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射混合器论文-莫志邦,周亮,张煜圣,孔美阳

引射混合器论文-莫志邦,周亮,张煜圣,孔美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引射混合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体化,铸铝引射混合器,燃气灶

引射混合器论文文献综述

莫志邦,周亮,张煜圣,孔美阳[1](2018)在《一体化铸铝引射混合器在家用燃气灶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家用燃气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灶具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提出了安全环保的一体化铸铝引射混合器,介绍铸造的基本原理及铸铝引射混合器的设计要求,通过试验验证铸铝引射混合器的技术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家用电器》期刊2018年12期)

靳伯阳[2](2016)在《基于波瓣混合器引射特性的低速风力机设计及气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十叁五规划纲要强调应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对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利用。风能由于常见且环保,其开发与利用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风力机,在低风速工况下工作时,其风能利用率很低。基于波瓣混合器的引射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波瓣混合器—风轮组合结构的引射式风力机,实现了高效利用风能的目的。首先,在设计风力机叶片的过程中,根据叶素-动量理论的Wilson模型,建立了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编程求解了该问题。利用CFD方法求解所设计的风力机流场,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其次,推导了“拱门形”波瓣混合器各几何参数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改变关键参数,实现波瓣混合器的全局参数化建模。借助数值方法,研究了波瓣后流向涡和正交涡的成因与发展,阐述了外涵道流体对内涵道流体的引射机理。之后考察了内外涵气流夹角对波瓣混合器涡系结构及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范围内,内外涵气流夹角越大,出口压力不均匀度、总压损失系数越大,而引射系数越小,因而在设计中应削弱内外涵气流夹角对引射作用的不利影响。最后,在上述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以波瓣混合器作为风轮机匣的引射式新型风力机。考虑到内外涵气流夹角对引射特性的不利影响,对波瓣进行了扭转。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原型风力机、未扭转波瓣式新型风力机和扭转波瓣式新型风力机3种设计方案的流场,指出由波瓣诱导产生了流向涡与正交涡、由风轮产生的叶顶螺旋涡和叶根中心涡,以及由外涵道产生的边缘涡对互相拉扯、扭转构成了复杂的涡系结构,降低了风轮出口截面的静压,增强了外涵道流体对内涵道流体的抽吸引射作用,增强了通流能力和单位质量气体的焓降,有效地增加了对3.0~6.0m/s的低品位风能的利用率。对于未扭转波瓣式新型风力机,其值为61.57%~63.70%;而对于扭转波瓣式新型风力机,其引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风能利用率可以提高到64.06%~66.23%。(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陈庚,谭晓茗,付俊,张靖周[3](2016)在《多级波瓣引射混合器气动性能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叁维CFD计算,研究了在特定混合管长径比和截面比下,单、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性能随基本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系数随波瓣扩张角和主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第1级引射系数要高于单级波瓣引射混合器,且总引射系数比单级波瓣引射混合器高出100%;主流流速增加,流向涡强度和速度环量相应增大;单级波瓣引射混合器沿程流向涡峰值强度不断减弱,但速度环量先增加后减小;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沿程流向涡强度和速度环量则同时逐渐减小,且在1级引射中减小速度要快些;由于主流速度增加或扩张角增大造成的主流过早附壁使得热混合效率减小;尽管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混合管内热混合效率增加放缓,但与单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相比,混合管出口处热混合效率还是有6%的增加.(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叶宇琛,黄勇,刘磊,魏福清[4](2015)在《接触面积和流向涡对波瓣混合器引射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波瓣混合器的数值计算,研究了接触面积和流向涡对波瓣混合器引射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主次流的接触面积越大,波瓣混合器的引射性能就越好,引射比随波瓣周长比的增加而线性递增.同时,流向涡的强度越大,波瓣混合器的引射比也越大,引射比随量纲一流向涡强度的增加而先快后慢增加,两者之间是指数的关系.当波瓣张角未导致气流分离时,主喷管出口的流向涡角动能随波瓣张角的增加而先慢后快增加,两者之间是抛物线的关系.而且,波瓣张角的增大不仅可以增加流向涡的涡量,还可以扩大流向涡的分布区域.(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刘传超,别海燕,安维中,林子昕,朱建民[5](2014)在《液液喷射混合器最佳引射角度的CFD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FD模拟方法,研究了液液喷射混合器中引射流体进料角度的影响行为和优化选择问题。选择7种不同引射角度为考察对象,考察了喷射器内部流体的流动特性与掺混效果。结果表明:不恰当的引射角度将导致引射流体在喷嘴外围环隙的速度和流量分配不均,进而导致流场偏移;随着引射角度的增加,压力降、喷射系数、混合段流体速度和湍流耗散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引射角度下流体达到混合完全所需要的距离相同,但是质量分数存在差别。综合分析,在7种引射角中,引射流体的最佳引射角度为60°,此条件下喷射器内混合段流体速度大,喷射系数高,混合效果好,同时对管壁的冲击力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4年12期)

