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层状围岩论文-蒋军,侯克鹏,周杭,谢晋谊

倾斜层状围岩论文-蒋军,侯克鹏,周杭,谢晋谊

导读:本文包含了倾斜层状围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状围岩,薄矿体,相似模拟,离层

倾斜层状围岩论文文献综述

蒋军,侯克鹏,周杭,谢晋谊[1](2016)在《倾斜层状围岩变形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倾斜层状围岩薄矿体在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规律,以永昌铅锌矿矿体为物理试验模型,通过相似模拟材料试验建立二维地质模型,对在倾斜层状围岩条件下,薄矿体地下开挖后覆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力学特性和破坏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受第一次与第二次开挖影响最大,随着不断地开挖,沿着开挖方向的矿壁不断地变为间隔矿柱,每两次矿体开挖之间水平位移的方向均会发生一次反转;位于矿柱上方的围岩沉降值较小;覆岩水平变形与下沉的方向均指向采空区中心偏下区域;层状岩体易引起弯曲折断破坏;采场覆岩相对下沉增量和水平相对位移增量单调递减。(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6年04期)

曲懋轩[2](2015)在《倾斜薄层状围岩巷道失稳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岩体是世界上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岩体,具有层状构造的岩体大约占到陆地面积的2/3,我国层状岩体占陆地面积为77.3%。层状岩体由于受到层理构造的影响,具有正交各向异性或横观各向同性的特征,破坏形式与均质岩体有很大不同。本文依托于驰宏锌锗公司永昌铅锌矿860坑550中段巷道,结合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针对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力学特性和巷道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对倾斜薄层状围岩巷道的失稳机理,选择施工技术上相对合理,经济上切实可行的支护方式,并对此类巷道变形控制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860坑550中段巷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调查,了解了860坑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巷道围岩岩性,并对具有层状特征的巷道围岩破坏形式进行了描述。(2)对目前层状岩体的破坏机理的理论和层状围岩巷道的失稳判据进行了总结归纳。(3)通过对相似理论学习,对实验室原有的相似模拟实验台进行改造,增加能够模拟上覆岩层压力的上部加压设备。其次进行相似材料配比实验,选择在重度、抗压强度、弹模、泊松比上与原型通过相似比缩小后力学性质最为相近的相似材料,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相似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选取了与原型按比例缩小后力学性质最为相似的材料。(4)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分析了巷道的破坏过程、破坏形式和巷道围岩在受压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从而更加直观的掌握了倾斜薄层状巷道围岩的破坏过程与巷道围岩破坏的关键位置。其次运用数值模拟对巷道的受力情况等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巷道的变形、失稳原因。(5)针对倾斜薄层状围岩巷道特殊的失稳机理,运用“长短锚杆组合支护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支护方案进行验证,并在验证的基础上,对长短锚杆组合支护方案进行再次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04-01)

李生鑫[3](2015)在《倾斜层状围岩对全煤巷道稳定性数值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不同倾斜层状岩体下全煤巷道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得出了几点重要结论:水平层状岩体下全煤巷道施工时,两帮拉应力较大,应加强对两帮的支护;倾斜层状岩体下全煤巷道施工时,岩体一侧会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加强对靠岩体一侧的支护;垂直层状岩体下全煤巷道施工时,垂直岩体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加强对顶板的支护。(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5年01期)

肖旭峰,陈维,许润[4](2015)在《倾斜层状巷道围岩松动圈分布及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埋巷道倾斜层状围岩常出现变形大且不均匀的现象,尤其是在深部高应力条件,严重制约了地下采矿的安全性。对某矿山巷道开挖后倾斜层状围岩进行了松动圈范围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的左拱角和右底角附近的松动范围比其他部位的松动范围大。在松动圈分布范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非对称型支护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本文来源于《采矿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曾龙全[5](2014)在《隧道水平薄层状围岩多向倾斜组合式锚固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隧道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会穿越水平薄层状围岩地段,传统的竖直锚固体系设计与施工方法具有容易导致人员被砸伤的危险,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等缺陷。本文提出的多向倾斜组合式锚固体系采用与水平薄层状围岩倾斜向锚杆和垂直岩层锚杆相结合的方式来支护围岩,通过对倾斜向锚杆和垂直向锚杆在空间布置、施工时间上的优化设计来完成围岩的锚固施工,保证施工的安全。论文结合实际隧道施工采用理论分析、力学公式推导、数值模拟等手段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水平薄层状岩体的结构特征和失稳机理,水平薄层状岩体的破坏主要受到结构面和层理面控制,其常见的破坏方式是顶板因离层发生弯折塌落破坏,总结了四种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别依据及隧道围岩失稳的影响因素,通过力学模型具体阐明了隧道水平薄层状围岩的失稳现象以及影响其失稳的相关因子。(2)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采用隧道锚杆支护围岩可以有效的减少围岩的径向位移,对维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并针对隧道水平薄层状围岩中采用的锚固支护,总结了相应的锚杆锚固作用机理。(3)提出了隧道水平薄层状围岩多向倾斜组合式锚固体系,理论计算验证其具有和传统的垂直层面锚固方式相同的锚固围岩效果。(4)以某水平薄层状围岩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应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多向倾斜组合式锚固体系中倾斜锚杆以不同倾向、倾角和间距锚固围岩的效果,结合实际隧道施工对新锚固体系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具体布置形式和安设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5)结合水平薄层状围岩隧道的施工情况,提出了多向倾斜组合锚固体系的钻孔质量、锚杆质量、锚固质量及整体支护效果的评价方法。本文对水平薄层状围岩隧道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基于水平薄层状围岩隧道的地质特点、围岩的力学特性以及传统的竖直围岩锚固系统的不足,结合隧道实际施工,提出多向倾斜组合式锚固体系。新体系不仅能满足锚固的需求,同时也能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对此类围岩情况的隧道开挖支护设计、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4-06-09)

