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黄鱼论文-黄伟卿,张艺,王晓晓,陈仕海,林培华

养殖大黄鱼论文-黄伟卿,张艺,王晓晓,陈仕海,林培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养殖大黄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黄鱼,养殖,盐度,营养成分

养殖大黄鱼论文文献综述

黄伟卿,张艺,王晓晓,陈仕海,林培华[1](2019)在《低盐养殖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低盐度养殖条件对大黄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在盐度2、4、6、8、10、24(对照组)的水体中饲养大黄鱼幼鱼,6个月后,检测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并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来评定肌肉蛋白质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大黄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与盐度呈负相关性,盐度2组(S_2)肌肉中水分含量最高,达(77.4±0.7)%,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盐度6组(S_6)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呈味氨基酸含量(DAA)分别为(11.4±3.4、)%、(4.3±0.1)%和(4.5±1.5)%,均为最高(P<0.05),且该组EAAI最大(73.88);盐度8组(S_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和必需脂肪酸含量(∑EFA)分别为(39.1±3.0)%和(26.8±1.6)%,显着大于其他组(P<0.05);各低盐养殖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MUFA)显着高于对照组(S_(24))(P<0.05);各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9.8±0.4)%~(13.0±0.2)%。试验表明,大黄鱼在盐度6~8的水体中养殖,肌肉营养较佳。结果将为大黄鱼低盐工厂化养殖和抗低盐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明云,苗亮,俞淳,张千林,李鹏[2](2019)在《大黄鱼大型座底式围栏养殖的不同形式和管理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大黄鱼大型座底式围栏养殖的不同形式和管理的效果,在详细介绍围栏结构和饲养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以"钢管柱桩+铜合金网衣"围栏养殖效果最佳,台州大陈岛海域的该种形式围栏2017~2018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27 kg·m~(-2).研究结果可为大黄鱼围栏养殖的形式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型围栏养殖提供管理经验.(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6期)

陈宇[3](2019)在《恩诺沙星残留阻碍我国养殖大黄鱼出口的分析和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近年来养殖大黄鱼出口受阻的案例分析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及我国水产养殖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企业和行业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4](2019)在《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养殖与野生大黄鱼品质的差异性,与现有主要养殖模式(深水网箱S1、围网S2、多通框网箱S3、池塘S4和筏式小网箱S5)中大黄鱼的外观、质构、基本营养、脂肪酸、氨基酸、风味物质和矿物元素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和野生大黄鱼鳞片紧致、完整,体表光泽,粘液透明,眼球饱满;野生鱼的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剪切力显着高于养殖鱼(p<0.05),养殖鱼间内聚性、剪切力差异不显着(p>0.05);野生鱼的粗脂肪含量为9.76%,显着小于养殖鱼(10.74%~14.00%)(p<0.05),且其粗蛋白含量为21.02%,显着高于养殖鱼(17.05%~17.35%)(p<0.05);野生和养殖大黄鱼的脂肪酸组成中Σ饱和脂肪酸(SFA)>Σ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Σ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而野生鱼的Σ(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为12.84%、ΣPUFA(n-6)为2.15%和ΣPUFA(n-3)为14.22%,均低于养殖鱼;野生鱼的总氨基酸(TAA)含量为14.64%、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为7.40%、半必需氨基酸(SEAA)含量为1.31%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5.93%,均显着高于养殖鱼(p<0.05);野生和养殖鱼的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含量分别为0.80μmol/g和0.98~1.03μmol/g,在所有呈味核苷酸中最高。野生鱼和养殖鱼常量元素含量Ca>K>Na>Mg,微量元素Cu含量最小。野生和养殖鱼Zn:Cu,野生、S1和S2的Zn:Fe,均在合理范围内。本研究可为提升养殖大黄鱼品质和优化养殖模式等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5](2019)在《浙江省海洋水产所在南麂岛开展大黄鱼养殖病害“叁服务”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浙江省海洋水产所选派鱼类科研团队赴南麂岛开展"叁服务"活动,重点解决大黄鱼寄生虫暴发问题。研究所团队专家深入发病严重的南麂岛国胜岙海区大黄鱼网箱养殖点,通过现场采样病鱼观察和解剖、详细询问发病情况,诊断此次病害为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又称白点病,为动物二类疫病,是对大黄鱼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海洋水产所鱼类(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08期)

张秀洁,郭全友,王鲁民,姜朝军[6](2019)在《养殖大黄鱼滋味和气味物质组成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黄鱼成鱼围网养殖过程风味进行研究,分析电子鼻与电子舌感应差异,测定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脂肪酸和挥发性物质组成,采用滋味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s,TAV)、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电子舌和电子鼻可有效区分不同养殖时间大黄鱼风味差异,第3个月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高,对滋味呈现有积极作用;第6个月时,呈味核苷酸含量最高,肌苷酸TAV大于1,对鲜味贡献最大,EUC值(0. 907 2 g MSG/100 g)亦最大。第3个月时,大黄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进行热处理或贮藏中可能会产生更多挥发性物质;鲜鱼挥发性物质以醛类为主,第6个月时,气味活性物质最多。随养殖时间增长,成鱼风味特征得到改善,可为养殖大黄鱼品质优化等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20期)

