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共转运体论文-陈璐

阳离子共转运体论文-陈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阳离子共转运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肾细胞癌,低氧,OCT2,ENT1

阳离子共转运体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1](2019)在《低氧介导的肾细胞癌中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2表达下调和地西他滨抵抗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nceI.,RCC)是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8%,致死率约占2.5%。RCC对放疗不敏感,各类化疗方案对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有效率仅为1 0%-15%。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2(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member 2,SLC22A2)是肾脏中表达最高的摄取型药物转运体,启动子区域异常高甲基化是其在肾癌中沉默的主要原因,导致了肾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等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将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与奥沙利铂联用,可逆转肾癌细胞中OCT2的低表达,增敏奥沙利铂的抗癌作用。但影像学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该给药方案虽然可以抑制肿瘤继续生长,但肿瘤未见明显缩小。有研究表明高达50%-60%的实体瘤晚期表现出局部缺氧,RCC作为一种实体瘤,随着癌细胞的不断增殖同样表现出低氧的肿瘤微环境。基于上述临床现象,考虑到RCC的低氧特征,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低氧对于DAC去甲基化功能的影响。我们通过在常氧(20%氧浓度)和低氧(1%氧浓度)下对肾癌细胞进行DAC处理后,检测OCT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H3K4me3修饰的变化,发现低氧下DAC无法诱导OCT2的表达,DAC处理后OCT2启动子区依旧处于高甲基化、低H3K4me3修饰的转录抑制状态。接下来,我们通过检测DNA甲基化动态修饰过程以及DAC代谢通路中关键因子在低氧下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究低氧介导的RCC细胞DAC抵抗的具体机制。我们发现低氧主要通过下调平衡型核苷转运体(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 1,ENT1)的表达,抑制RCC细胞对DAC的摄取。另外,通过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对RCC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ENT 1表达检测的结果表明,ENT1的表达在肾癌组织中也异常下调。随后,我们又探究了低氧下ENT1表达下调的生物学机制,发现低氧可以通过低氧诱导因子(HIF-lα)以及蛋白酶体和溶酶体通路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参与ENT1的表达调控。由于低氧可以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间接参与基因表达调控。我们同时考察了低氧介导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和miRNA表达变化对于OCT2的表达调控作用。我们发现,低氧下肾癌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9表达异常上调,导致OCT2启动子区域H3K27ac修饰水平下调,从而在转录水平抑制OCT2表达。另外,肾癌中异常上调的miR-489-3p可以通过靶向OCT2 3'-UTR抑制其表达,增加肾癌细胞对于奥沙利铂的化疗抵抗。低氧下,miR-489-3p的前体和初始转录本表达均上调。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低氧阻碍DAC入胞的机制,从多个角度探究了低氧对OCT2表达调控的作用,并提出miR-489-3p作为潜在肾癌初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对优化肾癌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韩思达,崔梅[2](2018)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CT3)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相关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3,OCT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低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也可以转运各类有机阳离子物质,最重要的特点是多在高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即经典单胺类递质转运体)饱和或功能障碍时发挥代偿性的转运作用。OCT3可以在经典单胺类转运体功能障碍或数量减少时改变细胞内外单胺递质的水平,调节多种药物的代谢、疗效、不良反应,影响多种神经毒物的致病性和毒品的成瘾效应。该转运体的相关基因突变也影响了宿主对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易感性。本文先概述OCT3的蛋白分子结构、在脑内的分布、编码该分子的基因结构及翻译后调节的方式,再分别阐述该转运体底物的类型及转运机制,进而围绕OCT3的转运机制阐述其在抑郁症、应激相关性成瘾以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戴永国,陈李杰,王崴,杨世磊[3](2018)在《肾脏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在急性肾损伤中病理生理调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2,OCT2)是溶质转运体(solute carriers,SLC)超家族中SLC22A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侧表达的OCT2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肾脏主动分泌众多内、外源性有机阳离子型化合物(包括环境毒素、药物以及内源性代谢产物等)的主要转运体。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期间,OCT2功能与表达的改变对其底物的清除具有巨大的影响,可导致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就OCT2的结构与分布、生理作用与调控机制以及在各种因素诱导的AKI中的功能与表达变化和病理生理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赵鹏飞[4](2017)在《盐芥阳离子/质子转运体基因TsCHX18在玉米中表达对植株耐盐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盐胁迫所引起的谷物的减产每年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盐碱地约占了全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改良盐碱地和减少土壤盐渍化而提高作物产量是全球关注的课题。当植物遭遇渗透胁迫时,细胞会合成大量的渗透质如脯氨酸、甘露醇等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对抗胞外高盐分环境。但是从头合成渗透质来减缓盐胁迫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且无法有效缓解离子毒害。植物另一套应对离子胁迫的机制是维持胞内离子平衡。植物体内负责调控离子平衡的蛋白质主要有:H+-ATPase、H+-PPase、次级转运蛋白以及各种离子通道蛋白。K+是植物组织中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植物含有众多编码钾离子转运体和钾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以完成对钾的有效吸收和其在各种组织间的运输。K+的吸收主要有两种机制,即低亲和钾转运机制(主要由K+通道负责)和高亲和钾转运机制(由高亲和性K+转运体完成)。高亲和K+转运体主要存在于4个基因家族中,即Trk/HKT(high-affinity potassium transporter)、KEA(K+/H+ antiporters)、CHX(cation/H+ antiporters)和 KT/KUP/HAK(K+ transporter/K+ uptake permease/High-affinity K+transporter)。本研究将从盐生植物盐芥中克隆的TsCHX18基因,用携带Mini-Ti质粒pCAMBIA3300-P35S-bar-P35S-TsCHX18的农杆菌 LBA4404 侵染玉米幼苗的茎尖生长点,获得了转TsCHX18植株,利用PCR鉴定和除草剂草丁膦抗性筛选,选择转TsCHX18 T2代纯合系。通过半定量RT-PCR和qRT-PCR检测,确定了外源基因已在玉米植株中活跃表达并稳定遗传给后代,暗示目标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转TsCHX18株系耐盐性分析中,分别在种子萌发期和苗期,以受体自交系为对照,对3个来自不同独立转化体的株系进行了盐胁迫试验。当转TsCHX18株系和对照株系的种子在不加NaCl条件下萌发时,萌发率和萌发势无明显差别;在100 mM NaCl浓度和150 mM NaCl浓度下,转TsCHX18株系的萌发率和萌发势均显着优于对照株系的,特别是根部发育受抑制程度较低。对溶液培养至两叶一心期的幼苗,即玉米对盐胁迫最敏感时期的植株进行100 mM NaCl盐胁迫处理,持续时间2周。结果显示转TsCHX18株系只受到轻微损伤,根长以及侧根发育较好,而对照株系的植株叶片开始枯萎且根系受抑制严重,即转TsCHX18基因提高了玉米苗期的耐盐性,大大改善了玉米在高盐度环境中的耐受能力。而各项生理学参数测定也表明,转TsCHX18株系的耐盐性也要好于对照株系。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转TsCHX18株系基本保持良好的的形态特征、生殖发育及抗病性。而在滨海盐碱地表现出明显改进的耐盐性,果穗性状好,在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等方面均显着或极显着优于对照株系的。综上所述,盐芥TsCHX18在玉米中活跃表达显着提高了植株的耐盐性,为耐盐性玉米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料。(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8)

