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论文-陈恒娇

哈克贝利费恩论文-陈恒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哈克贝利费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体验,生态批评,心理危机

哈克贝利费恩论文文献综述

陈恒娇[1](2019)在《对比研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月亮谷》和《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生态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吐温、杰克·伦敦以及欧内斯特·海明威叁位作家不仅崇尚自然,更在生活中与自然亲密相处。本文发现,叁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经历了生态体验,叁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向读者阐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们可以通过生态体验来进行自我救赎。值得一提的是,叁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分别处于少年、中青年以及老年,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对生活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见解呈现出感悟-领悟-顿悟的发展关系。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和生态批评为理论依据,首先分析叁部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危机即生态体验之因,其次探讨叁位主人公的生态体验之旅,最后概括叁者生态体验的发展关系。(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0期)

孟朦,周丽敏[2](2019)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学术界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小说主人公哈克与黑奴吉姆一起大逃亡的经历就是哈克的成长历程。通过逃亡,哈克消除了自己作为一个顽皮的孩童流浪者身上的阴影部分。小说阐述了哈克鲜明的性格特征以及对所处社会道德的认识,与社会合为一体,做出了自己"心"的选择。背弃扭曲的社会道德,选择了对"自由"的追求,从而被社会接纳为群体的新成员。(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北辰[3](2019)在《浅谈《美国文学史》课程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课堂内容安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往的《美国文学史》教学过程中,笔者讲授全部教学内容。但近期为杜绝学生课上犯困的现象,笔者及时调整课堂安排,尝试新的方法。本文以教授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就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成果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9期)

张丽雯,黄淑芳[4](2019)在《狂欢中的颠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国王与公爵的狂欢化特征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花了大段篇幅来描写"国王"和"公爵"这两个骗子下流无耻的行骗勾当,两人的行为具有十分明显的狂欢化特征。文章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狂欢节广场和狂欢节仪式两个角度入手解读小说中"国王"和"公爵"这两个人物,尝试从另一层面上解读小说的意义:揭示了南方社会的残暴和落后,表现了作者对于愚昧无知的美国南方白人阶级和南方种植园社会的嘲弄和颠覆,深刻展现了马克·吐温的反权威的意识。(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杨元媛[5](2019)在《语料库驱动下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词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语料库软件分析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高频四词词簇,发现作品在词簇的结构和功能使用上有很多独特之处,如大量使用主动语态动词词簇、说明数量规格的词簇和描述参照地点的词簇,而表明语篇结构的词簇很少出现等。对照Biber (2009)对口语对话和学术文章中的四词词簇的研究,发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词簇结构和功能特点介于口语对话和学术文章之间,形成了一种富于口语化特征的文学语言。(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阎雨初[6](2019)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杰作还是种族主义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吗?答案是肯定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伟大之处不仅体现在它的语言和主题上,还有其对读者产生的巨大影响。尽管马克·吐温在书中用了200多次有歧视倾向的"黑鬼"一词,但这本书并不是种族主义的;它实际上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一部让每个人都进行了深刻反思的文学作品。(本文来源于《英语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董芳源[7](2019)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语用标记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用标记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通常被说话人和听话人忽略,但往往在日常交际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发挥多种功能。数十年来,语用标记研究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很少探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语用标记。本论文基于话轮转换分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语用标记的功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与已有研究类似,《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语用标记在话轮控制中的功能是引起注意、转换话题、缓和面子威胁、缓延标记、信息修正标记、信息短缺标记、不同观点标记、态度和情感标记以及指示新信息;与已有研究不同,该小说中的语用标记在话轮控制中的功能还有共同点标记、提醒标记、寻求同意与安慰、指示旧信息,在小说解读中的作用是反对种族主义或奴隶制度,塑造哈克、杰姆与其他重要角色的性格,支撑地方色彩和口头语言。结果表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语用标记在话轮转换和小说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深化语用标记的特定功能,为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提供新的切入点,是对研究内容和视角的创新性尝试,对今后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红玉[8](2019)在《浅析哈克贝利·费恩的成长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小说,它讲述了男孩哈克贝利费恩与黑人奴隶杰姆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下的冒险经历。与杰姆相处中,哈克的思想和心理飞速成长并走向了成熟,最终获得了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和独立。哈克的成长历程的研究对现代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09期)

刘智欢[9](2019)在《美国文学批评与经典形构——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学接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提出的经典判定标准出发,指出美国文学批评始终将构建美国独特性和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并将文本的"美国性"作为遴选、阐释经典作品的重要标准。具有民族主义传统的美国文学批评不仅确立了美国经典,而且在建构美国民族特性和国家想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文学批评的思路和特性都反映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自出版以来在学界的接受中。(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红玉,白润平[10](2019)在《汤姆·索亚与哈克贝利·费恩形象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分别是马克吐温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的主人公,他们都是追求自由的反叛者,但其精神内核又所不同,通过对这两个儿童形象的对比,也可以反映出马克吐温对平等和自由的不同解读。(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08期)

哈克贝利费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学术界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小说主人公哈克与黑奴吉姆一起大逃亡的经历就是哈克的成长历程。通过逃亡,哈克消除了自己作为一个顽皮的孩童流浪者身上的阴影部分。小说阐述了哈克鲜明的性格特征以及对所处社会道德的认识,与社会合为一体,做出了自己"心"的选择。背弃扭曲的社会道德,选择了对"自由"的追求,从而被社会接纳为群体的新成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哈克贝利费恩论文参考文献

[1].陈恒娇.对比研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月亮谷》和《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生态体验[J].大众文艺.2019

[2].孟朦,周丽敏.《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的人物形象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

[3].刘北辰.浅谈《美国文学史》课程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课堂内容安排[J].戏剧之家.2019

[4].张丽雯,黄淑芳.狂欢中的颠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国王与公爵的狂欢化特征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19

[5].杨元媛.语料库驱动下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词簇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6].阎雨初.《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杰作还是种族主义作品?[J].英语世界.2019

[7].董芳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语用标记的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8].刘红玉.浅析哈克贝利·费恩的成长历程[J].农家参谋.2019

[9].刘智欢.美国文学批评与经典形构——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学接受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10].刘红玉,白润平.汤姆·索亚与哈克贝利·费恩形象对比[J].农家参谋.2019

标签:;  ;  ;  

哈克贝利费恩论文-陈恒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