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坡降论文-曹双利,郭开开,牛争鸣

大坡降论文-曹双利,郭开开,牛争鸣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坡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坡降,旋流复合内消能泄洪洞,水力特性,模型试验

大坡降论文文献综述

曹双利,郭开开,牛争鸣[1](2013)在《大坡降旋流复合内消能泄洪洞水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流复合式内消能泄洪洞利用在旋流洞末端设置旋流阻塞与旋流扩散段,连接旋流洞和原导流洞,达到旋流洞内增压、减速、防空蚀,旋流洞段与旋流扩散段分段消能,提高作用水头和增大消能率的目的。采用Realizablek-ε紊流模型,结合模型试验对大坡降旋流复合内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和VOF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大坡降旋流复合内消能泄洪洞的各种水力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观测的流态和其他水力特性基本一致,且数值模拟还得到压强沿径向的分布规律、轴向流速和切向流速沿程与沿径向的分布规律及紊动能和耗散率沿程与沿径向的分布规律,弥补了模型试验无法对以上水力特性进行直接量测的不足。(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3年04期)

丁浩铎,牛争鸣,杨健,鲍莉,陈军[2](2011)在《大坡降复合式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阻塞扩散段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河口水电站3#导流洞改建为复合式大坡降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为例,对大坡降水平旋流洞末端和导流洞之间的衔接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阻塞渐扩和阻塞突扩两种不同的衔接方式,并对两种旋流扩散体型局部流态及壁面压强、断面掺气浓度、旋流扩散轨迹等水力特性进行了量测与分析,得到各体型旋流扩散段流态及各项水力特性随上游水位变化的基本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期刊2011年09期)

丁浩铎[3](2009)在《大坡降复合式旋流阻塞内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坝建设中,后期导流洞往往具有洞身坡降较大的特点,故其改建的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也具有大坡降的特点。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雅砻联合基金,以两河口水电站后期导流洞改建为大坡降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单体模型试验为基础,对大坡降后期导流洞改建的具有大坡降特点的复合式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各项水力特性进行探讨。本次试验通过调节阻塞孔口收缩比和起旋器孔口收缩比,共确定5组试验方案。试验时控制上游水位,对各体型大坡降水平旋流段的流态及各项水力特性进行量测,定性的描述出大坡降水平旋流段的壁面压强、空腔直径、水流旋转角以及水平旋流段流速分布随起两孔口收缩比的变化规律,并找出泄流量和两孔口尺寸的关系。本文还对大坡降水平旋流洞末端和导流洞之间的衔接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阻塞渐扩和阻塞突扩方案两种不同的衔接方式,并对两种体型旋流扩散段局部水力特性进及其旋流扩散轨迹行了量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上游水位一定时,起旋器喉口和阻塞孔口收缩比决定了大坡降水平旋流洞段的流态及各项水力特性。其中,起旋器喉口收缩比决定了大坡降水平旋流洞内的旋流的初始状态,而其末端的阻塞孔口收缩比则控制着大坡降水平旋流洞段的整体流态。调整阻塞的孔口收缩比,水平旋流段各项水力特性均发生明显改变,如壁面压强、水平旋流段空腔直径、水流旋转角、水平旋流段径向流速和环向流速、水层厚度、通风量等。由此可见,大坡降水平旋流段各项水力特性与流态紧密相关,其中一项水力特性改变意味着所有水力特性均将发生改变。对于阻塞扩散段两种体型而言,该段流态及各项水力特性均有较大差异。其中,阻塞突扩方案水流直接打击导流洞壁,打击点处壁面压强较大,附壁扩散水流掺气浓度也较高;而阻塞渐扩方案扩散段整体壁面压强均较小。而对两者导流洞段附壁抛射轨迹进行对比,两种体型在不同上游水位下通过导流洞顶部、左岸壁面定点的抛射轨迹基本相差不大,但导流洞右岸附壁水流扩散轨迹差异较大;而在上游水位相同时,阻塞渐扩方案体型抛射轨迹与导流洞轴线夹角略小,附壁水流段长度也略长。(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9-03-01)

孙和强,王岩,岳敏[4](1995)在《关于大坡降排水管道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恒定渐变流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大坡降排水管道终限长度的计算公式,给出了lm—d—i的求解简图,对进一步精确和简化山城排水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1995年04期)

大坡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两河口水电站3#导流洞改建为复合式大坡降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为例,对大坡降水平旋流洞末端和导流洞之间的衔接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阻塞渐扩和阻塞突扩两种不同的衔接方式,并对两种旋流扩散体型局部流态及壁面压强、断面掺气浓度、旋流扩散轨迹等水力特性进行了量测与分析,得到各体型旋流扩散段流态及各项水力特性随上游水位变化的基本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坡降论文参考文献

[1].曹双利,郭开开,牛争鸣.大坡降旋流复合内消能泄洪洞水力特性研究[J].水力发电.2013

[2].丁浩铎,牛争鸣,杨健,鲍莉,陈军.大坡降复合式水平旋流内消能泄洪洞阻塞扩散段试验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

[3].丁浩铎.大坡降复合式旋流阻塞内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

[4].孙和强,王岩,岳敏.关于大坡降排水管道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1995

标签:;  ;  ;  ;  

大坡降论文-曹双利,郭开开,牛争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