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动力学论文-邢印,张楠

横向动力学论文-邢印,张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横向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转子动力学,API684

横向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邢印,张楠[1](2019)在《基于API 684的电机转子横向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API 684是旋转机械动力学分析的权威指导教程,其在横向转子动力学、扭振分析、转子动平衡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其转子动力学计算方法和评价体系在电机设计中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ANSYS进行了电机转子的横向动力学分析,根据API 684的相关条款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完成了电机转子的动力学设计。(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郭鑫[2](2019)在《基于Adams的带式输送机横向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输送机系统工作产生横向跑偏的激励源进行了研究,利用Adams仿真分析软件对受扰动工况下输送带的横向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输送带在工作中的横向运行特性,提出了利用调心托辊降低输送带跑偏的方案,为防止输送带运行过程中的跑偏,提高输送带输送效率和工作稳定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7期)

王洋洋,宫岛,周劲松[3](2019)在《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公用轴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横向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公用轴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的横向动力学模型,并加载美国六级轨道谱进行仿真计算,得出转向架车轮的纵向蠕滑力、横移量、摇头角等动力学参数等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独立车轮的纵向蠕滑力很小甚至不存在,从而基本消除蛇形现象;并且独立车轮左右车轮旋转自由度解耦,使得其直线上的自动对中能力减弱,在受到较大的轨道不平顺激扰时,使得轮对偏向一侧运行,较大可能导致轮轨磨耗加剧。(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熊宇聪,张猛,魏大忠[4](2019)在《两轮自平衡车横向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两轮自平衡车是一种在外力矩作用下可维持自身姿态平衡的类自行车交通工具。与常见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安全性高、环境友好、造型轻巧、驾驶便捷等显着优点,是智能交通工具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关于两轮车的平衡性研究始于十九世纪后期,如今从理论探索到机体开发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文中论述并总结了两轮自平衡车在横向动力学建模、执行机构、控制算法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项永志,王立华,栗先增,王桐[5](2019)在《动力稳定装置-轨道系统横向动力学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道床工况下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时轨枕的动力学响应的规律和最优作业参数选择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动力稳定装置-轨道系统横向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结合数值积分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求解,得到了不同道床工况下的轨道动力稳定车作业时轨枕动力学响应规律和动力稳定装置最优激振频率。结果表明,在同一激振频率范围内,随着道床横向刚度和阻尼的增大,轨枕横向动力学响应均值逐渐变小。文中的道床工况得到最优激振频率为31~33 Hz。(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刘锁铭[6](2018)在《四轮转向汽车横向动力学特性及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轮转向(4WS)汽车操纵稳定性数值研究匮乏的现状,本文重点进行了四轮转向(4WS)汽车的数值运算,对其系统进行了有效控制.根据四轮转向(4WS)汽车二自由度动力模型,求得系统的雅可比矩阵.运用Matlab软件编程,求得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利用Hurwitz代数判据,对4WS系统Hopf分岔进行了计算,得到分岔点.根据中心流形理论,通过代入法,将五维4WS汽车系统近似降至二维.根据中心流形理论分岔稳定性指标,计算其正负值,并判定原系统Hopf分岔的类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模拟汽车横向速度、前轮转向角运动状态,得到横向位移与前轮转向角相图.结果表明,4WS汽车在一定的参数组合下出现转向自动摆动的性质.采用washout滤波器对系统控制.根据Routh-Hurwitz判据,得到线性增益系数值.通过对六维控制系统仿真,说明系统的Hopf分岔特性得到改善.总之,本文重点研究和分析了4WS汽车的横向动力学特性及其与控制技术,为深入研究汽车四轮转向技术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6-01)

托马斯[7](2016)在《多轴转向铰接车辆建模及其横向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使用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汽车及其驾驶辅助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车辆编组连接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乘客容积率。编组连接可以通过车辆之间以及车辆和环境之间的信息共享来实现,或者通过机械连接的多轴车辆来实现。这种类火车式的车辆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建立多轴转向铰接车辆的横向动力学模型。模型将利用通用仿真软件Matlab建立,可用于研究横向受力,及其在不同转向角输入、不同曲线半径、不同车速下对车辆的各个主要部分运动的影响。此外,还可以用于开发和分析多轴转向铰接车辆的循迹导向控制。为了开发这样一个复杂的模型,该系统将分为几个子系统(车身,车轴和轮胎等),单独进行研究。因此,首先研究常用的基础模型如单轨模型或者考虑悬架及车身侧倾运动的模型,最后将其结合成为最终的模型——n节多轴转向铰接车辆模型。(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6-06-01)

