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羔篇论文-刘书惠

子羔篇论文-刘书惠

导读:本文包含了子羔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子羔》,感生神话,禹,契

子羔篇论文文献综述

刘书惠[1](2010)在《从《子羔》篇看叁代始祖感生神话》一文中研究指出感生神话在我国古籍中记载颇丰,有着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子羔》篇就有相关内容,将其和传世文献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究异说较多的禹、契、后稷叁代始祖感生神话的原始面貌和内在意义,本文从感生物和感生地点两方面切入,对此进行尝试研究。(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0年03期)

范丽梅[2](2009)在《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子羔》篇性质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思想内容与行文模式分别比对上博楚简《孔子诗论》《子羔》与先秦两汉传世文献的异同,从而探讨《孔子诗论》与《子羔》二篇文体的性质。与《孔子诗论》比对的文献包括《毛诗序》《诗纬》《独断》《左传》《荀子》《乐记》《论衡》《说苑》等。与《子羔》比对的包括《史记·叁代世表》《纬书》《春秋繁露》《列女传》《白虎通》、郑康成《诗笺》等。根据比对结果可知《孔子诗论》与《子羔》二者都只能看作是战国单篇别行之作,在先秦未必已经命名为某种类型,因此不能就汉代以后集结的类型来倒推二者的称名。换句话说,《孔子诗论》或《子羔》的文体性质或类型称名必须视其被收入的着作名称来决定。(本文来源于《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期刊2009-12-01)

谢维扬[3](2009)在《从豳公盨、《子羔》篇和《容成氏》看古史记述资料生成的真实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要真实了解中国古代关于上古历史的大量记述资料的生成过程,是十分困难的事。为此,以往的学者凭借卓绝的想象力曾提出过许多假说,期以解开其中的谜。顾颉刚先生早年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例,至今仍被众多学者高度重视。顾先生假说的一个基点是他认为在西周中期以前不可能出现相当于禹(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博论丛》期刊2009年03期)

林志鹏[4](2005)在《楚竹书《子羔》篇补释四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释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子羔〉四个疑难字词,取得以下结论:一、“观于伊”之“观”与关桑林之会有关,“伊”则指伊水;二、“瞽叟”之“瞽”字从“兔”省声,简文“有虞氏,乐正瞽叟之子”乃对“舜,何人也”之回答;叁、楚简“方”与“平”形近但仍严格区别,简文“方万邦”之“方”训为法、则;四、简五及简八的“由”与“从”语法结构相当,于简文中作为动词,可训为“寻”或“导”。(本文来源于《江汉考古》期刊2005年01期)

张桂光[5](2004)在《《上博简(二)》《子羔》篇释读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This paper corrects the slips, supplemented the lost words, interpreted some characters, and interpreted the text of the article Zigao on the bamboo slips in Shanghai Museum (volume Ⅱ).(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廖名春[6](2003)在《上博简《子羔》篇感生神话试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传世文献为对比参照 ,考释新发表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子羔》篇所载禹、契、后稷出生的神话 ,认为“伊”当读为“” ,“央台”即“桑野” ,“玄丘”即“圜丘” ,“艹夭”即“蒿” ;简文“观于伊”、“游于央台之上”、“游于玄丘之内”意思近同 ,都是特指参加祭天祈子求福(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6期)

廖名春[7](2003)在《上博简《子羔》篇释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新发表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子羔》篇字词的考释、简序的调整、残损简文的试补 ,系统复原了简文的原貌。认为《子羔》篇原共 10简 ,其中有 5简保存完好 ,另 5简虽有一定残损 ,但其内容尚可复原。(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03年06期)

子羔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就思想内容与行文模式分别比对上博楚简《孔子诗论》《子羔》与先秦两汉传世文献的异同,从而探讨《孔子诗论》与《子羔》二篇文体的性质。与《孔子诗论》比对的文献包括《毛诗序》《诗纬》《独断》《左传》《荀子》《乐记》《论衡》《说苑》等。与《子羔》比对的包括《史记·叁代世表》《纬书》《春秋繁露》《列女传》《白虎通》、郑康成《诗笺》等。根据比对结果可知《孔子诗论》与《子羔》二者都只能看作是战国单篇别行之作,在先秦未必已经命名为某种类型,因此不能就汉代以后集结的类型来倒推二者的称名。换句话说,《孔子诗论》或《子羔》的文体性质或类型称名必须视其被收入的着作名称来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羔篇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书惠.从《子羔》篇看叁代始祖感生神话[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

[2].范丽梅.上博楚简《孔子诗论》与《子羔》篇性质小议[C].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2009

[3].谢维扬.从豳公盨、《子羔》篇和《容成氏》看古史记述资料生成的真实过程[J].上海文博论丛.2009

[4].林志鹏.楚竹书《子羔》篇补释四则[J].江汉考古.2005

[5].张桂光.《上博简(二)》《子羔》篇释读札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廖名春.上博简《子羔》篇感生神话试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7].廖名春.上博简《子羔》篇释补[J].中州学刊.2003

标签:;  ;  ;  ;  

子羔篇论文-刘书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