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论文-杜时雨,房龙,赵洪川,王泰龄

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论文-杜时雨,房龙,赵洪川,王泰龄

导读:本文包含了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性肝损伤,脂质过氧化,肝功能

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论文文献综述

杜时雨,房龙,赵洪川,王泰龄[1](2008)在《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脂质过氧化反应在酒精导致大鼠急性肝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氯化钠溶液20 mL.kg-1.d-1;其余各组灌胃等剂量白酒;其中C组(阳性药物干预组1)在B组基础上预先1 h灌胃茴叁硫10 mg.kg-1.d-1,D组(阳性药干预组2)在B组基础上预先1 h灌胃硫普罗宁100 mg.kg-1.d-1;实验共10 d。实验第6天、第11天取各组大鼠血液,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肝组织,HE、Masson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大鼠血清MDA升高,GSH-Px降低;ALT、AST升高,提示有显着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肝功能损害,肝脏病理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病变。使用两种药物干预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受到抑制,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学损害均有减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该反应可显着减轻肝脏损伤。(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08年07期)

杜时雨,房龙,赵洪川[2](2008)在《硫普罗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氯化钠溶液20ml.Kg-1.d-1;B组(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白酒;C组(治疗组)在B组基础上预先1h灌胃硫普罗宁100mg.Kg-1.d-1;实验共10天。实验6天、11天取各组大鼠血液,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ALT、AST、TG、CHO;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肝组织,HE、Masson染色,光镜检查。结果在6天和11天时B组大鼠血清ALT,AST,TG和MDA较A组显着升高,GSH-Px降低,C组较B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B组织有明显肝细胞脂变和炎症坏死,C组较B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普罗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黄庆科,林菊生,陈必成[3](2007)在《血红素加氧酶1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但临床治疗仍不十分有效。乙醇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较复杂.普遍认为抗氧化损伤、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免疫损伤等起主要作用。近来研究显示,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1对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氯化血红素(hemin)诱导方法,观察了(本文来源于《中华消化杂志》期刊2007年07期)

荘伯蓁[4](1990)在《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肝内灶性脂肪浸润:放射性胶体SPECT扫描的热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肝脏灶性脂肪浸润(FIL)可由CT和超声证实,而闪烁照相常是非特异性的。作者得见1例不常见的SPECT表现。男性,46岁。嗜酒24年,因乏力及黄疸住院。体检肝大、黄疸、肝功损害,放射性胶体肝扫描显示肝增大伴明显不均匀摄取。超(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期刊1990年06期)

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氯化钠溶液20ml.Kg-1.d-1;B组(模型组)灌胃等剂量白酒;C组(治疗组)在B组基础上预先1h灌胃硫普罗宁100mg.Kg-1.d-1;实验共10天。实验6天、11天取各组大鼠血液,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ALT、AST、TG、CHO;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肝组织,HE、Masson染色,光镜检查。结果在6天和11天时B组大鼠血清ALT,AST,TG和MDA较A组显着升高,GSH-Px降低,C组较B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B组织有明显肝细胞脂变和炎症坏死,C组较B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普罗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论文参考文献

[1].杜时雨,房龙,赵洪川,王泰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

[2].杜时雨,房龙,赵洪川.硫普罗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

[3].黄庆科,林菊生,陈必成.血红素加氧酶1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7

[4].荘伯蓁.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肝内灶性脂肪浸润:放射性胶体SPECT扫描的热点[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0

标签:;  ;  ;  

急性酒精性肝损害论文-杜时雨,房龙,赵洪川,王泰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