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鳞片涂层论文-刘晓东

玻璃鳞片涂层论文-刘晓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玻璃鳞片涂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防腐涂料,工艺参数优化,正交试验设计,EIS阻抗谱

玻璃鳞片涂层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东[1](2016)在《重防腐涂层环氧玻璃鳞片的防腐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玻璃鳞片是一种重防腐涂料,尤其是像海洋重防腐领域,它的应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环氧玻璃鳞片的防腐蚀性能,通过摩擦磨损试验、低温暴露、盐雾、紫外老化、附着力、光泽度、耐阴极剥离、电化学阻抗谱等一系列的测试,研究玻璃鳞片的防腐和耐磨性能,利用正交分析从配方选择和施工工艺上对涂层材料进行研究,使其配方和工艺参数得到优化,涂层材料和性能更加优异。结果表明:压力0.70~0.75 MPa、走枪速度40~60 cm/s、喷涂距离15~20 cm、物料的初始温度范围40~70℃时,涂层的性能较好。环氧玻璃鳞片的耐磨性较好;耐蚀循环2400 h后,4种不同环氧类涂层表面均出现粉化、锈点,变色明显;环氧玻璃鳞片的结合力好于其他3种达到6.7MPa,并且划线处的起泡数目最少,单边扩蚀只有2.5 mm,失光率最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玻璃鳞片涂层结合力、人工循环老化时间、光泽度和耐磨性的几个因素进行试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玻璃鳞片含量对涂层的性能影响最大,压力次之,温度和喷涂距离也有一定的影响;最佳的工艺参数范围是:玻璃鳞片含量为15%~30%;压力范围为0.7MPa~0.75 MPa;喷涂距离为5cm~20 cm;温度为50℃~60℃。用电化学的方法对环氧玻璃鳞片的耐腐蚀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环氧玻璃鳞片的EIS阻抗谱、涂层电阻电容的变化、吸水率和特征频率的变化特点,论证了环氧玻璃鳞片涂层在各个浸泡腐蚀阶段的防护机理,玻璃鳞片层层分割阻挡了腐蚀介质的侵入,有效提高了涂层的耐渗透性。(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6-05-01)

李刚,高瑾,李晓刚,卢琳[2](2015)在《海洋飞溅区用无溶剂聚氨酯玻璃鳞片重防腐蚀涂层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海洋飞溅区中服役的钢结构长期遭受海水、盐雾、阳光等多种腐蚀介质侵蚀的环境特点,为满足海洋工程设施长效运行的要求,以及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以低粘度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为主要成膜物、玻璃鳞片为主要填料,加入有机无机聚合物,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海洋飞溅区环境的无溶剂聚氨酯玻璃鳞片重防腐涂料。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无溶剂鳞片涂料具有良好的屏蔽防护性能,玻璃鳞片平行排列形成了有效的"搭桥效应",耐中性盐雾达4 000 h以上;设计了一组飞溅冲击、紫外辐照和盐雾多循环的海洋飞溅区加速模拟试验方案,与一款海洋钢结构防腐常用的环氧鳞片重防腐涂料对比,该无溶剂聚氨酯玻璃鳞片涂料对金属基材的防护效果明显更优。(本文来源于《2015第二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论文全集》期刊2015-12-04)

徐中,王兴镇,朱孟磊,肖俊[3](2015)在《涂层中玻璃鳞片平行度控制与抗渗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涂层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渗透腐蚀的现象,研究了聚合物-玻璃鳞片自组装体系,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对鳞片组装平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分子动力学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鳞片的作用机理,通过对玻璃鳞片的表面修饰及鳞片在涂层中平行度的组装控制来降低涂层的渗透率,提高涂层抵御腐蚀介质渗透的效果。通过对该体系涂层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技术手段的测试对比,说明涂层抗渗性能与鳞片平行度排列程度具有近似线性关系。实验证明:平行度较高的涂层经600 h浸泡后总阻抗值变化不大,仍然保持在107Ω·cm2,其渗透率只有1.41%。(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刘晓东,张瑞珠,蒲亚博,卢伟[4](2015)在《环氧玻璃鳞片涂料涂层最佳性能条件的正交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确定环氧玻璃鳞片涂料的最佳玻璃鳞片含量及其涂层性能,以工程试验设计(DOE)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可能影响涂料组成,涂层结合力、循环老化时间、光泽度和耐磨性的因素(玻璃鳞片含量、喷涂压力、喷涂距离和温度)进行了试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玻璃鳞片含量对涂层的性能影响最大,喷涂压力次之,温度和喷涂距离也有一定的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15%~30%玻璃鳞片;喷涂压力0.70~0.75 MPa;喷涂距离5~20 cm,温度50~60℃。(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5年04期)

