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洪涝论文-向元珍,包澄澜

江淮流域洪涝论文-向元珍,包澄澜

导读:本文包含了江淮流域洪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厄尔尼诺,“厄尼诺”现象,洪涝,气象灾害

江淮流域洪涝论文文献综述

向元珍,包澄澜[1](1992)在《从1991年大涝论江淮流域洪涝与厄尔尼诺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1991年初夏,江淮流域出现大暴雨和持久的梅雨。梅雨从5月19日到7月13日,长达56天,其间出现27个暴雨日。江淮流域雨量都在500mm以上,有叁个区域超过1000mm:长江中游从汉口到大别山一带,皖南黄山地区,安徽、江苏二省的江淮之间,最大雨量中心(黄山)为1644mm。这次洪涝直接经济损失约685亿元。而1991年又是强厄尔尼诺事件年。所以二者可能密切有关。厄尔尼诺事件是一种全球尺度的海洋-大气相互耦合影响的事件。我们以赤道东太平洋(5°N-5° S,180°-90°W)的季海温距平及其极值为判断标准,确定了40年来共11次厄尔尼诺事件和8次反厄尔尼诺事件,其余为正常年。(本文来源于《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1992-11-01)

孙安健[2](1992)在《1991年江淮流域洪涝致灾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造成梅期雨季来得早、雨势猛、持续时间长,超过了水利工程所能承受的能力。里下河与太湖平原周围高中间低的碟形洼地地形和相对独立的封闭性水系是易于洪涝的自然条件。围湖垦殖和封堵河道的人为不恰当活动以及城市、工矿企业防洪意识淡薄,是洪涝危害程度加重的社会因素。(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1992年09期)

包澄澜,丁俭奋[3](1992)在《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与厄尼诺》一文中研究指出1991年初夏,持续性大暴雨导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灾害.本文分析了降水量与洪涝的分布和演变及其基本大气环流特征,并着重研究了洪涝的主要成因——厄尼诺现象.文中指出.江淮流域的大或特大洪涝,大多发生在厄尼诺事件的同年或次年.厄尼诺、反厄尼诺与北半球低纬100和500hpa大气环流有长达15个月(从同年6月至次年8月)的显着性相关.厄尼诺事件的影响以各种复杂机制,先在低纬作纬向扩展传播.再向中高纬度频散传播.从而对气象与海洋灾害作出严重影响.(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1992年01期)

陈家其[4](1992)在《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的太阳活动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值太阳活动22峰期间,1991年夏江淮流域下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符合于江淮下游地区历史旱涝变化与太阳活动关系的一次洪涝灾害。太阳活动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副高活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1992年01期)

陈家其[5](1992)在《从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灾害论协调人地关系减灾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世纪70年前,全球因灾害每年经济损失400亿美元,其中40%是洪涝灾害损失.1988年我国发生洪涝灾害62次,居20多个常见灾种之首位,经济损失254亿元,占灾害总损失的54%.江淮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产业密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约占全国1/7的土地,1/4的人口,提供了1/3以上的工农业产值.位于长江下游南翼的太湖流域,人口众多,城镇密集,士地面积仅占全国0.4%,人口占3%,而工农业产值竟占全国1/6.江淮丘陵和里下河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钢铁和商品粮基地.因而防治江淮流域洪涝灾害,具有特别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1992年01期)

陈家其[6](1991)在《从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灾害论协调人地关系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江淮流域旱涝灾害,阐述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1991年特大洪涝与人地关系,并提出防治洪涝灾害的若干对策。(本文来源于《地理学与国土研究》期刊1991年04期)

江淮流域洪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造成梅期雨季来得早、雨势猛、持续时间长,超过了水利工程所能承受的能力。里下河与太湖平原周围高中间低的碟形洼地地形和相对独立的封闭性水系是易于洪涝的自然条件。围湖垦殖和封堵河道的人为不恰当活动以及城市、工矿企业防洪意识淡薄,是洪涝危害程度加重的社会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淮流域洪涝论文参考文献

[1].向元珍,包澄澜.从1991年大涝论江淮流域洪涝与厄尔尼诺的关联[C].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1992

[2].孙安健.1991年江淮流域洪涝致灾因素探讨[J].气象.1992

[3].包澄澜,丁俭奋.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与厄尼诺[J].自然灾害学报.1992

[4].陈家其.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的太阳活动背景[J].灾害学.1992

[5].陈家其.从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灾害论协调人地关系减灾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2

[6].陈家其.从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洪涝灾害论协调人地关系问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

标签:;  ;  ;  ;  

江淮流域洪涝论文-向元珍,包澄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