潘丞雄,张靖周,单勇[6](2014)在《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和数值方法对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性能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混合管在两种不同进口方式下的引射混合器气动特征差异,并初步分析混合管面积比和长径比对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引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管进口方式对引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研究的结构参数条件下,对于受限式进口,单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能力要强于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约10%;而对于敞开式进口,其引射能力要优于受限式进口最大约35%,此时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能力要略好于单级波瓣引射混合器.在较大的混合管面积比或较小的长径比下,敞开式进口下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较受限式进口表现尤为优越.(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潘丞雄,张靖周,单勇,王先炜[7](2013)在《引射/强迫式波瓣混合器开设通气狭缝的流动分离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抑制大扩张角波瓣混合器主流侧瓣顶内存在的流动分离现象,在基准波瓣混合器上开设了通气狭缝,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上述处理对次流分别为受迫流动和引射流动两种情况下的波瓣混合器抑制主流流动分离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波瓣扩张角小于35°时,波瓣混合器内没有任何的流动分离的现象发生,当波瓣扩张角增大到35°时,波瓣内开始出现流动分离,继续增大波瓣扩张角,则波瓣混合器内流动分离加大;②对于次流为受迫流动的大波瓣扩张角波瓣混合器而言,开设了通气狭缝后,流动分离得到了有效的抑制;③对于次流为引射流动的波瓣混合器而言,对存在流动分离的大波瓣扩张角波瓣混合器开设了通气狭缝后,流动分离并未得到了有效的抑制,通气狭缝的存在提前诱发主流侧流体的分离.(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叶辉,张钰,陈志敏,张俭[8](2012)在《引射混合器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射混合器主次流不同压比下混合管内流场的模拟计算,确定了该几何构形下发生壅塞时的主次流压比。对高压比下次流壅塞现象的研究表明,壅塞以后继续增大压比,当主流出口静压远大于混合管静压时,混合管内气流只经历一次膨胀和再压缩的过程。同时激波位置固定,不再随压比的继续增大发生变化。基于准一维控制体模型、Fabri壅塞假设模型和连续方程,提出了能有效预测引射器最高性能的饱和超音速模型,推出了此模型下引射系数与总压比和面积比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到直接反映引射器性能的特性曲线和修正曲线。最后把解析结果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2年02期)

田丰[9](2009)在《非标准给料系统引射式风粉混合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可应用于非标准给料系统的引射式风粉混合器的设计。(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创新版)》期刊2009年06期)

