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海争端论文-肖洋

爱琴海争端论文-肖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爱琴海争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建立信任措施,爱琴海争端,土耳其,希腊

爱琴海争端论文文献综述

肖洋[1](2015)在《海上领土争端中的国家互信生成机制探析——以希腊与土耳其爱琴海争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信任措施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普遍用来降低军事意外冲突的一种机制。但现有国际关系领域建立的信任措施(模型)大多重视经验分析,而鲜有探讨国家间互信机制的生成。本文以希腊与土耳其在爱琴海争端中的互信实践为研究案例,总结出两国建立互信机制的互动模式与实施路径,并进而梳理出国家间信任的叁个层次,以期为中国解决海上领土争端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太平洋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吴传华[2](2011)在《土耳其与希腊爱琴海争端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爱琴海被土耳其和希腊环绕,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高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战略意义。土耳其和希腊关于爱琴海的争端有其历史渊源,同塞浦路斯问题等纠结在一起,致使两国长期相互对立和敌视。爱琴海争端涉及岛屿归属、领海宽度、领空范围、大陆架划分以及岛屿非军事化等一系列复杂难解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土、希关系,而且严重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土希关系出现缓和,但两国在解决爱琴海争端问题上均未作出让步,"爱琴海冷战"远未结束。(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2011年02期)

陈志红[3](1996)在《爱琴海上风高浪急——希腊、土耳其“旗帜战”和爱琴海争端》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27-31日,希腊和土耳其围绕伊米亚小岛(土耳其称卡尔达克岩礁)的归属问题展开了一场“旗帜战”。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进而进行军事集结,形成严重对峙。 伊米亚小岛位于爱琴海东部,距土耳其海岸3.8公里,面积仅450平方米,岛上荒芜,无人居住。希、土两国为何因小岛大动干戈?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去年12月25日凌晨4时30分,满载3000吨水泥的土耳其“菲根·阿卡(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期刊1996年03期)

爱琴海争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爱琴海被土耳其和希腊环绕,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高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战略意义。土耳其和希腊关于爱琴海的争端有其历史渊源,同塞浦路斯问题等纠结在一起,致使两国长期相互对立和敌视。爱琴海争端涉及岛屿归属、领海宽度、领空范围、大陆架划分以及岛屿非军事化等一系列复杂难解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土、希关系,而且严重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土希关系出现缓和,但两国在解决爱琴海争端问题上均未作出让步,"爱琴海冷战"远未结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爱琴海争端论文参考文献

[1].肖洋.海上领土争端中的国家互信生成机制探析——以希腊与土耳其爱琴海争端为例[J].太平洋学报.2015

[2].吴传华.土耳其与希腊爱琴海争端解析[J].西亚非洲.2011

[3].陈志红.爱琴海上风高浪急——希腊、土耳其“旗帜战”和爱琴海争端[J].当代世界.1996

标签:;  ;  ;  ;  

爱琴海争端论文-肖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