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交多重调制论文-孙山林

非正交多重调制论文-孙山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正交多重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调制,正交频分复用(OFDM),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

非正交多重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孙山林[1](2013)在《非正交多重调制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中使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会导致系统带宽的损失,这对于高利用率的现代调制系统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为了在OFDM系统中降低CP的影响,论文提出了一种非正交多重调制(NOMM)方案,由于突破了正交的约束,系统错误概率和带宽效率得到了改善。同时将多载波NOMM映射到多维星座中,该设计能够抵抗干扰并获得较好的系统带宽效率。在调制技术理论上,NOMM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实践方法。(本文来源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朱春燕[2](2009)在《非正交多重调制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Modulation Technology,简称NMT)是由梁德群教授发明的一种全新的调制方式。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证明NMT能够突破Nyquist速率,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和实际线路的实验证明:在各种信道上的频带利用率是OFDM的1.2~3倍;低的相位和频率偏移的敏感性比OFDM低;低的峰值均值比;低的能量需求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是本论文的目的。本文所涉及到的理论、技术问题和获得的研究结果是:1.解调方程组的病态性问题在解调过程中,分析方程组病态性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包括子波的形状、子波的个数和附加波对解调方程组病态性的影响。2.解调矩阵的结构具体分析了解调矩阵的结构,及其解调矩阵结构的变化对其逆范数的影响,并对调幅和调相中的解调矩阵给了一个具体描述。3.多元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给出一个多元线性方程组的几何解法,并给出具体实例,说明这一解法的优越性。4.去除拖尾波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去除拖尾波的算法。(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9-05-01)

苏博[3](2009)在《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在VDSL信道上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于数字宽带通信技术在骨干网和各种通信方式方面的迅猛发展,用户接入网发展则要缓慢得多,成为整个通信网的“瓶颈”,特别是高速国际互联网的“瓶颈”。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xDSL(数字用户线)成为解决这“最后一英里”接入瓶颈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是现有的xDSL已满足不了信息传输快速发展的需要。梁德群教授提出的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MT),突破了正交性的限制,相对于传统的正交调制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并在峰值均值比(PAR)、抗相偏和频偏能力和能量需求等方面比目前在xDSL采用的DMT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为推进,NMT的实用化,需要进行其在通信信道上的仿真研究,以验证NMT技术的可行性。前几届的研究生已做过NMT在有线信道上的仿真研究,证明了其可行性及优越性,但是,没进行VDSL信道的仿真研究。VDSL由于传输距离缩短,传输率有大幅度提高,根据在ADSL信道上的仿真中NMT比DMT表现出较大的优势,我们预计在VDSL信道上也应该有比DMT更高的传输效率。本文旨在研究NMT在基于VDSL信道上的应用,用MATLAB软件对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NMT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介绍了NMT的基本原理,VDSL信道模型的建立及其模拟仿真,与DMT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传输率的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NMT比DMT有更高的传输率和频带利用率。最后,为了降低NMT特有的高采样率,利用抑制下边带的残留边带调制进行二次载波,并研究了在此情况下对系统其它性能指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9-05-01)

钱甜甜[4](2009)在《频时相移非正交多重调制(NMT/FTPS)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制技术作为数字通信的基础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调制技术一直发展缓慢。梁德群教授提出了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MT),它突破了正交性的限制,比现在使用的调制方法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和传输性能。为验证NMT技术的可行性,博士生曹祁生和前几届硕士生在理论和计算机仿真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证明了非正交调制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但以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调幅方式的NMT。由于多数信道是频率选择性信道,会造成信号幅度的较大衰落,而相位对频率衰落不敏感。为此,本课题主要研究频时相移非正交多重调制(NMT/FTPS)的仿真应用。本文和用MATLAB软件做了NMT/FTPS在有线与无线信道上的仿真研究。其中有线信道为12kft和15kft的ADSL信道、300米五类线;无线信道为城域网WiMax信道。本文首先在上述信道模型下用频时移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MT/FTS)对系统性能做了仿真,然后在同等条件下,又用频时相移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MT/FTPS)在上述信道模型下做了性能仿真,并比较在相同条件和信道模型下两种调制方式的传输性能。在300米五类线的仿真中,我们又引入了二次载波的方法,并在相同条件下对普通方式的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和二次载波方式的非正交调制技术进行仿真,比较其采样率。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频率选择性信道,FTPS技术的传输性能优于FTS技术;二次载波方法可以降低采样率。(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9-05-01)

谷进先[5](2007)在《非正交多重调制在被覆线信道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制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基础环节,这个环节对传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有线通信主要采用的线路编码方案有脉冲幅度调制编码(PAM)、正交幅度调制(QAM)和离散多音频调制(DMT)。梁德群教授提出的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MT),突破了正交性限制,带来了更高的频带利用率,有可能对数字通信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通常一个国家的国防通信网由军事通信网、部分国家公用网和其他专用网组成,而军事通信网又由战略通信网和野战通信网组成。战略通信网的技术体制和国家公用网接近。而作为军队所独有的野战通信网却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不可能采用和国家公用网相同的技术体制。 本文主要设计了基于非正交多重调制的被覆线高速传输系统,并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对该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为了研究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应用于被覆线的性能,利用hp8753D网络分析仪测试了被覆线的信道模型,文中对测试原理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法给出了被覆线信道的数学模型,并对这两种方法得到的信道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分析了通信系统在不同传输率条件下系统接收信噪比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基于离散多音频调制DMT的传输方式比,NMT在传输速率、信噪比相同的条件下误码率较低。文中具体的编码技术在基本的NMT的构造基础上,采用了增加附加波的方法,解决了原始NMT编码在线路上的传输失真问题和解方程中出现的病态问题。同时该通信系统的创建还为今后对其他性能的测试提供了操作方便、直观的工具。(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7-03-01)