张刘瑜,董陈,陈锋,张良斌,夏世桐[5](2014)在《玻璃鳞片含量对乙烯基酯树脂涂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炉煤气管道内防腐涂层的性能要求,设计了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玻璃鳞片涂料配方,研究了玻璃鳞片含量对涂料各项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涂料中合适的玻璃鳞片含量为25%,其综合性能远优于传统的环氧煤沥青涂料。(本文来源于《现代冶金》期刊2014年06期)

王兴镇[6](2014)在《环氧氟碳/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材料的腐蚀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防腐涂层是解决金属材料腐蚀有效而又经济的方式,但目前的涂层在严酷环境下经常出现起泡、剥落等失效现象,因此研究优化涂层结构和设计、提高涂层的抗渗透性和耐腐蚀性来延长金属基材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优化的环氧—四氟树脂体系,并辅以玻璃鳞片“迷宫效应”的抗渗结构来设计了防腐涂层,并对所设计的涂层进行了综合机械性能测试和耐腐蚀性测试,得到了下列结论:(1)建立了离散—连续介质渗透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表明玻璃鳞片复合涂层的渗透性与玻璃鳞片的体积分数、宽厚比以及玻璃鳞片的平行度有关,为研究玻璃鳞片在涂层中的抗渗透性能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利用氯醚树脂实现了对涂层的增韧目的,通过研究表明涂层中氯醚树脂用量在8%时涂层的综合机械性能最好,涂层在冲击强度为50kg·cm的冲击下没有裂纹出现,且涂层的柔韧性为0.5mm,附着力为1级。(3)环氧树脂和氟碳树脂的比例为3:7时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并通过电化学阻抗实验得出,涂层在在3.5%的NaCl水溶液中浸泡600个小时后,涂层的总阻抗值降低很小,仍然保持在108Q·cm2,涂层的吸水率为2.08%,与未添加四氟树脂的涂层相比,吸水率下降了47%。(4)通过实验证明,该体系在玻璃鳞片的用量为20%、目数为100目时,涂层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和抗渗透性能。(5)以聚合物-玻璃鳞片渗透模型为依据,分析了模型中对鳞片组装平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分子动力学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鳞片的作用机理,通过对玻璃鳞片的表面修饰及鳞片在涂层中平行度的组装控制制备了不同平行度的玻璃鳞片涂层。通过对该体系涂层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技术手段的测试对比,说明在玻璃鳞片的体积分数、宽厚比一定的情况下,玻璃鳞片的平行度越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越高,且平行度最高的涂层在介质中浸泡600h后涂层的总阻抗值降低很小,仍然保持在107Ω·cm2,吸水率为1.41%。(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25)

谈素芬,鲁钢[7](2014)在《UV环氧玻璃鳞片涂层耐蚀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碱玻璃鳞片为耐蚀填料,环氧丙烯酸酯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了一种UV(紫外光固化)环氧玻璃鳞片涂层,通过吸水量、扩散系数、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玻璃鳞片用量、目数和涂层厚度对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的100目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鳞片,涂层厚度为100μm时,UV环氧玻璃鳞片涂层的耐蚀性能最佳,在饱和期(120h)其吸水量为0.009 1g,扩散系数为3.95×10-14 cm-2·s-1,阻值为1.129×109Ω·cm2。(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4年03期)

