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插板节点论文-常鸿飞,秦福阳,左文康,谢伟,周绿元

钢管插板节点论文-常鸿飞,秦福阳,左文康,谢伟,周绿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钢管插板节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方钢管,覆板加强节点,竖向插板加强节点,T型节点

钢管插板节点论文文献综述

常鸿飞,秦福阳,左文康,谢伟,周绿元[1](2019)在《方钢管覆板及插板加强T型节点弯曲滞回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试验测试及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方钢管覆板加强和插板加强T型节点的弯曲滞回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以及延性等.试验表明:在支管平面内往复弯矩作用下,覆板加强节点、插板加强节点及未加强节点均经历了初始开裂、裂纹闭合、裂纹扩展及裂缝贯通4个阶段,且初始裂缝均在支管根部转角处;覆板及插板加强节点抗弯承载力明显高于对应未加强节点,但均低于等宽未加强节点;覆板加强使节点累积能量耗散和延性比未加强节点分别降低39.5%和36.8%;而插板加强则分别提高19.2%和8.0%.参数分析表明:覆板厚度及屈服强度对覆板加强节点滞回性能及耗能能力影响较大,覆板长度影响很小.插板加强节点受弯滞回性能受支管控制,受主管及插板参数的影响很小,能耗系数为3.5~4.0,竖向插板比覆板更适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受弯节点加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常鸿飞,徐玮,左文康,刘帅鹏,夏军武[2](2019)在《方钢管竖向插板加强节点受压承载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方钢管竖向插板加强节点(IPT)的受压性能及承载机理,建立未加强及竖向插板加强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已有试验结果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完成45组IPT节点的受压性能参数分析,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节点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竖向插板对节点的加强机理,提出插板的构造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插板最高可提升方钢管节点受压承载力115.9%;竖向插板加强节点的控制破坏形态有3种,即主管上、下翼缘屈服破坏,主管腹板屈曲破坏以及二者共同控制破坏;支管-主管宽度比、主管高厚比和插板长度对IPT节点受压性能影响显着;竖向插板对节点的加强机理包括2个方面,即插板扩大了主管上翼缘的屈服范围以及将支管轴向压力传递到主管下翼缘并引起主管下翼缘屈服。此外,对插板加强节点的适用范围及插板尺寸构造提出了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张玉芬,蒋宗昊,朱戈[3](2019)在《复式钢管混凝土外加强环板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加强环板节点构造简单、传力路径明确,是目前比较成熟且被广泛应用的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针对复式钢管混凝土柱设计了其与H型钢梁连接的外加强环板节点,对9个复式钢管混凝土外环板节点试件和1个单钢管混凝土对比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以轴压比、外环板宽度、梁柱线刚度比以及锚固腹板是否加肋作为主要变化参数,研究了新型节点破坏形态、破坏机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及强度刚度退化等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梁柱线刚度比小的节点试件易形成梁端弯曲破坏形态,而梁柱线刚度比大易形成柱端压弯破坏形态;复式钢管混凝土外环板强度和刚度退化均匀、持续、稳定,表现出了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抗震性能较好;轴压比增大可提高节点试件初始刚度;环板宽度增加可提高节点的延性;锚固腹板加肋可提高节点的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陈焱彬,张大长,王龙飞[4](2019)在《反复荷载下钢管单插板T型节点承载力特性试验及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及传力明确的钢管单插板T型节点已广泛应用于特高压及大跨越输电塔等钢管结构,节点设计基本仅限于单调受力强度,而未考虑反复荷载下承载力特性。开展2个不同主管规格单插板T型节点反复加载试验,考察反复荷载作用下单插板节点的承载力–变形滞回特性、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加载初期T型单插板节点承载力–位移呈线性关系,滞回环所围面积很小,耗能不明显;当达到屈服承载力后节点受压承载力增长缓慢,受拉承载力增长较快,T型单插板节点滞回环所围面积明显增大并较为饱满,呈现出良好的耗能特性;由于节点板与钢管焊接处钢管反复内凹外凸,塑性变形较大,加载结束时主管沿节点板焊缝边发生局部屈曲破坏。开展反复加载承载力特性的数值分析,承载力–变形特性与试验结果接近,非线性模拟分析揭示了反复荷载下单插板节点荷载–变形滞回特性。通过对节点拉压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提出合理的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胡剑峰,张大长[5](2019)在《无环向加劲肋Q460高强钢管T形插板节点抗压承载力特性及计算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环向加劲肋Q460高强钢管T形插板节点在局部压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开展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主管径厚比和节点板尺寸不同参数下钢管插板节点的承载力特性及其影响规律。同时,以圆环-母线梁模型为基础,采用塑性绞线计算理论分析了T形插板节点的抗压承载力特性及其合理参数取值,承载力理论值与模拟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基于日本钢管塔制作基准的计算方法和钢管节点承载力模拟结果,开展了T形插板节点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理论研究,提出了计算无环向加劲肋Q460高强钢管T形插板节点抗压承载力的修正公式,研究成果可供钢管塔设计参考应用。(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黄素清,陈驹,徐菲[6](2018)在《薄壁钢管混凝土节点板节点剪切破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受支管轴拉作用下的薄壁圆钢管混凝土T型板接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模式为主管壁的剪切破坏,并获得了节点的承载能力。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模拟分析,模型中考虑MMC的钢材剪切破坏准则,并根据材性试验确定了模型参数,使得模型能够模拟节点的开裂和裂缝的发展,经与试验研究相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汤镇州[7](2018)在《方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单边螺栓平端板节点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管混凝土柱结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两者的受力性能,混凝土核心为钢管承受大部分的轴向压力,加强钢材的稳定性,防止钢材的局部失稳;钢管包围混凝土,使混凝土叁向受力,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但是,由于钢管四周封闭,方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梁通过螺栓的半刚性连接有有较大的困难,而单边螺栓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单边螺栓对节点性能影响的研究不够充分,不能投入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本文将使用改良型单边螺栓hollo-bolt,通过6个方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单边螺栓平端板节点的循环加载试验,对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节点延性系数及能量耗散特征进行研究,探究节点的滞回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试验进行模拟,使用正确的有限元模型对此类节点进行变参数分析,研究不同的参数对节点承载力及初始转动刚度的影响;最后通过EC3中组件法的方法,对此类节点作出一个初始转动刚度的拟合,并探究节点破坏模式的机理。(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24)