宋炜,殷雷明,陈雪忠,李磊,郭全友[7](2019)在《基于超声波标志法的浅海围栏养殖大黄鱼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浅海大型围栏人工饲养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行为特征,于2017年8月22日、26日利用小型超声波标志,对6尾大黄鱼分别使用体内植入法和背鳍悬挂法进行24 h运动行为跟踪,获得了围栏内大黄鱼昼夜垂直运动深度及水平位置数据。结果表明:1)体内植入法的试验鱼进入稳定状态所需时间比背鳍悬挂法多2 h左右,稳定性优于背鳍悬挂法;2)两种固定方法大黄鱼活动水层多处于水下4~10 m深度,且更加集中于6 m附近水层;3)试验鱼的水平运动多出现在围栏外侧做往返游动,在靠近工作平台附近出现的概率最小,在投饵区的活动较为频繁。试验首次基于超声波标志跟踪法研究了浅海大型围栏人工饲养下大黄鱼的行为特性,可为今后浅海大型围栏养殖大黄鱼的操作平台选址建设、养殖管理以及大型围栏的设计优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9年04期)

孙敏秋[8](2019)在《网箱养殖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早期干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6年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病原菌耐药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筛选出盐酸恩诺沙星和盐酸土霉素2种大黄鱼源假单胞菌的敏感性药物,首次在国内针对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开展早期干预治疗试验,显着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及因该病引起的死亡率,其中,又以盐酸恩诺沙星的抗菌效果更为明显。本次试验以期探索早期防治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有效方法,在降低发病率的同时,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为保障渔药减量行动、节约渔药成本等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渔业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陈宇[9](2019)在《宁德市叁都湾养殖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发生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2015—2018年对叁都湾海区大黄鱼养殖区的监控及调查,发现该地区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结果显示,该病的流行具有鲜明的周期性,每年的发病期为10月至次年5月中旬,且该病的发生与水体溶解氧含量(DO值)存在正向关联。这可能与大黄鱼内脏白点病主要致病菌假单胞菌为专性需氧菌有关。因此,水溶氧量可能是监测该病发生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可为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海峡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艳霞,谢成民,周纷,王锡昌[10](2019)在《包装方式对养殖大黄鱼冻藏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以感官特性、色差、持水力、质构、K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TBA值)为评价指标,研究在冻藏120d镀冰衣、真空包装和无包装对养殖大黄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养殖大黄鱼的感官综合评分、质构、持水力均逐渐降低,3种包装处理下养殖大黄鱼TVB-N值,TBA值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K值与TVB-N变化一致。与镀冰衣组和无包装组相比,真空包装下的养殖大黄鱼TVB-N值、TBA值和K值增加较缓慢。综合各指标变化,冻藏条件下真空包装有利于保持养殖大黄鱼较好新鲜度及冻藏品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9年08期)

养殖大黄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大黄鱼大型座底式围栏养殖的不同形式和管理的效果,在详细介绍围栏结构和饲养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以"钢管柱桩+铜合金网衣"围栏养殖效果最佳,台州大陈岛海域的该种形式围栏2017~2018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27 kg·m~(-2).研究结果可为大黄鱼围栏养殖的形式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型围栏养殖提供管理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殖大黄鱼论文参考文献

[1].黄伟卿,张艺,王晓晓,陈仕海,林培华.低盐养殖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水产科技情报.2019

[2].李明云,苗亮,俞淳,张千林,李鹏.大黄鱼大型座底式围栏养殖的不同形式和管理的效果[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3].陈宇.恩诺沙星残留阻碍我国养殖大黄鱼出口的分析和思考[J].水产学杂志.2019

[4].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9

[5]..浙江省海洋水产所在南麂岛开展大黄鱼养殖病害“叁服务”活动[J].科学养鱼.2019

[6].张秀洁,郭全友,王鲁民,姜朝军.养殖大黄鱼滋味和气味物质组成及评价[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7].宋炜,殷雷明,陈雪忠,李磊,郭全友.基于超声波标志法的浅海围栏养殖大黄鱼行为研究[J].海洋渔业.2019

[8].孙敏秋.网箱养殖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早期干预效果分析[J].渔业研究.2019

[9].陈宇.宁德市叁都湾养殖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发生规律初探[J].海峡科学.2019

[10].张艳霞,谢成民,周纷,王锡昌.包装方式对养殖大黄鱼冻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9

标签:;  ;  ;  ;  

养殖大黄鱼论文-黄伟卿,张艺,王晓晓,陈仕海,林培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