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板网壳论文-朱锐,张华刚,陈寿延,姜岚,唐攒辉

折板网壳论文-朱锐,张华刚,陈寿延,姜岚,唐攒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折板网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斜放网格密肋折板网壳,静力特性,参数分析

折板网壳论文文献综述

朱锐,张华刚,陈寿延,姜岚,唐攒辉[1](2019)在《斜放网格棱柱面密肋折板网壳的静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斜放网格混凝土棱柱面密肋折板网壳静力特性,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32个算例,通过有限元参数化分析考虑了结构的矢跨比、斜向密肋梁刚度、脊线梁刚度、主拱梁刚度、边梁刚度、屋面板厚度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屋盖具有较好的刚度和空间受力特性,且主拱和斜向密肋是屋盖中的主要受力构件;矢跨比对屋盖最大挠度的影响较大,并且随着矢跨比增大结构内力呈现下降趋势,建议矢跨比取1/6~1/4;提高斜向肋刚度有利于提高屋盖整体刚度,建议斜向肋截面高度取屋盖跨度的1/60~1/45;脊线梁的截面刚度对相连的斜向肋轴力影响较大,建议脊线的截面高度按屋盖跨度的1/65~1/34;主拱刚度对屋盖整体刚度贡献较大,建议主拱的截面高度取屋盖跨度的1/51~1/36;边梁刚度在整体结构中的贡献不大,可取边梁跨度的1/20~1/15为边梁的截面高度;屋面板厚在满足使用情况下不应取值过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方强[2](2017)在《四边底大跨度混凝土密肋折板网壳静动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折板网壳结构是结合密肋平板和折板壳体的力学性能而提出的一类新型混凝土空间结构,是由多块密肋板在脊线或谷线处交汇构成,其传力路径明确,形式多样造型丰富;相比传统网壳结构,新型折板网壳不仅能降低光滑曲面网壳的模板工程施工难度,而且可以通过增加漫反射避免声音过于集中的现象,完全能符合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理念。不同的结构形式其力学性能各异,本文以其中的折板式拟扁网壳和幕式密肋网壳为研究对象,在四点支撑条件下对其应用空间梁单元和板壳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强度、刚度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详细讨论了结构矢跨比,脊线刚度,边梁刚度,密肋梁刚度等因素对结构静、动力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结构主要构件的设计建议。对折板式拟扁网壳静、动力性能分析表明:密肋平板在屋盖中具有拱效应,弯矩分布特征与其用作楼盖时相同,结构频谱分布具有密集性及跳跃性特点,低阶振型以脊线为振动节线;边缘桁架上弦是屋盖的主要传力构件,且其面外刚度对振型影响较大;密肋梁刚度改变能显着影响结构整体刚度,过低的矢跨比会增大结构轴力,脊线几乎不影响结构力学性能;建议折板式拟扁网壳结构矢跨比不宜小于1/6;脊线截面高度可取屋盖跨度的1/50~1/30;密肋梁截面高度可按结构跨度的1/60~1/35确定;边梁截面高度可与脊线截面高度相同。对幕形密肋网壳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表明:结构具有拱向传力性能,结构频谱分布具有密集性及跳跃性特点;脊线是结构的主要传力构件,矢跨比降低使结构内力增加;加强密肋梁刚度对提高结构刚度具有一定的作用;增大边梁刚度会显着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建议幕形密肋网壳结构矢跨比不宜低于1/6;脊线截面高度按跨度的1/40~1/25取值;密肋截面高度可取跨度的1/45~1/30;边梁截面高度取跨度的1/30~1/20。本文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刘彩[3](2016)在《拟球面密肋式折板网壳屋盖的静、动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密肋楼盖、薄壳结构和折板结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跨度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密肋式折板网壳屋盖结构。这种屋盖结构在其脊线或谷线处由多块密肋平板按一定的规律相交构成,为了满足现代建筑对屋盖的造型需要,可以对空间几何形状作相应的切割,得到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建筑造型奇异多彩的屋盖结构。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方法开展拟球面密肋折板网壳的静力性能和动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受力状态与球网壳结构受力状态相似;折板之间相互约束变形,大大提高面内刚度。根据各因素对结构竖向刚度和构件受力状态的影响,对拟球面叁角形网格的密肋折板网壳屋盖而言,矢跨比取值不宜小于1/3~1/8;副脊线梁截面高度宜取其跨度的1/50;边梁的截面高度可按边梁跨度的1/10~1/8取值;对拟球面叁角形网格的密肋折板网壳屋盖而言,建议脊线边梁划分的网格尺寸为1.2m左右;建议适当提高脊线和边梁刚度。结构的自振频率具有密集分布的特点,振型号与频率曲线具有明显的跳跃台阶,同一台阶上的频率对应的振型相似;结构的低阶振型主要表现为边界附近折板的竖向振动。整体结构上刚下柔,结构的整体变形比纯屋盖时要大,基频比纯屋盖时要小;边梁拉力和侧推力较为明显;建议增大矢跨比,使结构受力更优越更合理同时变形更小;建议增大边梁刚度,施加预应力,提高配筋率来增大对边梁拉力的抵抗作用;建议增大柱子刚度,否则上部结构够刚下部结构够柔不利于结构抗震;整体模型的基频对矢跨比的变化不敏感,而对柱子刚度的变化较为敏感。理论分析证明,这种新型屋盖结构具有整体性好,承载能力和刚度大,结构变形小,安全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在大跨度混凝土多层公共建筑及民用建筑结构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空间结构。(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6-06-01)