陈佳音,卢杨,赵娣,陈西敬[5](2016)在《肉碱/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Ns)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肉碱/有机阳离子转运体(carnitine/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s,OCTNs)是人体内介导内源性化合物和药物跨细胞转运的重要膜蛋白。由于与先前发现的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s)具有相似的特性,OCTNs也被称为新型有机阳离子转运体。近年来随着对OCTNs研究的日益剧增,其分子结构及生理功能等得到了进一步揭示,转运体的生理与病理意义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OCTNs的生理功能、OCTNs与疾病的关系、OCTNs对临床药物的转运作用和OCTNs的基因多态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6年10期)

王心怡,张志荣[6](2016)在《美吡拉敏敏感的、逆质子有机阳离子转运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有机阳离子转运体被发现存在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Caco-2(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等细胞上,介导美吡拉敏、苯海拉明和氧可酮等有机阳离子药物的吸收和外排。其所介导的转运过程不能被典型的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底物或抑制剂所抑制,转运特性不同于已报道的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s)、有机阳离子/肉毒碱转运体(OCTNs)、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体(MATE)及细胞膜单胺转运体(PMAT)等,是一种新型的逆质子有机阳离子转运体,被称为美吡拉敏敏感的、逆质子有机阳离子转运体(pyrilamine-sensitive H~+/OC antiporter)。本文将对其转运特性、底物结构特点、表达组织以及与其他有机阳离子转运体的区别等进行全面的归纳和阐述。(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张娜[7](2016)在《板蓝根群药物对小鼠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及药物代谢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板蓝根饮片水煎液、板蓝根颗粒及其所含靛蓝、靛玉红对小鼠肾组织有机阳离子转运体中的2个主要亚型(Octs, Oct1、Oct2)及肝脏/小肠中与首过效应相关联的2种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CYP450, Cyp3a4、Cyp2e1)活性的影响。方法:板蓝根饮片水煎液(DRI)低、高剂量组(1.6000、6.4000 g·kg-1,生药量),板蓝根颗粒(GRI)低、高剂量组(0.6150、2.4600 g·kg"1),靛蓝低、高剂量组(0.0080、 0.6400 mg·kg-1),靛玉红低、高剂量组(0.0192、1.5360 mg·kg-1)等分别灌胃给予NIH小鼠(60只/组,雌雄各半),2次/d,连续5 d。同时设置2种溶媒{纯水、0.5%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照组,添加剂组-糊精加蔗糖(各1.5000 g-kg-1)和阳性对照组-奎尼丁(0.0250 g·kg-1)。末次给药60 min后全部受试小鼠逐一经尾静脉注射Met(二甲双胍,5mg·kg-1),在注射探针药Met后1.0、2.5、5.0、7.5、10.0及20.0 min时分别从每组各取10只小鼠处死,收集全血并立即摘取右肾(供匀浆后测定其中Met蓄积量)。另取NIH小鼠10只/组,雌雄各半,供试物分组同前,增设4个对照组:纯水、0.5%CMC、酮康唑(24 mg·kg-1)、利福平组(40 mg·kg-1),给药同前,末次给药60 min后处死,在冰上迅速摘取双肾及肝脏、小肠(左肾供提取总mRNA,右肾做肾切片摄取Met,肝脏/小肠用于测定Cyps酶活性)。采用高速离心法制备肾组织/肾切片匀浆液,低温差速离心法分离肝脏/小肠微粒体;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小鼠血清、肾组织/肾切片匀浆液中Met浓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肝脏/小肠微粒体中Cyp3a4、Cyp2e1的酶活性,并以Folin-酚法测定肾组织/肾切片匀浆液、肝脏/小肠微粒体中蛋白含量,药动学软件(DAS 2.0)分析Met在血清、肾组织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Vd、CL、AUC0-20min);用各供试物高剂量组的小鼠左肾提取总mRNA,用RT-PCR(实时定量PCR)法考察小鼠肾组织Oct1、Oct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纯水对照组比,0.5%CMC溶媒组和蔗糖加糊精添加剂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差别(P>0.05)。血清中Met的药动学参数表明,板蓝根水煎液高剂量组、板蓝根颗粒高剂量组、靛蓝高剂量组、靛玉红高剂量组血液药动学参数均出现显着变化(P<0.05,P<0.01):t1/2β延长了13%~97%,Vd减少了13%~72%,CL降低了9%~65%,AUC0-20min增加了13%~135%;肾组织Met蓄积量显着升高(P<0.01);肾切片Met摄取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肾组织Octs基因表达水平均被不同程度下调(P<0.05)。肝脏Cyp3a4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以红霉素为底物时板蓝根类各供试物组的Cyp3a4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显着增强(P<0.01);以氨基比林为底物时,板蓝根水煎液低和高剂量组、板蓝根颗粒高剂量组、靛蓝低和高剂量组、靛玉红高剂量组的Cyp3a4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显着增强(P<0.01)。