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论文-周长东,曾绪朗,陈静,刘斌

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论文-周长东,曾绪朗,陈静,刘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烟囱,增量动力分析,地震易损性,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论文文献综述

周长东,曾绪朗,陈静,刘斌[1](2016)在《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对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抗倒塌性能进行了概率性分析,得到了结构的侧向倒塌地震易损性曲线,定量评价了烟囱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和抗倒塌安全储备。为了探讨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烟囱结构倒塌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烟囱结构的土体-基础-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整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在7度罕遇地震(PGA=0.22 g)下,该烟囱结构发生倒塌的概率几乎为0%,能够满足规范规定的"大震不倒"的要求。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构平均抗倒塌能力分别为PGA=2.16 g和PGA=1.34 g,相应的结构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为9.82和6.09。两种情况下,虽然烟囱结构的抗倒塌安全储备都比较大,但是土-结构相互作用显着削弱了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其降低幅度达38%,因此,对于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在进行抗地震倒塌分析时必须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烟囱抗震设计和地震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6年05期)

周长东,曾绪朗,赵锋,周浩[2](2016)在《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选取240 m高的钢筋混凝土烟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 Sees程序,基于分布塑性的纤维梁柱单元,建立了相应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叁维分析模型。为充分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根据谱相容性原则,选择21条真实的地震动记录,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分别以截面曲率延性系数和地面加速度峰值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和地震动强度参数,结合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所获得的结构地震响应,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假设,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应变水平为基础,通过95个截面的分析结果定义了4个损伤状态限值;最终形成了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烟囱结构的易损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烟囱结构在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及罕遇地震下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分别为0、20%和75%,而发生中等损伤、严重损伤及完全损伤的概率基本为0。本文对于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结果,可为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抗震设计、地震风险评估及灾后加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6年02期)

曾绪朗[3](2014)在《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OpenSees,基于分布塑性的纤维梁柱单元建立了烟囱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并结合结构检测和ABAQUS的分析结果,对所建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2)阐述了常见多模态Pushover法、改进的多模态Pushover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结合改进的多模态Pushover法和经典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原理以及Ry-μ-T关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检验了叁种方法在高耸烟囱结构中的适用性。同时,分析了高阶振型参与高柔烟囱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3)给出了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总结了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步骤;定义了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损伤评价指标,分析确定了五种损伤状态下适用于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四个极限破坏状态;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的不确定性,采用概率性地震需求模型,建构了某高度为240米的单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地震易损性分析模型,对该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能进行了评估。(4)采用OpenSees程序,基于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和基于柔度法的分布塑性梁柱单元,建立了土体-基础-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整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详细介绍了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了地基土非线性对高耸烟囱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后结构周期、上部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布的变化规律,于概率框架中分析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烟囱结构倒塌能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4-07-01)

付苗[4](2014)在《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倾覆过程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针对某150m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工程,从简化理论力学模型、爆破拆除方案设计、数值模拟叁个方面研究了该烟囱爆破拆除倾覆过程。理论研究方面:基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原理,根据该150m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结构特点,将烟囱定向倾覆过程简化为刚性杆绕定轴转动问题的力学模型进行研究。将烟囱定向倾覆过程详细分为叁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烟囱倾覆过程中倾覆角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倾覆角度与质心运动速度的函数关系及倾覆角度与支座反力的函数关系。方案设计方面:基于烟囱爆破拆除设计原理,对该150m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爆破拆除施工中各重要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对爆破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了安全校核。数值模拟方面:应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采用共节点分离式模型建立该150m钢筋混凝土烟囱叁维有限元模型,对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倾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倾覆的时间历程及倾覆过程中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的混凝土单元、纵筋单元以及箍筋单元的应力时程曲线,分析了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倾覆过程中不同材料的受力情况。应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采用整体式模型,建立了定向倾覆、同向折迭倾覆、反向折迭倾覆叁种不同爆破拆除倾覆方案中该150m钢筋混凝土烟囱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叁种不同爆破拆除倾覆方案的倾覆时间、爆堆范围以及触地振动速度。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烟囱从爆破缺口形成到烟囱完全触地,按刚性杆绕定轴转动模型理论计算共需历时14.5s。实际工程表明:爆破拆除方案设计合理可行,可用于实际工程。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共节点分离式模型建立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倾覆叁维有限元模型可模拟钢筋及混凝土在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烟囱爆破拆除倾覆过程中,只有爆破缺口附近筒体被破坏;烟囱倾覆触地时,上部1/3高度范围内筒体破坏较严重。通过对比叁种爆破拆除倾覆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当采用定向倾覆方案时,倾覆方向容易控制,场地条件允许时可选用该方案;当采用同向折迭倾覆方案时倾覆方向易产生偏差,爆堆范围难以准确预测但产生的触地振动速度较小,当周边建筑物对振动较敏感时,宜选择同向折迭倾覆方案;当采用反向折迭倾覆方案时,所需倾覆时间最短,爆破拆除后所形成的爆堆范围最小,当周边场地条件有限时,宜选择反向折迭倾覆方案。通过分析烟囱倾覆过程中及触地时引起的地面振动可知,烟囱整体触地时产生的振动速度比倾覆过程中缺口闭合阶段产生的振动速度大。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际工程对比研究表明:理论计算公式可预测烟囱定向倾覆时间历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采用共节点分离式模型建立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倾覆叁维有限元模型可较真实地仿真烟囱倾覆过程。(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4-05-01)

