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倍体小滨麦论文-庞玉辉

八倍体小滨麦论文-庞玉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八倍体小滨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滨麦,异代换系,分子标记

八倍体小滨麦论文文献综述

庞玉辉[1](2014)在《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八倍体小滨麦M842-16(octoploid Tritileymus, AABBDDNsNs)是通过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AABBDD)品种7182和滨麦(Leymus mollis,NsNsXmXm)杂交,经幼胚拯救和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一个双二倍体材料,具有滨麦的大穗多花、茎秆粗壮、抗病抗逆强等优良性状,同时也具有籽粒不饱满,结实率低和晚熟等不利性状。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利用滨麦的优异性状,本研究通过八倍体小滨麦M842-16与硬粒小麦品种D4286(AABB,2n=28)的杂交,利用细胞学、原位杂交、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对后代材料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利用细胞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和表达序列标签-序列标签位点(Expressed sequence tag-sequence tagged sites,EST-STS)分子标记技术,对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硬粒小麦D4286的杂交后代材料进行鉴定,在F5-F7代,共筛选出来9种类型的共22个遗传稳定的小滨麦异代换系。其中,2种含有2条Ns染色体的二体异代换系,外源染色体分别为2Ns和3Ns;3种含有4条Ns染色体的多重异代换系,外源染色体组成分别为:2Ns和3Ns,3Ns和6Ns,3Ns和7Ns;4种含有6条Ns染色体的多重异代换系,外源染色体组成分别为:2Ns、3Ns和7Ns,2Ns、6Ns和7Ns,3Ns、5Ns和7Ns,3Ns、6Ns和7Ns。另外有20多个含有Ns完整染色体和/或Ns易位染色体片段的不稳定的小滨麦衍生系材料有待进一步。(2)小滨麦二体代换系DM57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和农艺性状分析: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DM57染色体数目和构型为2n=42=21II;以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根尖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GISH结果显示:DM57含有2条Ns染色体,并且能够正常配对形成一个二价体而稳定遗传;以重复序列pAs1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析结果显示:DM57缺失了小麦D基因组的3D染色体;EST-STS分析及特异条带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普通小麦第叁同源群的EST-STS引物在DM57能扩增出来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滨麦相同的而普通小麦7182和硬粒小麦D4286没有的条带,说明DM57含有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滨麦第叁同源群基因组相同的遗传物质,即转入了滨麦3Ns染色体。所以DM57是一个由20对小麦染色体和1对滨麦3Ns染色体组成的遗传稳定的小滨麦3D/3Ns二体异代换系。农艺性状数据分析显示:与普通小麦亲本7182相比,DM57的分蘖增多,穗长增长,千粒重增加,并且高抗叶锈病,但是也出现了株高偏高、自交结实率降低的不利性状。与重复序列pAs1在3D染色体上的杂交位点比较,DM57中3Ns染色体上的长臂端部、近端部以及短臂端部所显示的杂交位点与3D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只是3Ns染色体上缺少了3D染色体短臂中部的杂交位点,该特征可以用来鉴定滨麦的3Ns染色体。(3)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DM50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和农艺性状分析:细胞学观察显示:DM50染色体数目和构型为2n=42=21II;以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根尖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GISH结果显示:DM50含有6条Ns染色体,并且能够正常配对形成3个二价体而稳定遗传;SSR分析结果显示:小麦1D、2D、4D和5D染色体上的引物能在DM50扩增出目标条带,而3D、6D和7D染色体上的引物在DM50不能扩增出来目标条带,表明DM50缺失了小麦的3D、6D和7D染色体;EST-STS分析及特异条带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普通小麦第叁、第六和第七同源群的EST-STS引物在DM50能扩增出来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滨麦相同的而普通小麦7182和硬粒小麦D4286没有的条带,说明DM50含有与八倍体小滨麦M842-16和滨麦第叁、第六和第七同源群基因组相同的遗传物质,即转入了滨麦的3Ns、6Ns和7Ns染色体。