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醚化论文-肖秀娟,曾有胜,陈磊,英瑜

环氧丙烷醚化论文-肖秀娟,曾有胜,陈磊,英瑜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氧丙烷醚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相色谱,醚化剂,环氧氯丙烷,内标法

环氧丙烷醚化论文文献综述

肖秀娟,曾有胜,陈磊,英瑜[1](2016)在《阳离子醚化剂中残留环氧氯丙烷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叁氯甲烷萃取醚化剂中的环氧氯丙烷,以异辛烷做内标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醚化剂中的微量有机杂质环氧氯丙烷含量。方法快速方便,单个样品测试可在1小时内完成。研究得出:方法线性范围1~30 mg/kg,相关系数R2为0.99987,检出限为2 mg/kg,加标回收率可达95.4%~101.9%。满足原料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6年14期)

苗宗成,王义伟,霍小平,李媛媛,张蕾[2](2014)在《基于环氧氯丙烷醚化改性水杨酸的功能材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改性方法以降低水杨酸的生物毒性。以环氧氯丙烷为反应原料和反应溶剂,在60℃条件下,与水杨酸羧基保护产物搅拌醚化反应5h,获得中间产物,通过去羧基保护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最佳条件的探讨,获得目标化合物的收率为76.3%。同时,目标化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此研究为水杨酸的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将促进水杨酸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4年11期)

张汇萌,程珏,尚子扬,于恒,林欣[3](2012)在《FT-IR跟踪双酚S/环氧氯丙烷醚化反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T-IR跟踪法研究了双酚S与环氧氯丙烷的醚化反应,使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醚化物在FT-IR中的醚键特征峰强度与酚羟基转化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建立了FT-IR法测定醚化反应中酚羟基转化率的标准工作曲线,利用该曲线研究了双酚S与环氧氯丙烷的醚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环氧氯丙烷大大过量的情况下,醚化反应速率与酚羟基浓度相关,当酚羟基浓度小于临界浓度时,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当酚羟基浓度大于临界浓度时,该反应为零级反应。(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段钢,孙伏恩[4](2010)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阳离子醚化剂中的环氧氯丙烷》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醚化剂中残留的环氧氯丙烷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在4~100μg/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最小检出限为2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7%~6.8%,回收率为98.1%~101.1%。(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0年09期)

孙兆任,顾尧,孙冬冬[5](2010)在《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乳液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代替Lewis酸类作为催化剂,使环氧氯丙烷(ECH)开环聚合,制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及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环氧氯丙烷(PECH),这种PECH可用于高质量的含能迭氮粘合剂中。研究了影响ECH聚合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引发剂的类型及用量,单体的加料方式及催化剂用量等。实验结果表明,PECH的官能度随引发剂的种类而变。而增加催化剂用量及提高反应温度,则可增大PECH的相对分子质量。另外,连续地逐滴加入单体比一次性加入单体较优。当以双酚A为引发剂,催化剂用量为生成PECH量的0.05%,反应温度为128℃时,PECH的收率可大于95%,所得PECH的官能度为2~3,PECH的结构由IR、1HNMR及GPC确认。(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0年01期)

卢先明,甘孝贤,邢颖,张志刚,韩涛[6](2009)在《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合成的可控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羟乙基异氰尿酸酯(THEIC)为起始剂、叁氟化硼.乙醚(BF3.OEt2)为催化剂,进行了环氧氯丙烷(ECH)聚合研究,考察了温度、时间及投料比等对ECH聚合可控性的影响,确定该体系下ECH可控聚合的优化条件为:n(BF3.OEt2)/n(ECH)/n(THEIC)为0.16/9~30/1;引发温度30~40℃,单体滴加时间10~15 h,室温下聚合时间10~12 h;n(ECH)/n(THEIC)为30/1是本体系ECH均聚的可控临界点,此时聚合反应总收率在90.0%以上,Mn在2680~2800左右,f为2.75~3.00。(本文来源于《聚氨酯工业》期刊2009年05期)

