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黑龙江省萝北县第一中学15420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生阅读量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本教材每册书设置了两部“名著导读”必读书目,并增加了两部推荐书目。课标、教材都在强调“读书”,可见,让学生读书非常重要。

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而现实问题是学生的读书现状并不理想,由于课余时间少或受娱乐媒体的冲击,多数学生未能按要求自觉阅读名著,完不成课标要求的阅读量。很多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寒暑假时布置学生读两部名著的作业,班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还有多数学生缺少教师的督促指导,应付任务,读书效果不理想。

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那么,怎样追逐阅读400万字的理想?怎样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名著?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名著阅读教学?

为此,近几年我主要探索了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思路,下面谈谈我在名著阅读教学研究中的几点看法。

我认为学生能把阅读名著坚持下来,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在推荐作品、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开展学生读书活动的设计和布置任务、读书反馈、阅读指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指导学生读书动笔写作、深入阅读鉴赏作品方面,更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从教师角度上说,教师自身要率先读书

倡导学生读书,教师自身要热爱读书,做学生读书的模范。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要求学生读的书,自己应先去读,做到每天阅读,以身作则。经常出入图书馆,留意新书。并指导学生选择最有价值的读物,在推荐新课标要求的书目外,也可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

二、从关注学生角度上看,对学生要有写的要求和督促

教师带领学生读名著,要重视阅读名著与写作的紧密结合,把读书落到实处。

对学生写的要求有:

1.写读书提纲。作品主题、事件概括、人物形象、精彩情节(感动情节)、自己感悟(启发)。

2.每月写读书心得。指导撰写读书心得,可从小说人物、冲突、故事情节、主题、写作特色等方面写读书心得。

3.做摘抄笔记。指导学生摘抄名著精彩片段,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每读一本书写十页笔记。每看完一本书,写一个读书报告。

4.用圈点批注法阅读名著。对精彩片段或自己感悟深刻之处,要求做批注,可从内容及语言、写法上简要批注。

督促学生有计划安排好阅读时间。教师带领学生重点阅读课标要求的必读书目。要求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写明每天读多少页,几天读完。特别是对假期没有读完名著的学生,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学生每学期读完两三本书,三年可完成课外阅读总量。

三、从名著阅读教学上说,名著阅读课分三个阶段指导

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做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但目前名著阅读教学还没有成型的经验。我认为名著阅读指导课要有梯度,同一名著阅读教学有三个阶段的教学指导。经过三年的摸索,我探索了汇报交流——主题探究——拓展阅读的三阶段的思路。

依据课标对名著阅读的要求,即“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第一阶段为汇报交流课。汇报交流课侧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反馈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主要交流名著的情节、主题、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内容。教学环节为:作者简介——百家点评——作品鉴赏——名师荐书。例如《昆虫记》汇报交流课,教师创设畅所欲言的氛围,学生讲昆虫的故事,赏趣味语言。汇报交流课,用沙龙的形式创设浓厚的读书气氛,教师是主持人,学生可用多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师生和谐的对话,学生充分的展示,达到第一阶段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整体感知作品的目的。

第二阶段主题探究课。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高阅读指导的层次,进行第二阶段的主题阅读。主题探究课,意在促进学生深层次阅读,多角度地解读作品,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意义,从生命的感悟、人生的启示上给学生精神成长以启迪。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小组探究,得出探究结论。主题探究课,教师备课时确定主题有难度,学生探究有挑战性。例如《名人传》的主题可确定为“以《名人传》为例探究传记文学的特点和写法”“痛苦和磨难造就伟人”“英雄的赞歌”。

下面是《名人传》主题探究课“以《名人传》为例探究传记文学的特点和写法”的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名人传》,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和常用的写法。(2)采用批注法、圈点勾画法赏析精彩文段,分析写法和表达效果——总结《名人传》的写作方法和特色——归纳传记的特点及写法。(3)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意义,并获得启示。

教师先布置《名人传》主题探究任务:分组探究《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归纳传记文学的特点和写法。要求从书中找例子,赏析批注,分析归纳。

第三阶段拓展阅读课。对一部名著主题探究后,还应注重学以致用,由此拓展到阅读有关的作品。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解读推荐阅读作品,并通过比较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将名著与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比较,或将名著与不同时期与名著内容、写法类似的作品比较,强化阅读方法,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下面是《格列佛游记》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

第一阶段《格列佛游记》汇报交流课。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了解时代背景。(2)讲述格列佛四国经历,讲述有趣故事。(3)把握小说主题及寓意。

第二阶段《格列佛游记》主题探究课。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叫讽刺手法,常用的讽刺方法及作用。(2)探究《格列佛游记》运用的讽刺手法。

第三阶段为《格列佛游记》拓展阅读课。

教学目标:(1)将《格列佛游记》与《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警察与赞美诗》进行比较,比较讽刺手法运用的异同,进一步学习讽刺艺术。(2)指导学生从讽刺对象、讽刺目的、讽刺手法方面分析讽刺艺术。(3)在比较阅读中探究讽刺手法,提高阅读名著能力。

以上三节课是我教《格列佛游记》三个阶段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我探索名著阅读教学思路的一个例子,名著阅读教学的呈现逐步深入,“汇报交流——主题阅读——拓展阅读”这几个阶段的阅读指导,能够更好地挖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实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名著阅读教学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有计划地读书,有兴趣地读书,有规律地写作。名著的鉴赏要有教师的阅读指导,而名著阅读指导课要有阶梯性。这需要教师精心阅读钻研名著,设计符合学生阅读鉴赏发展规律的阅读指导课。

总之,名著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思路还需探索和实践。

标签:;  ;  ;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