所以DM50是一个由18对小麦染色体和3对滨麦Ns染色体组成的遗传稳定的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农艺性状数据分析显示,与普通小麦亲本7182相比,DM50的株高较低,分蘖增多,穗长增长,千粒重增加,并且高抗叶锈病,但自交结实率显着下降。(4)4个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中小麦染色体的组成FISH分析:含有4条Ns染色体的多重异代换系DM92缺失了3D和6D染色体,DM96缺失了2D、3D和6D染色体;含有6条Ns染色体的多重异代换系DM99缺失了2D、3D和7D染色体,DM108缺失了3D、5D和7D染色体。结合EST-STS结果分析表明,4个多重异代换系含有的滨麦Ns基因组染色体与缺失的小麦D基因组染色体都形成部分同源群对应关系。(5)滨麦Ns基因组特异EST-STS引物的筛选:选用595对小麦A、B和D基因组上具有共线性的EST-STS引物,对含有滨麦Ns染色体的材料(八倍体小滨麦M842-16、滨麦)和不含有Ns染色体的材料(普通小麦7182、硬粒小麦D4286)进行扩增分析,筛选出滨麦Ns基因组出现特异条带的引物34对,其中第一同源群7对,第二同源群4对,第叁同源群4对,第四同源群2对,第五同源群2对,第六同源群6对,第七同源群9对。这些引物可以作为检测小麦背景中滨麦N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加以利用。其中,第七同源群EST-STS引物BF201560在滨麦中特异条带的序列与胁迫响应蛋白基因Srg6相似性非常高。(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王婧[2](2014)在《八倍体小滨麦M842-1细胞遗传学研究及野生二粒小麦Iw3蜡质基因精细定位和分子机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滨麦(Leymus mollis,2n=28,NsNsXmXm)是赖草属的一个异源四倍体野生种,具有大穗、多花、耐盐碱、抗干旱、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等多种优良农艺性状,是麦类作物重要的遗传种质资源之一。本研究采用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种子贮藏蛋白电泳(SDS-PAGE和A-PAGE)技术对普通小麦品种7182和滨麦杂交后选育的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 Tritileymus)M842-1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角质层蜡质是植物自我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可以抵御病菌的侵染,昆虫的咬噬,空气污染物的沉积,减低紫外线等射线的伤害,降低非气孔性蒸腾速率。当植物受到水分胁迫时,上表皮蜡质能够抑制从角质层蒸发的水分,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野生二粒小麦抑制穗部颖壳蜡质形成基因Iw3进行了遗传分析和相关机理研究。利用RSLs,F2和F3群体对Iw3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和高精度连锁图谱构建。同时利用电子显微镜、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PCR(qPCR)技术对Iw3近等基因系上表皮蜡质结构进行了电子扫描、蜡质化学组分及蜡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近等基因系失水率和叶绿素析出率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通小麦品种7182和滨麦的杂交后代经多代自交后,选育出八倍体小滨麦M842-1。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M842-1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为2n=56=28Ⅱ,细胞学稳定。以滨麦和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显示,M842-1均含有42条小麦染色体和14条外源染色体,而且这14条外源染色体能够正常配对形成7个二价体。根据滨麦(NsNsXmXm)和华山新麦草(NsNs)基因组结构表明,M842-1的基因组构成为AABBDDNsNs。种子贮藏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滨麦Ns基因组特异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条带在M842-1中得到了表达,同时在β-醇溶蛋白区出现1条新带,表明滨麦Ns基因组染色体在小麦染色体背景中可能出现了重组和变异。2. M842-1农艺性状调查显示,滨麦Ns基因组染色体整体附加到小麦背景后,其种子大小与小麦亲本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粒型较长,粒色较深,籽粒相对瘪瘦,但发育完全。M842-1多分蘖,高结实率,多花多籽粒,穗长超过滨麦和小麦亲本7182。