邓志宁,黄东阳[5](2009)在《高耸异型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单一圆筒型烟囱具有外观及实用性上的缺点,然而异型烟囱结构的研究资料却甚少。鉴于此,本文运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一高耸异型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建模并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同时给出了受控截面的配筋方案;为该类烟囱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储照权[6](2008)在《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在高大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控制爆破拆除的技术领域,随着待爆烟囱的高度越来越高,待爆烟囱周围的环境条件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定向爆破拆除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使定向爆破拆除技术在这一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烟囱定向爆破拆除技术必须要由经验设计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本文总结了当前烟囱爆破拆除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现状,认为要提高烟囱爆破拆除安全性,扩大定向爆破拆除技术的适用范围,必须要重视对烟囱定向爆破拆除中的几个关键性的技术难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包括烟囱倾倒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前冲、后坐、折断、切口破坏的机理,触地震动等等,其中的几个因素相互联系,紧密相关。本文针对这几个关键因素,研究了烟囱倾倒各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建立了一套比较接近工程实际的力学数学模型,运用这套力学数学模型,通过编写MATLAB指令对烟囱倾倒过程中的受力和内力分布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解析和论证了烟囱前冲、后坐和折断的力学原理,提出了前冲、后坐和折断的判断准则。运用有限元模拟技术模拟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烟囱的倒塌过程、对烟囱倒塌过程中的运动规律、触地震动的分布规律、减震沟减震效果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有限元软件是ANSYS/LS-DYNA。(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08-11-19)

刘红冠,王国瑞,王广瑞,刘宏刚[7](2007)在《娘子关发电厂钢筋混凝土高耸烟囱的爆破拆除》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山西娘子关发电厂10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在爆破环境极其复杂、倒塌场地十分狭窄的条件下,通过精心设计爆破方案,选择倒梯形爆破切口、正方形布孔,优化爆破参数,采取接力复式簇联起爆网路,以及精心组织施工、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等措施,确保了高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圆满成功。(本文来源于《工程爆破》期刊2007年04期)

王健,张云鹏,刘艳飞[8](2005)在《钢筋混凝土高耸烟囱爆破拆除切口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过程中余留截面破坏的各阶段进行力学分析,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倾倒的条件及切口角度和高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河北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杨仁华[9](2003)在《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叁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叁座分别高103m、100m、7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倒塌爆破拆除的情况,给出了爆破方案、爆破参数、安全防护措施和爆破效果。(本文来源于《爆破》期刊2003年03期)

花刚,卫东[10](1996)在《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拆除爆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60m高的钢筋混凝土烟囱拆除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对高耸筒形结构物用爆破法拆除的技术,重点阐述了倾倒园心角和切口形状在高耸建筑物定向倒塌时的作用,爆破切口高度的计算原则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爆破》期刊1996年03期)

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分析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选取240 m高的钢筋混凝土烟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 Sees程序,基于分布塑性的纤维梁柱单元,建立了相应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叁维分析模型。为充分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根据谱相容性原则,选择21条真实的地震动记录,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分别以截面曲率延性系数和地面加速度峰值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和地震动强度参数,结合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所获得的结构地震响应,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假设,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以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应变水平为基础,通过95个截面的分析结果定义了4个损伤状态限值;最终形成了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烟囱结构的易损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烟囱结构在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及罕遇地震下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分别为0、20%和75%,而发生中等损伤、严重损伤及完全损伤的概率基本为0。本文对于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结果,可为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的抗震设计、地震风险评估及灾后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论文参考文献

[1].周长东,曾绪朗,陈静,刘斌.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抗地震倒塌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16

[2].周长东,曾绪朗,赵锋,周浩.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

[3].曾绪朗.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付苗.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倾覆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云南大学.2014

[5].邓志宁,黄东阳.高耸异型钢筋混凝土烟囱结构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

[6].储照权.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D].宁波大学.2008

[7].刘红冠,王国瑞,王广瑞,刘宏刚.娘子关发电厂钢筋混凝土高耸烟囱的爆破拆除[J].工程爆破.2007

[8].王健,张云鹏,刘艳飞.钢筋混凝土高耸烟囱爆破拆除切口参数[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

[9].杨仁华.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爆破拆除叁例[J].爆破.2003

[10].花刚,卫东.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拆除爆破[J].爆破.1996

标签:;  ;  ;  ;  

高耸钢筋混凝土烟囱论文-周长东,曾绪朗,陈静,刘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