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电絮凝论文-汝旋,喻泽斌,韦武林,杨腾飞

交变电絮凝论文-汝旋,喻泽斌,韦武林,杨腾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变电絮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频交变脉冲,电絮凝气浮,富营养化水体,修复

交变电絮凝论文文献综述

汝旋,喻泽斌,韦武林,杨腾飞[1](2011)在《低频交变脉冲电絮凝气浮法修复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低频交变脉冲电絮凝气浮法对重度富营养化的池塘水体进行修复,探讨了电极材料、电解时间、脉冲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及单位去除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叶绿素a含量为345.3~517.7 mg/m3的重度富营养化水体,选择脉冲频率为0.1kHz、脉冲电压为25 V、占空比为70%的工艺参数,采用铝电极电解20 min后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即可达到92.36%,对UV254的去除率为40.83%。经处理后,水体的叶绿素a含量降低至33.48mg/m3,大大降低了水体中藻类以及天然有机物的含量,表明该方法可作为蓝藻暴发时的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有效地消除藻华。(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1年09期)

黄亮亮,王磊,周川[2](2011)在《交变电絮凝处理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镇江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分析影响交变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因素:处理时间、电流密度、电极距离、初始pH值、氯离子初始浓度等;并通过正交实验法计算影响因素对COD去除效果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电流密度>处理时间>pH值>氯离子初始浓度;且得到交变电絮凝处理高COD浓度的最佳处理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1年03期)

王丽,罗亚田,熊彩蕾[3](2009)在《不同电极方式交变脉冲电絮凝法处理废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酸性蓝模拟废水为受试溶液,考察交变脉冲电絮凝法采用不同电极形式的效果。通过对模拟废水的处理实验,得到用单一铁电极、单一铝电极以及铁铝混合电极等3种电极方式处理酸性蓝废水的最佳条件,并进行对比,得出使用铁铝混合电极处理废水兼具单一铝电极和单一铁电级的优点。(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09年03期)

周川[4](2008)在《交变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异常复杂的有机废水,若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中,电絮凝法因其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和反应迅速等优点逐渐受到重视。但该方法中所用的可溶性电极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钝化现象,造成电耗过高、处理效果下降,因此无法被大规模工业应用。本文对渗滤液进行交变电絮凝处理,分别研究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和低浓度垃圾渗滤液的降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交变电絮凝适合用于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处理时间为90min,电流密度为6A/dm~2,初始pH值为7.5,氯离子初始浓度为8g/L。在该最佳参数下,处理结果为:高浓度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接近65%,出水COD浓度降低到2590mg/L。利用交变电絮凝+H_2O_2处理低浓度垃圾渗滤液,重点考察了处理时间、初始pH值和投药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交变电絮凝+H_2O_2能够有效处理低浓度垃圾渗滤液。在处理时间为30min,初始pH值为4,过氧化氢投加量为1000mg/L,电极距为1.5cm,电流密度为6A/dm~2的条件下,COD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50%。联合利用交变电絮凝和交变电絮凝+H_2O_2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5%,出水COD浓度降低到1080mg/L。本文综合结论是:交变电絮凝无明显的电极钝化现象;交变电絮凝和交变电絮凝+H_2O_2联合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能够取得较好的COD去除效果,作为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8-12-01)

交变电絮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镇江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分析影响交变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因素:处理时间、电流密度、电极距离、初始pH值、氯离子初始浓度等;并通过正交实验法计算影响因素对COD去除效果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电流密度>处理时间>pH值>氯离子初始浓度;且得到交变电絮凝处理高COD浓度的最佳处理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变电絮凝论文参考文献

[1].汝旋,喻泽斌,韦武林,杨腾飞.低频交变脉冲电絮凝气浮法修复重度富营养化水体[J].中国给水排水.2011

[2].黄亮亮,王磊,周川.交变电絮凝处理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试验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3].王丽,罗亚田,熊彩蕾.不同电极方式交变脉冲电絮凝法处理废水的比较研究[J].辽宁化工.2009

[4].周川.交变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8

标签:;  ;  ;  ;  

交变电絮凝论文-汝旋,喻泽斌,韦武林,杨腾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