朱戈[8](2018)在《复式钢管混凝土外环板节点滞回性能与核心区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式钢管混凝土是在普通钢管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结构形式,具有承载力高、塑性韧性好、施工方便、经济效益显着等一系列优点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复式钢管混凝土节点研究多借鉴较成熟的单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形式并加以改进。钢管混凝土外环板式节点具有应力分布均匀、刚度、塑性、承载力、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也是《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推荐的主要节点形式。因此本文拟对复式钢管混凝土外环板节点进行了研究。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DSCM)对复式钢管混凝土节点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弯矩-梁柱相对转角(M-θ)滞回曲线与核心区剪力-剪切角(V-γ)滞回曲线以及节点核心区变形场演化过程,对节点抗弯、抗剪性能进行研究,并对节点延性、刚度、耗能等抗震性能和节点核心区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梁柱线刚度比为参数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节点连接区域的屈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DSCM技术所得核心区弯矩-梁柱相对转角(M-θ)滞回曲线和核心区水平剪力-剪切角(V-γ)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后期变形能力。根据初始转动刚度,复式钢管混凝土外环板节点属于半刚性节点,但仍属于强节点范畴,复式钢管混凝土外环板节点核心区剪切角变形值对梁柱相对转角变形的贡献较大,不可忽略节点域剪切变形对结构变形的影响。剪应变云图呈斜45°对称分布,出现梁端弯曲破坏的试件节点域剪应变随荷载增加发展缓慢,出现柱端压弯破坏的试件节点域剪应变随荷载增加发展较快,柱端压弯破坏的试件节点域极限剪应变是出现梁端弯曲破坏的2~3倍。(2)ABAQUS有限元模拟所得弯矩-梁柱相对转角(M-θ)滞回曲线与试验吻合良好,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差在15%以内,且所有模拟滞回曲线饱满呈明显梭形,骨架曲线呈倒S形,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节点的破坏形态受梁柱线刚度比的影响比较大,轴压比对节点试件的延性影响较大,对试件破坏形态的影响比较小。试件梁柱线刚度比较小破坏形态以梁端弯曲为主,产生梁端塑性铰的破坏;刚度比较大,破坏形态以柱端鼓曲为主,产生柱端塑性铰为主的破坏。核心区应变集中在对角,为核心区的薄弱区域。(3)随着梁柱线刚度比的增长,节点的初始刚度增加,抗弯承载力也随着刚度比的上升而增长,在达到一定值后涨势减缓;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复式钢管混凝土外环板节点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要求。(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8-05-30)

