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字论文-韩莉,王嵘

异形字论文-韩莉,王嵘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形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宋本《玉篇》,异形字,构形分析

异形字论文文献综述

韩莉,王嵘[1](2014)在《宋本《玉篇》异形字构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汉字异体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方法和手段,将其应用于宋本《玉篇》文字研究,也为《玉篇》研究开拓了新领域。按照汉字构形学的理论、方法,对宋本《玉篇》异形字进行整理,是《玉篇》文字研究中的新探索。在这一探索中,主要侧重异形字认定、整理方法预设、整理结果描写和对整字结构与部件功能的分析。(本文来源于《甘肃高师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姜澎[2](2013)在《勿用异形字繁体字网络用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姜澎)上海市2013年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累计报名人数为7.88万,其中包含春季高考、专科自主招生、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等。2013年秋季共有692所普通高校在沪招生,包括2所香港地区高校和16所军事、公安类高校。其中第一批本科计划招生近(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3-05-31)

刘明[3](2010)在《规范选用异形字的意见及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形字一般即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字,这些异形字徒然增加了人们语言学习的负担。因此,汉字里异形字的规范对我们的汉字学习与汉字使用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坚持汉字规范的社会性和科学性原则,是汉字规范修订成败的关键,其中研制《选用规范异形字总表》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吕浩[4](2010)在《韩国汉文古文献异形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国汉文古文献资料丰富,时间跨度大,文本形式多样。这些资料为考察汉字在高丽半岛的传播与接受规律提供了便利。文章考察了韩国汉文古文献手书字形与印刷字形,总结出韩国汉文古文献中异形字的构形规律,并梳理了韩日现行汉字与古文献异形字的关系。最后通过大型字书中疑难字的释读来反映韩国汉文古文献异形字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华西语文学刊》期刊2010年01期)

孟庆东[5](2009)在《也说“异形字六铢”》一文中研究指出《收藏界》2009年第8期(总第92期)"老董泉苑"栏目刊登了陕西王作良先生的《异形字六铢》一文。董老在"老董现泉"《怪字不怪孤品不孤》一文中,将这枚"异形字六铢"钱判定为经过处理的"叁铢"钱。笔者以为董老将该钱判定为"叁铢"钱确当,所论极是。(本文来源于《收藏界》期刊2009年10期)

孙丽丽[6](2009)在《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异形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雕版楷书在近代汉字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宋代雕版楷书为研究对象,选取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为研究文本,以文本中的特殊现象——异形字为主要论题,在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学原理的指导下,从不同的角度对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异构字及异写字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通过描写楷书成熟阶段异形字的构形情况,探索楷书成熟阶段一部份异构字和异写字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本文把描写和考察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的异形字作为主要篇幅,希望通过对楷书阶段字体演变的实例描写及考察,为现有的汉字构形理论提供更加丰富的研究材料。本文的创新点为,尝试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探讨楷书中出现的省简及繁冗现象产生的原因,最终提出完形感知心理是楷书阶段异写字省简与繁冗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从而扩大文字字形理论研究的范围。(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张廷远[7](2007)在《《现汉》异形字字量统计及其规范用字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在考察汉字多体并存的现实情形下,对《现代汉语词典》异形字进行了有限范围的统计,并进行描写、分析和归纳:对《现汉》收录的异形字(包括加括号附列在正体之后的繁体字)进行穷尽式统计,共3499个异形字,其中形声类2168个,其他类1331个。并从显性角度考察了异形字定形的经济原则和深层角度来看异形字规范的语用原则(通用性原则、理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书写方便原则、形义相符原则等)。(本文来源于《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韩伟[8](2006)在《论异形字的文化考古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形字具有丰厚的文化考古价值。异形字是历史的概念,可以考见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异形字是地域的概念,可以考见不同地域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知的文化信息;异形字是汉字自身发展的见证,可以考见汉字构形方法演进的轨迹;异形字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可以考见政治、文化、社会习俗对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06年06期)

王东海[9](2005)在《古文献数字语料库的异形字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应该从文字构形角度关注古文献数字语料库的异形字问题。异形字分为笔画异写字与部件异构字,在处理时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异形字的处理策略直接关系到古文献资料库的字符集平台的字量与古籍文本化过程。(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05年04期)

苏金海[10](2005)在《谈《南京市博物馆藏印选》中的新增汉印异形字》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市博物馆编辑的《南京市博物馆藏印选》最近由上海书店出版发行。《南京市博物馆藏印选》(以下简称《印选》)所收二百叁十一方印章是从该馆近千方藏印中精选出来的。印章分为官印、私印和近现代名人及篆刻名家印叁个部分。此书的出版给玺印研究者和篆刻爱好者又增添了一种难得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我在仔细阅读此书之后,以篆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很快便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本文来源于《书法》期刊2005年04期)

异形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姜澎)上海市2013年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累计报名人数为7.88万,其中包含春季高考、专科自主招生、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等。2013年秋季共有692所普通高校在沪招生,包括2所香港地区高校和16所军事、公安类高校。其中第一批本科计划招生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形字论文参考文献

[1].韩莉,王嵘.宋本《玉篇》异形字构形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4

[2].姜澎.勿用异形字繁体字网络用语[N].文汇报.2013

[3].刘明.规范选用异形字的意见及构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4].吕浩.韩国汉文古文献异形字研究[J].华西语文学刊.2010

[5].孟庆东.也说“异形字六铢”[J].收藏界.2009

[6].孙丽丽.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异形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7].张廷远.《现汉》异形字字量统计及其规范用字思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

[8].韩伟.论异形字的文化考古价值[J].中州学刊.2006

[9].王东海.古文献数字语料库的异形字处理[J].语言文字应用.2005

[10].苏金海.谈《南京市博物馆藏印选》中的新增汉印异形字[J].书法.2005

标签:;  ;  ;  

异形字论文-韩莉,王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