关超文[8](2016)在《车辆横向动力学系统的极点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形成分布式驱动车辆横向动力学“随控稳定”控制方法,本文拟提出利用二阶系统极点进行车辆横向动力学研究的方法。“随控稳定”控制方法通过分布式驱动车辆两侧电机所提供的横摆力矩进行闭环极点任意配置,从而大幅度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其核心内容是采用二阶系统的极点对车辆总体布局参数规律进行描述、对车辆横向动力学行为进行预测。传统车辆横向动力学研究方法多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转向特性等重要指标多采用稳定性因数进行判定,传统方法虽然仍可以获得车辆总体参数分布规律对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但在进行行为预测时往往需要对大量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对大量图表进行总结归纳,难以获得一目了然的规律。而采用极点进行横向动力学行为描述的方法,可以将车辆在参数变化、工况变化等复杂条件下的系统极点绘画在一张复平面内,其固有频率、阻尼比等关键参数便于观察,便于指导工程总体布局及“随控稳定”等前沿控制方法的建立。本文首先建立了包含精确轮胎非线性特性的车辆七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包括车体纵向、侧向、横摆,四个车轮旋转在内的七个自由度,并利用此模型考察了车辆在典型工况下的转向特性、姿态等动力学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魔术公式的轮胎侧偏刚度实时辨识,建立了包含轮胎侧偏刚度时变的二阶动力学模型,构建了车辆横向动力学的二阶系统,利用其与七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仿真精度的对比,验证了二阶动力学模型仿真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二阶动力学系统获得了车辆极点位置的解析表达式,获得了利用极点法的转向特性判别条件,揭示了在车速等工况参数、质心位置等总体布局参数变化时车辆横向动力学系统极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纯电驱动原理样车,进行了包括稳态回转等在内的大量实验,验证了车辆稳态转向特性、极点位置分布规律等理论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吴娟,寇子明,梁敏[9](2016)在《摩擦提升系统钢丝绳横向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平衡钢丝绳质量等效在提升容器上,利用Hamilton方程建立塔式多绳摩擦提升系统变长度提升钢丝绳横向振动动力学模型。用修正Galerkin方法将无限维偏微分振动控制方程离散有限维常微分方程。以某矿副立井提升系统运行状态曲线为运动参数输入,仿真分析不同运行阶段提升钢丝绳横向振动规律及刚度、阻尼对横向振动影响。结果表明,在外界干扰激励作用下提升的上行阶段振动更剧烈;增大弹簧刚度、集中阻尼及分布阻尼均可减小钢丝绳横向振幅。(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6年02期)

雷娜[10](2013)在《转向架横向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轨道车辆系统,系统的运行速度存在一临界速度,更高的速度会加剧轮轨间的激扰频率,产生横向震荡,甚至出现蛇行运动。为车辆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提升轨道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提高车辆系统的临界速度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研究随机扰动下轨道车辆系统中的部分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1、以Cooperrider转向架模型为研究对象(七个自由度),包括1个包括前后两轮对、1个构架和一二系悬挂的多刚体动力学系统。建立了该转向架系统的数值模型;基于Hopf分岔理论与稳定性理论,讨论了分段线性轮缘力,二系非线性横向弹簧、二系非线性扭转弹簧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非线性参数对系统的Hopf分岔类型与极限环幅值有重要影响。2、车辆-轨道振动系统中,轨道不平顺直接影响轮对与轨道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加剧它们的振动,从而降低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是最主要的激扰来源。为研究轨道不平顺对列车横向振动的影响,模拟了轨道不平顺样本,讨论了加载轨道方向不平顺激扰的转向架系统振动响应,分析了转向架系统的振动位移响应、相图及概率密度函数等。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扰动能够诱导Hopf分岔提前,从而降低了列车运行的临界速度,不仅降低了轨道车辆的运行品质,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3、车辆运行中,轮缘力将直接影响着轮对,强烈影响着系统的振动特性,而轮缘力是一个分段线性的非线性力,需要对此类分段线性系统进行单独的振动特性分析。本文建立了一类典型的含间隙的单自由度分段线性系统,基于平均法理论和约束分岔理论,通过计算得到系统的幅频响应方程、转迁集和庞加莱分岔图;然后利用奇异性分析方法研究系统的分岔类型,研究其振动响应;最后对该系统进行减振效果分析。(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12-01)

横向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输送机系统工作产生横向跑偏的激励源进行了研究,利用Adams仿真分析软件对受扰动工况下输送带的横向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输送带在工作中的横向运行特性,提出了利用调心托辊降低输送带跑偏的方案,为防止输送带运行过程中的跑偏,提高输送带输送效率和工作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横向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邢印,张楠.基于API684的电机转子横向动力学分析[J].风机技术.2019

[2].郭鑫.基于Adams的带式输送机横向动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J].机械管理开发.2019

[3].王洋洋,宫岛,周劲松.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公用轴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横向动力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熊宇聪,张猛,魏大忠.两轮自平衡车横向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进展[J].电子科技.2019

[5].项永志,王立华,栗先增,王桐.动力稳定装置-轨道系统横向动力学响应分析[J].电子科技.2019

[6].刘锁铭.四轮转向汽车横向动力学特性及其控制[D].鲁东大学.2018

[7].托马斯.多轴转向铰接车辆建模及其横向动力学分析[D].清华大学.2016

[8].关超文.车辆横向动力学系统的极点分布规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9].吴娟,寇子明,梁敏.摩擦提升系统钢丝绳横向动力学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6

[10].雷娜.转向架横向动力学分析[D].天津大学.2013

标签:;  ;  

横向动力学论文-邢印,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