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肩纹论文-裴元生

云肩纹论文-裴元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云肩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云肩,造型,纹饰,文化内涵

云肩纹论文文献综述

裴元生[1](2014)在《基于图像学的元明时期云肩纹文化内涵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按照图像类型学方法对历代与云肩有关的绘画、雕塑、器皿进行类比分析,从道教、佛教、民俗文化叁个角度对云肩的造型进行探讨,从象征性特征、谐音性特征对瓷器云肩内部纹饰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18期)

陈鑫[2](2010)在《浅谈元代瓷器云肩纹》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的瓷器艺术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手法,在继承了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吉州窑、越窑的艺术风格和图案纹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为了让自然的形式适合于象征和装饰的表达,中国人,就像其他民族一样,很快对形式做出了某些改变,以(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0年10期)

裴元生[3](2009)在《元明时期景德镇窑瓷器“云肩纹”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装饰纹样有着源远流长、自成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寓意深奥的文化内涵。”从原始图腾、彩陶艺术,到历朝历代品种繁多、各式各样的器物装饰纹样,均见证了我们民族装饰艺术发展历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和特征。而当装饰纹样出现在陶瓷器上时,装饰则反映人的精神境界,人们通常以装饰纹样来表达某种情感和寄托某种愿望,体现着人们的艺术创造性与审美情趣。云肩是汉民族在汲取各民族服饰文化基础上融合本民族服饰特点的服饰装饰形式,目前研究较多的基本还是探讨作为服饰配件的云肩产生、发展、形制和所表达的寓意,而云肩纹样在元代大量的出现在瓷器装饰中,这其中的原因、文化的内涵、表现的形式和艺术功能,目前研究的不多,尚有探讨的空间。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结合与云肩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服饰、建筑、雕塑等方面资料,从纹样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来探索云肩纹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引发对云肩纹样出现在元明时期瓷器上原因的思考。笔者以元、明两代为主要考察时间段,重点以元代和明代景德镇窑生产的瓷器上的云肩纹样为研究对象,并辅助以具有代表性的元明时期瓷器、服饰图片、文字资料来探讨云肩纹的发展演变、元代瓷器上云肩纹的基本特征、明代瓷器上云肩纹的基本特征、云肩纹样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运用类比的手法比较元明两代瓷器上云肩纹样的异同,力图从中找出云肩纹样在瓷器上的运用及历史演变过程,以期能对传统陶瓷装饰纹样的造型、纹样、构图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9-01)

云肩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元代的瓷器艺术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手法,在继承了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吉州窑、越窑的艺术风格和图案纹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为了让自然的形式适合于象征和装饰的表达,中国人,就像其他民族一样,很快对形式做出了某些改变,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肩纹论文参考文献

[1].裴元生.基于图像学的元明时期云肩纹文化内涵特征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

[2].陈鑫.浅谈元代瓷器云肩纹[J].美术大观.2010

[3].裴元生.元明时期景德镇窑瓷器“云肩纹”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9

标签:;  ;  ;  ;  

云肩纹论文-裴元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