肠道Cyp3a4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以红霉素为底物时,板蓝根水煎液高剂量组、板蓝根颗粒低和高剂量组、靛蓝高剂量组、靛玉红高剂量组的Cyp3a4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显着增强(P<0.01);以氨基比林为底物时,板蓝根类各供试物组的Cyp3a4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显着增强(P<0.01)。肝脏Cyp2e1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板蓝根水煎液高剂量组、板蓝根颗粒低和高剂量组、靛蓝低和高剂量组、靛玉红高剂量组的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显着增强(P<0.05,P<0.01)。结论:板蓝根水煎液、板蓝根颗粒、靛蓝、靛玉红在本试验所用剂量下对小鼠肾组织Oct1、Oct2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肝脏/小肠Cyp3a4、Cyp2e1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板蓝根水煎液、板蓝根颗粒的这种抑制/诱导作用可能主要来自其所含成分靛蓝、靛玉红。(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娜,奇锦峰,孙晨,余文浩,王永辉[8](2016)在《板蓝根及其所含靛蓝和靛玉红对小鼠肾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1和OCT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板蓝根饮片水煎液(DRI)、板蓝根颗粒(GRI)及其所含成分靛蓝、靛玉红对小鼠肾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中2个主要亚型OCT1和OCT2的影响。方法 NIH小鼠每组60只,分别ig给予DRI 1.6和6.4 g·kg-1(生药量),GRI 0.615和2.460 g·kg-1,靛蓝0.008和0.640 mg·kg-1,靛玉红0.0192和1.5360 mg·kg-1,每天2次,连续5 d。同时设纯水和0.5%羧甲纤维素钠(CMC)为对照组,糊精加蔗糖(各1.5 g·kg-1)添加剂组和奎尼丁(0.025 g·kg-1)阳性对照组。末次给药后60 min静脉注射二甲双胍(Met)5 mg·kg-1,给Met后1.0,2.5,5.0,7.5,10.0和20.0 min时每组分别各取10只小鼠处死,收集全血并摘取双肾,右肾匀浆后测定Met蓄积量,左肾用于检测OCT m RNA表达。另取NIH小鼠每组10只,同法给药,摘取左肾制备肾切片进行Met摄取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肾组织及肾切片匀浆液中Met浓度;药动学软件(DAS 2.0)分析血清及肾组织中Met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小鼠肾OCT1和OCT2m RNA的表达。结果与纯水对照组比,0.5%CMC组和蔗糖加糊精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DRI6.4 g·kg-1、GRI 2.460 g·kg-1、靛蓝0.640 mg·kg-1和靛玉红1.5360 mg·kg-1组血液药动学参数均出现显着变化(P<0.05,P<0.01):t1/2β延长13%~97%,Vd减少13%~72%,Cl降低9%~65%,AUC0-20 min增加13%~135%;各供试物组肾组织Met蓄积量显着升高(P<0.01);肾切片Met摄取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肾组织OCT1和OCT2 m RNA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下调(P<0.05,P<0.01)。结论 DRI、GRI、靛蓝和靛玉红在所用剂量下对小鼠肾OCT1和OCT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DRI和GRI的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来自其所含的靛蓝和靛玉红。(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毕建成,安翠平,李宝全,黄文雁,李浩军[9](2015)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2在人角、结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及极性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2(OCTN1/2)在人角、结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及极性分布。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OCTN1/2的mRNA在人角膜边缘上皮(HCLE)细胞和人结膜上皮(HCj E)细胞的表达及其蛋白的极性分布。结果在HCLE细胞和HCj E细胞中均检测到了OCTN1和OCTN2的mRNA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证实,PCR扩增产物与目的基因具有同一性。在HCLE细胞中,OCTN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CTN2,但在HCj E细胞中,OCTN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OCTN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CTN1和OCTN2 2种转运蛋白均在细胞顶端出现明显强于基底端的条带。结论人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均存在OCTN1和OCTN2 2种转运蛋白的表达,且OCTN1和OCTN2主要位于HCLE细胞和HCj E细胞的顶端。(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5年19期)