张玉芬,王富,朱戈[9](2018)在《复式钢管混凝土外肋环板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有理论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复式钢管混凝土外肋环板节点的抗剪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了节点核心区的抗剪受力模型,将节点域抗剪贡献分为叁部分:节点域内外钢管腹板的抗剪贡献、节点主要连接件竖向肋板与锚固腹板的抗剪贡献以及节点域混凝土的抗剪贡献,推导了复式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屈服抗剪承载力和极限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复式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工程设计提供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得到的节点屈服剪力和极限剪力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提出抗剪能力储备系数这一新指标反映节点的抗剪切破坏能力,量化地解释了节点发生梁铰破坏后抗剪能力的安全储备。得出此类新型节点在破坏时抗剪储备能力充足,可保证节点达到良好延性的破坏模式,说明节点设计符合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原则。(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周成野[10](2018)在《圆钢管混凝土桁架空间相贯节点和插板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圆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因受力合理、整体性强、经济美观等优点,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圆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中最常见的节点有相贯节点和插板连接节点,然而我国对该类结构还没有相应的规范,使得在此类结构设计时缺少理论上的支持。因此,本文对圆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中采用的空间KK形相贯节点和T形插板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基于K形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轴向荷载试验,建立了节点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KK形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支管壁厚对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的破坏模式和承载力均有影响,对刚度影响较小;支管空间夹角对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和刚度均影响较小;主管内填充混凝土可以有效提高相贯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最后,探讨规范中钢管相贯节点的承载力公式对空间KK形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的适用性,并给出节点承载力设计的建议。应力集中系数是评价节点疲劳寿命的重要参数,本文通用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轴向荷载作用下空间KK形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主管内填充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提高节点的疲劳寿命;支管空间夹角对主管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较小,对支管的影响较大;支管壁厚对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大小有影响,但是不改变应力集中系数沿相贯线的分布。最后提出在进行主管疲劳设计时,可以忽略支管空间夹角影响,但是在进行支管设计时,仍应考虑其影响。基于T形钢管混凝土插板连接节点抗弯试验,建立节点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详细考虑了节点板、连接板、十字插板、螺栓、焊缝等细部构造,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插板连接节点的破坏模式和钢管插板连接节点不同;对于钢管混凝土插板连接节点,随着主管壁厚的增加,节点承载力增加,破坏模式产生变化,随着支管壁厚的增加,节点承载力增加,破坏模式也产生变化。将有限元计算值和国内外规范中钢管插板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探讨规范公式的适用性,并给出钢管混凝土插板连接节点抗弯承载力设计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钢管插板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方钢管竖向插板加强节点(IPT)的受压性能及承载机理,建立未加强及竖向插板加强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已有试验结果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完成45组IPT节点的受压性能参数分析,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节点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分析竖向插板对节点的加强机理,提出插板的构造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插板最高可提升方钢管节点受压承载力115.9%;竖向插板加强节点的控制破坏形态有3种,即主管上、下翼缘屈服破坏,主管腹板屈曲破坏以及二者共同控制破坏;支管-主管宽度比、主管高厚比和插板长度对IPT节点受压性能影响显着;竖向插板对节点的加强机理包括2个方面,即插板扩大了主管上翼缘的屈服范围以及将支管轴向压力传递到主管下翼缘并引起主管下翼缘屈服。此外,对插板加强节点的适用范围及插板尺寸构造提出了设计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管插板节点论文参考文献

[1].常鸿飞,秦福阳,左文康,谢伟,周绿元.方钢管覆板及插板加强T型节点弯曲滞回性能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2].常鸿飞,徐玮,左文康,刘帅鹏,夏军武.方钢管竖向插板加强节点受压承载性能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玉芬,蒋宗昊,朱戈.复式钢管混凝土外加强环板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9

[4].陈焱彬,张大长,王龙飞.反复荷载下钢管单插板T型节点承载力特性试验及模拟[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

[5].胡剑峰,张大长.无环向加劲肋Q460高强钢管T形插板节点抗压承载力特性及计算理论[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9

[6].黄素清,陈驹,徐菲.薄壁钢管混凝土节点板节点剪切破坏研究[J].浙江建筑.2018

[7].汤镇州.方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单边螺栓平端板节点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朱戈.复式钢管混凝土外环板节点滞回性能与核心区应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

[9].张玉芬,王富,朱戈.复式钢管混凝土外肋环板节点抗剪承载力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8

[10].周成野.圆钢管混凝土桁架空间相贯节点和插板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标签:;  ;  ;  ;  

钢管插板节点论文-常鸿飞,秦福阳,左文康,谢伟,周绿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