(P<0.05)。经定痫丸悬混液干预后,发现癫痫小鼠海马组织miRNA-187表达上调(P<0.05)。结论:定痫丸可能通过上调miRNA-187对癫痫起到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定痫丸治疗癫痫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程记伟,陶杰,张淑芬,李国毅,陈黎佶[4](2018)在《定痫丸对难治性癫痫大鼠抗癫痫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定痫丸对难治性癫痫大鼠的抗痫作用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2组,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80只,然后将造模成功的64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定痫丸组、卡马西平组、中西药联用组,每组各16只。定痫丸组灌服定痫丸混悬剂1. 5 g·kg~(-1)·d~(-1),卡马西平组灌服卡马西平溶液30 mg·kg~(-1)·d~(-1),中西药联用组同时给予定痫丸混悬剂和卡马西平溶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蒸馏水15 m L·kg~(-1)·d~(-1),连续给药1月。通过行为学及脑电图指标评价定痫丸的抗痫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评价定痫丸对卡马西平脑内药物浓度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观察大鼠脑内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及定痫丸对其干预作用。结果:正常组大鼠无癫痫发作,脑内仅有少量MDR1,P-gp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升高(P <0. 05),持续时间延长(P <0. 05),脑皮质及海马MDR1,P-gp表达增加(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及持续时间降低(P <0. 05),大鼠脑内MDR1,P-gp表达减少(P <0. 05);与定痫丸组比较,中西药联用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 <0. 05),持续时间更短(P <0. 05),MDR1,P-gp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 <0. 05);与卡马西平组比较,定痫丸组及中西药联用组大鼠脑内MDR1,P-gp表达减少(P <0. 05),中西药联用组大鼠癫痫发作级别更低(P <0. 05),持续时间更短(P <0. 05),且大鼠脑内卡马西平药物浓度升高(P <0. 05)。结论:定痫丸对难治性癫痫具有一定的抗痫作用,且能逆转卡马西平的耐药,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逆转耐药作用可能与阻断脑内MDR1,P-gp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24期)

王书玲,侯江红,陈团营,申冬冬[5](2018)在《定痫丸加减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痰火扰神证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痰火扰神证应用定痫丸加减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14例痰火扰神型癫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口服左乙拉西坦片,观察组(5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定痫丸加减治疗,所有患儿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儿童癫痫生存质量问卷(QOLCE)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较对照组的77.2%明显升高(χ~2=5.600,P<0.05)。两组治疗后C-WISC中各智力功能[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及全智商(FIQ)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QOLCE中各维度(包括躯体功能、情感健康、行为功能等)评分和总体健康、自评生存质量评分及QOLCE总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5.3%(3/57)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为8.8%(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L-6,IL-1β,TNF-α,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GSH,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癫痫痰火扰神证应用定痫丸加减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能明显减轻患儿症状,控制癫痫发作,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李政丹[6](2018)在《加减定痫丸治疗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汤剂“加减定痫丸”治疗前后,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的睑痉挛强度分级(Cohen分级)、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改变,评价“加减定痫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70例,并随机分配到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予“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ATP片+葡萄糖酸钙片”联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予“加减定痫丸”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前后的睑痉挛强度分级(Cohen分级)、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变,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客观评价“加减定痫丸”治疗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次临床研究共纳入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眼睑痉挛患者,其中,共有66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观察组中脱落1例,对照组中脱落3例,本研究总脱落率为5.71%。(2)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睑痉挛强度分级(Cohen分级)、单项中医证候积分分布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后,观察组在改善睑痉挛强度分级(Cohen分级)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4)总体疗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两组相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5)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检查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两组内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减定痫丸”联合“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ATP片+葡萄糖酸钙片”治疗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疗效明显,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睑痉挛强度分级(Cohen分级)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比单纯运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ATP片+葡萄糖酸钙片”更具优势。2、“加减定痫丸”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路小映,裴林,张亚平,张宁[7](2018)在《60例针刺结合定痫丸加减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进行60例针刺结合定痫丸加减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分析,提高治疗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小儿癫痫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30例小儿癫痫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定痫丸加减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0例小儿癫痫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3%。由此可知,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针刺结合定痫丸加减治疗小儿癫痫后,患儿脑电图逐渐恢复至正常,临床症状和癫痫发作明显缓解,值得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范晓珏,朴泉宇[8](2016)在《定痫丸添加治疗风痰闭阻型癫痫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风痰闭阻型癫痫患者通过定痫丸添加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风痰闭阻型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用常规抗癫痫药(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添加定痫丸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比对照组(75%)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10%)与对照组(7.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风痰闭阻型癫痫患者通过常规抗癫痫药治疗及定痫丸添加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着,但合并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治疗效果增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6年12期)

张献,李崖雪,刘潇,邵音,孙士红[9](2016)在《小儿推拿配合定痫丸治疗特发性癫痫患儿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定痫丸治疗小儿特发性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采用奇偶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GF-1含量变化。结果:推拿配合药物组可明显减少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与推拿组、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定痫丸治疗特发性癫痫临床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水平,升高IGF-1水平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6年04期)

张源,戴国友[10](2016)在《不同工艺制备的定痫丸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制丸机塑制法与包衣锅泛丸法制备的定痫丸质量。方法:以丸粒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含水量、汞含量及外观色泽为指标,比较2种方法制备的定痫丸质量。结果:塑制法制备的定痫丸重量差异小、色泽均匀、崩解时限、含水量及汞含量更易于控制。结论:采用塑制法制备的定痫丸质量优于泛制法,工艺过程简单可控。(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6年07期)

定痫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中风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卒中后癫痫(Poststorke Epilepsy,PSE)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因卒中本身所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它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癫痫发作不仅会影响脑卒中病程的进展和预后,更会增加患者致残率,对患者后期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治疗卒中后癫痫意义重大。中医药治疗卒中和癫痫都被证实有显着疗效,那么对于治疗卒中后癫痫,中医药能否发挥其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神经炎症与缺血性脑损伤密切相关,并已被证明是癫痫脑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机制,故可以用细胞因子来评价脑损伤情况,本研究运用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互结证,研究中医药的疗效,并探讨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进一步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奠定理论基础。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合定痫丸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癫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奥卡西平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合定痫丸加减治疗,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对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记录治疗第1、3个月的癫痫发作次数,在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24小时视频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1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1个月时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1、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1个月时两组当月癫痫发作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第3个月治疗组当月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24小时视频脑电图提示,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痫性放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合定痫丸联合奥卡西平片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互结证),能够增强对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减少发作次数,改善痫性放电,同时改善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相比单用奥卡西平片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提高了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相关,且临床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痫丸论文参考文献

[1].陈付合.自拟通脑定痫丸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李静.化痰通络汤合定痫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

[3].吴琼,汪顺贵,郭雪峰,李华琼,陈爱玲.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定痫丸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小鼠海马组织miRNA-187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4].程记伟,陶杰,张淑芬,李国毅,陈黎佶.定痫丸对难治性癫痫大鼠抗癫痫作用及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5].王书玲,侯江红,陈团营,申冬冬.定痫丸加减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痰火扰神证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6].李政丹.加减定痫丸治疗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7].路小映,裴林,张亚平,张宁.60例针刺结合定痫丸加减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8].范晓珏,朴泉宇.定痫丸添加治疗风痰闭阻型癫痫的临床观察[J].健康之路.2016

[9].张献,李崖雪,刘潇,邵音,孙士红.小儿推拿配合定痫丸治疗特发性癫痫患儿机理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6

[10].张源,戴国友.不同工艺制备的定痫丸质量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

标签:;  ;  ;  

定痫丸论文-陈付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