肖艳萍[6](2007)在《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试验样机的支持软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的飞速发展,高速数据、高质量图像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日趋迫切。骨干网带宽的增加和用户需求的增加使接入网成为网络的瓶颈,成为电信发展的焦点。现有的DSL技术虽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和设备,但随着DSL的推广和普及,很快就发现由于DSL自身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限制,使得现有的接入网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因此,寻找一种比较合适的技术或解决方案来提供更多的服务区和更高的传输速率的宽带接入成为宽带通信最大的挑战。 本文所涉及的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modulat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为NMT)是由梁德群教授首次提出的。该调制方法与传统数字调制方法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突破了传统载波调制中的正交性限制,因此,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率。它与目前被认为高效的载波调制方法QAM、DMT和OFDM相比,具有如下不可比拟的优点:高的信息传输率、窄的频率带宽、低的能量需求、小的信号波动范围和灵活的调制方式等。 为了将NMT推向实用,需要在计算机仿真的基础上做原理试验样机,以验证其物理的可行性。NMT试验样机分为数字试验样机和模拟试验样机,本人的主要工作是为试验样机提供支持软件,包括:1,数字试验样机的操作界面的设计及实现,其功能有:①终端选择功能,选作发送方界面或接收方界面;②对UART口、USB口的基本配置功能;③Modem控制台的状态监视、计数统计、复位功能;④数据传输、显示功能,包括文件的传输、显示和字符的传输、显示;2,模拟试验样机中NMT技术应用于ADSL信道仿真程序的设计及实现。目前,NMT数字试验样机已经结束,它完成了对NMT编码调制、解码解调的首次物理验证,而且,本人所负责的操作界面也完成了它预定的功能;NMT模拟试验样机中,本人所负责的用C语言实现NMT应用于ADSL信道的仿真程序也已经完成。(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7-03-01)

张艳枚[7](2007)在《非正交多重调制在无线通信中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制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基础环节。无线数字通信中传统调制方式有ASK、PSK、FSK、QAM。而近期发展起来的4G标准所建议的调制方法是采用多载波调制的OFDM。由于OFDM相比于其它方法具有更好的抗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等能力,可以实现高比特传输率。但是该调制方式对各子载波之间正交性约束要求严格。因此无线信道存在的多普勒频移以及发射机载波频率与接收机本地振荡器之间存在的频率偏差导致的子信道之间的信号相互干扰会影响OFDM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因此本文就一种新的调制方式—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MT)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做了仿真和分析。NMT可扩展为多位置键控(MLSK)、非正交多重幅度调制(NMAM)和非正交频分复用(NFDM)叁种形式。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NMAM在电话线传输环境(xDSL)中能极大地提高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本文对MLSK、NMAM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做了仿真研究。以瑞利信道为模型,用MATLAB软件对系统性能进行仿真试验。分析了在AWGN信道下和瑞利信道下不同的解调方式对应的MLSK的系统性能,并且在相同条件下与PSK的性能进行对比。对于NMAM技术,研究了加入波形预处理和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对系统性能改善的影响,在相同传输条件下与传输效率较高的16QAM对比系统性能。试验比较了MLSK与PSK在相同的信道参数和传输率时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MLSK具有频带利用率高的优点。NMAM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波形预处理和信道估计可以提高系统性能。与16QAM在同样系统参数条件下相比,NMAM具有更可靠的传输性能。最后对NFDM和OFDM做了定性的分析比较。(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7-03-01)

曹祁生,梁德群[8](2006)在《非正交多重调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调制方法———非正交多重调制(NOMM),并利用信号估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信号星座图为工具,构造出多种优良的调制方法,并分析了相应的差错性能和频带利用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突破了正交的限制,从而使这些全新的多重调制方法较之传统方法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不仅在实际上提出了更有效的方法,也从理论上为调制技术指出了更宽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非正交多重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Modulation Technology,简称NMT)是由梁德群教授发明的一种全新的调制方式。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证明NMT能够突破Nyquist速率,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和实际线路的实验证明:在各种信道上的频带利用率是OFDM的1.2~3倍;低的相位和频率偏移的敏感性比OFDM低;低的峰值均值比;低的能量需求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是本论文的目的。本文所涉及到的理论、技术问题和获得的研究结果是:1.解调方程组的病态性问题在解调过程中,分析方程组病态性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包括子波的形状、子波的个数和附加波对解调方程组病态性的影响。2.解调矩阵的结构具体分析了解调矩阵的结构,及其解调矩阵结构的变化对其逆范数的影响,并对调幅和调相中的解调矩阵给了一个具体描述。3.多元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给出一个多元线性方程组的几何解法,并给出具体实例,说明这一解法的优越性。4.去除拖尾波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去除拖尾波的算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正交多重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孙山林.非正交多重调制的性能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

[2].朱春燕.非正交多重调制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

[3].苏博.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在VDSL信道上的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09

[4].钱甜甜.频时相移非正交多重调制(NMT/FTPS)的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

[5].谷进先.非正交多重调制在被覆线信道的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

[6].肖艳萍.非正交多重调制技术试验样机的支持软件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7

[7].张艳枚.非正交多重调制在无线通信中的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

[8].曹祁生,梁德群.非正交多重调制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6

标签:;  ;  ;  

非正交多重调制论文-孙山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