林文进,王炜哲,刘应征,陈汉平[10](2009)在《风室试验中轴对称排气引射-混合器的引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大尺度引射进气风室试验装置,以精确测量排气引射-混合器的引射流量,采用辅助风机补风以调整并逼近实际引射进口压力,从而提高了引射流量的测量精度,采用3种直径的混合管对轴对称排气引射-混合器的引射流量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射流理论对其流动状态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流喷管直径一定而混合管直径(D2)不同的条件下,混合管内的流动状态有所不同;当D2=250 mm时,混合管内的流动为过度发展状态,随着主喷管与混合管间距离(a)增大,射流半厚度经扩展后过早附着在混合管壁,其引射系数和引射流量随a值增加而增大,当增至最大值后逐渐减小,随着主流流量的增加,引射流量增大而引射系数变化不大;当D2=300 mm时,混合管内的流动为充分发展状态,随着a值增大,射流半厚度经扩展后在a=300 mm时恰好在混合管出口处附着于混合管壁,其引射系数和引射流量随a值的增幅逐渐变缓;当D2=350 mm时,混合管内的流动为欠发展状态,随着a值增大,射流半厚度经扩展后在混合管出口处仍未附着于混合管壁,引射系数和引射流量随a值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引射混合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家十叁五规划纲要强调应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对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利用。风能由于常见且环保,其开发与利用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风力机,在低风速工况下工作时,其风能利用率很低。基于波瓣混合器的引射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波瓣混合器—风轮组合结构的引射式风力机,实现了高效利用风能的目的。首先,在设计风力机叶片的过程中,根据叶素-动量理论的Wilson模型,建立了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编程求解了该问题。利用CFD方法求解所设计的风力机流场,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其次,推导了“拱门形”波瓣混合器各几何参数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改变关键参数,实现波瓣混合器的全局参数化建模。借助数值方法,研究了波瓣后流向涡和正交涡的成因与发展,阐述了外涵道流体对内涵道流体的引射机理。之后考察了内外涵气流夹角对波瓣混合器涡系结构及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范围内,内外涵气流夹角越大,出口压力不均匀度、总压损失系数越大,而引射系数越小,因而在设计中应削弱内外涵气流夹角对引射作用的不利影响。最后,在上述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以波瓣混合器作为风轮机匣的引射式新型风力机。考虑到内外涵气流夹角对引射特性的不利影响,对波瓣进行了扭转。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原型风力机、未扭转波瓣式新型风力机和扭转波瓣式新型风力机3种设计方案的流场,指出由波瓣诱导产生了流向涡与正交涡、由风轮产生的叶顶螺旋涡和叶根中心涡,以及由外涵道产生的边缘涡对互相拉扯、扭转构成了复杂的涡系结构,降低了风轮出口截面的静压,增强了外涵道流体对内涵道流体的抽吸引射作用,增强了通流能力和单位质量气体的焓降,有效地增加了对3.0~6.0m/s的低品位风能的利用率。对于未扭转波瓣式新型风力机,其值为61.57%~63.70%;而对于扭转波瓣式新型风力机,其引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风能利用率可以提高到64.06%~66.2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引射混合器论文参考文献

[1].莫志邦,周亮,张煜圣,孔美阳.一体化铸铝引射混合器在家用燃气灶的应用[J].家用电器.2018

[2].靳伯阳.基于波瓣混合器引射特性的低速风力机设计及气动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3].陈庚,谭晓茗,付俊,张靖周.多级波瓣引射混合器气动性能数值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6

[4].叶宇琛,黄勇,刘磊,魏福清.接触面积和流向涡对波瓣混合器引射比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5

[5].刘传超,别海燕,安维中,林子昕,朱建民.液液喷射混合器最佳引射角度的CFD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

[6].潘丞雄,张靖周,单勇.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性能[J].航空动力学报.2014

[7].潘丞雄,张靖周,单勇,王先炜.引射/强迫式波瓣混合器开设通气狭缝的流动分离控制[J].航空动力学报.2013

[8].叶辉,张钰,陈志敏,张俭.引射混合器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

[9].田丰.非标准给料系统引射式风粉混合器的设计[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

[10].林文进,王炜哲,刘应征,陈汉平.风室试验中轴对称排气引射-混合器的引射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

标签:;  ;  ;  

引射混合器论文-莫志邦,周亮,张煜圣,孔美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