叶片和茎秆表面覆盖有明显蜡粉。抗病性鉴定显示,M842-1成株期对我国目前流行的条锈病小种(CYR31、CYR32、CYR33、Su11-11和Su11-14)免疫,对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 f. sp. tritici)表现出高抗的特性。因此,八倍体小滨麦M842-1可作为小麦产量和抗病改良的供体资源。3.遗传学分析表明,由Iw3基因抑制小麦颖壳蜡质形成现象属于剂量增加型的不完全显性基因,位于1BS染色体末端。利用1BS染色体末端基因富集的优点,设计和开发出了5个与Iw3共分离的分子标记。然后构建F2和F3大规模分离群体,将Iw3基因定位于0.135cM间距内,两端的标记位点分别是Xpsp3000和XWL3096,其中距紧密连锁标记XWL3096的遗传距离为0.015cM。4.电子显微镜扫描蜡质结构显示,Iw3Iw3近等基因系的蜡质呈现点状分布,与iw3iw3密集的蜡质网状结构形成鲜明对比。GC-MS分析蜡质化学组分后发现,该基因是通过改变蜡质化学组分来抑制蜡质的形成。与野生型相比,Iw3抑制了β-diketone(β-双酮)的形成,降低了47%的伯醇含量,但是醛类物质和烷类物质分别增加了400倍和5倍,从而导致颖壳蜡质总量降低30%。蜡质总量的下降会增加角质层的渗透性,说明蜡质在干旱敏感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53个蜡质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到在Iw3基因作用下有9个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发生了变化,其中Cer4家族基因Cer4-1表现为下调,另外5个Cer4基因和3个KCS同系物表现为上调。根据研究结果对Iw3基因参与介导调节的蜡质代谢通路进行了探索,为后续图位克隆该基因及小麦中蜡质合成相关β-diketone途径的机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赵继新,陈新宏,武军,傅杰,陈良超[3](2005)在《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F_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8.47%,而其反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仅为5.84%。杂种F1自交结实率极低,平均为1.11%;F1形态兼具硬粒小麦、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滨麦(L.mollis)特性;杂种F1PMCMI染色体构型主要是14 +14 ,平均为13.51 +13.82 +0.14 +0.10 +0.02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与滨麦J、N染色体组配对频率分别为3.02%和3.57%,说明D组与J、N组间基本无同源关系。同时杂种F1PMC后期有落后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末期和末期出现大量二分孢子、四分孢子带微核现象。(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王献平,傅杰,张相岐,景建康,文玉香[4](2000)在《八倍体小滨麦染色体组构成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 6种类型的八倍体小滨麦 (octoploidTritileymus)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6种八倍体小滨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5 6。用滨麦 (Leymusmollis (Trin .)Hara) (染色体组为JJNN)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时 ,M842_4、M842_8、M842_12、M842_13和M842_16等 5种类型八倍体小滨麦的体细胞中都有 14条滨麦染色体 ,其染色体组成为 2n =5 6 =42Ta +14Lm (Ta =小麦染色体 ,Lm =滨麦染色体 )。M842_10中只有 12条滨麦染色体 ,其染色体组成为 2n =5 6 =44Ta +12Lm。用新麦草 (Psathyrostachysjuncea (Fisch .)Nevski) (染色体组为NN)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时 ,M842_4、M842_8、M842_10、M842_12和M842_16的结果与用滨麦DNA作探针的原位杂交结果相同。而M842_13只在 14条染色体上显示较弱的杂交信号 ,与小麦(TriticumaestivumL .)_灯芯偃麦草 (Agropyronjunceum (L .)Beauv .)双二倍体 (染色体组为AABBDDJJ)的原位杂交结果相似。由此推断 ,M842_4、M842_8、M842_12和M842_16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NN ,M842_10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NN +2Ta - 2Lm (N) ,而M842_13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JJ。还对八倍体小滨麦的应用价值和八倍体小滨麦中滨麦染色体的数目?(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00年06期)

