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双瓣膜置换术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双瓣膜置换术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双瓣膜置换术术后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护理。方法:对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双瓣膜置换术术后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护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治愈出院,经随访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消化道出血是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护士在工作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及早给予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瓣膜置换术;消化道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79-02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消化道并发症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肠系膜动脉栓塞和肝功能衰竭等[1]。消化道并发症与术后全身炎性反应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密切相关,死亡率高达13.9%~52%[2]。心脏手术因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应激大,加上在监护室应用镇静、镇痛的治疗,影响患者对消化道并发症症状的主观感受,对消化道并发症的观察带来一定的干扰。2017年12月16日,我院为1例冠心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双瓣膜置换术,于术后第8天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积极治疗、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因咳嗽1周,胸闷、喘憋3小时于2017年11月14日收入呼吸内科,入院诊断为:(1)胸闷、喘憋原因待查,肺部感染;(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房纤颤;(3)2型糖尿病;(4)陈旧性脑梗塞。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抗炎、强心、利尿、平喘、改善心肌供血、控制血糖等治疗,间断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胸闷、喘憋明显好转,于11月25日行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近中段约60%~70%狭窄,左回旋支近段约40%~50%狭窄,钝缘支近段约95%狭窄,右冠近段约70%~80%狭窄。患者病情好转后积极给予术前准备,于12月16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LIMA-LAD,AO-SV-RCA)+二尖瓣置换术(Edwards27#生物瓣)+主动脉瓣置换术(Edwards21#生物瓣)+左房血栓清除术+左心耳缝闭术。术毕转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炎、抑酸、祛痰、维持循环及酸碱平衡、控制血糖等治疗,于12月18日11am拔除气管插管,12月20日患者诉右下腹疼痛,行B超检查示:右下腹阑尾区未见明显包块及积液,12月21日患者无腹痛,12月23日白细胞总数20.39×109/L,加用美平抗杆菌治疗。12月24日7am患者出现血压下降,BP97/58mmHg,查血气分析示Hb75g/L(6am血气分析示Hb95g/L),考虑存在动态失血,立即给予胃肠减压,可见暗红色胃内容物约200ml,给予通便灌肠,大便为柏油样,考虑消化道大出血,联系红细胞、血浆输注,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股静脉穿刺置管,予快速补液,维持循环稳定,因患者喘憋、呼吸急促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未见明显好转,故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请消化内科会诊,急诊行胃镜检查,给予止血治疗,12月24日1pm患者再次血压下降,急诊在局麻下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术后给予止血、补液、输血、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等治疗,于2018年1月8日拔除气管插管,于2017年2月5日出院,患者出院一个月复查,恢复良好。

2.术后护理

2.1循环系统监测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CVP、尿量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末梢循环的情况。该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双瓣膜置换术,因此术后血压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收缩压在110~120mmHg为宜。患者在术后第8天突然出现血压的下降,由原来的116/73mmHg降至97/58mmHg,抬腿试验阳性,考虑患者血容量不足,立即给予快速补液,同时给患者急查血气分析,发现Hb由110g/L下降至89g/L,给予胃肠减压和灌肠,胃肠减压引出暗红色胃内容物,大便为柏油样便,考虑消化道出血,给予对症治疗。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非常重要,一旦有明显的波动需积极查找原因,及早给予干预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2.2发生消化道出血时的急救护理

责任护士应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对于呕血较多患者应告知并协助患者平卧位休息,同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造成窒息,遵医嘱予以右旋糖酐和葡萄糖盐水等血浆替代品予以快速补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必要时联系血制品给患者输血,准备好各种急救器械和药品,密切关注患者呕血数量、次数、大便颜色以及肢体末端温度,对患者出血量进行正确评估以便判断消化道出现程度,并积极告知医生采用相应处理[3]。

2.3呼吸系统管理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向心性肥胖,在术后第2天才拔除气管插管,于术后第8天因消化道出血紧急抢救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第二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15天,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长,因此做好呼吸道的管理、预防VAP的预防非常重要,该患者在第二次气管插管期间痰培养G-杆菌阳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拔除气管插管后每2小时给患者叩背背,指导、督促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胸片恢复正常。

2.4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的关键是严格无菌操作,作好各种管道的护理,病情平稳时及时撤除。该患者在术后第7天,血培养结果为G-杆菌,考虑患者术前进食欠佳,经手术创伤后肠道菌群移位有关,调整抗感染方案,加用美平抗杆菌治疗,患者术后查淋巴细胞亚群呈下降趋势,输注丙种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拔除深静脉置管和桡动脉置管。待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同时严格限制家属探视,预防交叉感染。

2.5取血管侧肢体的护理

术中于右下肢取大隐静脉,术后右下肢予弹力绷带包扎,右下肢抬高30°,促进静脉回流,每班需观察右下肢皮温、血运、足背动脉搏动、有无肢体肿胀情况,刀口有无渗血渗液,弹力绷带包扎松紧是否适宜,指导患者床上进行踝泵练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6术后服用抗凝药物的观察

该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术后需服用抗凝药物,在服药期间严密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皮肤有无出血点等出血征象,观察大小便的颜色有无异常。

2.7观察大便的次数、数量及色泽

换瓣术后二周内不可忽视大便的观察[4]。

2.8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能促进止血,饮食不当可加重出血,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医嘱给予合理的饮食。该患者诊断消化道出血后给予胃肠减压、禁食、静脉营养,待病情稳定,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选用温凉流食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的愈合。出血停止后改为半流饮食渐改为软食,宜少食多餐,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脂低纤维刺激小的食物。

2.9心理护理

本例患者术后2次出现活动性出血,患者情绪紧张焦虑,家属也必将焦虑,不利于患者恢复,反而会加重出血倾向。因此,我们不仅要严密观察病情,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疏导,鼓励、安慰患者,必要时给予镇痛、镇静药物,与家属一起共同努力,营造促进患者康复的环境。

3.小结

文献报道,消化道出血是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5]。因此在术中、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是腹部体征,观察有无呕血、黑便,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关注血气分析和血常规的Hb的变化,当Hb出现不明原因的下降时,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发现消化道出血,及早给予干预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HesselEA2nd.Abdominalorganinjuryaftercardiacsurgery.SeminCardiothoracVascAnesth,2004,8(3):243-263.

[2]GhoshS,RobertsN,FirminRK,etal.Riskfactorsforintestinalischaemiaincardiacsurgicalpatients.EurJCardiothoracSurg,2002,21(3):411-416.

[3]任青青.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17):158-159.

[4]冷淑红.二尖瓣置换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1):56.

[5]张珊珊.200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z1):225.

标签:;  ;  ;  

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双瓣膜置换术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