文竞舟[6](2009)在《基于现场监测的倾斜层状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是隧道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隧道工程建设的急剧增加,围岩稳定和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等问题,尤其是倾斜层状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结构优化设计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弄清在初期支护作用下倾斜层状围岩的稳定状况是隧道施工安全和运营期安全使用的保证,故迫切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以倾斜层状隧道围岩为起点,从依托工程——重庆寸滩隧道施工实际出发,并结合隧道现场监控量测,以研究倾斜层状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稳定性因素和稳定状态为主线,旨在为评判隧道施工开挖期间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对倾斜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的常见变形破坏特点和斜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常见倾斜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的破坏形式,结合对倾斜层状岩体隧道——寸滩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指导隧道的设计和施工。(2)在充分研究前人和现行对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压力的理论基础上,应用结构力学相关理论,结合监控量测中钢拱架应力数据,推导对隧道施工开挖过程中围岩压力值。(3)基于对倾斜层状岩体隧道的锚杆轴力实测数据的分析,运用弹塑性理论,反分析层状隧道围岩在施工开挖中的塑性区范围以及松动区范围。(4)运用有限元工程计算软件ANSYS对倾斜层状岩体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通过与均质围岩计算结果的比对,分析指出在施工过程中倾斜层状岩体隧道围岩中的应力集中的分布区以及衬砌结构的弯矩图和轴力图,提供围岩支护参数和监控量测的重点,评判初期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09-03-01)

李朝红,徐光兴,高召宁[7](2007)在《隧道层状围岩失稳的弹性倾斜梁突变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了弹性倾斜梁尖点突变失稳模型,在考虑围岩倾角的情况下,分析了围岩的失稳机制,导出了围岩失稳的充要力学条件,得出了层状围岩失稳的力学判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7年24期)

陈桢宇,王祥秋,王文星[8](2001)在《缓倾斜层状围岩应力的无梁楼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定性地分析了大面积缓倾斜层状围岩的变形与破坏规律 ,建立了 4角柱支承的无梁楼盖模型 ;定量地分析了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拉伸破坏条件 ,并对层状围岩的锚固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设计》期刊2001年03期)

倾斜层状围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层状岩体是世界上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岩体,具有层状构造的岩体大约占到陆地面积的2/3,我国层状岩体占陆地面积为77.3%。层状岩体由于受到层理构造的影响,具有正交各向异性或横观各向同性的特征,破坏形式与均质岩体有很大不同。本文依托于驰宏锌锗公司永昌铅锌矿860坑550中段巷道,结合现场调查、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针对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力学特性和巷道破坏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对倾斜薄层状围岩巷道的失稳机理,选择施工技术上相对合理,经济上切实可行的支护方式,并对此类巷道变形控制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860坑550中段巷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调查,了解了860坑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巷道围岩岩性,并对具有层状特征的巷道围岩破坏形式进行了描述。(2)对目前层状岩体的破坏机理的理论和层状围岩巷道的失稳判据进行了总结归纳。(3)通过对相似理论学习,对实验室原有的相似模拟实验台进行改造,增加能够模拟上覆岩层压力的上部加压设备。其次进行相似材料配比实验,选择在重度、抗压强度、弹模、泊松比上与原型通过相似比缩小后力学性质最为相近的相似材料,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相似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选取了与原型按比例缩小后力学性质最为相似的材料。(4)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分析了巷道的破坏过程、破坏形式和巷道围岩在受压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从而更加直观的掌握了倾斜薄层状巷道围岩的破坏过程与巷道围岩破坏的关键位置。其次运用数值模拟对巷道的受力情况等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巷道的变形、失稳原因。(5)针对倾斜薄层状围岩巷道特殊的失稳机理,运用“长短锚杆组合支护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支护方案进行验证,并在验证的基础上,对长短锚杆组合支护方案进行再次优化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倾斜层状围岩论文参考文献

[1].蒋军,侯克鹏,周杭,谢晋谊.倾斜层状围岩变形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J].矿冶.2016

[2].曲懋轩.倾斜薄层状围岩巷道失稳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3].李生鑫.倾斜层状围岩对全煤巷道稳定性数值计算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

[4].肖旭峰,陈维,许润.倾斜层状巷道围岩松动圈分布及支护技术研究[J].采矿技术.2015

[5].曾龙全.隧道水平薄层状围岩多向倾斜组合式锚固体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

[6].文竞舟.基于现场监测的倾斜层状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

[7].李朝红,徐光兴,高召宁.隧道层状围岩失稳的弹性倾斜梁突变模型[J].山西建筑.2007

[8].陈桢宇,王祥秋,王文星.缓倾斜层状围岩应力的无梁楼盖模型[J].有色金属设计.2001

标签:;  ;  ;  ;  

倾斜层状围岩论文-蒋军,侯克鹏,周杭,谢晋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