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孔蜂窝组合梁论文-张九营,杨睿,李维松,孟娟,马全明

圆孔蜂窝组合梁论文-张九营,杨睿,李维松,孟娟,马全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圆孔蜂窝组合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迭合板,蜂窝组合扁梁,安装工艺

圆孔蜂窝组合梁论文文献综述

张九营,杨睿,李维松,孟娟,马全明[1](2019)在《装配式桁架钢筋迭合板-圆孔蜂窝组合扁梁的设计及安装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中,将蜂窝梁和桁架钢筋迭合板进行合理连接形成新型装配式组合扁梁楼盖,可以有效提高空间使用率和防火、防腐等性能,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文章在对本地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和设计单位进行调研,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和工程案例,针对装配式桁架钢筋迭合板-蜂窝组合扁梁的设计、构造方法以及安装工艺和技术要点进行了归纳。(本文来源于《江苏建筑》期刊2019年02期)

李维松,杨睿,张九营,孟娟,马全明[2](2019)在《装配式桁架钢筋混凝土迭合板-圆孔蜂窝组合扁梁力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施工焊接量大,防火防腐处理复杂等问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将桁架钢筋混凝土迭合板与圆孔蜂窝钢梁进行组合,形成装配式桁架钢筋混凝土迭合板-圆孔蜂窝组合扁梁。通过两组组合扁梁试件的力学试验,对其承载能力、变形能力、破坏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扁梁的破坏经历了叁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蜂窝钢梁沿截面高度方向上的应变直线分布;组合扁梁屈服时,弯矩试验值比公式计算值提高了20%~60%,剪力试验值约为公式计算值的0.8倍;考虑组合扁梁翼缘板影响的挠度折减系数α为0.5。由于迭合板的约束作用,组合扁梁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没有出现局部变形、平面外失稳及现浇层与迭合层之间的脱离和滑移现象,有较好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睿[3](2018)在《装配式桁架钢筋迭合板-圆孔蜂窝组合扁梁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中,将蜂窝梁和桁架钢筋迭合板进行合理连接形成新型装配式组合扁梁楼盖,可以有效提高空间使用率和防火、防腐等性能,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课题在对本地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和设计单位进行调研和蜂窝梁、扁梁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研讨的基础上,选定某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项目作为原型,从中选取了两个不同位置和尺寸的梁进行设计和研究。本课题制作了6个试件,通过竖向加载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比它们的力学性能,同时结合试验研究成果与相关文献和工程案例,针对装配式桁架钢筋迭合板-蜂窝组合扁梁的设计、构造方法以及安装工艺和技术要点进行了归纳。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对各试件进行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未组合梁试件相比,装配式桁架钢筋迭合板-蜂窝组合扁梁和现浇板-蜂窝组合扁梁试件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及初始刚度均得到显着改善,局部变形能力与整体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2)观察了各试件的破坏状态、应变分布及承载与变形能力,将普通蜂窝梁的试验结果与文献及规范相关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承载力结果差别较小,但挠度试验结果比计算值偏大;4个蜂窝组合扁梁的破坏过程以板裂缝发展为主,始终未产生失稳和局部屈曲,将试验值与相关公式对比发现,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安全。(3)对6个试件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装配式桁架钢筋迭合板-蜂窝组合扁梁的力学性能良好且施工方便;结合试验和文献分析确定了承载力、挠度等计算方法,对蜂窝组合扁梁的设计方法及连接构造要求进行归纳,总结了适用于这种新型组合扁梁的施工工艺及安装技术要点,为今后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4-01)

刘春[4](2010)在《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圆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桥梁的建设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其结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是一种新颖的结构形式,具有经济、美观、轻型、实用以及受力合理和方便施工等优点,为桥梁主梁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工程潜力。本文以理论分析结合试验研究,从基本受力性能入手,研究了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在荷载作用下弹性状态的应力计算方法,以及考虑塑性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设计了一根等截面的钢-混凝土蜂窝组合箱梁(圆孔),进行了弹性状态的静载试验以及极限承载力全过程静载试验,得到了试验梁静载作用下的应变、挠度等数据和各工况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值,以及破坏的现象等第一手资料,为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2.借鉴蜂窝钢梁应力计算普遍采用的费氏空腹桁架法简化计算理论,推导了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弹性状态的应力简化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说明,公式能够很好地计算出腹板圆孔边缘环向应力的最大值及其位置(误差小于5%),能够较好地计算出应力的分布规律和趋势,但对于计算圆孔中心空腹截面以及圆孔间实腹截面处的应力时,结果不准确。3.推导了计入环向加劲肋前后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进行承载力计算的方法,对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各工况的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运用本章公式和计算方法算出了试验梁的极限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以及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公式可行且偏于安全;在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比普通钢混组合梁节约钢材20%-35%左右,若考虑加劲肋的影响,节约钢材可达50%。4.对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如蜂窝钢梁的设计生产、抗剪连接件、加劲肋的布置等;同时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0-05-07)