胡咏梅,张珊珊,张磊,胡兴萍,许建明[10](2015)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P-糖蛋白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对左氧氟沙星跨胃黏膜转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P-糖蛋白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对左氧氟沙星跨胃黏膜转运的影响。方法用大鼠胃黏膜与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胃黏膜体外模型,分为空白组及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环孢素A)或有机阳离子转运体抑制剂(西咪替丁)的抑制剂组并进行双向转运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左氧氟沙星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加入环孢素A后,50μg·m L-1左氧氟沙星Papp(S-M)/Papp(M-S)由2.20变为1.06(P<0.05);加入西咪替丁后,50μg·m L-1左氧氟沙星Papp(S-M)/Papp(M-S)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糖蛋白参与左氧氟沙星跨胃黏膜转运过程,而有机阳离子转运体不参与左氧氟沙星跨胃黏膜转运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17期)

阳离子共转运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3,OCT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低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也可以转运各类有机阳离子物质,最重要的特点是多在高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即经典单胺类递质转运体)饱和或功能障碍时发挥代偿性的转运作用。OCT3可以在经典单胺类转运体功能障碍或数量减少时改变细胞内外单胺递质的水平,调节多种药物的代谢、疗效、不良反应,影响多种神经毒物的致病性和毒品的成瘾效应。该转运体的相关基因突变也影响了宿主对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易感性。本文先概述OCT3的蛋白分子结构、在脑内的分布、编码该分子的基因结构及翻译后调节的方式,再分别阐述该转运体底物的类型及转运机制,进而围绕OCT3的转运机制阐述其在抑郁症、应激相关性成瘾以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阳离子共转运体论文参考文献

[1].陈璐.低氧介导的肾细胞癌中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2表达下调和地西他滨抵抗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

[2].韩思达,崔梅.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CT3)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相关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8

[3].戴永国,陈李杰,王崴,杨世磊.肾脏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在急性肾损伤中病理生理调控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8

[4].赵鹏飞.盐芥阳离子/质子转运体基因TsCHX18在玉米中表达对植株耐盐性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7

[5].陈佳音,卢杨,赵娣,陈西敬.肉碱/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Ns)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

[6].王心怡,张志荣.美吡拉敏敏感的、逆质子有机阳离子转运体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6

[7].张娜.板蓝根群药物对小鼠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及药物代谢酶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8].张娜,奇锦峰,孙晨,余文浩,王永辉.板蓝根及其所含靛蓝和靛玉红对小鼠肾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1和OCT2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

[9].毕建成,安翠平,李宝全,黄文雁,李浩军.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2在人角、结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及极性分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

[10].胡咏梅,张珊珊,张磊,胡兴萍,许建明.Ussingchamber技术评价P-糖蛋白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对左氧氟沙星跨胃黏膜转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标签:;  ;  ;  ;  

阳离子共转运体论文-陈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