周维义,范国梁,姜东峰[7](2004)在《气相色谱法分析阳离子醚化剂中残存的环氧氯丙烷和1,3-二氯丙醇》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液体阳离子醚化剂中残存的环氧氯丙烷、1,3 二氯丙醇的气相色谱分析法。用苯甲酸甲酯萃取样品,对两组分都有很高的萃取率。选用HP 530m毛细管柱,一次进样能同时测定两组分,两组分达到完全分离,且均在萃取剂前出峰,因而减少了峰扩散,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检测的线性范围:环氧氯丙烷5~590mg/kg,1,3 二氯丙醇21~480mg/kg;检测限:环氧氯丙烷1 2mg/kg,1,3 二氯丙醇2 2mg/kg;回收率:环氧氯丙烷95 93%~103 42%,相对标准偏差(RSD)2 4%~10 6%;1,3 二氯丙醇98 54%~107 4%,RSD6 6%~11 1%。方法简便易行。(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04年06期)

黄奕,王得宁[8](2004)在《聚环氧丙烷醚/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聚氨酯的阻尼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环氧丙烷醚 (PPG)和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 (PECH)为聚醚多元醇 ,合成了多嵌段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 (PU)。用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扩链剂 [乙二醇、1 ,2 -丙二醇 (PG)和 1 ,4-丁二醇 ]、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PPG/PECH(质量比 ,下同 )以及端羟基丁腈橡胶 (HTBN)对PU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TDI为二异氰酸酯 ,PG为扩链剂 ,当PPG/PECH为 60 /40 ,TDI/聚醚多元醇 (摩尔比 )为 5 /1时 ,试样的最大阻尼损耗因子为 0 41 ,弹性模量为1 8 3 5MPa,阻尼温域为 -1 8~ 1 5℃ ,阻尼性能较其他试样好。在此条件下加入摩尔分数为 2 0 %的HTBN ,可提高PU的适用阻尼温域 (1 8~ 3 8℃ ) ,改善阻尼性能。(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04年06期)

[9](1999)在《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研制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化工学院橡胶新技术研究所以无水SnCl4为催化剂,以1,3-丙二醇为引发剂,经阳离子型开环聚合,得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产物经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的甲醇溶液洗涤,减压蒸馏,真空抽滤,可得精制的液体状端羟基环氧氯丙烷醚,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2000左右(本文来源于《江苏化工》期刊1999年05期)

章建民,周仕林[10](1998)在《聚乙二醇双环氧丙烷醚的合成和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具有相转移催化作用的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5种新聚乙二醇双环氧丙烷醚的衍生物,并将其对聚酰胺和聚酯-棉(65/35)混纺纤维进行耐久性抗静电处理.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静电作用和一定的耐久性.(本文来源于《上海理工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环氧丙烷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改性方法以降低水杨酸的生物毒性。以环氧氯丙烷为反应原料和反应溶剂,在60℃条件下,与水杨酸羧基保护产物搅拌醚化反应5h,获得中间产物,通过去羧基保护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最佳条件的探讨,获得目标化合物的收率为76.3%。同时,目标化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此研究为水杨酸的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将促进水杨酸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氧丙烷醚化论文参考文献

[1].肖秀娟,曾有胜,陈磊,英瑜.阳离子醚化剂中残留环氧氯丙烷检测方法研究[J].广东化工.2016

[2].苗宗成,王义伟,霍小平,李媛媛,张蕾.基于环氧氯丙烷醚化改性水杨酸的功能材料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14

[3].张汇萌,程珏,尚子扬,于恒,林欣.FT-IR跟踪双酚S/环氧氯丙烷醚化反应动力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段钢,孙伏恩.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阳离子醚化剂中的环氧氯丙烷[J].广州化工.2010

[5].孙兆任,顾尧,孙冬冬.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的合成及表征[J].含能材料.2010

[6].卢先明,甘孝贤,邢颖,张志刚,韩涛.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合成的可控性研究[J].聚氨酯工业.2009

[7].周维义,范国梁,姜东峰.气相色谱法分析阳离子醚化剂中残存的环氧氯丙烷和1,3-二氯丙醇[J].色谱.2004

[8].黄奕,王得宁.聚环氧丙烷醚/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聚氨酯的阻尼性能[J].合成橡胶工业.2004

[9]..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醚研制成功[J].江苏化工.1999

[10].章建民,周仕林.聚乙二醇双环氧丙烷醚的合成和应用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8

标签:;  ;  ;  ;  

环氧丙烷醚化论文-肖秀娟,曾有胜,陈磊,英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