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斑病论文-刘刚

轮斑病论文-刘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轮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茶轮斑病,病原菌种类,柯赫氏法则,杀菌剂,微生物防治,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半数有效浓度,敏感性,形态特征

轮斑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9)在《多菌灵或可用于防治茶轮斑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茶轮斑病是产茶区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为明确茶轮斑病病原菌种类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之后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应用生长速(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07-13)

刘刚[2](2019)在《多菌灵或可用于防治茶轮斑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茶轮斑病是安徽产茶区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病害,可导致叶片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为明确茶树轮斑病病原菌种类和对常用杀菌剂敏感性,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之后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王永崇[3](2019)在《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茶轮斑病及其防治图谱》一文中研究指出茶轮斑病是茶树的一种常见病害,各大茶区都有分布。发病树表现为生长势衰弱,病叶质脆,容易脱落。发病原因:引发茶轮斑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茶拟盘多毛孢(图1),其埋生的分生孢子盘或突破表皮外露,丛生的分生孢子梗圆柱形,纺锤形的分生孢子有4个隔膜。无色的附属丝基部粗,向上渐细。茶拟盘多毛孢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天在26℃的生长适温和83%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可快速产生分生孢子,并借风雨进(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黄大野,万中义,朱志刚,姚经武,杨妮娜[4](2019)在《诺沃霉素A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茶轮斑病是茶树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防治该病害通常使用化学杀菌剂。化学杀菌剂的频繁使用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并造成农药残留,因此,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诺沃霉素A是由植生链霉菌HEBRC-20821分泌的一种新型32元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本研究探索了诺沃霉素A在离体条件下对拟盘多毛孢的抑菌活性及对感染茶轮斑病离体叶片的防治效果。诺沃霉素A在离体条件下对茶拟盘多毛孢的菌丝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为2.11μg/mL。当用5μg/mL诺沃霉素A处理菌丝后,在显微镜下可见茶拟盘多毛孢菌丝形态发生异常。在离体叶片条件下,诺沃霉素A在75和150μg/mL浓度下对茶轮斑病防效分别为68.29%和100%。在2 000和4 000μg/mL浓度下诺沃霉素A对茶叶没有产生药害。诺沃霉素A有望成为防治茶轮斑病的一种新型药剂。(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2期)

陈雅丽,陈文艳,侯囡嵩,陈名君[5](2019)在《安徽池州市茶轮斑病病原鉴定及4种杀菌剂对其抑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茶轮斑病是安徽产茶区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病害,可导致叶片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为明确茶树轮斑病病原菌种类和对杀菌剂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之后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常见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树轮斑病的病原菌为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theae;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致死中浓度(EC_(50))最小,为0.03μg·mL~(-1)。(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黄大野,朱志刚,姚经武,张亚妮,刘晓艳[6](2018)在《茶轮斑病防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拟盘多毛孢引起的茶轮斑病是茶叶的重要病害,国内对其研究尚属初级阶段。文章主要从其发生与危害、化学防治、抗药性、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中国茶轮斑病的进一步防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S2期)

文小东,宋星陈,王勇,任亚峰,李冬雪[7](2018)在《茶轮斑病病原菌(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e-sinensis)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贵州省惠水县茶轮斑病病原茶假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e-sinensis)进行了病原生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茶假拟盘多毛孢在PDA、OA和ME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生长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MEA、PDA、OA,产孢能力存在差异。在PDA培养基上产孢时间最早,且产孢最多。同时,菌株在PDB培养基中生长,其菌丝干重为线性增长,生长期为36~120 h。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及色素形成,28℃是菌株适宜生长温度,菌株在pH 5~8能较好地生长,最适pH为6左右,其生长速率和菌丝丰度最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8年10期)