苗峰,郑晓清,董石麟,张杰[4](2016)在《某复杂双层折板网壳的动力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科技学院学生活动中心钢屋盖为背景,研究复杂双层折板网壳的动力性能。对结构进行模态、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刚度和经济指标。在考虑双重非线性分析杆系结构时,应引入杆件失稳的本构关系。复杂折板网壳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对地震波频率成分主要以低频为主时尤为敏感,因此需要足够的持时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6年04期)

赵忠佳,鹿少博,鹿晓阳,赵晓伟,李龙[5](2016)在《哥特式建筑风格与现代网壳结构设计的融合——角锥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及形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哥特式建筑风格和角锥折板网壳特点,采用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参数化设计语言,研制了五种不同网格类型的角锥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宏程序,实现了给定跨度S、矢高F、环向对称区域份数Kn和径向节点圈数Nx等参数下,五种类型角锥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对五种网壳进行了受力性能分析,探究了网壳结构最不利位移、最不利应力随矢高变化规律:并以结构耗钢量为目标函数,以Kn、Nx为设计变量进行了形状优化。建模实例表明该参数化设计宏程序方便、快捷,形状优化设计给出了在跨度、矢高不变时结构耗钢量随网格数变化规律及耗钢量最小的最优网格数。(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郑晖[6](2015)在《折板网壳结构整体稳定分析中最不利初始几何缺陷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网壳结构整体稳定分析中有叁种几何缺陷分析方法,但哪种为最不利缺陷分布一直没有定论。本文以南阳玉器超市屋顶网壳结构为工程背景,对该双层折板网壳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中最不利初始几何缺陷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完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然后以各阶模态作为初始几何缺陷分布模态,再对结构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哪一阶模态最不利,再将该阶最不利模态与静力失稳模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第9阶模态施加缺陷比按第1阶模态和按静力失稳模态施加缺陷更为不利。(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5年06期)

刘峰成[7](2015)在《宝石形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盛会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深圳大运会等,各类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便借此契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形式新颖的空间网格结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折板网壳结构。折板网壳结构是在融合了混凝土折板结构和钢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形式独特的网格结构,由平板网格微元按照一定方式拼接而成,其样式简洁大方,非常美观并且杆件连接简单。折板网壳结构具有折板结构的许多优点,自然形成的脊线或谷线增大了其面内强度、刚度,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稳定能力。又因其每一组成单元都是平面,杆件类型少,便于屋面板的铺设,大大提高了构件加工制作、结构施工安装效率,可以做到机械化和商品化,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折板网壳结构杆件、节点数量较多,矢跨比、环向区域份数、网格尺寸等的改变都会带来结构构件内力和总体造价的显着改变,结构设计、优化过程比较繁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APDL语言实现了叁种不同类型的“宝石形”折板网壳的参数化设计,用户可方便的通过编制的宏程序对各类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定制了用户图形交互输入界面,通过此界面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单层折板网壳宏程序,完成对所需模型的参数化建模。文章通过ANSYS进行了不同控制参数下的结构静力计算,分别研究了叁种“宝石形”网壳模型的静力特点,并讨论了环向区域份数、结构上下部矢高、上下部跨度、边界条件以及主次构件的不同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总结归纳了其受力特点。根据叁类“宝石形”折板网壳结构自身几何关系分类型推导了结构上下部跨度、上下部矢高、环向对称区域份数、径向节点圈数等控制参数与结构杆件长度间的函数关系式,并阐述了该公式在“宝石形”折板网壳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对“宝石形”折板网壳进行了屈曲模态分析和考虑几何初始缺陷的非线性稳定分析,探讨了叁类折板网壳特征值随矢跨比的变化规律以及其非线性极限承载力随矢跨比和几何初始缺陷的变化规律,深入研究了叁类“宝石形”折板网壳结构的各类设计参数对其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5-05-01)