傅杰,赵继新,杨群慧,陈漱阳[5](2000)在《八倍体小滨麦与4D缺体杂交后代小染色体的传递与遗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721804D缺体附加的1对小染色体(ti)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大小为常染色体平均长度的1/3~1/4PMCMI,染色体构型为19.59''(18~20)+0.46'(0~4)+0.09””(0~1)+0.96ti''(0~1)+0.08ti’(0~2),96.19%的细胞中,ti染色体联会成环状二价体,82.38%的ti”游离在赤道板两边,与常染色体不联会,且推后分离。与八倍体小滨麦杂交的后代再与4D缺体回交,缺体作父本时,2ti染色体的传递率是作母本的5.8倍。ti染色体在杂交世代中的传递率为50.38%,丢失率为18.34%,不含ti染色体的植株,ti的出现频率在根尖细胞为43.18%,在PMCMI为8.16%。当常染色体数目不足42条时,ti染色体对杂交后代的数量性状有显着遗传效应,但当常染色体数目为42条时,ti染色体的遗传效应则不明显。(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0年06期)

王献平,傅杰,景建康,文玉香,张相歧[6](1999)在《八倍体小滨麦染色体组成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滨麦(Leymusmollis(Trin.)Hara)属大麦亚族,赖草属,是异源四倍体种,2n=4x=28,染色体组型为JJNN,其J染色体组来自于灯芯偃麦草(Thnopyrumjunceum(L.)Love),N染色体组来自新麦草(Psathyrost(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S3期)

傅杰,徐霞,杨群慧,陈漱阳,张安静[7](1997)在《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31.91%,二体代换的分离率为19.37%,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34%;二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85.26%,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9.21%;PMCMI染色体构型为20.76”+0.31’+0.03"+0.01””,相对紊乱系数为0.01,2n=21”的细胞占86.09%。选育的二体代换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多花、优质、抗多种病害等滨麦的优良性状。(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傅杰,陈漱阳,张安静,侯文胜,杨群慧[8](1996)在《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附加染色体的传递及丢失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并且分离向染色体数目减少偏移,有利于43、44条染色体的分离;双单体附加和单体附加后代异染色体丢失严重,分别为65.79%和61.99%,双单体附加分离出单体附加占10.53%,单体附加的传递率为26.92%,单体附加后代分离出的二体附加为5.56%,二体附加自交世代中,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03%,传递率为56.45%;PMCMI染色体构型为21.70Ⅱ+0.05Ⅰ+0.02Ⅲ+0.01Ⅳ,2n=22Ⅱ的细胞占88.96%。选育的附加系及具42条染色体的株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大粒、优质、抗病等滨麦的优良性状。(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傅杰,陈漱阳,张安静[9](1993)在《八倍体小滨麦的形成及细胞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普通小麦(AABBDD 2n=42)与滨麦(JJNN 2n=28)杂种幼胚培养,获得F_17株(ABDJN 2n=35)。用秋水仙碱处理分蘖节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得到11粒种子。幼胚培养后得到BC_1F_17株(AABBDDJN 2n=56)。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至BC_1F_0代,获得3种穗型的八倍体小滨麦(AABBDDJJ或AABBDDNN)。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2—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8Ⅱ的细胞占45.38—48.89%,染色体构型为1.69Ⅰ+27.07Ⅱ+0.06Ⅲ。株高89—105厘米;穗长13—16厘米;小花数96—108个;籽粒红色、大粒、不饱满,千粒重44.5—51克;自交和天然结实率分别为27.70—54.58%,49.48—58.63%;成熟期偏晚;耐寒耐旱;抗条锈、秆锈、叶锈、赤霉和白粉病。(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3年04期)