陈天宇,张占平[8](2013)在《固化剂对环氧玻璃鳞片涂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酚A环氧树脂(E20)为主要成膜物,层片状玻璃鳞片和云母氧化铁为主要填料,辅助以铝粉、氧化铁红颜料,以及各种助剂和溶剂,再分别加入固化剂脂肪族胺加成物、聚酰胺TY-650,制得高固体分厚浆型环氧玻璃鳞片涂料。通过常规的力学性能(涂层的硬度、耐冲击性、柔韧性、附着力等)和耐腐蚀性测试,对比了不同固化剂对环氧玻璃鳞片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脂肪族胺加成物与环氧树脂交联固化的玻璃鳞片涂层的硬度、附着力以及交流阻抗值都较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加入铝粉对基体可起到阴极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涂料》期刊2013年09期)

张昕,许季海,李红良,刘谦,邵佳敏[9](2013)在《聚苯硫醚掺杂改性玻璃鳞片防腐涂层耐腐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改性玻璃鳞片及聚苯硫醚(PPS)作为功能填料,添加到防腐涂层中,研究防腐涂层在酸腐蚀液中的防腐蚀行为,通过红外测试、吸水性试验、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防腐涂层性能进行分析表征,考察防腐涂层的防腐蚀行为,对其防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经改性的玻璃鳞片和PPS粉末作为功能填料的防腐蚀涂层,由于材料自身良好的耐腐蚀性、低吸水率以及涂层内部的迷宫效应,使得涂层的抗渗透性以及耐腐蚀性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本文来源于《涂料工业》期刊2013年07期)

张贻刚,李淑英[10](2010)在《烟气脱硫装置中玻璃鳞片涂层的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浸泡法评估了玻璃鳞片在烟气脱硫模拟液(死亡绿液)中的渗水性。用交流阻抗法对玻璃鳞片涂层在烟气脱硫模拟液中不同温度和不同浸泡时间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脱硫环境下,玻璃鳞片的吸水率为5.19%,具有良好的抗渗性。玻璃鳞片涂层在烟气脱硫模拟液中随温度的升高耐蚀性能降低。随浸泡时间的增加玻璃鳞片涂层的腐蚀速率增加。(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0年02期)

玻璃鳞片涂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海洋飞溅区中服役的钢结构长期遭受海水、盐雾、阳光等多种腐蚀介质侵蚀的环境特点,为满足海洋工程设施长效运行的要求,以及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以低粘度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为主要成膜物、玻璃鳞片为主要填料,加入有机无机聚合物,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海洋飞溅区环境的无溶剂聚氨酯玻璃鳞片重防腐涂料。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无溶剂鳞片涂料具有良好的屏蔽防护性能,玻璃鳞片平行排列形成了有效的"搭桥效应",耐中性盐雾达4 000 h以上;设计了一组飞溅冲击、紫外辐照和盐雾多循环的海洋飞溅区加速模拟试验方案,与一款海洋钢结构防腐常用的环氧鳞片重防腐涂料对比,该无溶剂聚氨酯玻璃鳞片涂料对金属基材的防护效果明显更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玻璃鳞片涂层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东.重防腐涂层环氧玻璃鳞片的防腐性能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

[2].李刚,高瑾,李晓刚,卢琳.海洋飞溅区用无溶剂聚氨酯玻璃鳞片重防腐蚀涂层的性能[C].2015第二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论文全集.2015

[3].徐中,王兴镇,朱孟磊,肖俊.涂层中玻璃鳞片平行度控制与抗渗性能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

[4].刘晓东,张瑞珠,蒲亚博,卢伟.环氧玻璃鳞片涂料涂层最佳性能条件的正交优选[J].材料保护.2015

[5].张刘瑜,董陈,陈锋,张良斌,夏世桐.玻璃鳞片含量对乙烯基酯树脂涂层性能的影响[J].现代冶金.2014

[6].王兴镇.环氧氟碳/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7].谈素芬,鲁钢.UV环氧玻璃鳞片涂层耐蚀性评价[J].腐蚀与防护.2014

[8].陈天宇,张占平.固化剂对环氧玻璃鳞片涂层性能的影响[J].上海涂料.2013

[9].张昕,许季海,李红良,刘谦,邵佳敏.聚苯硫醚掺杂改性玻璃鳞片防腐涂层耐腐蚀性研究[J].涂料工业.2013

[10].张贻刚,李淑英.烟气脱硫装置中玻璃鳞片涂层的腐蚀行为[J].腐蚀与防护.2010

标签:;  ;  ;  ;  

玻璃鳞片涂层论文-刘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