陈亚若,鹿少博,鹿晓阳,陈世英,王巧莎[8](2014)在《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网壳结构的融合——四坡与双坡坡屋顶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与受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建筑学角度将传统建筑坡屋顶与现代折板网壳结构相融合,采用ANSYS软件自带APDL语言,提出并研发了两类(六种)坡屋顶折板网壳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与结构设计宏程序;用户只需依据建筑风格和特点要求输入坡屋顶折板网壳相关几何参数:东西跨度L、南北跨度W、高度H、正脊长度S、正脊分割份数Kn、垂脊分割份数Nx、翘曲比例b,即可生成所需模型;并对这两类(六种)坡屋顶折板网壳结构进行了随几何参数变化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程序可将坡屋顶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折板网壳结构设计有效结合,方便地设计出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坡屋顶折板网壳,该类折板网壳结构受力性能随南北跨度W、高度H、正脊长度S呈规律变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鹿晓阳,张萍,陈世英,洪宁,陈亚若[9](2013)在《折板网壳结构参数化设计及受力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折板网壳结构特点,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自带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Language),研制了两类单层折板网壳结构参数化设计宏程序;实现了给定跨度S、中矢高F、边矢高Fb、环向对称区域份数Kn、径向节点圈数Nx等参数下,两类单层折板网壳的参数化设计;并应用ANSYS软件对两类单层折板网壳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为折板网壳结构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建模实例表明,该参数化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简单、高效、实用,为采用ANSYS软件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几何参数下折板网壳结构受力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提供了极大方便。(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虞终军,刘冰[10](2012)在《新型折板网壳结构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折板网壳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兼具了空间桁架结构与空间网壳的优点。重点介绍了该结构在分析与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结构体系的布置与力学特性;荷载的安全取值以及构件合理计算长度系数的确定;利用弹塑性方法分析其稳定性、极限承载力以及塑性发展规律以说明折板网壳结构优异的力学承载性能;对复杂套钢管节点进行弹塑性分析。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供类似结构的设计、分析参考。(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2年04期)

折板网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凝土折板网壳结构是结合密肋平板和折板壳体的力学性能而提出的一类新型混凝土空间结构,是由多块密肋板在脊线或谷线处交汇构成,其传力路径明确,形式多样造型丰富;相比传统网壳结构,新型折板网壳不仅能降低光滑曲面网壳的模板工程施工难度,而且可以通过增加漫反射避免声音过于集中的现象,完全能符合现代绿色节能建筑理念。不同的结构形式其力学性能各异,本文以其中的折板式拟扁网壳和幕式密肋网壳为研究对象,在四点支撑条件下对其应用空间梁单元和板壳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强度、刚度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详细讨论了结构矢跨比,脊线刚度,边梁刚度,密肋梁刚度等因素对结构静、动力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结构主要构件的设计建议。对折板式拟扁网壳静、动力性能分析表明:密肋平板在屋盖中具有拱效应,弯矩分布特征与其用作楼盖时相同,结构频谱分布具有密集性及跳跃性特点,低阶振型以脊线为振动节线;边缘桁架上弦是屋盖的主要传力构件,且其面外刚度对振型影响较大;密肋梁刚度改变能显着影响结构整体刚度,过低的矢跨比会增大结构轴力,脊线几乎不影响结构力学性能;建议折板式拟扁网壳结构矢跨比不宜小于1/6;脊线截面高度可取屋盖跨度的1/50~1/30;密肋梁截面高度可按结构跨度的1/60~1/35确定;边梁截面高度可与脊线截面高度相同。对幕形密肋网壳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表明:结构具有拱向传力性能,结构频谱分布具有密集性及跳跃性特点;脊线是结构的主要传力构件,矢跨比降低使结构内力增加;加强密肋梁刚度对提高结构刚度具有一定的作用;增大边梁刚度会显着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建议幕形密肋网壳结构矢跨比不宜低于1/6;脊线截面高度按跨度的1/40~1/25取值;密肋截面高度可取跨度的1/45~1/30;边梁截面高度取跨度的1/30~1/20。本文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折板网壳论文参考文献

[1].朱锐,张华刚,陈寿延,姜岚,唐攒辉.斜放网格棱柱面密肋折板网壳的静力特性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方强.四边底大跨度混凝土密肋折板网壳静动力性能分析[D].贵州大学.2017

[3].刘彩.拟球面密肋式折板网壳屋盖的静、动力性能分析[D].贵州大学.2016

[4].苗峰,郑晓清,董石麟,张杰.某复杂双层折板网壳的动力分析研究[J].钢结构.2016

[5].赵忠佳,鹿少博,鹿晓阳,赵晓伟,李龙.哥特式建筑风格与现代网壳结构设计的融合——角锥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及形状优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6].郑晖.折板网壳结构整体稳定分析中最不利初始几何缺陷的探讨[J].特种结构.2015

[7].刘峰成.宝石形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

[8].陈亚若,鹿少博,鹿晓阳,陈世英,王巧莎.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网壳结构的融合——四坡与双坡坡屋顶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与受力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

[9].鹿晓阳,张萍,陈世英,洪宁,陈亚若.折板网壳结构参数化设计及受力特点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

[10].虞终军,刘冰.新型折板网壳结构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2

标签:;  ;  ;  ;  

折板网壳论文-朱锐,张华刚,陈寿延,姜岚,唐攒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