八倍体小滨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滨麦(Leymus mollis,2n=28,NsNsXmXm)是赖草属的一个异源四倍体野生种,具有大穗、多花、耐盐碱、抗干旱、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等多种优良农艺性状,是麦类作物重要的遗传种质资源之一。本研究采用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种子贮藏蛋白电泳(SDS-PAGE和A-PAGE)技术对普通小麦品种7182和滨麦杂交后选育的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 Tritileymus)M842-1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角质层蜡质是植物自我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可以抵御病菌的侵染,昆虫的咬噬,空气污染物的沉积,减低紫外线等射线的伤害,降低非气孔性蒸腾速率。当植物受到水分胁迫时,上表皮蜡质能够抑制从角质层蒸发的水分,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野生二粒小麦抑制穗部颖壳蜡质形成基因Iw3进行了遗传分析和相关机理研究。利用RSLs,F2和F3群体对Iw3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和高精度连锁图谱构建。同时利用电子显微镜、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量PCR(qPCR)技术对Iw3近等基因系上表皮蜡质结构进行了电子扫描、蜡质化学组分及蜡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近等基因系失水率和叶绿素析出率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通小麦品种7182和滨麦的杂交后代经多代自交后,选育出八倍体小滨麦M842-1。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M842-1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为2n=56=28Ⅱ,细胞学稳定。以滨麦和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显示,M842-1均含有42条小麦染色体和14条外源染色体,而且这14条外源染色体能够正常配对形成7个二价体。根据滨麦(NsNsXmXm)和华山新麦草(NsNs)基因组结构表明,M842-1的基因组构成为AABBDDNsNs。种子贮藏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滨麦Ns基因组特异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条带在M842-1中得到了表达,同时在β-醇溶蛋白区出现1条新带,表明滨麦Ns基因组染色体在小麦染色体背景中可能出现了重组和变异。2. M842-1农艺性状调查显示,滨麦Ns基因组染色体整体附加到小麦背景后,其种子大小与小麦亲本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粒型较长,粒色较深,籽粒相对瘪瘦,但发育完全。M842-1多分蘖,高结实率,多花多籽粒,穗长超过滨麦和小麦亲本7182。叶片和茎秆表面覆盖有明显蜡粉。抗病性鉴定显示,M842-1成株期对我国目前流行的条锈病小种(CYR31、CYR32、CYR33、Su11-11和Su11-14)免疫,对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 f. sp. tritici)表现出高抗的特性。因此,八倍体小滨麦M842-1可作为小麦产量和抗病改良的供体资源。3.遗传学分析表明,由Iw3基因抑制小麦颖壳蜡质形成现象属于剂量增加型的不完全显性基因,位于1BS染色体末端。利用1BS染色体末端基因富集的优点,设计和开发出了5个与Iw3共分离的分子标记。然后构建F2和F3大规模分离群体,将Iw3基因定位于0.135cM间距内,两端的标记位点分别是Xpsp3000和XWL3096,其中距紧密连锁标记XWL3096的遗传距离为0.015cM。4.电子显微镜扫描蜡质结构显示,Iw3Iw3近等基因系的蜡质呈现点状分布,与iw3iw3密集的蜡质网状结构形成鲜明对比。GC-MS分析蜡质化学组分后发现,该基因是通过改变蜡质化学组分来抑制蜡质的形成。与野生型相比,Iw3抑制了β-diketone(β-双酮)的形成,降低了47%的伯醇含量,但是醛类物质和烷类物质分别增加了400倍和5倍,从而导致颖壳蜡质总量降低30%。蜡质总量的下降会增加角质层的渗透性,说明蜡质在干旱敏感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53个蜡质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到在Iw3基因作用下有9个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发生了变化,其中Cer4家族基因Cer4-1表现为下调,另外5个Cer4基因和3个KCS同系物表现为上调。根据研究结果对Iw3基因参与介导调节的蜡质代谢通路进行了探索,为后续图位克隆该基因及小麦中蜡质合成相关β-diketone途径的机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倍体小滨麦论文参考文献

[1].庞玉辉.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王婧.八倍体小滨麦M842-1细胞遗传学研究及野生二粒小麦Iw3蜡质基因精细定位和分子机制探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赵继新,陈新宏,武军,傅杰,陈良超.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F_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5

[4].王献平,傅杰,张相岐,景建康,文玉香.八倍体小滨麦染色体组构成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J].植物学报.2000

[5].傅杰,赵继新,杨群慧,陈漱阳.八倍体小滨麦与4D缺体杂交后代小染色体的传递与遗传效应[J].遗传学报.2000

[6].王献平,傅杰,景建康,文玉香,张相歧.八倍体小滨麦染色体组成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7].傅杰,徐霞,杨群慧,陈漱阳,张安静.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遗传学报.1997

[8].傅杰,陈漱阳,张安静,侯文胜,杨群慧.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遗传学报.1996

[9].傅杰,陈漱阳,张安静.八倍体小滨麦的形成及细胞遗传学研究[J].遗传学报.1993

标签:;  ;  ;  ;  

八倍体小滨麦论文-庞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