邵旭东,刘俊珂[5](2009)在《计入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简便计算带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的强度,应用空腹桁架理论,推导了计入加劲肋影响的圆孔蜂窝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与ANSY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并建议对剪力分布大的梁段混凝土板内配置受拉钢筋.将计算结果与没有加劲肋的算例梁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劲肋可以通过增加计算截面面积来提高蜂窝组合梁承载力.(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9期)

刘俊珂[6](2009)在《圆孔蜂窝组合梁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圆孔蜂窝组合梁是用连接件把圆孔蜂窝钢梁与混凝土板连接成整体而共同工作的构件。圆孔蜂窝钢梁的制作方法是将型钢进行切割后错位焊接而成的,所以各尺寸参数满足一定的公式。本文借鉴了普通组合梁、蜂窝钢梁、非连续开孔组合梁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圆孔蜂窝组合梁的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主要做的工作包括:运用空腹桁架理论推导了计入加劲肋影响的圆孔蜂窝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与ANSY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理论的合理性;计算证明了加劲肋能有效提高圆孔蜂窝组合梁的强度;通过ANSYS对简化计算理论做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虽然假设与实际有所偏差,但在计算最大应力点及其应力值上仍是可行的;对圆孔蜂窝组合梁的滑移剪力分布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这个结论对连接件的设计和混凝土板内的横向钢筋布置提出了建议;借鉴ANSYS的分析结果,为了防止混凝土板的过早破坏,对混凝土板内的钢筋布置提出了建议;在空腹桁架理论的基础上,对圆孔蜂窝组合梁中的圆孔蜂窝钢梁扩张比、偏心率和加劲肋等设计要点进行了对比计算,并提出了建议;借鉴圆孔蜂窝钢梁的挠度计算的相关结论,推导了圆孔蜂窝组合梁中次弯矩产生的挠度公式,对现有文献的公式进行了补充;提出了通过扩大系数来计算挠度的简化公式,通过ANSYS对30根圆孔蜂窝组合梁的挠度进行了计算,拟合了适合圆孔蜂窝组合梁的挠度扩大系数,再通过9根不同尺寸的模型梁计算,验证了公式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9-05-18)

圆孔蜂窝组合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施工焊接量大,防火防腐处理复杂等问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将桁架钢筋混凝土迭合板与圆孔蜂窝钢梁进行组合,形成装配式桁架钢筋混凝土迭合板-圆孔蜂窝组合扁梁。通过两组组合扁梁试件的力学试验,对其承载能力、变形能力、破坏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扁梁的破坏经历了叁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蜂窝钢梁沿截面高度方向上的应变直线分布;组合扁梁屈服时,弯矩试验值比公式计算值提高了20%~60%,剪力试验值约为公式计算值的0.8倍;考虑组合扁梁翼缘板影响的挠度折减系数α为0.5。由于迭合板的约束作用,组合扁梁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没有出现局部变形、平面外失稳及现浇层与迭合层之间的脱离和滑移现象,有较好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圆孔蜂窝组合梁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九营,杨睿,李维松,孟娟,马全明.装配式桁架钢筋迭合板-圆孔蜂窝组合扁梁的设计及安装工艺[J].江苏建筑.2019

[2].李维松,杨睿,张九营,孟娟,马全明.装配式桁架钢筋混凝土迭合板-圆孔蜂窝组合扁梁力学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

[3].杨睿.装配式桁架钢筋迭合板-圆孔蜂窝组合扁梁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4].刘春.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圆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

[5].邵旭东,刘俊珂.计入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刘俊珂.圆孔蜂窝组合梁的设计[D].湖南大学.2009

标签:;  ;  ;  ;  

圆孔蜂窝组合梁论文-张九营,杨睿,李维松,孟娟,马全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