李冬雪,赵晓珍,王勇,练珊珊,任亚峰[8](2018)在《贵州惠水县茶轮斑病病原菌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省惠水县茶区常发生茶轮斑病,对茶叶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为确定该病害的病原菌,本文对病害叶片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针刺法和剪切法的致病性测定。并依据病原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β-微管蛋白、延伸因子-1α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基于病原菌多基因系统发育和形态学结果,将病原菌确定为茶假拟盘多毛孢(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e-sinensis)。(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谢津,韦继光,罗基同,杨秀好[9](2018)在《黑老虎轮斑病的病原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是五味子科的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分布于广西,贵州,湖北,湖南,广东等地。黑老虎轮斑病病斑为深褐色椭圆形,随着病害的发展,在病斑上出现黑色点状物。分离到编号为HP2的菌株最具有代表性,该菌的菌丝白色,菌落为圆形、棉絮状,培养基呈淡黄色。分生孢子盘黑色,在培养14天后出现在培养基表面。该菌的分生孢子为纺锤形,五细胞(18.75~26.25×6.25~7.5μm)(n=100)。顶部和基部细胞无色透明,第叁个和第四个细胞颜色比第二个细胞深,为深褐色。该分生孢子基部具有一个基部附属丝(2.5~6.25μm)和两到四根顶端附属丝(18.75~31.25μm)。该真菌最终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为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同时也测定了菌株HP2的ITS(MG571263)、β-tubulin(MG571261)和TEF1(MG571262)基因,BLAST分析表明这叁个基因与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KY319134.1(ITS)、KX721073.1 (β-tubulin) and KU096881.1 (tef1)的相似度高达99%~100%。在完成致病性测定后,根据科赫法则,证明HP2是该植物的病原。至今,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在智利、乌拉圭和西班牙引起了蓝莓梢枯病;在中国的高产蓝莓上引起了枝条枯萎病;在巴西的山核桃树上引起了叶斑病;在西班牙引起草莓根腐病;以及在中国月季上引起叶斑病。中国真菌志中曾提到了从黑老虎中分离到了Pestalotiopsis maculans,但是其分生孢子形态与N. clavispora明显不同。这是首次报道由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引起的黑老虎轮斑病。(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8-11)

陈钊,王子辉,赵玉清,高彦玉,时玲[10](2018)在《基于多层卷积滤波与HSV颜色提取的茶轮斑病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卷积滤波对原始图像进行显示轮廓以及锐化处理,引入了HSV模型进行颜色提取,通过二值化再次滤波完成了茶轮斑病斑区的提取,实现茶叶的茶轮斑病的快速诊断。结果表明,采用卷积滤波与HSV模型等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识别茶轮斑病的病斑区,对于图像清晰、面积大的病斑区识别比较精确。利用Python语言的嵌入性,为进一步实现茶叶茶轮斑病的精准喷雾系统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轮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茶轮斑病是安徽产茶区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病害,可导致叶片脱落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为明确茶树轮斑病病原菌种类和对常用杀菌剂敏感性,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之后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斑病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多菌灵或可用于防治茶轮斑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2].刘刚.多菌灵或可用于防治茶轮斑病[J].农药市场信息.2019

[3].王永崇.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茶轮斑病及其防治图谱[J].农药市场信息.2019

[4].黄大野,万中义,朱志刚,姚经武,杨妮娜.诺沃霉素A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19

[5].陈雅丽,陈文艳,侯囡嵩,陈名君.安徽池州市茶轮斑病病原鉴定及4种杀菌剂对其抑制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

[6].黄大野,朱志刚,姚经武,张亚妮,刘晓艳.茶轮斑病防治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8

[7].文小东,宋星陈,王勇,任亚峰,李冬雪.茶轮斑病病原菌(Pseudopestalotiopsiscamelliae-sinensis)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8

[8].李冬雪,赵晓珍,王勇,练珊珊,任亚峰.贵州惠水县茶轮斑病病原菌的鉴定[J].热带作物学报.2018

[9].谢津,韦继光,罗基同,杨秀好.黑老虎轮斑病的病原鉴定[C].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10].陈钊,王子辉,赵玉清,高彦玉,时玲.基于多层卷积滤波与HSV颜色提取的茶轮斑病识别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

标签:;  ;  ;  ;  ;  ;  ;  ;  ;  ;  

轮斑病论文-刘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