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论文-袁慧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论文-袁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电话随访,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论文文献综述

袁慧[1](2019)在《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电话随访护理,给予观察组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6个月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可显着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周燕[2](2019)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前应用紫草油外敷预防骶尾部一期压疮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紫草油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预防一期压疮的效果,给护理人员术前皮肤管理提供指导,减少术后皮肤损伤的几率。方法本院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50名,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25名,干预组(紫草油干预组)25名。对照组在手术前进行平时的常规皮肤护理,保持骶尾部干燥,干预组在骶尾部使用紫草油外敷进行预防性保护干预,术后送患者至SICU,跟SICU的护士交接时,根据压疮临床分期的表现,由双方共同对病人的皮肤进行常规评估,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一期压疮的比例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草油外敷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减少一期压疮的发生几率。(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3期)

王正飞,刘春明,杨龙,兰占占[3](2019)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与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9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肾功能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指数、左心室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对肾功能、心功能影响更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具有显着优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朱桂英[4](2019)在《自体血回收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应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的效果。方法对25例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应用国产京精牌3000P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的出血,经过过滤、分离、清洗后回输给患者。结果每例平均回输自体血765.2 mL,80%患者术中、术后不用输库血;术后检测患者的血液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正常。结论自体血回收应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能显着减少异体血输入,节约临床用血,避免血源浪费。(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44期)

田丽娟,刘琳琳,杨静,纪宏文[5](2019)在《氯吡格雷停药时间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出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氯吡格雷停药时间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 OPCAB)患者出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16年4~7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择期行OPCAB的成年患者115例,根据术前停用氯吡格雷时间分为3组:A组(n=35)停药时间<5 d,B组(n=40)停药时间5~7 d,C组(n=40)停药时间>7 d。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手术结束时(T2)行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ghy, TEG)和血小板图检测,记录术后6 h和24 h纵隔胸腔引流量,异体输血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时间和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T1时C组血凝块强度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 MA)值[(62.6±5.7)mm vs.(59.5±6.4)mm,P <0.05]和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振幅(MA_(ADP))值[(53.0±11.6)mm vs.(46.2±13.0)mm,P <0.05]显着增加;C组术后6 h出血量减少[350(250,460)ml vs. 280(193,358)ml,P <0.05],术后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43(22,79)h vs. 30(19,56)h,P <0.05]。A组与B组比较,术后出血和I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时,与A组比较,C组和B组MA值和MAADP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异体血输注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氯吡格雷停药时间<5 d增加OPCAB患者术后早期出血,延长ICU停留时间。血小板功能低下是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童贞[6](2018)在《血液回收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血液回收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冠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血液回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不采用血液回收,观察组采用血液回收。比较两组异体血输入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异体血输入量为(305.51±82.24) 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44±83.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回收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能够有效减少异体血输入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8年22期)

李宝兰,王园[7](2018)在《老年超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呼吸系统围术期护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老年超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呼吸系统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超重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老年超重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围术期进行人性化护理,可显着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8年33期)

李长栓[8](2018)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脏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拟行冠脉搭桥术治疗的心脏疾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操作,观察组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操作,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脏疾病患者效果显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减少术后24h引流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刘洋[9](2018)在《对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15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然后观察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及术后身体恢复的速度。结果:在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HR、MAP及CVP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去氧肾上腺素、硝酸甘油、阿托品及艾司洛尔的使用剂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毕至气管拔管的时间、住ICU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使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基本相同。但使用瑞芬太尼对此类患者进行麻醉能缩短其术毕至气管拔管的时间、住ICU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8年11期)

姚鹏,张振忠[10](2018)在《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对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7例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丙泊酚,实验组患者术前给予贝那普利,术中应用丙泊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cTn I、CK-MB、术后不良事件及自动复跳情况差异。结果:术后24h实验组cTnⅠ(2.25±0.95)ig/L、CK-MB(66.47±5.85)U/L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再灌注心律失常0.00%、心肌缺血2.86%、房颤5.71%明显低于对照组,自动复跳94.29%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8年03期)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紫草油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预防一期压疮的效果,给护理人员术前皮肤管理提供指导,减少术后皮肤损伤的几率。方法本院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50名,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25名,干预组(紫草油干预组)25名。对照组在手术前进行平时的常规皮肤护理,保持骶尾部干燥,干预组在骶尾部使用紫草油外敷进行预防性保护干预,术后送患者至SICU,跟SICU的护士交接时,根据压疮临床分期的表现,由双方共同对病人的皮肤进行常规评估,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一期压疮的比例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草油外敷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减少一期压疮的发生几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论文参考文献

[1].袁慧.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

[2].周燕.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前应用紫草油外敷预防骶尾部一期压疮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3].王正飞,刘春明,杨龙,兰占占.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与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9

[4].朱桂英.自体血回收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田丽娟,刘琳琳,杨静,纪宏文.氯吡格雷停药时间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出血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9

[6].童贞.血液回收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8

[7].李宝兰,王园.老年超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呼吸系统围术期护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

[8].李长栓.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

[9].刘洋.对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

[10].姚鹏,张振忠.丙泊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

标签:;  ;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论文-袁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